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据时期泉州渡台的先生与匠师

2016-11-18 04:09庄小芳
寻根 2016年5期
关键词:东渡石雕闽南

庄小芳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将台湾、澎湖列岛割给日本。日据时期,仍有不少福建民众东渡台湾,但这批东渡台湾的民众,却是以一技之长在台湾谋生为主,为台湾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成为日据时期台湾保留和发扬传统文化的重要力量之一。本文以日据时期东渡台湾的先生与匠师为考察对象,对其在台湾所留下的痕迹和影响作一阐述。

本文所说的先生,指以教书为业,在台湾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之余,也参与诗社等活动,留下了不少相关诗文的文人。匠师,指工匠,他们在台湾参与寺庙、民居等的建筑,留下了不少至今仍被视为艺术瑰宝的台湾建筑及民间工艺,对于台湾民间的建筑、工艺等产生了重要影响。

东渡台湾的闽南“先生”

“先生”是闽南与台湾对教师的尊称。在清代,除了官方聘请的不少闽南籍教谕等到台湾任教,已有不少台湾的大族聘用闽南的知名文人到家里任西席,如有名的闽南篆刻家吕世宜、书画家谢琯樵等,都曾被台湾世家大族聘请过去,并对台湾艺术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日据时期,这些世家大族为了让儿孙延续中华传统文化的文脉,更不惜成本跨海聘请闽南地区有名望的文人前往台湾,教其儿孙古文及书法等课程。20世纪初,科举制度废除后,一大批闽南乡间的诗书士子,他们精通诗文格律,书法、篆刻、国画也无所不通,却只能以教书作为主要谋生手段,由于台湾世家大族能够提供较高较为稳定的薪酬和闽台两地原本就有的亲缘关系,由亲戚或朋友介绍,到台湾任职教书的便不在少数。在台湾教书之余,这些文人有感于处于异族统治下台湾的种种情况,也参与组织加入诗社、社团、接收门徒等社会活动,并留下了不少相关咏赋台湾的诗文集,这些诗文集既成为我们了解闽南这些“先生”文人东渡台湾的历程及主要活动经历的,也是研究日据时期台湾社会情况、闽台人文交流的重要史料。诸如晋江籍的吴钟善和惠安籍的庄贻华、辜菽庐等人,便是这一时期东渡台湾,在台湾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典型人物。

吴钟善(1879-1935),晋江钱头村人,状元吴鲁第四子。小字燕生,又字元甫,号顽陀,又号荷华生,晚年别署守砚庵主、桐南居士。吴钟善为福建乡试光绪壬寅(1902年)举人,癸卯年(1903年)朝廷诏开的经济特科二甲第五名,例授翰林院检讨。在短期的为官经历之中,吴钟善有感于社会的变迁,辞官回家乡从事教职。1918年,原在泉州从事教育的吴钟善,应林家之聘,东渡台湾为台湾望族板桥林家教习,从1918年到1920年春,在台期间,除教书外,吴钟善及其长子吴普霖还参与板桥林鹤寿组建的“寄鸿吟社”。寄鸿吟社由林尔嘉从弟林鹤寿于1918年10月创设于台北板桥别墅,主要成员有林鹤寿、林柏寿、龚亦癯、陈蓁(髯僧)、苏镜潭、吴钟善及其长子吴普霖。吴钟善在《寄鸿吟社诗稿自序》中写道:“戊午以后,寄居东宁者三载,主人林氏富而能文,贤而好客。撰辰卜胜,澡虑延欢,烛醉既酣,琴话方永。晓黛频入,吊旧国之青山;夕蟾娟来,抚古春之红树。人民未改,城郭已非,感慨系之矣。道同于内而气相求,情发于中而声成文,爰立吟社命日寄鸿。”可见吴钟善在“寄鸿吟社”的筹建中也起到了创建者的作用,其中的苏镜潭、陈蓁也是泉州人,与吴钟善为密友,他们志同道合,于台湾发扬诗歌传统的同时用诗文来感怀家国之失。

庄贻华(1882-1931),名棣荫,字贻华,号漆园后人,惠安东岭涂厝人,为泉州秀才,是当地有名的才子。科举制度废除后,出身于书香世家的庄贻华只能以辗转各地教书为生。他本人为板桥林维源的外甥,因此于日据时期应聘到本源彭记当家庭教师,在台湾10余年。《台湾历史人物小传·明清暨日据时期》记“庄贻华”:“初客厦门鼓浪屿林菽庄氏,与施云舫、许南英、汪杏泉结社吟咏;继受聘于本源彭记,为家庭教师;羁寓台北数十年,功课余暇,即耽诗学,尝与连雅堂、谢雪渔、魏清德等分笺斗巧,相互唱和。其诗有悱恻之情,旷逸之抱,被推为南国骚坛巨擘。”惠安县政协文史委主任张国琳先生在其家乡采访时,还发现了一些庄贻华写给连横的几首诗稿,如《雅堂先生挈眷作西湖之游契阔日久诗以讯之》《夏柳与雅堂绛秋菽庐诸君同作六首》等,可见庄贻华与当年台湾文士的交往情况。

