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视角下探析豫剧艺术的传承和发展策略

2016-11-18 17:06何梦醒
艺术科技 2016年9期
关键词:豫剧非遗传承

摘 要:豫剧是河南最大的剧种,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既肯定了豫剧的价值,又表明豫剧的传承和发展遇到了困难。本文从培养豫剧传承人,利用新技术保护并促进豫剧发展,以及市场化过程中坚守艺术和文化价值三个方面提出了豫剧传承和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非遗;豫剧;传承;发展

豫剧是河南最大的戏曲剧种,也是重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豫剧原名河南梆子,梆子戏在清乾隆初年就已经在河南省出现了。乾隆十年(1745年)编修的《杞县志》就有“愚夫愚妇,多好鬼尚巫,烧香佞佛,又好约会演戏,如逻逻、梆、弦等类”的记载,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李绿园在其《歧路灯》一书中,也有关于开封“本地土腔”——“梆锣卷”戏班在开封演出活动的记载。20世纪初,梆子戏在中原地区的广大农村流传,唱词说白多用当地的方言土语,“向无剧本,因而弊端颇多,诸如说唱艺术的痕迹很重,行当不成熟,戏剧性差,文学性低等”[1]内容较为粗俗鄙陋,化妆、服装、道具等也极其简陋,被人们以低俗视之。直至20世纪20年代后期,随着戏曲改良风潮的兴起,知识分子进入戏曲界,以樊庭粹、王镇南等为代表的一批剧作家为豫剧创作、改编了大量优秀的文学剧本,豫剧表演也逐渐从农村简陋的野台转向了正规的剧场。此后,豫剧的创作和表演日趋规范、雅致,逐渐发展成为河南最大的剧种。建国后,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艺术发展方针下,豫剧进入了新的繁荣期,豫剧创作融入现实主义精神,产生了一大批反映现实生活、颇受人们欢迎的优秀现代豫剧作品。同时除了舞台戏曲作品外,戏曲电影和电视作品也越来越丰富。

进入21世纪,信息和网络时代到来,现代化的娱乐方式越来越丰富多样,戏曲这种比较传统的娱乐方式受到冷落,豫剧传统的传承和发展模式受到了较大冲击,“豫剧在全国范围内的商业性演出市场萎缩,走产业化发展之路是道阻且长”并且“部分国有豫剧团的演出形式存在着综艺化、歌舞化的倾向,河南本土之外的豫剧团‘豫剧味儿在逐渐消解;优秀青年豫剧人才缺乏,人才的梯队建设亟待解决。”[2]豫剧剧团数量缩减,演员青黄不接,演出剧目有限,新作品偏少,受众老龄化这一系列的问题,使豫剧艺术的传承和发展陷入困境,2006年豫剧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之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国家重点保护和扶持的戏曲艺术之一。

1 大力培养豫剧传承人

曲艺类的文化遗产主要有物质性传承和非物质性传承两种方式,物质性传承是对戏曲的道具、服装、化妆等一系列戏曲器物的传承,非物质性传承是对戏曲文武场音乐的演奏技艺以及对戏曲唱念做打的传统表演程式的传承。豫剧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非物质的活态传承非常重要,因为戏曲艺术的灵魂,最需要传承和保护的就是其唱念做打等非物质的部分。但是非物质性的传承和保护要比物质性的传承和保护难度大得多,戏在人身上,没了演员戏也就消失了。

比如,豫剧六大名旦之中除了步入耄耋之年的马金凤还健在,常香玉、阎立品、桑振君、陈素真、崔兰田等人都已经故去。随着老一代豫剧表演艺术家逐渐故去或年迈,豫剧艺术的活态传承面临着很大的困难,传统经典戏曲剧目正在逐渐遗失。所以豫剧艺术要改变这种局面,高度重视传承人的传艺工作大力培养豫剧新演员至关重要。常香玉在谈培养戏曲人才这个问题时就强调要“培养尖子演员”,“没有尖子演员,再好的剧本,再好的音乐唱腔,再好的舞蹈设计,也无法在舞台上体现出来。”[3]她也多次提到自己能有所成就得益于毛主席、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人以及地方政府对豫剧表演艺术的重视以及对演员生活的关怀。其实这一切体现的是当时国家对戏曲艺术和戏曲人才的高度尊重和支持,现在豫剧的境况更是亟需这种尊重和支持。

