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下军队企业深入推进“军民融合”的思考

2016-11-19 12:46华军
中国经贸 2016年4期
关键词:文化引领战略导向军民融合

华军

【摘 要】在新时期引入现代管理模式的军队企业,“军民融合”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举措,依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新时期,除了做好一贯的传承之外,更需要开拓思路在战略导向、产业结构调整、深化融合程度及文化引领融合等方面进行更多的思考和探索,以形成更融洽的军民关系,促进军队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军民融合;战略导向;文化引领

一、引言

“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开创强军新局面,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2015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作出如此明确的强调。军民融合是世界众多发达国家的主要战略方针,随着我国发展战略的不断深入推进,军民融合的战斗合力逐步凸显,正逐渐成为新时期我国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重要举措。

纵观我国近现代史,伴随着新中国成立、成长、发展、繁荣、强盛,军民融合一直是一条团结凝聚的主动脉。军民鱼水情,自古一家亲,作为军队企业的一名企业管理人员,笔者对于“军民融合”在现代化管理体制下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深有体会,现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就新时期下军队企业如何做好“军民融合”的传承,深入推进“军民融合”的建设深度,将“军民融合”的合力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进行探讨。

二、提高认识战略导向将军民融合纳入企业战略规划

战略导向决定一个企业思考问题、进行决策的方式方法,因此将“军民融合”的概念融入企业发展战略之中是至关重要的先行之招。

作为一家传承百年的老牌军工企业,自集团成立之初到如今,已有深厚的军民融合基础,百年传承,源远流长,岁月淬炼过后留下的精髓与新时期企业战略规划碰撞出精彩的火花。集团在“十二五”、“十三五”战略规划制定之初,就将“军民融合”作为重要的战略导向纳入企业的战略管理体系。调整产业结构,合理布局军品、民品产业资源配比,不断加强军民融合的深入渲染,让军民融合的理念从高层企业战略设计灌输到企业的日常管理之中去,自上而下一脉相承,形成“军民融合”的管理思路,渗透进企业日常经常管理的方方面面。

三、拓展思路创新管理将军民融合体现在产品结构上

国防大学国防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军民融合发展报告2014》显示,我国的军民融合度在30%左右。这意味着我国军民融合正处于由发展初期向中期逐步迈进的阶段,正处于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不断推进的阶段。

在此从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推进的过程中,除了将军民融合纳入到战略规划之中外,还需要在产品结构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军品作为保障我国国防建设力量的中坚力量,在提供战备保障、维护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等方面具备较高的战略地位,且由于任务来源相对而言比较固定和规律,因而在资源配置上拥有优先权。作为军队保障企业,需要秉承“军品第一”的保障格局,现有资源配置优先保障军品修理。因而长期以来,民品的发展受到一定的掣肘,在军工企业一直无法发挥出潜力。

如何在保障军品第一的前提下,促进民品的发展?这就需要积极拓宽思路,创新管理,针对军品任务饱满与不饱满的状况制定适宜的民品发展战略,当军品任务饱满时,调整产业结构,将主要的资源补给用作为军品生产的保障;而当军品任务不够饱满时,应当适时转移资源,着力培树民品品牌,打造军品品质的民品产品形象,促进社会经济发展。适时调整重点在于军品、民品两手都要抓,树立“共荣共助、相互补全”的企业产品结构调整思路,军品、民品相互促进,以军促民,以民养军,形成格局完善、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的保障格局,促进经济的良性发展。

四、帮促协作相互融合将军民融合程度持续深化助推

军品任务的格局与国际政局及国家战略发展息息相关,因而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一贯坚持的“产品即精品”的质量理念是其他企业所无法企及的品牌效应。应当将企业打造出军品品质的品牌,将严苛的质量管理体系、精准的测控技术、完备的质量监管体系以及优越的产品性能把控等亮点引入民品生产之中去。在保障国家军品任务的前提下,在生产线的优化设计、产品设计制作的流程、创新型技术的开发等方面将民品的设计制作开发嵌入军品之中,既节约资源,简化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合理利用资源;同时促进了民品的发展,提高了民品的质量,促进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此外,在民品产品的选择上,要做到有舍有得,对于与工厂军品丝毫无关联、生产流水线完全偏离的产品需要慎重考虑、反复权衡,如投入产出比偏低需要进行重新规划,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宏观调控的扶持与市场供需关系的调节,民品逐渐打开市场,甚至产值直逼军品。在这种大环境之下,集团应当积极把握机遇,抓住民品发展的契机,在企业内重视及扶持民品的发展。民品较之军品,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市场潜力巨大,企业内应当加以扶持和促进,打造出以军品生产为主线,带动融合民品生产线,集中优化型的产业结构,从而以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更大的效益。如此,应对错综复杂的社会和市场环境才会有备无患。

五、文化引领理念共通将军民融合融入企业文化体系

作为传承百年的军工企业,军民融合早已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无论是产品融合、结构融合还是情感融合都由来已久,源远流长。

集团成立以来,更是将军民融合作为企业文化体系的一部分,我们姓军为民、全力保障,团结群众,创造精品,为国防事业与祖国的综合国力贡献自己的力量。如今,军民融合更有力地体现在军民品产业结构调整,共同促进和优化发展之上。文化融合是最深层次的融合,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来均衡企业内部的生产格局;通过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来优化资源配比;通过生产条线的优化设置来提高产能;通过军民融合的理念宣贯来提升融合度。

军民融合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在新时期引入现代管理模式的军队企业中落实“军民融合”的理念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要通过提高认识、战略导向,拓展思路、创新管理,帮促协、相互融合,文化引领、理念共通等措施实现军民的有效融合,实现军品民品的共同发展,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实现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文化引领战略导向军民融合
以战略为导向的高校图书馆绩效评估理论探析
军民融合产业的四川探索:产业基金的逻辑和方案
特朗普的“军民融合”政策能兑现吗?
加强校园人本管理 营造和谐育人氛围
我国航空公司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构探析
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基于文化引领的资源整合探讨
基于文化引领的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的业务创新浅析
电子商务课程中的文化引领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