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保护的豫南“杠天神”发展现状解读

2016-11-20 07:06刘爱珍
中国戏剧年鉴 2016年0期
关键词:天神剧种非遗

刘爱珍

“杠天神”是河南省南部的地方剧种之一,发祥于清末民初的新蔡一带,是产生于河南新蔡的一种以曲牌体为主的唱腔体系的地方戏曲艺术。它与蔡州地区的语言音韵、语调语气结合在一起,其不少唱腔曲牌直接来自民歌、民间祭祀舞蹈和其他民间音乐,形成了自己浓郁的地方特色和鲜明的民间风格。

一、“杠天神”发展现状

(一)“杠天神”戏曲流变

关于“杠天神”的起源是比较模糊不定的。它究竟起源于何时至今仍无文字资料可以考证,只能从年逾古稀的传承人口述中了解。据新蔡县“杠天神”的第三代传承人刘敬州讲:“杠天神”戏没有产生之前,有一种敬神仪式已经在豫南、豫皖交界处的民间盛行。每年阴历的正月初七、二月二至三月三,豫南各地都有祭神祭祖仪式,而这种仪式靠表演—种“灯出子”的祭祀歌舞来实现。“灯出子”是豫南民间祭祀性的舞蹈形式,后来演变成“杠天神”戏。

“杠天神”戏在发展过程中,从民国初年到全国解放前夕,形成它的全盛时期,出现了一些经常在外演出或带徒传艺的知名艺人。如刘志明、刘祖义、王凤兰、白妮、小精、王道德、王道英、刘敬州、刘敬义、刘敬荣、康元良等。通过综合分析老艺人们的口头传承与讲述,“杠天神”戏在洪汝河下游一带的产生与流传,如果从周瞎子那一代算起,大约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精神文化政策的不断放宽,为“杠天神”的发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历史机遇,这一地方剧种的传承人逐渐恢复活动,有的老艺人授业解惑,有的老艺人还参加演出,2004年10月,在河南省首届民间传统优秀戏曲会演中,刘敬州等三位老人表演的杠天神传统连台戏《张郎休妻》的第四折“迎门打”,荣获戏曲会演特别贡献奖。“杠天神”这一地方剧种又焕发了勃勃生机。到目前为止,“杠天神”仍然在驻马店市的新蔡县、正阳县、平舆县和安徽的临泉县、界首县流传,新蔡县佛阁寺乡梅楼村和正阳县油坊店乡大王庄各有“杠天神”戏社团一个,不定期地进行排练活动。

(二)艺术实践探索革新

“杠天神”戏早期阶段,各种角色都由男演员扮演,全用大嗓演唱,无固定音高,极大地限制了“杠天神”的发展。1945年“杠天神”戏第一代女演员王凤兰、白妮等登台演出,结束了“杠天神”戏没有女演员的历史,女演员的出现促进了“杠天神”唱腔的发展,更加突出了“杠天神”戏慷慨激昂、朴实亲切的地方风味。如《张郎休妻》的第四场【迎门打】,与豫剧的垛子相似,唱腔高亢明亮,激愤昂扬,具有强烈的艺术表现力。一个剧种的产生发展离不开艺人们的辛勤探索和创新,在一定时期推动发展“杠天神”戏的老艺人就有十多个,主要有郭瞎子刘志明、刘祖义、王凤兰、白妮、小精、王道德、王道英、刘敬州、刘敬义、刘敬荣、康元良等,他们的表演各有自己的风格,其中以刘敬州的唱腔最具特色,他的唱腔坚实奔放,高亢明亮,慷慨激昂,朴实亲切,又善于以豫南的地方方言语音为唱腔、念白的语言基础,使音调活泼流畅、平顺易懂。随着“杠天神”戏的发展,以刘敬州、刘敬义等艺人,继承前辈的发展优秀成果,又不断借鉴吸收其他艺术的营养成分,使“杠天神”走向繁荣,成为豫南皖西独具特色的戏曲艺术之花。

二、研究现状

一种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理论研究和艺术实践的探索,因此,为了发展与传承“杠天神”艺术,关心“杠天神”戏剧发展的人士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做出了一些贡献。主要表现在:

第一,理论著作主要有《中国曲艺志·河南卷》(中国ISBN中心1995年12月第一版);《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河南卷》(中国ISBN中心1997年5月北京第一版);《河南省地方戏曲音乐汇编》(河南省编辑办公室编印);《新蔡县戏曲志》等相关文献和论著,这些不可多得的理论研究,填补了对“杠天神”这一稀有剧种理论研究的空白,为“杠天神”艺术的发展做出了理论研究的贡献。

