黄淮地区日光温室番茄精确定量高产栽培技术

2016-11-18 01:23陈昆赵跃锋韩灿功
长江蔬菜 2016年19期
关键词:日光温室粉剂可湿性

陈昆 赵跃锋 韩灿功

黄淮地区日光温室番茄精确定量高产栽培技术

陈昆 赵跃锋 韩灿功

导读:冬春季节于日光温室种植番茄,可为市场提供充足的新鲜蔬菜,弥补市场空白。结合黄淮地区多年来日光温室番茄种植经验,从培育壮苗、适期定植、4段变温管理、精确定量肥水管理、病害防治等关键方面撰写本栽培技术,以期为日光温室番茄种植提供参考。

番茄(Lycopersicun esculentunMill.)又名西红柿,是茄科植物中以浆果作为食用器官的蔬菜。番茄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秘鲁、厄瓜多尔、玻利维亚等地形复杂的河谷和山川地带,于17~18世纪传入我国,随后栽培面积逐年扩大,成为我国普遍栽培的主要果菜之一。番茄营养丰富,富含VC、VA和VD等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番茄红素能保护细胞DNA免受自由基的损害,防治细胞病变、突变、癌变,还能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及增强人体免疫系统,被誉为“植物黄金”和“神奇食品”。

黄淮地区番茄以地膜覆盖栽培为主,露地栽培为辅。近年来,由于保护地栽培种植效益较高,黄淮地区保护地番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呈现由小拱棚到大拱棚再到日光温室种植的趋势[1]。

1 生物学特性

番茄属于半耐旱蔬菜,喜温但不耐热,亦不抗寒,生长发育最适温度为20~25℃;喜光,但对光周期要求不严格,11~13 h的日照条件下开花较早,植株长势健壮;以空气湿度55%~60%、土层深厚、pH值6~7且富含有机质的肥沃壤土[3]最为适宜。

2 栽培要点

2.1 整地与施基肥

为促进根系纵深发展,必须深耕25~30 cm。结合深耕增施基肥,每667 m2施用充分腐熟的优质有机肥6 000~8 000 kg、三元复合肥50 kg、生物有机肥50 kg。深翻耙平,使土壤细碎,上平下实。开沟作畦,高垄栽培,垄宽110 cm、高15 cm。

2.2 品种选择

越冬日光温室栽培番茄宜选用苗期耐高温,结果期耐低温、耐弱光,抗病能力强,优质高产的无限生长类型品种或杂交种,如佳红2号、以色列144等。如果以外销为主,则要选择耐储运品种[4]。

2.3 培育壮苗

①浸种催芽 用50~55℃水浸种,搅拌至30℃后浸种5 h,再用10%磷酸三钠液浸种15 min,用流水冲洗种皮上的药液,置于25~30℃条件下催芽。

在协同过滤推荐系统中,可对用户的复杂情境信息进行细粒度划分,产生不同层次的环境信息。例如,将社交圈情境细分为家人、同事、朋友、陌生人等;将位置情境划分为商场、实验室、工作区等。在此基础上,形 成 复杂情境向 量CUCCA-CF 算法在对各个情境信息取值量化、归一化后,定义用户复杂情境信息相似因子为:

②播种育苗 冬季育苗的关键是提温保温,应在温室内进行,并加盖小拱棚,高80~100 cm,宽170~250 cm[5]。营养土配制要求,1份圈肥+3份无病原菌的熟土+三元复合肥1.5 kg/m3+35%甲霜·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0 g/m3,各种原料过筛后混匀。

播种前在苗床及周围喷洒6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蚜虫。当约2/3的种子露白时播种。播种后浇透水,28℃条件下3天可出苗。

③出苗后管理 白天温度25~28℃,夜间15~18℃,并用72.2%霜霉威水剂1 000倍液喷洒叶片,防治病害。5~6片叶时低温炼苗,减少浇水、增加通风量、增强光照,5天后准备移栽。

2.4 定植

定植前用ABT生根粉+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浸根。大小行高垄栽培,大行距80 cm,小行距55 cm,株距30 cm。定植后浇充足的水而非浇大水,因为冬天温度较低,浇大水易降温,不利根系生长。待水渗下后迅速覆膜。定植后1周内需高温缓苗,白天28~30℃,夜间15~17℃,棚内温度不超过35℃不放风;缓苗后白天温度20~25℃,夜间13~15℃[6]。

3 栽培后管理

3.1 苗期管理

从第1片真叶出现至现蕾为苗期,一般需50~60天。苗期管理的是重点是保苗促根,控制气温在20~25℃,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猝倒病;减少浇水,并喷洒250 g/L助壮素(甲哌鎓)水剂1 000倍液控制旺长,培育壮苗。

3.2 开花坐果期管理

从第1花穗出现至坐果为开花坐果期,一般需30~35天。开花期管理的重点是控秧、保花、促进坐果,为此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开花后20天内是番茄幼果竞争碳水化合物养分最为激烈的时期,采取4段变温管理促进养分向幼果的转运,上午25~28℃,促进叶片光合作用;下午20~25℃,此时光合作用减弱;上半夜15~18℃,促进叶片光合产物向库运输;下半夜11~13℃,减少呼吸造成的养分消耗。二是减少浇水,控制秧苗旺长,促进结果。三是用25~35 g/L对氯苯氧乙酸+0.1%扑海因(异菌脲)+ 50 mg/L赤霉素蘸花,防落花和空洞果,兼治灰霉病[7]。四是晴天上午抹去侧芽,减少养分消耗。五是植株40~50 cm高时,及时用塑料绳或塑料夹吊秧。

