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隐喻转喻角度看汉语“包”的词义引申方式

2016-11-18 06:21廖彩宏
绥化学院学报 2016年11期
关键词:义项词义隐喻

廖彩宏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四川成都 610064)

从隐喻转喻角度看汉语“包”的词义引申方式

廖彩宏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隐喻和转喻是认知语言学下的两种重要的认知方式,而且又是语义学中两种最主要的词义引申的方式。隐喻转喻的思维模式,引发了词义引申,造成了一词多义现象。文章从隐喻转喻视角,分析汉语“包”的多义引申的具体方式。

汉语“包”;隐喻;转喻;引申方式;一词多义

一、引言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最终都可以归结为一个概念,用语言表达出来就成为一个词语。即人类描述世界现象的句子都可以简化为一个词语。而人类的认知方式实质上,是隐喻和转喻性质的。Lakoff和Johnson认为转喻是着眼于两个认知域的相关性,仍然处于同一语域,属于同一范畴内;隐喻是着重于两个认知域的相似性,即一个认知域投射到另一个认知域[1]。但陆俭明先生认为在认识的起始阶段,激活比投射更为合理,在这里我们也采取这种激活而引起的联想的说法。[2]而词语的多义性,就是依靠思维从各个角度去思考,不断激活,引起各种联想,从而取得对事物新的认识而获得新的词汇意义的。所以隐喻转喻的思维方式也就决定了一词多义的词义引申方式。本文就以汉语“包”为例来进行分析说明。

二、汉语“包”的隐喻转喻分类

上文已说明转喻是与相似原则有关,隐喻与邻近和凸显原则相关。二者又互为关联,隐喻以转喻为基础,随着人们认识的加深和长期沿袭使用,已经形成思维中的固定结构,成为概念隐喻。人们也感觉不到隐喻和转喻的存在,即隐喻语境中非转喻化,已经固化渗透到人们的用词习惯中,成为一种不自觉的行为。

汉语“包”有着多种丰富的意义,下面用隐喻转喻的思考方式来为其进行大致分类。

综合了各类字典、词典,关于“包”的义项共有17项。

作动词的“包”有如下10种意义。

(1)像胎儿包裹在母亲腹中的样子,裹。(2)用纸、布或其他薄片把东西裹起来。(3)包围,围绕。(4)包含,包括。(5)掩盖,隐藏。(6)包取,据有。(7)把整个任务承担下来。(8)担保。(9)约定专用。(10)通“苞”,茂盛,丛生。

作名词的“包”有如下6种意义。

(11)裹扎好的物体。(12)装东西的口袋。(13)物体或身体上鼓起来的疙瘩。(14)毡制的圆顶帐篷。(15)通“苞”,花苞。(16)姓。

作量词的“包”有一种意义。

(17)量词,用于成包的东西。

许慎《说文解字》对“包”的解释是“包,象人褢妊,巳在中,象子未成形也。”[3]除了(1)表示像胎儿包裹在母亲腹中的样子之外,其他16条都是在此基础上扩展出来的意义。

1.“包”的转喻词义生成

根据《说文》,“包”字造字之初的意义是(1)未成形的孩子包裹在母亲肚子里,重在强调包裹的这个动作,这是在人类人口生产领域的包裹动作。根据语言的经济省力原则,推广到其他众多的领域,就产生了(2)用各种物体把东西裹扎起来的这一普遍性动作了,这就是基于转喻的突出最明显特征,用包裹孩子这一具体的包来代替这一类的包裹的动作。

再如由(2)用工具把物体包起来这个动作,最终完成的结果是得到一个包扎好了的物体,是一种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只要看到(2)这个动作,自然就会预见到(11)裹扎好的物体这个结果,这是出于转喻邻近性的考虑。而(15)通“苞”,花苞,这种植物具有绽放的强大生命力,这种因果联想会激活生长旺盛的这个意义,就生成了(10)茂盛,丛生这个相关新意。

