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白的祭歌,无力的控诉

2016-11-19 08:41孟凡生
艺苑 2016年4期
关键词:百鸟朝凤批判性民俗文化

孟凡生

【摘要】 电影《百鸟朝凤》通过唢呐匠人的人生遭际以及唢呐艺术的成败与兴衰,揭示了民俗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失势和没落之路。在哀悼民俗文化衰败的同时,从三个方面描述了现代化给传统社会以及民俗文化所带来的巨大冲击,进而批判了资本逻辑的统治。在社会现代化的巨大变革中经济价值成为衡量一切东西的根本标准,曾在乡村社会中占据统治性地位的传统礼仪和伦理秩序在现代化的冲击之下失去了此前的规范作用和崇高地位,随着“礼崩”而来的必然是“乐坏”。

【关键词】 《百鸟朝凤》;现代化;批判性;民俗文化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一、眷恋与批判

中国第四代导演吴天明的遗作《百鸟朝凤》因出片人方励的“下跪”而备受关注:不仅电影票房持续上升,而且电影本身的题材、情节、文艺片的处境以及当前电影市场的现状等问题都成为了焦点问题真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除此之外,电影本身所流露出来的批判性以及批判方式则值得做出进一步的探讨与深思。

电影《百鸟朝凤》叙述了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以焦三爷、游天鸣师徒二人为代表的两代唢呐匠人在巨大的社会变革中所遭遇的坎坷命运:唢呐师傅焦三爷在陕北的“无双镇”上传承并坚守着吹唢呐这种民间艺术传统,许多人都慕名而来拜师学艺,游天鸣便是其中之一,他由此享受着人们的爱戴与敬仰。然而,好景不长,巨大的社会变革以及随之而来的西洋铜管乐器在冲垮“游家班”的同时,也摧毁了以唢呐为代表的鲜活的民间艺术曾经拥有的地位和辉煌。影片通过描述并对比了社会变革之前的焦家班的兴盛与社会变革之中的游家班的难以为继,真实且鲜明地展现了社会的现代化给唢呐技艺、匠人所带来的无法抗拒的冲击以及民俗文化走向衰败的命运。这部电影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传统“唢呐匠”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尴尬遭遇以及作为民间文化之代表的唢呐技艺在这一过程中的衰败与没落,从而展现电影对以“唢呐”为代表的民间艺术的迷恋与拯救,表达出了其对民俗文化的深深眷恋。

从电影的名字本身就可以看出其对民俗文化的迷恋和崇拜,尽管名字在表面上看只是意味着唢呐艺术的一种最高形式,其实其中蕴含了更为深远的含义与内涵。正是基于对民俗文化的爱慕和敬仰之情,电影揭露并批判了现代化过程中所带来的罪恶,尤其是它给民俗文化所带来的灭顶之灾。毋庸置疑,电影对民俗文化的崇拜和拯救之主题是异常鲜明且十分恰当的,并且在现代化进程中确实存在着诸多弊端和罪恶,但电影基于唢呐匠人的尴尬境遇以及唢呐技艺的衰败而发出的批判之声则显得有些苍白无力,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其对现代与传统之间的简单化的对立设置以及肤浅化的理解。电影中流露出来的对待现代化的态度是显而易见的,它在将传统与现代进行对立的基础上大力宣扬民俗文化、传统礼仪的重要性和价值,并极力渲染现代化所带来的诸种恶果,甚至将偶然性的存在看作是一种必然的结果,这种简单化的情节处理难免会显得过于牵强甚至是做作。

二、现代化批判之主题

现代化是社会的必然进程,“成为现代就是成为这个世界的一部分,如马克思所说,在那里,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1]4。然而,电影表达了其对变化的恐惧情绪以及现代化的敌视态度,它将唢呐匠人的难以为继与唢呐这一民间文化的衰亡归咎于现代化所带来的经济、利益上的冲击。电影主要从三个方面描述了现代化给传统社会以及民俗文化所带来的巨大冲击:

