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挑“把子”

2016-11-19 15:18朱芸锋
红岩春秋 2016年4期
关键词:庄稼人耕牛稻谷

朱芸锋

小时候我发现,老家的秋收习俗和周围地区有很多不同,收割稻谷叫“割谷子”,其中让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把子”。

老家所在村庄叫马蹬坝,是一座貌似奔马的山峰挡出来的一个山间平坝。翻过这座山,就进入了双龙场田家河。小时候去双龙场赶场,沿途见有人收割稻谷。他们把一个俗称“搭斗”的木制工具抬到稻田里,前面的人将稻谷割倒放在地上,后面的人依次将谷子摔打进“搭斗”,最后,再将“搭斗”里的谷子担回去。经摔打去掉谷子的稻草,则统一堆成草垛,成为田野里一道入秋的风景。

马蹬坝收割稻谷的方式则不同。庄稼人清晨便出门,到稻田里用镰刀将水稻割倒,以双手合拢为限,捆扎成把,这就是他们所称的“把子”。到了中午,天气渐热,割谷的人们陆续收工乘凉。待下午热气慢慢消褪,田里的“把子”也逐渐晒干水汽,庄稼人再出工收“把子”。

收“把子”有自己的程序,需要一定技巧。先将两根拇指粗的草绳,呈“一”字形连接摆地上,然后分别放上数量相同的“把子”,把“芊担”(中间圆两头尖的木棒,专用于挑“把子”)压放上去,再在“芊担”上放与先前同样数量的“把子”,最后用铺在地上的草绳捆绑起来,担回家。

然而,这个看似枯躁又简单的环节,却总是在不经意间考验着庄稼人。

其一,“把子”数量的掌握。一个“把子”两三斤重,挑多少个“把子”,直接考验庄稼人的力气。稻田离家远的约二三十分钟路程,近的约10多分钟,而一个壮劳力最多也就挑60个“把子”。

其二,“把子”的捆扎。单个“把子”不大也不重,但要将几十个“把子”捆一起,尤其中间还包裹着一根滚滑的“芊担”,需要一定手劲才行。如果力气没有用足,“把子”没有捆紧,挑到半路就有散架的可能。

其三,将成捆的“把子”放上肩膀。站到“芊担”面前的庄稼人,通常双手将“把子”提起,有点类似举重那样,力气大者一下子将“把子”举过头顶,稳稳压到肩上;力气小者,就只能半蹲下来,将“芊担”提起依次放上双膝、大腿、双腕,然后狠憋一口气,使劲举上肩膀。

挑“把子”回家的过程无疑沉重且艰苦。老家虽然位于山间坝子,但仍有很多起伏不平的田间小路,偶有上坡、下坡,而从河边到我家石坝,还有28步石梯。回忆当年,每当我重重地将肩上的“把子”丢到地坝,心头瞬间升腾起来的轻松与成就感,很少有其他事情可以相比。也总是在那时,我心里都会浮起疑问:父母为什么非要用挑“把子”方式收割稻谷,而不用相对轻松的“搭斗”方式?

原来,老家的庄稼人们,在替他们的“劳动伙伴”——耕牛们着想。收完稻谷逐渐入冬,山野草木慢慢枯黄,如果没有谷草接济,耕牛们整个冬天的“口粮”就成问题。因此,老家的庄稼人还得将稻草紧扎成捆,一捆一捆地围绑在一棵树上。这棵树,就有了另一个名称“草树”。

20多年过去了,现在老家很少有人挑“把子”。父母说,一般都用机器收割,割谷机在田里便将谷子与稻草分离,仅需挑谷子回家。耕牛们也有了更营养、更便于饲弄的青贮饲料给它们预备着。“把子”开始从老家消失,令我怅然若失。每到秋收割谷时节,我都习惯性抚摸被“把子”压出疤痕的肩膀,也只有这些深植身体并埋进灵魂的记忆,才能让我的目光越过千山万水,看到老家田野里忙活的那些熟悉身影,嗅到来自“把子”一路飘荡过来的故土清香……

猜你喜欢
庄稼人耕牛稻谷
耕牛和农民
谦卑的稻谷
人潮涌动
论《创业史》中基层干部的“庄稼人”形象
麦垛
庄稼人和熊
九九歌
稻谷的故事
包公巧断牛舌案
九九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