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布依戏及其戏班调查

2016-11-20 07:06王丽
中国戏剧年鉴 2016年0期
关键词:八音布依布依族

王丽

布依戏,为国家公认的十八种少数民族剧种之一,流行于黔南、黔西南的南盘江流域布依族聚居的册亨、安龙、兴义等县。布依戏最早从祭祀仪式中的跳神活动中孕育出来,受广西壮剧和湖南花鼓戏、端公戏的影响,在布依八音、八音坐唱的基础上,逐渐由歌舞演唱形式演变成集音乐、舞蹈、器乐、杂技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表演形式。

一、布衣戏的渊源

自古以来,汉族、苗族集聚地跳端公很盛行。布依族与汉族、壮族、苗族居住地区毗连,有的甚至杂居一处,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等方面密切交往,跳端公等祭祀仪式随即传播,并成为布依族民间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适合布依族的需要,布依“摩公”跳神使用了本民族的语言、歌舞、音乐、打击乐,表演来自布依族宗教祭祀的经咒、傩仪故事、古歌和说唱艺术,突出了布依族的地方特色和民族色彩。

明洪武年间,朱元璋从江南屯军、移民云贵屯田戍边,这些屯军屯民从南方带来家乡的戏曲。这些戏曲偏重于历朝征战英雄故事,剧目多为历代忠君卫国的英雄人物,打斗场面多、舞蹈动作幅度大、演出火爆。因其最初演出是在平地上表演,故曰“地戏”。随着军营的扩展,移民的增加,“地戏”逐渐传到贵州其他地区。布依族接受了地戏的演出形式,为更方便地分出忠奸、正邪及显示人物身份、年龄、性格等,演员的面部还蒙上青纱、戴上脸壳(脸壳后来改成粉墨勾脸)。演出剧目增加了文戏。这些文戏有汉族戏曲移植过来的,也有从布依族叙事诗改编过来的,无论是移植的还是改编的,都使用了本民族语言,融进了本民族的音乐。

清乾隆年间,花部乱弹兴起,广西、西林、隆林、百色、凌云、乐业、田林、旧州一带流传彩调“板凳戏”。布依戏接受了北路壮剧和湖南花鼓戏、桂戏的影响,并融合了布依板凳戏、布依彩调(即八音坐弹戏)和布依地戏,逐渐演变成为布依族的舞台综合艺术。据《布依族简史》记载:清乾隆年间,册亨州的秧坝和普安州(今兴义)的巴结,开始编演布依戏。

布依戏班以该班社所在村寨名称为其班社名,一般由32~36人组成,取其双数,意在“双喜”。戏班以戏师为班头,每逢新春佳节、婚嫁、起房盖屋及喜事,穰灾祈福、驱鬼逐疫,代代相传。布依戏在其最辉煌的时期,有戏班(队)26个。

二、布依戏的艺术特色

传统布依戏表演有固定的程序,一般由祭祀、请祖师开箱、降三星、打加官、正戏、扫台、封箱等部分组成,其中正戏是主体部分。

1、表演

布依戏的表演行当有生、旦、丑及大王、大将等分工,均由男性扮演。旦有小旦、正旦、老旦、武旦、彩旦,生行有小生、文生、武生、老生、大王(净)、差官、小丑。登场角色中主要是生、旦角演唱,以独唱为主,其余角色只有宾白。布依戏素有“文摇扇,武挥刀”之艺谚,角色行当身段皆有一定程式。“小旦柳眉手握扇,紧腿慢步身柔软;小生剑眉迈方步,风度翩翩要自然;老生出台慢悠悠,阔额方脸须冉;丑角活跃走猴步,白鼻尖咀如鼠窜。”这一段民间流传的口诀,就是对布依戏各个行当表演身段的概括。

布依戏表演按照一定音乐节拍,旦角台步婀娜,小生台步稳重,丑角台步滑稽。表演分手、眼、身、步,有三元华盖,指法、定眼、绕场步、马弓步、大小三角步、抖步、丑步、矮步等;武打行当中有挡丁、挡巧等。各角色的舞台调度都是三步或五步一转身,在演唱过程中对面穿梭,形式活泼,风格质朴,自由地施展着表演技艺。

早期布依戏受傩文化影响,各个角色戴着别致古朴的面具(也叫脸子、脸壳),有木雕,笋壳、竹篦壳几种,涂上红、黑、黄、绿、蓝、紫六种颜色,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在脸壳的眼、眉、鼻、嘴、胡子等位置上着力渲染。演出时,演员头上蒙以青纱,然后藏上面具,通过面具上眼、鼻、嘴处雕开的孔往外看,表现出民间传说中各式各样的人物形象,别具特色。

2、音乐

布依戏音乐由“八音坐弹”发展而来。传统唱腔以〔正调〕(也称〔起落调〕)为主,〔过场调〕为器乐曲牌,一场戏基本为〔正调〕和〔过场调〕交替进行,形成传统布依戏一戏一腔的单曲体结构。