(一)“唢呐匠”的悲惨命运

电影开场就描述了游本盛领着儿子游天鸣去焦三爷家拜师学艺,相比游本盛表现出的胆颤心惊、小心翼翼的苦求姿态,焦三爷却安然地坐在躺椅上享受着别人的讨好与苦求,他用简短且模糊的话语来打发游本盛。而他们在葬礼上所享受的礼遇更加厚重:除了吃喝上的伺候之外,还有正规的“接师礼”、孝子贤孙下跪拜谢等规矩。由此可见,作为唢呐工匠的焦三爷在民俗文化体系中的确拥有着让人羡慕甚至是高人一等的地位和声誉。然而,电影的后半部分却描述了现代化对这一切所带来的冲击,游家班继承了焦家班的衣钵却难以续上曾经的辉煌。声势浩大的西洋铜管乐队、美艳的歌舞彻底冲垮了唢呐的市场和匠人的地位,唢呐匠人迫于生计也纷纷跑到城里去打工,游家班也就在这场变革中走向了衰败。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传统匠人的手艺已无法保证供养家庭等基本生活需求了。游天鸣的母亲劝他别吹唢呐了,在他母亲看来去城里找个活挣钱娶媳妇最重要,如果指望吹唢呐挣钱娶媳妇那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母亲简短的一句话道出了唢呐匠人的生活困境,精湛的传统手艺并不能给将近25岁的游天鸣带来生活上的保障,恪守师傅的教诲以及生活上的窘境让他陷入了矛盾之中。二师兄在师傅的打骂、劝留声中还是离开了游家班,病床上的母亲迫使他不得不舍弃曾经引以为傲的手艺去城里打工。当游天鸣去城里请师兄们回来时,看到的却是一幅幅凄惨的景象:一位唢呐师傅在古城墙上吹着唢呐乞讨生活;二师兄在木材厂打工时手指被电锯锯断,再也无法吹唢呐了;三师兄在石棉瓦厂干了半年便咳嗽不止,吹唢呐对于他来说也是不可能的了……当传统手艺无法给他们带来生活上的保障之时便被无情地丢弃了,民俗文化的衰亡也就随之到来。传统匠人的手艺在社会变革中失去了曾经的地位和作用,他们不得不去寻找更为有效的生存之道。

(二)传统伦理道德的崩溃

从更为深层面来看,唢呐艺术的衰败源自于传统伦理道德在社会变革中的崩溃。唢呐作为传统社会中的乐器,它代表的是乡村社会中的传统伦理,吹唢呐被看作是对死者一生的总体评价,也是孝子贤孙们遵守伦理道德的具体体现。唢呐是传统社会中“礼”的代名词,它象征着不可亵渎、侵犯的礼教传统以及道德规范,匠人也就成为了道德上的裁决者。然而,传统的以“礼”为中心的乡村社会秩序在社会变革中失去了平衡,“经济”取代了“礼”而占据了乡村社会秩序的中心。当游天鸣率领游家班为其同学的婚礼演奏时,传统的“接师礼”被一句笑话取而代之,当游家班虔诚地演奏时却被时不时的打断,传统的礼节现在只是为了走走过场让老人家过过眼瘾。唢呐匠人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中沦为了纯粹的打工者,曾经的权威和地位早已消失殆尽。用焦三爷的话说,从前出活的时候,唢呐匠人端坐在太师椅上,底下的孝子贤孙跪倒一大片,在千感万谢中享受着正常的礼制规定,而如今却没人把他们当回事儿,由此感慨道“没规矩了”。

在乡村社会中占据统治性地位的传统礼仪和伦理秩序在现代化的冲击之下失去了曾经的规范作用和崇高地位,随着“礼崩”而来的必然是“乐坏”。传统的乡村社会伦理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失序打碎了唢呐所赋予唢呐匠人的优越感,他们在失落中寻找着各自的出路。也就是说,当唢呐失去了其所依赖的传统礼制和道德秩序,那么其存在的作用和意义也就会随之消失。这一必然性正是电影所要揭示的,也是其对现代化的批判之所在。