第二,专业论文主要有李敬民《豫南皖西杠天神仪式音乐研究》(2009年福建师范大学博士论文),李敬民《论豫南皖西杠天神戏的基本功能》(载《信阳师范学院院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10月第28卷第5期),张艺迪《“杠天神戏”曲牌唱腔特征》(载《民族艺术》2010年第1期),刘爱珍《“杠天神”戏唱腔之语言性探索》(载《北方音乐》2010年第5期)等。通过对这些文章的分析发现,有关“杠天神”研究的专业论文屈指可数,其研究大多建立在史料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音乐形态的比较研究,对其源流和形成分析的论文几乎没有。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对“杠天神”进行综合分析与探讨,发现“杠天神”与豫南尤其是新蔡民歌有着密切的联系,特别是与蔡州地区的语言音韵、语调语气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多元文化艺术的产物。

第三,研究机构。为保护地方剧种,2004年驻马店文联成立“天中戏曲保护协会”,协会主席由国家二级作曲家张义昌担任,并制定协会章程,为该剧种的传承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12年,“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在黄淮学院音乐表演系揭牌成立。该基地是河南省第二批由高校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它利用高校和民间的力量保护像“杠天神”这样的地方剧种。据调查发现,“杠天神”的发祥地新蔡县梅楼村是一个文化底蕴较为深厚的村庄,目前村里的“杠天神”艺人只有刘敬州、刘敬义等5位,平均年龄75岁,“杠天神”濒临失传的境地。黄淮学院音乐表演系成立“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利用地方高校自身优势,全系教师在系主任张艺迪的带领下,搜集、整理驻马店濒临灭绝的地方戏剧本,如杠天神、罗卷戏、扁担戏、驴戏等,拍摄音像资料,保存老艺人的唱片,并建立天中本土音乐研究所,出版《驻马店本土音乐教程》,通过多种方式来抢救、保护、传承“杠天神”等古老剧种。

三、“杠天神”调查与思考

(一)“杠天神”自身的特点限制了其发展

第一,“杠天神”作为一种传统曲牌唱腔剧种,在其发展过程中,为豫南皖西的老百姓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以至于发展为节日、祭日都要唱“杠天神”的局面。这只从表面看,“杠天神”富于特色的地方语言和高亢粗犷的音乐旋律适应了当时人们的审美要求,但随着人们审美内容多样化的出现,“杠天神”面临许多严峻问题。“杠天神”无固定音高,唱腔全用大嗓演唱,缺乏科学系统的演唱技巧。如,音域较窄,旋律单调,角色单一,声腔高亢有余而抒情不足。“杠天神”戏演唱是以豫南皖西的地方方言语音为唱腔、念白的语言基础,唱腔虽有地方特色,但由于语言太土,观众面狭窄,只能适合当地的观众欣赏。加之该戏做戏粗糙,演员基本功较差,也没有专职的导演来指导,这些都限制了“杠天神”的发展。

第二,“杠天神”在服装和舞美设计上没有新意,不能适应当代人多样化的审美需求。据调查,“杠天神”由于资金紧张,其“行头”大多破烂不堪,甚至某些角色由于缺乏服装而不能登台演出。因此,利用现代高科技的灯光音响等舞台设计,为“杠天神”剧中人物服务,以展现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保护传承推动其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据调查,由于资金紧张,大多数“杠天神”戏的服装得不到更新,使某些演员演出时穿现代人的服装,这就削弱了“杠天神”的艺术魅力。

第三,“杠天神”没有专职剧本创作人员,其演出只有几个传统剧,剧本没有更新或创作,内容缺乏时代感,这就制约了“杠天神”的发展。周恩来总理曾说“一个剧本救活一台戏”。可见剧本创作与更新对于一个戏曲剧种来说多么的重要。因此,在“杠天神”的剧本创作上,应设置专门的创作人员,借鉴、吸收其他戏曲剧种的创作经验,结合地方特点,创作出更符合观众审美情趣的作品。

(二)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导致“杠天神”艺术衰落

首先,审美的多元化加速了“杠天神”发展的衰落。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娱乐的方式由过去的单一逐渐多元化,人们的文化享受由过去的迷恋剧场舞台转向电视、互联网时代,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精美的、丰富的文化大餐,社会的发展使人们可供选择的生活方式增多,使人们的审美越来越多元。同时,繁忙的生活节奏使人们没有时间精力去剧院与演员面对面地欣赏戏曲艺术,缺少了演员与观众的互动交流,这也是“杠天神”衰微的原因。

其次,由于现代商业经济的发展,传统艺术的发展态势逐渐走向衰微,“杠天神”也像其他传统艺术一样正面临被“传媒时代在大面积地摧毁着原生态的艺术,它将工业时代的竞争法则直接引入文化领域,导致那些未能或未及充分产业化的娱乐方式,在残酷的商业竞争面前被无情和非理性地淘汰”。因此,像“杠天神”这种地方小戏如不注意保护和发展,很快就被湮灭在现代商业文化的大潮中。同时,由于受地方方言语音的影响,其文化传播发展的空间较少,加之戏剧演出的市场不景气,“杠天神”发展态势极为严峻。