此外,由(2)包裹这个动作,联想到这个动作所凭借的工具,用已知的表动作的“包”这个词来表示未知的,表示相关工具的这个新词(12)装东西的口袋(bag),这种激活也是直接而明显的,也属于转喻的范畴。如“包头”就是直接用一块布巾包裹住头部这个动作来指代头巾,如《儒林外史》第三十回:“一個個裝扮起來,都是簇新的包頭、鮮的褶子。”再根据装东西的口袋这件工具的形象特点,可以直接联想到具有各种鲜明特点的人。如身体孱弱,经常生病的人称为“病包儿”或“病壳子”,调皮顽劣的孩子叫做“淘气包”。这些都是根据转喻生成的比较形象鲜活的指称人的说法,让语言词汇更加丰富生动。而裹扎好的物体一般都是用(12)袋子装起来的一个个圆形的个体,因此也就有了计数计量的功能,所以也就产生了(17)量词“包”,如“两包话梅”。

最后,包还表示一种姓氏(16)。包姓源于上古部落酋长伏羲,因古无清唇音,又读作“庖羲”。“包”本就通“庖”,厨房的意思。如《周易·姤》:“包有鱼。”所以就选择了同音的字形简易的“包”字。如:包青天———包拯。这也是根据转喻的相关性联想激活生成的新的意义。

2.“包”的隐喻词义生成

根据人类实践的一贯认知,(11)裹扎形成的物体一般都是装有物品而显得饱满,形成圆形状的凸起物,根据形状相似的这一特点,人们也会把其他具有相同构造与形状的物体称为“包”。如(13)物体或身体上鼓起来的疙瘩(14)毡制的圆顶帐篷(15)通“苞”,花苞,都具有相似的性质特征。如我们称圆形的小山丘为“小山包”,身上长出来的疙瘩为圆形红肿的“脓包”,圆形的花骨朵儿称“花苞”,只是“包”与“苞”是一种加了义符的更准确表达意义的分化字而已。这几项词义的产生都是基于隐喻的相似原则。

再如(1)(2)相对而言都是一种材料包裹住一个具体的物品,还停留在比较原始的基本的意义上,由于人类强大的联想和归纳的能力,根据包裹动作这一相似的实质特点,推演到其他一些相对抽象的认知领域。如(3)包围,围绕,中了敌人的埋伏圈,被包围了起来。也是被包裹在一个特定的区域之内。再由(3)进一步虚化扩大到更加抽象的领域,成为(4)一切领域的包含、包括、总括(include),如“无所不包、包罗万象、包举宇内”等。

最后,(7)把整个任务承担下来,根据承担这个相似点,可以推演出(8)担保这个义项。如“吃了这药,包你病好”,言外之意也就是向病人保证药效。弦外之音往往就是隐喻的重要特点。同时根据(7)还可以延伸出(9)约定专用的意思。如“包车、包船”等。这里出租方像出租人担保约定的是一种具体的物品或者服务,一旦这个约定建立,对该物品和服务的占有者只能是这个出租人。这是更为深层的隐喻含义。

3.“包”的转隐喻连续统词义生成

认知语言学中,转喻和隐喻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互有交叉的一个连续统。转喻往往是隐喻的基础,而隐喻中常常又包含着转喻。

(2)表示用布等物品把东西包起来,放在工具里面,也就是掩盖在布的下面,隐藏在工具里面,秘不示人了。既有收纳物品,又有隐藏该东西的主观意图。这也是因果顺承的一种关系,体现了隐喻的特点。如“纸包不住火”,既是纸这种介质掩盖不了火这种物理现象,更是隐藏不住事实真相的转喻,这种事实往往又是不好的,不想被人知道的,这又体现出人的主观意愿。根据(5)掩盖隐藏这一相似特点,推及其他抽象的领域,比如“包藏祸心”,这又实现了隐喻的词义生成。

再如(2)表示用布等工具把物品包起来,既便于收纳,同时起到一种占有该物品的作用,这也体现出人类这一动作的主观性。如“那个包是他的”,就说明那个包里的物品是属于他的财务,他对它才具有所有权。先实现了转喻的词义生成,再把这种(6)包取据有的相似特点延伸到其他领域,就成了广泛意义上的一种隐喻了。如《汉书·叙传下》:“猗与元勋,包汉举信。”是指军事上占据刘邦的汉政权的隐喻。

最后,(2)表示用布等工具把物品包起来,这个义项是具体的物品,也可以推及到相对抽象的事件上,比如任务、责任、负担。实现了转喻的第一次激活。前面说过包有(6)占有具有的意思,既然把这些任务包起来,也就是把该任务归自己所有,延伸出了(7)包揽、承担的意义,实现了抽象的隐喻的第二次激活。如“该公司包下了这个建设项目”。隐喻转喻的连续统帮助实现了双重激活,两次转换说明了隐喻转喻的连续性和模糊性。