(三)“廉价”的批判

电影《百鸟朝凤》在哀悼民俗文化衰败的同时,还指出并批判了导致这一现状的罪魁祸首即现代化所带来的资本逻辑的统治:在社会现代化的巨大变革中经济价值成为衡量一切东西的根本标准,以“礼”为中心的社会伦理秩序被彻底摧毁。从表面上来看,电影对现代化的批判可谓层层深入——从唢呐匠人的悲惨命运到唢呐所代表的伦理道德的崩溃再到民俗文化的衰亡。然而,电影的批判性却是建立在一种简单的思维模式即二元对立逻辑之上的,正是这种过于简单的设置导致了其批判的苍白无力以及对现代化的肤浅化理解,“现代化理论的核心观点是:经济发展会带来相应的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的变化,而这些变化会促进民主制度的出现和稳固”[2],而电影流露出来的是对这种变化的焦虑情绪。与此同时,这种简单化甚至带有煽动性的批判还掩盖了传统艺人对封建伦理秩序的不自觉地维护这一事实。

电影对民俗文化的哀悼之情以及对现代化的批判之主题都是沿着这一简单的设定即传统与现代、中与西之间的对立,中国的、传统的必然被看作优秀的或值得敬仰的,西方的、现代的则被看作是洪水猛兽或必然与传统相抵牾。电影中随处可见这种肤浅化的理解,比如焦三爷的唢呐技艺被描述的神乎其神,对于最高规格的“百鸟朝凤”曲则是非德艺双馨的接班人不传。然而,这一保守落后的小农思想却被大肆渲染,成为了人们口中的佳话与美谈;再比如当焦家班被游天鸣所接管时,游天鸣的父亲则将这一消息到处相告,并称是自家祖坟冒青烟了。而对于现代化的描述则主要聚焦于其所产生的某些厄运或恶果,比如电影通过游天鸣的视角叙述了从游家班出走后去城里打工的几位师兄的情况,当镜头聚焦于二师兄那根被电锯锯掉的断指以及三师兄的咳嗽不止之时,电影似乎是血淋淋地呈现了现代化所带来的悲剧人生。然而,这其实是电影批判性的败笔之一,这种苦难化的呈现显得既肤浅又做作,或许它能瞬间博取观众的同情之泪,但却无法真正引导观众做出进一步的反思。

总的来说,电影的情节与它的批判性主题显得有些脱节,它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批判性而刻意地制造出某种悲剧性的情节。这一有意为之的情节设计源于它对现代与传统、中与西之间的简单化处理以及对立设置,虽然其本意在于两相对比中显示出传统的重要性,由此却导致了一种“廉价”的批判。当批判成为一种标签性的归类或口号式的讨伐时,批判也就失去了它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这也就是为什么《百鸟朝凤》这部电影在批判上显得苍白无力的主要原因。

三、坚守与“迷恋”:从“物”到“话语权”

电影在批判现代化对传统伦理道德所产生的影响之时,却掩盖了传统伦理道德的合理性、合法性等问题。当焦三爷感慨“现在越来越没规矩”之时,难免不会激起观众对这一“规矩”的思考。当反过来思考众人对唢呐技艺的崇拜或坚守之时,我们便会发现其实在这种“技艺性”的民俗文化背后隐含着利益、威权、身份与地位等诸多因素,正是它们的存在以及彼此之间的平衡决定了民俗文化的走向与发展。

其实,在这种崇拜与坚守的背后隐藏着不为人所知的迷恋,这种迷恋性既体现在表面上的“物”、“技艺”的迷恋,也体现在深层上的“身份”、“利益”、“话语权”,对这些不同层次的需求与迷恋决定了他们对待唢呐的复杂态度。一般来说,更多的人是从实际经济利益出发,将吹唢呐作为谋生、养家糊口的手段。因而,当其不能满足这一基本的需求之时也自然被抛弃了。电影在开头就描述了游本盛带着儿子去拜师学艺,他不停地责打儿子只是为了博取焦三爷的同情以便将其儿子收下。为何游本盛会如此执着于唢呐技艺呢?虽然游天鸣说自己学唢呐是为了圆父亲的 “唢呐梦”,但后来游家班难以为继之时,他的父亲却抱怨道“还留着这些破玩意有啥用”,由此可见游本盛对唢呐的热衷只是为了生计。同他一样,游天鸣的几个师兄都是如此,当游家班没有生意无法赚钱养家之时候,他们纷纷丢下了曾经赖以生存的手艺跑到城里去打工。