2006年12月1日起施行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其重中之重的保护措施依然是为艺术遗产“项目的传承及相关活动提供必要条件”,“积极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因为“传承人所传承的不仅是智慧、技艺和审美,更重要的是一代代先人们的生命情感,它叫我们直接、真切和活生生地感知到古老而未泯的灵魂。这是一种因生命相传的文化,一种生命文化:它的意义是物质文化遗产不能替代的。”[4]为了更好地培养豫剧传承人,一方面要给予传承人足够的经济支持,让他们可以专注于艺术创造,没有后顾之忧,另一方面,也要保持对传承人充分的精神尊重,使之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若是继续让豫剧传承人面临电影《百鸟朝凤》里的窘境:专注于传艺就必须独自忍耐穷困潦倒的生活,并且也得不到丝毫精神上的尊重和认可,那么豫剧艺术的活态传承将难以为继,很容易造成人亡艺绝的局面。只有让豫剧传承人有尊严地活着,给他们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支持,才能吸引更多的青年才俊进入豫剧领域,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才能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在传承豫剧艺术方面,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点,那就是必须重视方言,努力传承河南话。只有保住方言才能保住充满地域特色、原汁原味的豫剧。因为“任何一个地方剧种的风格和特色总表现在它的地方语言和地方性格上。豫剧不仅语言通俗易懂,而且在唱腔和表演上充分表现了慷慨激昂的地方性格,即使是缠绵婉转的歌唱,也给予观众一种引吭高歌的感觉。因此,豫剧在唱功上就更为显出了它的地方特点。”[3]在推广普通话的风潮下,人们普遍重视普通话甚于方言,甚至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渐渐不会说家乡话了。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河南话是构成豫剧艺术独特魅力的必要元素,没有它作为支撑豫剧就失去了地方戏存在的语言基础。所以豫剧传承人不仅要传承表演技艺还要传承方言文化,甚至也可以说,豫剧传承人学习河南方言本就是传承豫剧艺术的题中之义。

当然,传承人在传承经典豫剧剧目、保持豫剧艺术原汁原味的前提下,也要有市场意识和现代意识。从豫剧发展的历史当中可以看出,许多既叫好又叫座的经典豫剧剧目,都恰如其分地反映了时代气息和当时的生活现状。例如,1953年登上豫剧舞台,歌颂恋爱自由、婚姻自由的《小二黑结婚》,1958年上演的反映知识分子上山下乡生活的《朝阳沟》,1984年推出的反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历史变化的《倒霉大叔的婚事》等作品都紧跟时代步伐。现实生活不断地在变化,不同时期观众的审美和需求也大不相同,所以排演一出戏,必须要满足观众的需要,考虑有没有市场。豫剧演员和编剧应该深入百姓生活,多创作一些反映当代人生活和精神风貌、适应时代发展和现状的新剧目。著名豫剧演员柳兰芳在回忆《小二黑结婚》的创作时便提到导演杨兰春总是在演戏时跟台下观众一起看戏,边听观众的评议边思考如何继续完善舞台上的演出。在具体作品的编排上可以多编短小精悍的小戏,努力打造成精品,因为排演小戏成本较低、投入较小,不至于给剧团造成过大的经济负担。另外,现代生活节奏较快,观众没有精力和时间连续数天去看整本大戏,短小精悍的小戏演出时长较短,正好可以满足观众在短时间内欣赏一部戏的需求。

2 用新技术保存豫剧资源、拓宽传播渠道

随着技术的发展,豫剧的传播模式也在不断更新扩展,在利用大众传媒传播豫剧艺术这方面,创办于1994年的电视节目“梨园春”创造了典范,直到现在依然是一档戏曲类的王牌节目。但是目前来看,河南豫剧主要还是通过小范围的室内剧场、广场、露天舞台等传统形式进行传播,传播渠道不够健全,没有形成多种渠道紧密互动的现代传播网络。从当代科技发展水平来看,运用新的技术手段抢救、保护濒危的豫剧精品,促进豫剧艺术的传播既必要又可行。

第一,运用数字技术整合、保存戏曲资源,建立数字化豫剧艺术资料库。现在可以利用录音、录像、三维动画、虚拟现实等新媒体技术记录、保存、复现戏曲艺人以及(下转第页)(上接第页)各个流派的豫剧作品版本,并运用数字化技术对不同类型的戏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为后世戏曲艺术的“文本”传承提供更为全面、可靠的依据,以保持豫剧资源的完整性。“数字化技术成为一种更有效、更直观、更生动的实现文化资源保护的方式,这种保护方式不仅信息管理成本低、占用的物理空间小,还可以方便灵活地进行图文声像与数字信息的双向转换,可以方便自如地对资料进行修改、编辑、排序、移位、备份、删除和增补、可以高速便捷地通过网络进行传输、可以方便迅速地根据需求进行检索、调用”[5]为即时管理和利用戏曲资源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第二,建立豫剧艺术虚拟博物馆。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戏曲艺术的重要形式之一,但是,由于受时间、场地、展品等一系列物质条件的限制,传统的实体博物馆展品只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轮流展出,展品有限,展示效果也比较单一,单位时间内承载的客流量也受到很大的制约。而数字技术、虚拟现实等各类新技术的出现,恰恰能够有效地解决实体博物馆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戏曲虚拟博物馆借助网络技术、现代通讯技术以及先进的数字化技术等,能够再现并大大扩展传统博物馆的各项功能。通过网络观众足不出户便可以自由地参观展览馆,较少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虚拟博物馆日常管理起来也比传统实物博物馆更为方便快捷,节省人力物力财力。

