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游戏 快乐成长

2016-11-19 15:46张莉
好家长·幼教新天地 2016年4期
关键词:幼儿园游戏家长

张莉

一、改造课程游戏化方案,促幼儿和谐发展

1.集体活动游戏化

缩减集体教学活动时间,以幼儿为主体,以游戏形式开展集体活动,将部分集体活动转化为区域化的学习活动,采用多种学习方式,使集体活动游戏化。根据课程内容动态地调整集体活动进程,让集体活动更符合幼儿需求,满足幼儿体验。调整一日活动时间表,实行弹性管理,增加幼儿游戏与户外活动时间,除了餐点和午睡,其他时间允许教师根据活动需要,灵活安排活动内容。

2.区域活动整合化

将主题与区域活动相互渗透,使幼儿生活经验与区域活动有机整合,生成更丰富的区域活动内容。将区域活动中共同关注的问题生成新的主题活动,使幼儿的生活经验得以延续。

3.一日环节趣昧化

树立“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利用儿歌、舞蹈或民间小游戏等,让生活环节更具情景化和趣味化。改良传统的进餐模式,尝试让幼儿自主进餐,并在这一过程中有目的融入数学知识和礼仪教育,让幼儿在轻松快乐中提高自理能力,积累生活经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4.户外活动多样化

打破班级和年龄界线,以幼儿体能发展为标准,划分活动区域区域;设置开放的玩具架,不断充实游戏材料;更新游戏环境,支持和满足幼儿自主游戏活动的开展。

5.园本活动特色化

将家园活动、节庆民俗活动、社会体验活动、民间艺术文化节等多种不同形式的活动融入课程。如,用亲子互动的活动形式,让家长参与到幼儿园传统文化的课程中,使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获得成长,同时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彰显我园鲜明的特色化园本活动。

二、精心打造环境,让幼儿快乐游戏

动态地对幼儿园室内外环境进行改造和调整,让环境成为教育的“隐性课程”,更加有利于支持和满足幼儿的游戏活动。

1.改造外部环境让游戏空间多样化

改造自由建构区:缩小塑胶场地用以铺设草坪,增加绿化面积近800平方,修建土坡、山洞、沙池、水渠、鹅卵石地,利用PVC管和纸箱自制迷宫,让幼儿在游戏中发挥奇思妙想,创新游戏。

改造自由攀爬区:将原有观赏性木长廊改造成适合幼儿体能锻炼的攀爬架,利用水杉林悬挂荡椅、轮胎、麻绳等,多样化营造游戏情境。

改造自由观察区将果树、蔬菜、花卉等规划种植在校园各处,让每班幼儿都拥有一块小田地,体验种植的快乐,并适时、适地地在花草树丛中饲养兔子、小羊、鸡、鸭等动物,动静结合,便于幼儿观察、探索。我园还将校园北墙设计成幼儿自由涂鸦区和立体种植区,创设绿色、和谐、生态、立体的室外游戏环境。

2.改造内部环境有效支持幼儿发展

幼儿活动室冶理规划学习区、游戏区和生活区,将生活环境、主题环境和区域环境相融合,随主题的调整及时更换,体现游戏材料的多样性、空间的合理性、物品的灵活性及幼儿的参与性。师幼共同参与,构建适宜、动态的活动环境,保证幼儿游戏活动的开展。

幼儿园功能室更新、丰富原有10个功能室的游戏材料,如:科学发现室、剪纸吧、扎染坊、编结布艺坊、陶艺吧等,支持满足幼儿探索体验的需要。投资160万,扩建540平方“儿童生活游戏体验馆”,创设生活坊、体检中心、育婴坊、照相馆、木工坊等体验游戏区,在游戏中进一步体验生活,满足幼儿动手动脑、同伴合作、责任心等各项能力的提高。

三、丰富游戏化活动区域,创新游戏形式

1.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大厅、教室、走廊等空间,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布置游戏区角。如利用大厅设置“敲敲打打”自制乐器游戏区域或利用楼梯间设置“棋行天下”棋类游戏区,尝试在中大班开展平行班级走班游戏,丰富游戏内容,增进幼儿与同伴之间的交往。