再次,随着现代商业的发展,都市舞台的演出方式越来越多样化,演出方式的变化导致“杠天神”原来地摊和戏楼的演出不再是其存在的主要方式,这就背离了它生存的特定文化环境,使得“杠天神”逐渐远离了中国传统民间民俗文化的土壤。

另外,经费缺乏,人才流失严重,演出人员老龄化导致了“杠天神”表演人才的青黄不接,这也是“杠天神”衰落的原因。由于缺少经费,剧团的一些破旧“行头”无法更换;由于演出没有报酬,一些演员不能养家糊口而放弃演出外出打工挣钱;一些艺校刚毕业的学生由于没有工资或薪水低而不愿到剧团工作。剧团内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残”,演员出现了断层的状况。因此,保护类似“杠天神”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迫在眉睫。我们应根据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相关政策,像抢救和保护文物一样保护这种“活文物”。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文化市场竞争,在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

(三)抓住国家“非遗”保护的大好机遇,为“杠天神”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近年来,随着中国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研究不断深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拯救和保护意识日趋强烈,为发掘、抢救、保护和传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和政府采取了种种有力措施,具体性体现在:

第一,政府逐渐加大经济补贴,为“杠天神”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挽救“杠天神”这一戏曲文化遗产,驻马店政府将该剧剧团列为财政补贴单位,保障其基本的演出经费。

第二,制定人力资源发展计划,提高艺人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杠天神的传承人刘敬州、王道德已年逾古稀,且体弱多病,经济收入来源少。传承人日渐稀少或人才断层是每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共同问题。需尽快制订人力资源发展规划,提高传承人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提供公共政策和公共资源保障,创新人力资源培训的组织形式。

第三,在学校设立学习课,让杠天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

杠天神是第一批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民间稀有剧种,要想让像它一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光大,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尤其要适应年轻人的口味,要让它走进校园,走进年轻人的心中。比如,地方高校要重视区域音乐文化研究,成立本土音乐文化研究所,把代表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精编成高质量的教材,在学校的选修课和必修课中推广使用,搭建起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一个平台。另外,在地方高校的招生体制上进行改革,让对生活在本土的具有当地人文背景、热爱本土音乐文化的学生通过特招的方式走进高校,接受系统的音乐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

第四,发挥民间艺人的能力,广泛收集“杠天神”的有关资料,为“杠天神”的表演、创作、理论研究奠定基础。

第五,发挥媒体的作用,加强宣传力度,提高竞争能力。

“杠天神”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深厚的历史传统,具有较为浅层和世俗的特点,因此,利用现代化的传媒,像河南电视台举办的《梨园春》节目那样,缩小演员与观众的距离,增加观众与节目的互动,为“杠天神”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第六,政府把每年的6月14日定为“文化遗产日”,来保护传承我国的文化遗产,为“杠天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第七,认识、尊重本土音乐文化。

在河之南这片富饶美丽的土地上,像杠天神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很多,如道情、四平调、二夹弦、眉户等,它们都是中国本土音乐的一部分,包含着其生成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及意识形态等多层面的内质。“世界上每种不同的音乐之所以不同,是因为它反映了它的特殊方式。特殊文化培养出了与生活有关的特殊风格——它的特殊个性。”而这种特殊个性始终在本土文化中得到延续和发展,我们通过认识、学习这种特殊个性,来了解、掌握本民族文化的共性,感受、领略传统音乐文化和本土文化的内涵。

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时尚流行音乐文化正从某些方面侵蚀着中国传统音乐文化领地,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其审美价值与现代人们的审美趋向不同而被拒绝接受,如果不认识、了解和尊重本民族的本土音乐文化,不能发挥其传承发展功能,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会沙漠化,就不能转化自身传统产生新质。因此,为传承像杠天神戏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就应该树立尊重本民族音乐文化的意识和观念。

第八,在传承中发展,在保护中利用。

传承与创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遇到的最大问题。

在当代,民间艺术的改变和创新是必然的。美国人类学家米歇尔·布朗认为,以“口头传播”为主的“原生文化”,早晚有一天将以全球化的现代传播方式得以传承。在这种传播方式下,像“杠天神”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内容到形式面临着变革的挑战。

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约定成俗的,因其约定成俗而难以创新。怎样才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既要保持东方文化独有内涵,又能适应全球化的信息时代?徐城北在《京剧的来处与去处》中,把这种适应称为“戴着镣铐跳舞”。“遗产”终究是一只壳,要注入鲜活的生命,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整理和再创作。保护是为了弘扬,利用是为了发展。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倡导和支持下,“杠天神”的保护、发展已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经过多次搜集整理补充,在我国第九个“文化遗产日”来临之际,“杠天神”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为“杠天神”的研究、保护奠定了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猜你喜欢
天神剧种非遗
谁能抓住“神秘天神”——快速射电暴?
“秧歌”的戏剧化与“剧种”定型
《中国戏曲剧种剧种全集》(西藏卷)首出成果
天神我也想快快长大
乱谭小剧种
《中国小剧种的抢救与研究》序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汉画像石中的“天神”
一只老鼠的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