第三,创建多元、互动的网络传播平台,吸引更多受众关注豫剧艺术。各类网站、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为传播和共享戏曲资源提供了便利,这与以往通过舞台演出或广播、电视等媒介传播戏曲的方式大不相同。豫剧演员可以利用这样的平台,将自己平生参演的剧目、经典唱段、演出活动等制作成音视频等展示给自己的观众,设置网络论坛、聊天室、博客等版块,增进自己与戏曲观众之间的互动交流,并在交流中不断了解观众的需求,根据观众需求的变化对作品进行改动和创新,在演员与观众的良性互动中催生优秀剧目,并形成更加稳定的观众群。

3 市场化过程中坚守豫剧的艺术和文化价值

娱乐是戏曲艺术的基本属性,戏曲这一特性决定了戏曲在创作和演出过程中,必须满足受众的休闲娱乐需求。而娱乐亦有两个层次,满足感官的娱乐和满足精神的娱乐。过分追求感官娱乐的戏曲作品往往依赖于技术,受商业因素影响较大,只为迅速抓住受众眼球,不太注重作品本身的精神内涵,容易流于肤浅和庸俗,这种饮鸩止渴式的发展模式对艺术是致命性伤害,当然,豫剧毕竟是通俗的大众艺术,也不能过分深刻严肃完全不接地气,如果曲高和寡,受众寥寥,也就失去了作品想要实现的价值。豫剧艺术市场化过程中必须坚守豫剧的艺术和文化价值,一切的创新都要以保护和发扬豫剧艺术为前提,决不能唯利是图。

首先,编剧、演员、导演等豫剧创作者要培养更高的艺术素养,不断提升艺术追求,懂得辨别观众不同层次的需求,既要满足观众的观戏心理,又要做到不迎合、不流俗,尊重艺术规律,坚持艺术价值。为响应国家大政方针而创作的新戏尤其要注重作品的艺术手法,不能变成假大空的口号式作品。

其次,有关部门在开发豫剧资源将豫剧艺术推向市场时不能忘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任。一些热心于市场经济开发的部门对于申遗工作极其热衷,但他们往往更关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追求的是商业利益甚至为了发展经济不惜过度开发并不考虑其合理性,这就造成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误解、歪曲和滥用。作为非遗的豫剧艺术最关键是做好保护和传承工作,否则就本末倒置了。

另外,在传播层面,借助互联网的传播优势,各类豫剧作品和舞台演出情况得以快速复制和传播,满足了更多观众观看的欲望。但是豫剧若要有长远的发展,仅靠网络传播远远不够,必须高度注重豫剧艺术的剧场传播。如果豫剧演出只停留在网络上机械式的复制传播,表演中缺失观众与演员的现场互动,豫剧的舞台魅力就丧失了,这份文化遗产的精髓也难以长久保存和传承。

综上而言,豫剧不只是一种仅供观众消遣逗乐的娱乐形式,它更一种是需要保护、传承的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在豫剧的活态传承上保护、尊重、培养传承人最重要,需要国家、社会给予传承人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只有保住豫剧艺人才能从根本上保住豫剧艺术,不然,豫剧未来就只能成为博物馆里的静态珍宝了。创作豫剧作品时,要正确发挥其娱乐功能,既要满足观众的娱乐需求,又要极力避免低俗化倾向,树立健康的文化娱乐品位,保持豫剧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底蕴。只有这样,河南豫剧在发展过程中才不会丧失其作为一门表演艺术的艺术价值和作为一种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 陈国华.二十世纪豫剧艺术研究[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14.

[2] 吴亚明.豫剧在全国的流布与发展现状[J].中国戏剧,2011(5):47-49.

[3] 《豫剧大师常香玉》编辑委员会.豫剧大师常香玉[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216,31.

[4] 冯骥才.民间文化传承人:活着的遗产[N].文汇报,2007-05-10.

[5] 梁昊光,兰晓.文化资源数字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48.

作者简介:何梦醒,女,上海大学电影学院戏剧与影视专业在读研究生。

猜你喜欢
豫剧非遗传承
豫剧在台湾地区的生存与现代化追求
品豫剧,听秦腔:谁有滋味谁响亮
不老的豫剧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论豫剧电影的“影”、“戏”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