然而,焦三爷和游天鸣师徒二人与一般人不同,他们对唢呐怀着较为复杂的感情。经济上的保障固然重要,但他们还有更为隐蔽的需求和情感。游天鸣从心底感激焦三爷的教授和栽培,为了不辜负师傅的信赖、信守其对师傅的承诺,他艰难地维持着游家班,自始至终没有放弃唢呐技艺。或许游天鸣对唢呐的坚守一部分源自于其对唢呐技艺的热爱,但更多地则是在坚守着“尊师重道”的传统信念以及报答师傅的知遇之恩。同样是在坚守着唢呐技艺,焦三爷却显示出更为复杂的缘由和情感。

焦三爷不停地告诫天鸣“无双镇不能没有唢呐”,这是源于其对师道的尊重和传统。在更深层面上来看,焦三爷迷恋的是唢呐给他带来的尊贵地位和道德评判上的“话语权”。当金庄的査老爷子去世时,他的儿孙们跪请焦三爷为其演奏一曲“百鸟朝凤”,焦三爷断然拒绝了。因为演奏这曲子与钱多少无关,关键在于死者的德性是否够高,焦三爷在此充当着道德评判者的角色。也就是说,不同于一般人的利益追求以及游天鸣的尊师重道,焦三爷在唢呐技艺上的坚守更多地源于他对唢呐技艺给匠人所带来的那种尊贵地位、受敬仰之情以及批判的“话语权”的迷恋。

小 结

电影通过展现唢呐匠人的人生遭际以及唢呐艺术的成败与兴衰,揭示了民俗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失势和没落之路。电影较为深刻地描述了民俗文化在市场经济面前的溃败,在对现代化的批判以及对民俗文化的哀悼中突显了现代化过程中所存在的关键问题——民俗文化的保护以及民俗文化的出路。面对外来的西洋乐器,唢呐匠人们最初展现出一种执拗的抵抗,当难以为继的事实摆在他们面前时,回避或逃离成为了最后的反抗,唯有焦三爷和游天鸣师徒二人还在苦苦坚守着唢呐技艺。焦三爷一再强调“无双镇”不能没有唢呐,为了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他把自家的牛卖了让游天鸣去置办一套新家伙并借此来撑起游家班,从而将唢呐艺术延续下去。电影中的这一情节展示出了民俗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尴尬境遇:作为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的唢呐现在却被外来的西洋乐器所压制、排挤,为了自身的存在反而需要苟延残喘于西洋乐器的庇护之下。唢呐艺术在陕北小镇上的生存困境揭示出了民俗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尴尬处境,当民俗文化沦为被拯救的对象之时它的出路又在哪里呢?透过电影中的叙述,我们可以看到民俗文化在未来的境遇和出路:其一是民俗文化走向衰败乃至灭亡,当大多数唢呐匠人选择丢弃这门手艺而另谋出路时就决定了它的衰败之命运;其二则是民俗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融合,焦三爷和游天鸣师徒二人对唢呐技艺的坚守最终还是选择寻求西洋乐器的庇护;其三则是电影末尾所出现的那位县文化局的局长所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

总而言之,“电影作者论”的核心要旨就是“使导演成为真正的书写者,使导演的个性特征和个人风格充分体现在电影中”[3]48,而电影《百鸟朝凤》则较为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它折射出了第四代导演吴天明的怀旧情结和人文情怀,表达了其对传统文化的无限眷恋。

参考文献:

[1]戴维·弗里斯比.现代性的碎片[M].卢晖临,周怡,李林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刘瑜.经济发展会带来民主化吗?[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4).

[3]戴锦华.电影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百鸟朝凤批判性民俗文化
提高民俗文化意识,延续民俗文化
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不懈质疑 在批判性阅读中提升思维品质——以《鸿门宴》阅读教学为例
基于历史判断三个层次的批判性思维教学——以《新文化运动》一课为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探析伏牛山文化圈特色民俗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
《百鸟朝凤》的前世今生
《百鸟朝凤》对“西部电影”风格的坚守
莫让《百鸟朝凤》下跪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