下面“包”的17个义项,从认知方式来分类,可表示为图1

图1 词义扩展的认知模式

三、汉语“包”多义性的引申方式

词语的引申义,是在本义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相关的其他意义,常常是多义的。而词义的引申过程是再次对事物进行范畴化或概念化的过程,从单义词的一个中心结构变为多义词的多中心结构[4](Taylor,2001:102-3)这也是再次进行范畴归类整合的过程,这个过程的逻辑出发点也就决定了词义引申的各种不同方式。

1.同状引申

两种不同的事物,因为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外部性状,凭借思维联想激活的能力,可以用表示某一事物的一个词来表示另一种事物,这就是同状引申。

(11)指裹扎好的物体,因其中包含物体而呈饱满突出的样子,一般呈圆形。如汤显祖《牡丹亭·旅寄》:“香山山奥里打包来,三水船儿到岸开。”而(13)物体或身体上鼓起来的疙瘩,如“头上鼓了个大包”。(14)毡制的圆顶帐篷,如蒙古包,其形状也就像是覆盖在草原上,凸出来的一个圆形的物体。(15)花苞,也是长在树枝上,鼓出来的圆形的花骨朵。如梅尧臣《和韩子华寄东华市玉版鲜》诗:“荷香开新包。”

再如日常生活中,人们每天吃的包子一类食物,也是用面皮覆盖在肉馅外面包成圆形的面食,由于形状相似,也称“小笼包、豆沙包”等等。所以根据(11)的相同形状引申出(13)(14)(15)这三种意义。

2.同性引申

几种不同的事物,具有相同的一些性质和特点,因为认知具有概括简化的原则,所以会用具体的一事物的名称来指称其他的相关的抽象的事物,即同性引申的方式。

如(1)是怀孕状态的包裹着孩子,如《论衡·四讳》:“人之有胞,犹木实之有扶也,包裹儿身,因与俱出。”而(2)用其他工具将物体包起来,也具有包裹这一突出的共同点,所以可以推出这个意义。如《诗经·召南·野有死麕》:“野有死麕,白茅包之。”包裹起来,也就是(3)包围、围绕起来,如《水经注·河水》:“河水分流,包山而过。”进一步引申出(4)一切领域的包含包括,如《庄子·天运》:“充满天地,包裹六极。”有时人们把某物体包裹起来,是出于不想被人看见,(5)掩盖隐藏起来的目的,如《汉书·孝武李夫人传》:“既激感而心逐兮,包红颜而弗明。”也有占为己有的意思,即(6)占据,据有,如《战国策·燕策一》:“而又以其馀兵南面而举五千乘之劲宋,而包十二诸侯。”在包含包括这个意义上,如果是把一些责任包含在内,把这些责任归到自己身上,就是(7)承担的意思。承担了相关责任,也就是做了一种担保、保证(8)。如果约定的是暂时拥有某种物品和服务,就有(9)租赁、约定专用的意义了。这些同性里面包括了线性的链条式引申和横向的辐射式引申。另外,裹扎好的物体,都是用(12)口袋一个一个分开装好的圆形物体,因此可以计算包裹的数量,引申出(17)量词的义项。

3.因果引申

两种不同事物,存在着先后的因果的关系,人们按照自然经验的逻辑推理,会因作为原因的一事物联想到作为结果的另一事物,所以也会用表示原因的词来表示结果。

如(2)用纸钱、布或其他薄片把东西裹起来,那用工具包裹物体得到的事物就是(11)包好了的东西,即一个包裹,包袱。如《水浒传》八回:“三个人奔到里面,解下行李包裹,都搬在树根头。”而(15)通“苞”,花苞,这种植物的繁殖器官,具有绽放和结出果实的旺盛生命力,这种因果联想,会激活生长旺盛的这个认知域,就引申出(10)茂盛,丛生这个相关新意,如《周易·否》:“其亡其亡,系于包桑。”“包桑”即“苞桑”,也就是丛生的桑树。