2.师幼共同创设与课程主题目标和主题活动相吻合的游戏区域,将部分集体活动转化为区域性学习活动,将主题活动延伸到区域游戏中,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愿望自主参与活动,真正激发幼儿主动探索、学习的兴趣。

3.教师、幼儿和家长共同创设富有徐州民俗特色的游戏区角。如林现饮食文化特色的永康糕点、两来风早点、彭城一号、烙馍村等;体现民间艺术特色的水墨画、串珠编结、布贴、剪纸、扇子坊、竹简画等;体现民间文学和曲艺的星光大道、云龙剧场……实现幼儿与环境的有效互动。

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幼儿始终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做幼儿活动的观察者、引导者、合作者,为幼儿创设平等、尊重、和谐的人文环境。我园要求教师每周增添并每天微调区域游戏材料,通过教师和幼儿共同商讨、设计、制作可供幼儿操作的材料,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教师适时指导,建立一定的规则,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促进幼儿的主动发展。

四、统整游戏资源,不断拓展课程内涵

结合课程建设,从幼儿发展需求出发,以《指南》精神和陈鹤琴“活教育”理论为指导,从自然、社会和儿童的生活中获得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组织教师外出收集幼儿园附近2公里内的各类自然、社会和人力资源,制作教育资源地图,不断提升课程内涵,实现课程的游戏化、生活化、社会化。

1.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创设开放式的学习环境,组织幼儿开展小南湖踏青放风筝、重阳节亲子沿湖走、爬云龙山、农田采摘等活动。利用幼儿园的草坪、种植园、动物角,让幼儿在观察、操作、体验中自由探索,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热爱家乡、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2.有效利用家长资源。设计家庭资源调查表,调查统计幼儿家庭成员的职业、爱好、特长,充分挖掘家长资源,中大班每月安排两次外出实践或请家长来园助教活动,以支持、促进幼儿园多元化教育。如带领幼儿到家长所在的军校、消防队参观,到超市体验购物,请特警家长来园进行安全主题教育,请医生家长进园进行爱牙教育,请有特长的家长教授剪纸、丝网花制作等。

3.建立社区民间艺术教育资源库。与徐州民俗馆、马庄农民乐团建立联系,走出去;如到民俗博物馆、艺术馆参观、逛云龙山庙会等,请进来:邀请剪纸、泥塑、编结等艺人走进幼儿园,让幼儿与民间艺人面对面,互相交流、共同操作。

4.建立网络资源库:合理使用网络资源,通过幼儿园的网站建立游戏库,利用微信、QQ群等途径搜集整理家长、老师们提供的游戏,为课程游戏化的开展提供丰富多样的网络资源。

5.建立课程资源室:各班设置资源收集箱,动员幼儿及家长收集大自然和生活中各类可利用的资源,将课程资源、游戏材料等分类存放入八个课程资源室。

五、通过课程游戏化建设,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课程游戏化建设增强了我园教师的课程意识,树立起了正确的儿童观、游戏观、课程观,并在专家引领、同伴互助,反思、研讨、交流等多种活动中进一步提升理念。在课程游戏化的实施中,倡导教师“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充分激发教师的专业热情,通过案例专题讲解、过程性指导、观摩交流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教研活动,关注课程实施中理念与行动的结合,引领教师努力提高观察、评析能力,增强教师课程方案设计和实施能力,促进教师课程游戏化水平和专业能力的提升。

实施课程游戏化优化了幼儿活动,使游戏环境、游戏材料更贴近幼儿,使我们深切感受到这才是以幼儿为主体、遵循幼儿生长规律的活动。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认真专注、敢于探索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的学习品质,是任何其他形式的活动所不能达到的。课程游戏化建设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我们将不断挖掘游戏化课程资源,拓展课程游戏化的途径和方式,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游戏和生活环境,寓教于乐,真正实现活动游戏化、活动生活化,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江苏省徐州市星光第二实验幼儿园)

猜你喜欢
幼儿园游戏家长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爱“上”幼儿园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家长请吃药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