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在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2016-11-19 08:41覃卫兵邓君
医学信息 2016年4期
关键词:质量控制信息技术

覃卫兵 邓君

摘要:随着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日益迅猛发展,医院的检验部门越来越多引入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在临床检验中引入了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特别是在质量控制管理中,使得检验流程更加简便和快捷,降低了差错发生率。本文就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在质量控制中的应用,进行了实践和应用方面探讨,目的在于提高检验科工作质量,更好为临床服务,促进科室的进步。

关键词:信息技术;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质量控制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comput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ore and more advance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used in the hospital's inspection department, including the introduction of 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especially in the quality control management, making the inspection process more simple and fast, reducing the error rate. Applying the 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in quality control, this article purpose is to improve the work quality of the inspection department, and to promote the clinical service and promote the progress of the Department.

Key words:Information technology;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Quality control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LIS)是以临床实验室的科学管理为基础,采用现代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对实验室繁多的信息进行科学、高效管理,具有提高实验室工作质量和效率、降低工作强度等优点[1-2],尤其在质量控制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3-4]。四川省人民医院自 2003年就开始使用LIS体统对检验科日常工作进行质量控制管理,本文从临床检验工作者的角度出发,探讨LIS系统在临床工作的质量控制中所起的作用,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1 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临床检验质量控制的目的是为了监测和控制本实验室测定工作的精密度、并检测其准确度的改变、提高本室常规工作中批间和日间标本检测的一致性。四川省人民医院是三级甲等医院,已通过实验室ISO15189认可,目前已建立了一个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它是保证质量的必要措施,为临床提供及时、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同时对杜绝医疗事故、辅助决策、增强医院管理水平、提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5]。

2 质量控制的管理

以往检验科是工作人员采用手工绘制每天的质量控制记录,每月进行人工统计总结,不但繁琐复杂,而且容易出错和漏报,后来采用电子化质量管理系统,虽然比较方便快捷,但仍然存在系统不完善、操作容易出错等问题,另外,在仪器多而分散的情况下,科主任只能定期查看各仪器配送软件的质控波动图和月汇总表,总结各试验质量情况,很难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现在,通过采用实验室信息系统后,科主任可以实时查看全科所有检验分析仪的质量控制情况,对运转情况和发生的问题能及时处理。下面,我将以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为例,具体描述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在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2.1质量控制制度的建立

2.1.1应做好开展室内质控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对质控的重要性、基础知识及一般方法有充分的了解,建立一套完整的标准操作规程等。

2.1.2设定质量控制标准包括高低质控物靶值、SD、CV等;质控项目的选择、质控规则的设定等。在质控品的选择中,质控品检测的全过程必须严格按质控品说明书操作,不使用超过保质期的质控品,并与患者标本同样测定条件下进行,不能任意更改。更换质控品应在前一批号使用完之前,以保证新旧批号同时使用一段时间,并在更换之前须重测均值、标准差、OCV、RCV,观察均值的持续性。质控品的订购、保存由专人负责管理,要备有足够量的质控品,确保室内质控的连续性,做好记录,包括质控项目、质控品来源、质控品批号和有效期。

2.1.3要对生化仪器进行检定和校准 对所用分光光度计、分析天平及量具要定期进行计量检定,对测定临床样本的仪器要按一定要求进行校准,同类仪器和同类项目的测定,每年至少组织2次比对试验,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2.2质量控制的实施和管理 先将临床生化检验所采用的质量控制规则设置到LIS系统,如我室采用Levey-Jenning法绘制质控图:以某个项目的靶值作为靶值线,±2S作为警告线,±3S为失控线绘制一张空图,每个项目测定1次/d,每台仪器设置不同质控编号,仪器测定完成后将自动传输至质控空图上,经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处理完成质控图的绘制。

每天把高、低两种水平的质控血清分别设定为特殊的标本号或放在仪器特定的标本位上进行测定,质控结果出来后,仪器会自动传输到 LIS检验质量控制工作站,选择相应的仪器并点击软件中的“质量控制水平”,进行当日的质控处理,LIS系统自动判断质控结果是否在控,一旦失控,LIS系统会作出提示,将当前结果判断为失控,不能将该点绘制到质控图上,提醒工作人员注意应立即按照失控处理,迅速查找原因,重新作质控,绘制在LIS质控图上,在控后重测标本,方可发出报告,并将失控情况、查找过程、原因及处理措施等详细记录在室内质控记录本上。

LIS系统的质控管理中,工作人员可以查询每日自动生化分析仪所有项目的质控情况;也可以查询近期内某生化项目的稳定性;根据已设定的在控警告限可查询当月质控曲线,如某点失控,曲线图上可以录入失控原因,以便日后查询,并同时在下方按日期显示所有质控数据;我室要求每月要进行质控总结,“质控月总结表”包括当月及以前每个测定项目所有质控数据的累积平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使得每个工作人员对项目质量控制情况一目了然,大大提高了日常工作的效率和检验结果的准确度。

当出现失控的情况,分析失控原因并立即进行纠正,积极寻找失控原因,如为人为差错,如质控物放置太少、将高或低质控品混淆、没有将质控品混匀、放置室温时间太长或太短等,则按操作规程重新测定,如为质控品、试剂、仪器等原因,如质控品或试剂过期、较长时间没定标、仪器损耗等则采取相应措施如更换质控品、试剂;重新校准,联系厂家等,只有当检验项目通过了质量控制,才能进行标本的测定,并在该失控点处记录失控,分析原因,以便日后总结经验教训。

3 存在的不足和展望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在质量控制中的确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减少了许多人为因素造成的错误判断,极大提高了我们日常工作效率和准确度,但是,LIS系统对质量的控制,多局限在分析中的质量管理,在分析前和分析后的质量控制管理还存在局限,而有文献表明,有70%左右的质量管理问题发生在分析前[6],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不能将分析前的质量问题及时反馈给临床,导致临床延误患者的检测,影响诊断和临床用药等,同样,分析后的质量控制也比较局限,LIS系统主要是用在患者自身检验结果的比对,而不能作出动态分析,因此,我们希望通过对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不断完善,能够更全面地对临床标本采集、检测、分析的全程进行质量控制,对整个检验科执行的质量控制方法进行标准化管理,不断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提高更为及时准确的实验室诊断依据。

参考文献:

[1]黄坤平.数字化检验信息系统(LIS)在医院临床工作中的应用[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5,2(67):161-162.

[2]宋颖杰,于明臻,徐率.浅议LIS系统在数字化医院中的应用[J].信息系统工程,2014,23(3):84-85.

[3]吉向阳.检验科信息化管理LIS系统的实践及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12(5):118-119

[4]李广权,周卫东.LIS系统的优化改进在实验室管理中的作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2):250-252

[5]姚晴虹,柏志安,朱立峰,等.基于ISO15189认证的LIS系统改造探索[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12,36(1):59-60

[6]丛玉隆.临床实验室分析前质量管理及对策[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4,27(8):483-487 .

编辑/罗茗柯

猜你喜欢
质量控制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浅谈机车总风缸的制作质量控制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浅谈石灰土基层施工及质量控制
黄土路基台背回填的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