4.动静引申

一种事物和该事物有关的具体动作行为以及该事物的性质之间往往是相互密切联系的,所以经常用其中一个词来支撑另外两者,但是他们的词性是互不相同的,因此会产生不同词性之间的转换,并引申出新的意义。这里的引申意义是长久的分化出来的较为独立的一个义项,与临时的词性活用是不同的。

上面所说的动词的包(2)引申到名词的包(12),就属于一种食物和该事物所具有的主要功能性动作的关系,所以是动静引申。

“包”在通“苞”时,(15)花苞,是名词,含苞待放的花骨朵饱含了旺盛的巨大的生命力,可以绽放出鲜艳的花朵,所以也引申出(10)茂盛,丛生的意思。如《尚书·禹贡》:“厥土赤埴坟,草木渐包。”这里就是名词向动词的转化引申方式。

5.礼俗引申

词语的产生总要受到地域民族生活经验的制约和影响,往往也反映出浓重的民族心理特征。根据民族特定的经济、政治生活才激活引申出来的意义,就是礼俗引申。

如(12)裹扎好的圆形物体之所以能引申出(14)毡制的圆顶帐篷的意义,是跟我国北方历来的游牧民族生活密切相关的,他们随着季节变化,草场枯荣而随时迁徙,并不固定驻扎生活在某一个地方,所以随之产生了搭建简易又保暖的蒙古包,既有圆形的具体形象,又点名了蒙古族的生活习惯。如“敖包相会”。

同时“包头”是裹在头上的装束用品,这种头发上的包巾,多用于少数民族。首先是我国古代民族服饰中有这种装扮,才会有这样一个生动的词语去指代这种物品。但由于我国古代各民族间的交流融合,这种装饰品这逐渐为汉族人所吸收,并见于日常生活中。如《醒世恒言》卷十六,陆五汉硬留合色鞋:“今日事在无奈,只得把包头齐眉兜了,锁上大門,隨由众人望杭州府來。”

(16)包姓是百家姓之一,引申出姓氏这个义项具有浓厚的礼俗引申的特点。包姓源于三皇之首伏羲,因古无清唇音,又读作“庖羲”。周礼称庖人为厨师,《路史》载庖羲氏后代有包氏,就以氏为姓了。字音上,“包、庖”本就相通。如周朝楚国大夫申包胥,有著名的“包胥救楚”的故事。

“包”的词义演变虽然呈现出众多的引申方式,归结起来是以链条式和辐射式两种形式交互引申的。王文斌(2001:255)提出,词义的演变过程往往是辐射型变化交织着连锁型变化,连锁型变化又交叉着辐射型变化,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发展态势。据此,他提出了新的词义变化模型:仙人掌发展模型[5](图2)。为了图表更加清晰明了,此处将仙人掌词义发展模型转化为以下综合性的表格,即图3。

图2 仙人掌发展模型图

图3 “包”的词义引申的综合模型图

四、结语

从认知学的角度出发,用隐喻转喻的方法去解释多义词“包”义项的生成,能够看出其每个义项的引申理据和发展脉络,也能够更准确地理解词义和运用该词语。除了一些人类相似的心理和共同的隐喻转喻认知机制,如英语和汉语“包”在很多义项上都是可以对应的,但同时独特的汉族文化环境也造成了汉语词“包”的某些具有特殊文化含义的义项,这是其他民族不具有的,不能理解的,所以在其他民族语言中也没有反映,因为他们不具有这种隐喻转喻机制的文化生成条件,也正因为如此才体现出各种语言的丰富多彩和各自的魅力。

[1]Lakoff,G.M Johnson.MetaphorWe Live By[M].Chicago: 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0.

[2]陆俭明.隐喻与转喻散议[J].外国语,2009(1).

[3]许慎.说文解字(现代版)[Z].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05.

[4]Taylor,JR.LinguisticCategorization:Prototypesin Linguistic Theory[M].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 ResearchPress,2001.

[5]王文斌.英语词汇语义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靳开宇]

H13

A

2095-0438(2016)11-0087-04

2016-05-23

廖彩宏(1989-),女,四川达州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史。

猜你喜欢
义项词义隐喻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西夏语“头项”词义考
《活的隐喻》
词义辨别小妙招——看图辨词
两用成语中的冷义项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字意与词义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
Enhanced Precision
《诗经》词义考辨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