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青年戏曲音乐家研修班代表发言

2016-11-20 07:06李燕华
中国戏剧年鉴 2016年0期
关键词:声腔剧种戏曲

李燕华

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代表我们青音班全体学员来向大家发言,深感万分荣幸。

记得2013年10月18日,那个令人难忘的日子。当时,中国剧协、上海市文联、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戏剧学院,为推动当代戏曲艺术的发展,深度培养、挖掘、推介个戏曲剧种中具有独立唱腔创编能力的优秀人才,促进当代戏曲声腔艺术的继承与发展,在上戏红楼黑匣子里联合开班了命名为“曲学讲堂”的全国青年戏曲音乐家研修班,为期只有短短的15天。在那段美好的日子里,我们曾经徜徉于魅力的上戏校园;曲学讲堂上曾经竹帘环绕,曾经青烟袅袅,曾经在一排排整齐的课桌前集体高喊“起立”“坐下”“老师好”;曾经身着汉服的莘莘学子在强烈仪式感的氛围中,感受对戏曲艺术的敬畏之心。在那里我们听不够导师们的谆谆教诲;我们贪婪地汲取着各种养分,积聚各种能量;在那里,我们每天都在收获着创作的智慧,我们曾经与当代著名的学者、教授、音乐家和表演艺术家,在曲学讲堂这一有限的空间里共同度过了15个终身难忘的美好时光。导师们不但为我们讲授知识,传道解惑,而且还对每一位学员的作品进行深入细致的点评,目的能使我们在今后的创作历程中理清思路,拓宽视野,明确创作方向。青音班的学员来自全国53家院团,涵盖40多个剧种,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同学之间更是抓住各种机会,一起相互学习,相互探讨,相互交流各自剧种的声腔特点,各团的生存情况和创作心得等,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我们心目中,青音班就是我们的家。著名剧作家罗怀臻老师不但是整个青研班的幕后功臣,还被我们青音班同学尊为“家长”。他每天总会来细心地关注关爱我们的学业和生活情况,每一次上完课后,他总是以娓娓道来的结语为每一堂课画上圆满的句号,渐渐地,他已经成为了我们“曲学讲堂”上一道别具风采、必不可少的靓丽风景。还有我们的班主任,著名表演艺术家尚长荣老师,还有今天没有到会的温婉可亲的林琳老师,还有经常为青音班摇旗助威的崔伟老师以及上戏的田蔓莎老师等等,在我们整个学习过程中亲力亲为地全程陪同。有你们得精心呵护,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学习,有你们的默默付出,我们感受到了如此这般高规格的待遇,感受到了大家庭里的温暖,我们的学业得以顺利完成,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珍惜。

老师们,青音班的学员爱你们!

结业典礼上,由罗怀臻老师亲自为我们作词,尚长荣老师为我们亲笔题写的青音班毕业歌“你方唱罢我登场,南腔北调聚一堂,修成学业成正果,中华戏曲永流芳”。当同学们分别用不同剧种声腔来颂唱这首歌的同时,我的内心在暗自掂量着这首歌的份量。我觉得这首毕业歌不光是老师们送给青音班的一份厚礼,它更是我们国家一级多少前辈戏曲艺术家们对戏曲音乐创作人才所寄语的一种厚望,它将激励我们在今后的创作道路上,重新发奋图强,扬帆起航。

通过本次研修学习,我们感悟到中国戏曲音乐和戏曲声腔,不光是戏曲的灵魂,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季国平导师曾经教导我们说:“在这个多元文化的时代里,在谋求发展的过程中,作为一名戏曲音乐人,我们不但要坚守传统,还要大胆吸收借鉴新的音乐元素”。汪人元老师曾教导我们说“在每一次剧目创作实践中要融入剧中的保护意识,把每一次的实践做成剧种发展的有效积累,以此来推动剧种的发展,推动整个戏曲事业的前进”。

本次研修各位导师的教导使我们受益匪浅,终身受用。在回去之后的创作实践中,导师们的教诲时常会提醒我们在创作的激情中要多一分理性的思考,我们牢牢把握“传承不离谱,创新不离根”“纵向继承,横向借鉴”的创作原则,并指导我们在传统的形式中找到发展的突破点,做出谨慎的,不露痕迹的创新和发展。

昨天下午,我们针对“肩负时代重任,推动戏剧发展”的议题,在各自剧种的层面,对各自的创作信息、创作感受以及所面临的困惑困难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首先,一致肯定本次青研班的创办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为整个戏剧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作为青音班来说,这是一次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老师们所传授的经验非常宝贵非常受用,而且一件在平时的创作实践中产生了积极效应,具有非常好的指导意义,更为我们在戏曲音乐戏曲声腔的创作分寸把握上起到了非常精准的度量作用。

第二,在谈到困惑的时候,不少学员提出,戏曲艺术如果离开了戏曲音乐和声腔,那么这些剧种也就不复存在了。所以呼吁各位领导要从传承的角度,高度重视剧种音乐创作人才的培养,重视剧种音乐创作人才的重要性和存在的价值。第三,对所谓“天下第一团”之称的古老剧种生存状况,希望能引起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并希望上一级有关领导能够为这些剧种的存在、挖掘、保护、推广以及发展的需要,指明方向,指定方案,并在政策上要加大扶持力度。最后一点,我们在青研班这个大家庭里,奔着共同的创作理念和创作理想,希望能够加强与各部门的合作,资源互享,强强联手,发挥抱团取暖的精神,把中国戏曲事业的发展推向新的高潮。

在今后漫长的创作道路上,我们会面临更多的困难和取舍,但我们必须要牢牢记住自己是青音班的学员,是中华戏曲的子孙,我们必须要保持戏曲音乐人所应有的文化自觉和自信,我们要用乐观的态度来面对诸多困难,把困难当做一种动力,一种机遇,发挥铁肩当道义的精神,把中国戏曲音乐和戏曲声腔这份宝贵的民族财富好好传承下去,发挥光大,为推动当代戏曲事业的蓬勃发展奏响时代强音。

猜你喜欢
声腔剧种戏曲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秧歌”的戏剧化与“剧种”定型
《中国戏曲剧种剧种全集》(西藏卷)首出成果
《黄梅戏声腔研究》出版发行
戏曲声腔研究70年回顾与反思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豫剧俚谚中的声腔表演艺术初探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中国戏曲为何形成多种声腔
乱谭小剧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