辜菽庐(1876-1942),字捷恩,福建惠安县东岭乡山后村人(今隶属净峰镇),其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参加泉州府最后一期考试,为廪生。其后科举制度废除,辜菽庐即辗转到厦门新坡等地教书,在闽南地区颇有文名。1919年春,原在厦门大户人家任教的辜菽庐,应林尔嘉之邀赴台到板桥林家任教。1921年,辜菽庐又受邀到鹿港辜家任教,成为辜振甫的启蒙老师。辜菽庐在台湾辜家当家庭教师22年,后病逝于辜家。

东渡台湾的闽南“司阜”

“司阜”是闽南地区对于从事某种手工技艺的师傅的尊称,这一称呼也带到了台湾。台湾早期的“唐山司阜”,也便是指清代港口开放后,从泉州、漳州一带招聘赴台执业的工匠。日本占据台湾后,为了收揽民心,借着强化宗教信仰的力量,鼓励民间兴建或改建寺庙,并于1899年招聘大陆劳工赴台。

泉州惠安地区,尤其是惠东一带,集中了木匠、石匠等众多建筑业的能工巧匠,加上惠安地处沿海,与台湾舟楫往来十分便利,因此自明清以来,即有不少匠人东渡台湾,将闽南传统的建筑技艺带到台湾。日据时期赴台的匠人更不在少数。以下我们列举几个代表性人物及其在台湾从事的庙宇等传统建筑作一简介。

王益顺,惠安崇武溪底村人,出生于木匠世家。王益顺在闽南地区参与建造多座寺庙,以“蜘蛛结网”的技艺为人所称道。1919年,台北龙山寺主事辜显荣到泉州邀聘王益顺负责重建被火焚烧的台北龙山寺,由此开启了以王益顺为首的溪底匠派在日据时期台湾建筑史上的历程。王益顺在台期间,设计修建了台北龙山寺、新竹城隍庙、台南南鲲鲭代天府、鹿港天后宫及台北孔庙等。他在台湾熟练运用闽南传统建筑精髓,并有所发明创新,今天在各地寺庙常见的螺旋藻井及纵横交叉的“纲目斗拱”,皆是王益顺首次带进台湾的技艺,而轿顶式的钟鼓楼也是王益顺首次运用于台北龙山寺。另外,台北孔庙大成殿使用斜拱,新竹城隍庙采用减柱法,皆成为日据时期台湾寺庙建筑文化的新里程碑。此外,王益顺侄子王树发也参与了台湾不少寺庙的建造,成为溪底匠派的代表人物。王益顺在台湾近10年之后,又应厦门南普陀之聘返回厦门设计建造南普陀八卦亭,将在台湾建造寺庙的经验应用于闽南地区的建筑中,两岸建筑工艺的交融由此可见一斑。

惠安峰前村的匠人则以从事打石、石雕为主,在日据时期,峰前村有不少蒋氏族人东渡台湾,以至于台湾有“无蒋不成场”的俗谚,其中以蒋馨、蒋九等人为代表。蒋馨,惠安崇武人,民初在厦门经营石材店,曾为南京中山陵提供过石碑石材。1927年,蒋馨率子女入台,先主持南瑶宫的石雕作业,后又参与台湾不少大庙宇的石雕作业。台湾建筑学者李乾郎指出:“蒋氏族人包括蒋银墙、蒋金辉、蒋细来、蒋连德、蒋文浦等,皆为日据时期石雕好手。他们在台湾留下许多杰作,如台南大天后宫前石垛、西螺妈祖庙、冈山超峰寺、南鲲鳙代天府、鹿港天后宫、彰化南瑶宫及士绅辜显荣及陈中和之大墓。”人们评价蒋馨家族的石雕艺术“构图严谨,雕刻犀利,造型生动”,对台湾的石雕艺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峰前蒋氏另一位族人蒋九,生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大约26岁随父亲蒋匏带领一些石匠渡海赴台,开始了在台湾从事石雕作业的历程。其家族三代都留在台湾从事石雕工作,在台湾开设石材厂,是台湾石雕史发展的另一典型人物及家族。台湾学者简士豪指出:蒋九从惠安崇武峰前村来台定居之后,家族三代都从事庙宇石雕工作,庙宇石雕作品遍布云嘉地区,乃此区首屈一指的石雕家族。蒋九家族留在台湾的石雕作品众多,具有代表性的有顶泰山岩、云林麦寮拱范宫、大埤三山国王庙的石雕等。

除了石匠、木匠,在庙宇建筑装饰艺术上,闽台也都有运用交趾陶、泥塑等的传统,日据时期亦有闽南陶艺匠师赴台,台湾学者基于对台湾庙宇中陶艺装饰遗存的整理研究后认为:20世纪30年代前,活跃在台湾中北部的交趾陶匠师,几乎皆出身于福建泉州,包括洛阳桥、安溪、厦门等地。台湾学者并进一步认为,自泉州同安县赴台的柯训与洪坤福师徒对近代台湾建筑陶艺装饰之影响至为深远。柯训是开山祖,而洪坤福不但留下的作品多,而且在台湾广收徒弟,培养了一批台湾后来的陶艺名师。目前保安宫、台湾龙山寺、新港奉天宫、北港朝天宫等,仍有洪坤福的作品存世。

作者单位:闽台缘博物馆

猜你喜欢
东渡石雕闽南
明末清初浙东东渡海洋文学的文本形塑
用文字墨香展现生命芳华
唐朝风 东渡情
闽南少年
曲阳石雕作品选
方兴未艾的曲阳石雕
石雕艺术品的生产亟待整顿
曲阳石雕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