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总是说,不错的……

2016-11-19 08:41郑雪琴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16年4期
关键词:微课语文课堂

郑雪琴

他学识精深非一般人可及,却总是那么平易近人;

他桃李天下,是为师者之师,常常不辞辛苦为教师修改教案、论文,却总说这是相互学习;

他离世前身患重病、疼痛难忍,却总宽慰大家没事,淡定安然的风范感动每个敬爱他的人……

他,不是别人,正是大家敬爱的沈大安老师。当大家都怀揣着美好的祝愿希望他能早日康复的时候,他却悄悄地和我们告别,留给小语人的,只有无尽的遗憾和思念。

回想和先生结识的这二十余年,是他牵引我走进生本的课堂,是他鼓励我坚持语文的梦想,是他启发我发现语言的奥妙。只是先生犹如一本大书,看似平易,实则深奥,很多神来之笔往往蕴藏于平淡之中,恐怕一辈子都领悟不了其中的深意。不过,先生倒是从不怪我辈的愚钝,哪怕一点儿的进步,也毫不吝啬他的赞美和鼓励。此刻犹在耳畔回响的依然是先生用他那沙哑的声音,朗朗地肯定道:“小郑,不错的!不错的!”正是这一次次、一声声的不错、不错,伴随着我这么多年来的成长。

1998年,我和先生第一次在西湖小学见面,结成了师徒关系。那时的我,不过是一个在教学上懵懵懂懂的小姑娘,在我眼里,他就是一座高不可及的山峰。我远远地看着他,不敢走近他,不知道该和他说些什么。他大步走来,紧紧地握住了我的手,乐呵呵地说:“小郑,不错的!不错的!”可是我那么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姑娘,在教学上还没入门呢,哪一点算得上不错呢?看着我羞涩又退缩的样子,他是那么善解人意,他告诉我:杭师办第一届小学大专班是了不起的进步,你是第一届中的一位,不错;西湖小学招收第一个小学大专毕业生是了不起的起点,你那么年轻又被列入学校的培养目标,不错;你喜欢语文,这比别人更多一份可能教好语文,这一点尤其不错!他坚定的目光、亲切的态度、幽默的话语,给了我巨大的信心。

2003年,我参加浙江省阅读教学比赛,获得一等奖第一名。其实那节课我上完后的感觉并不太好,但是沈老师却鼓励我说上得不错,还告诉我执教的课例《江雪》已经成为网上的热搜词。现在回想起来,收获最大的不是现场的掌声,而是磨课过程中的失落与追寻。那一节课也不记得上了多少遍,但最后一遍试教却是刻骨铭心的——因为上得极其糟糕,完全没有自己预想中的效果。不知道是面对众多专家会审的紧张,还是面对陌生班级的隔阂,总之上完课以后,我感觉自己完全不会上课了,也没有信心去赛课了。大家给我提了很多好的建议,但是我却依然找不到东西南北。这时先生仿佛看出了我的心事,走过来拍拍我的肩膀,笑着说:“小郑,不错的!不错的!”他告诉我别人说的只管别人说的,关键是我自己想怎么上,自己的感觉才是最重要的。那次他还给我讲了很多教师在执教公开课中波波折折的故事,开玩笑地称不经历“山穷水尽疑无路”的迷茫,又如何享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快感。他宽慰的神情、肯定的语气使我释怀:是呀,在遗憾中追求更好,才是最美的过程,即便是失败,何尝不是美丽的风景?正是先生的指点使我安下心来,一方面老老实实地梳理别人的建议与意见,另一方面认认真真地寻找自己的优势和特点,重新寻找自己的定位和落点。也正是因为放下了思想包袱,才使我在真正的比赛中有了较为自如的发挥。很多年以后,当我一次次回味那一次赛课经历,也更多地体会到“梦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却在灯火阑珊处”的精妙,是先生交给我一把钥匙,陪我走过那段心路历程。

2008年,我去香港支教一年,站在一个完全不同的视野开始重新审视课堂与教学,并在相关杂志上发表了我对两地语文的观察和对国际阅读评估的一些学习体会。先生看到了我的文章,高兴得不得了。他给我发来邮件说,去香港支教的教师你不是第一人,但是能站在比较的角度进行客观的分析和思考的,却是独一无二的一个,一定要坚持研究下去。回到杭州以后,我去拜见先生,先生高兴地拉住我的手,连声说:“不错的!不错的!”他把自己收集到的美国的、台湾的教材送给我,让我站在更开阔的视野去思考和比较,并督促我一定要继续想、继续写。虽然后来一贯懒散的我没能完成先生的作业,形成持续研究的文字。但是先生的欢喜态度,以及他当时跟我分享的一些在国外交流的经验,让我不知不觉地更新了对语文、对教育的认识:语文的研究,绝不是简单地教好一节课而已,如能常常站到课外去想,才能更清晰地明白语文这一回事!

2014年,随着翻转课堂在国内的流行,一些借助于信息技术来改变课堂的教学尝试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我也尝试着用微课的形式进行一些阅读教学的改革,并上了几节研究课。先生知道了以后很欣慰,说未来的名师不在课堂,而在网络,勉励我与时俱进、勇于挑战和改变自己。在与先生的交谈中,我发现,虽然先生已经退休多年,但是对于课改的新动态了如指掌,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也是毫不陌生,简直就是“时尚达人”。先生邀请我们学校参加了中央电教馆的微课制作课程,还常常为我们修改微课脚本,直至深更半夜。还记得2014年8月29日那天,先生风尘仆仆地赶到我所在的学校,给教研组老师进行微课的现场指导和讲座,一坐下他就兴致勃勃地说:“小郑,不错的,不错的!你的头带得好!你的团队做得好!”那天他一讲就是几个小时,连水都顾不上喝一口,给教师们分享了很多精彩案例,一直到会后还跟部分教师在交流微课的修改。只是在吃饭的时候,先生闲聊似的说,太忙了,有时候会胃疼。现在想来,他那时身体就已经发出抗议信号,只是他太专注于学术研究,把这些疼痛都给忽略了!

2015年5月,惊闻先生患病的消息,愣愣地发了好久的呆,觉得未必是事实。6月20日,我们去探望先生,发现他已经非常消瘦、虚弱。面对我们的心疼、难受,先生反而显得那么平静、淡然。他不怎么说自己的病,津津乐道的还是语文。最让我难忘的是,他还惦记着我们学校参加的微课制作项目,即使在生病期间,他还在思考如何破解语文改革之难题,如何具体完善微课的脚本创作。当我向他汇报了几个微课修改的细节,他满意地连说了几个“不错的、不错的!”全然没有一点病人的颓丧,有的只是对小语的无限热爱,对后辈的无比关怀。

没料到,这竟是我和先生的最后一面。再次想起他爽朗的微笑,他亲切的鼓励,他满怀的热忱,都只能成为永远的回忆。“不错的!不错的!”最后一次见面的勉励话语,其实也是多年来先生对我的精神支持。一直以来,他的信任、鼓励、期望,都是我在专业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动力。“不错的!不错的!”这句话就像一盏明灯,指引着我在语文的道路上跌跌绊绊地向前行走。先生对语文教学的挚爱之心、忠诚之志,徒儿铭记,并将永远守之、效之、行之、执之!

(浙江省杭州市文新小学 310012)

猜你喜欢
微课语文课堂
欢乐的课堂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写字大课堂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