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教师评价发展初探

2016-11-19 14:18刘成若
亚太教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教师评价

作者简介:刘成若(1992-),女,汉,山东淄博人,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学校管理理论。

摘要:教师评价是确保教师素质与质量、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关键。国家要完善教师评价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使之具有法律保障;加快教师评价与职称评定的分离;通过立法来加强教师评价的法律效力;注重教师评价主体与手段的多元化;强调教师在评价中的主动性。

关键词:教师评价;教师评价改革;我国教师评价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2-0195-01

教师评价是确保教师素质与质量、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关键,教师评价的政策、法规是确保教师评价实践活动有法可依、有效开展的保障,然而目前在我国颁布的政策文本中并没有对教师评价相关内容做出明确的规定。因此,完善我国教师评价体系对于教师评价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启发与借鉴意义。

首先,国家要完善教师评价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使之具有法律保障。通过查阅资料发现,目前关于教师评价的政策尚不完善,除2002年发布的《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和作为政策附属文件的《中小学教师水平评价基本标准条件》外,教师评价几乎从未被作为一个主题词或主体内容体现在任何国家政策文本标题中。教师评价多与教师资格制度、教师职称评定制度捆绑在一起,成为了实现资格审査、职称等级划分和奖惩分配而必须经历的一个环节。因此,尽快健全与完善教师评价相关政策法规是推进我国教师评价改革的有力保障。

其次,加快教师评价与职称评定的分离。目前教师评价成为了教师职称评定、晋级的一项指标,由此许多教师为了获得更高级的职称或者晋升而做表面文章,并没有将教学作为自己的重中之重,更没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评价更应该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式而不是职称评定的标准。

第三,通过立法来加强教师评价的法律效力。在我国,除了《教育法》和《教师法》对教师评价有过简单的提及之外,没有相关法律再对教师评价做出规定。这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四,注重教师评价主体与手段的多元化。在当今教育大背景下,我国中小学对教师的评价更加看重以学生学业成绩为准绳,成绩好的班级则教师教学水平高、教师效能高、教师专业素养高,反之则是不合格教师。这固然是正确的,但是仅仅以学生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为依据去对一个教师进行评价是片面的,长此以往教师队伍的真谛与本质也必然会被歪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是“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对教师的评价也不能仅仅停留在学生“智”的层面上,而要结合德智体美全面评价。

第五,强调教师在评价中的主动性。这一点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校长评价改革。中小学校长把校长评价作为检验自身、提升自我的一个工具,因此,他们往往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校长评价中,而非被动地接受评价。以弗吉尼亚州为例,标准规定校长评价的主要资料来源为:自我评价、档案袋/工作日志、非正式观察/学校现场参观、教职员工调查、目标设定。其中,除去非正式观察,其他四个来源均体现校长在评价中的主动性。校长自我评价揭示校长对自身工作行为的感知能力。自我评价的结果应体现校长专业发展的个人目标。[1]借鉴美国的校长评价,我们发现中国的教师评价也应当重视教师在评价中的主体性,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到评价中去,倡导教师按期进行自我评价,建立档案袋、写教师工作日志,在自反中成长,不断树立自我超越意识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同时保持危机意识,居安思危,这样才能真正推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师评价也才更加公正、合理。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对教师队伍的建设作出解释。《纲要》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要下决心,采取重大政策和措施,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大力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努力使教师成为最受人尊重的职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因此,我国的教师评价应当按照《纲要》的指示,全面、合理、公正地开展,改变以往仅仅以学生成绩为准绳的评价方式,全面考察学生的德智体美综合素质,考察学生的探索能力、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尽快将教师评价与教师的职称评定等相分离。通过教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方式,依靠政策与法律保障,完善教师评价体系。只有这样,我国的教师评价才能真正进步、发展,教师的专业素质才能切实得到提升,教师的教学效能才能得以提高,中国的教育实力、国际竞争力才能增强,国际地位才能提高。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刘彩霞,刘淑杰.美国校长评价新走向及其启示[J].教育测量与评价,2015(2):17-23.

猜你喜欢
教师评价
实施档案袋评价,促进高职英语教师专业发展
美国核心课程标准实施后教师评价的困惑及启示
论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模式下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促进学生课堂有效思考的几点做法
幼儿园区域活动有效开展的策略
为艺术插上美丽的翅膀
不同评价主体视角下的教师评价与教师专业发展
浅析高校教师评价中的问题
中小学教师评价的学生缺位与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