3.3 结果期管理

从第1花穗坐住果到果实成熟为结果期,一般45~50天。结果期管理的重点是促进果实膨大和转色。在第1穗果核桃大小时浇水施肥,每次667 m2施用高钾复合肥20 kg。第1穗果采收后进行第2次追肥,667 m2施用高钾复合肥30 kg,8~12天浇1次水,每次随水冲施富钾水溶肥20 kg。果实转色前,上午25~30℃,下午20~25℃,上半夜15~20℃,下半夜12~14℃;转色后,上午28~30℃,下午22~27℃,上半夜16~21℃,下半夜12~15℃,促进果实转色;夜间温室内最低温度低于12℃。及时整枝、抹杈、疏果,每穗留3~5个果[8],吊秧绑蔓,摘除病叶、老叶和黄叶,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果实成熟后,控制浇水,防止裂果。每株7~10穗果时,及时摘心。摘心时顶部留2~3片叶,一是为最上部果穗提供养分,二是避免果实被强光灼伤。

4 病虫害防治

番茄病害主要有灰霉病、叶霉病、早疫病、晚疫病和病毒病等,虫害主要有蚜虫、粉虱和潜叶蝇等。

灰霉病常在冬季发生,属低温高湿病害,防治不当容易造成一半以上的减产,甚至全棚绝收,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发病初期可用50%乙霉·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雾防治[9],3~5天防治1次,连续2~3次;也可以高温闷棚,选择晴天上午闷棚,闷棚前1天浇足肥水,闷棚前防风排湿,随后闭棚使棚内温度上升到38~40℃,持续2 h,随后从上面逐渐拉大通风口进行防风降温至30℃,10天后再重复1次,效果明显,同时兼治叶霉病。

叶霉病常在通风透光不良的棚室发生,发病初期可用2%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有机硅1 500倍液,或用10%氟硅唑水剂1 000倍液喷雾防治,3~5天防治1次,连续2~3次。

早疫病可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10],3~5天防治1次,连续2~3次。低温高湿条件下,晚疫病易发,可用0.3%丁子香酚水剂1 000~1 500倍液喷雾防治,3~5天防治1次,连续2~3次。

病毒病可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0.5%菇类蛋白多糖水剂 (抗毒剂1号)500倍液喷施防治,并及时防治蚜虫,降低病毒传播几率[11]。

蚜虫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喷雾防治。

粉虱可用2.5%联苯菊酯乳油 1 000倍液或2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喷雾防治。

潜叶蝇可在通风口安装防虫网,并于番茄植株顶端15 cm位置悬挂吊黄板诱杀,并用25%甲萘威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48%毒死蜱乳油1 200倍液防治,3~5天防治1次,连续2~3次。

5 采收期管理

根据市场需求适时采收。采收时,用拇指顶住果柄的关节部位掰下,小心放入筐中,防止损伤。采收全部结束后,将杂草、残枝、残果全部清理出棚外深埋。

6 小结

近年来,通过引进并发展寿光的番茄栽培技术,温室番茄由3~4穗果增加到7~10穗果,产量大幅提高,商丘、菏泽、徐州、周口等地温室番茄平均产量12 000 kg/667 m2,结合当地收购价3元/kg,平均667 m2收入3.6万元,扣除种子费200元、农药费400元、化肥1 500元及地膜、纸箱、机械燃油费等1 000元,净利润3.29万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1]赵建设,李自娟,黄文,等.河南省番茄栽培现状及潜力品种推介[J].长江蔬菜,2015(17):15-18.

[2]程智慧.蔬菜栽培学各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3]刘玉云.日光温室冬春茬番茄栽培技术[J].吉林蔬菜,2010(1):32-33.

[4]于桂玲.呼和浩特地区日光温室番茄的模式化栽培[J].内蒙古农业科技,1997(5):31.

[5]聂永敏,于世伟.高效节能日光温室番茄栽培技术[J].吉林农业,2006(11):11.

[6]孙英.日光温室番茄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20):134,136.

[7]柏林,李大霞.日光温室秋冬茬番茄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8):180,185.

[8]王清江.日光温室番茄栽培技术[J].农村科学实验,1994(11):15,18.

[9]王久新,张慎好,阎立英,等.瓜类蔬菜病虫害诊断与防治原色图谱[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3:241-252.

[10]林水忠.闽东南冬马铃薯高产的气候生态与标准化栽培[J].江西农业学报,2008,20(8):1-16.

[11]赵洪彦.大棚无公害番茄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2):45.

陈昆,河南商丘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476000,电话:15139718259,

E-mail:415417442@qq.com

赵跃锋,韩灿功,商丘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2016-06-13

猜你喜欢
日光温室粉剂可湿性
日光温室番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模块化蓄热墙体日光温室研究进展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在蚕种生产上的应用报告
香葱疫病与霜霉病如何用药剂防治
猪缺锌患皮炎咋治
猪缺锌性皮炎的诊治
10%嘧草醚可湿性粉剂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
北方冬季日光温室番瓜高产栽培技术
日光温室盆栽迷你玫瑰栽培技术
10%苄嘧磺隆·异丙草胺可湿性粉剂对水稻抛秧田杂草的防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