传统唱腔有〔正调〕和〔散唱〕两种类别。〔正调〕根据登场脚色不同可又分为小生调与小旦调两种,男女同腔,在实际运用中有多种变体。〔散唱〕是布依戏〔正调〕以外唱腔的总称,并非具体唱腔。目前仍然保留于演唱的〔散唱〕类唱腔,只有〔唐皇调〕和〔喊板〕两种。〔散唱〕偶尔使用于表演中剧情需要处,使结构变为联曲体形式。

新编唱腔除借用〔正调〕的元素用于部分唱段,还吸收了布依族民歌、花灯戏和彩调等音乐曲调,结合〔过场调〕伴奏,创作了包括慢板、中慢板、中板、中快板、快板以及散板等初具板腔结构的唱腔。沿用了上下句基本结构,还发展了四个乐句的唱腔,并使之布依戏化,将其作为布依戏新编唱腔的基本结构。新编唱腔丰富布依戏唱腔类型,促成了布依戏由单曲体向板腔体和曲牌连缀体结合结构的形式转变。

布依戏乐队伴奏为齐奏形式,乐器有尖子胡琴(公琴、牛骨琴)、朴子胡琴(母琴、葫芦琴)、笛、短箫、木叶、三弦、琵琶、月琴等。打击乐有大锣、大钹、钗、钹、鼓、木鱼、包包锣、小马锣等。有的布依戏乐队还加入“勒尤”(布依族特有的竹管吹奏乐器)和木叶伴奏。器乐曲牌没有复杂的套路变化,有过场调、加官调、武打调、反皇调、八音调以及正调等六种。

3、剧目

据统计,布依戏拥有剧目120余出,现存剧目80余出。

(1)传统剧目。包括源于“摩公”的经咒、古歌、傩仪故事、说唱、民间传说故事、神话故事等所编演的剧目,分正戏、杂戏两大类。正戏多系汉族地区流行的历史故事戏,如《琵琶记》、《玉堂春》、《乾隆马寨兴》等;杂戏则取材于民族民间故事,如《四接亲》、《一女嫁多夫》等。正戏道白多用汉语,唱段用布依语,杂戏则唱、白皆用布依语。这种采用“双语”的表舞演唱并重的艺术形式,充分地显示了布依戏浓郁的民族艺术特性。

(2)移植剧目。大都来源于汉民族历史故事、唱本以及其它剧种的移植剧目。布依族艺人用自己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去规范它们,并融入布依族文化内涵特质。如表现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的布依戏《祝英台》,情节虽与梁祝故事相同,但人物都是布依族的,读书地点也移到了贵阳,江浙曲变成布依族的山歌。代表剧目有《秦香莲》、《陈世美不认前妻》、《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二下南唐》、《杨家将》、《说岳传》、《穆桂英》、《樊梨花》、《玉堂春》、《武显王闹花灯》、《王祥卧冰》、《董永卖身葬母》等。移植剧目在正戏演出前的“引子”、“定场诗”、“自报家门”等与表现剧中“规定情境”时,均说汉语,而演唱、对话、道白、插科打诨,即用布依语,保持了浓郁的民族特色。

(3)现代剧目。这类剧目,题材丰富,除反映布依族英雄斗争的内容外,占比重很大的是表现男女争取婚姻自主、追求爱情幸福的内容。代表剧目有《罗细杏》、《金竹情》、《三月三的木叶声》、《光荣应征》、《婚姻与科技》、《只生一个好》、《计划生育是国策》、《我还要读书》、《好媳妇》等。现代剧目《罗细杏》、《金竹情》的创作,改变了传统布依戏一腔一戏的单曲体结构形式,取得重大的成功。现代剧目不论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特征和人物关系,都与布依族居住的地域环境和生活习俗有关,对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引进科学技术、拓宽乡民的视野等,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三、布依戏戏班现状

1984年贞丰县的布依戏《金竹情》在“贵州省少数民族戏曲研究汇报演出”中获“演出奖”;同年,册亨县布依戏队的《罗细杏》,在“全国少数民族戏曲录像观摩调演”中,获国家文化部颁发的“孔雀杯”奖,剧作者获“优秀剧目”奖,最佳女主角表演奖。如今,这一曾有着丰富表演形式的少数民族戏曲艺术在各种文化和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呈现一片颓势。时至今日,尚能开展活动的戏班仅有册亨县的乃言班、者术班、保和班,安龙县岂皓班目前仅保存八音表演,现状令人担忧。

1、乃言班

由于戏班成员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对剧本的理解、剧目的编排等方面相对欠缺,而布依戏传统剧目均为口传心授式,造成了剧目的失传。加之生活所迫,乃言班成员已无暇关注布依戏,戏服、道具被束之高阁,一般只在贺新房时象征性地演出主要唱腔和曲牌,至于整出戏曲的表演,已可望不可及了。

2、者术班

者术班已经没有了完整的编制,乐器只有二胡,班社传承、演出存在断层现象。受文化程度影响,自编剧目简单,无明显布依戏特点。虽然戏队大部分成员都在家务农,受经济的制约,戏队也已不能正常排练、演出。

3、保和班

保和班成员相对比较固定,目前演员、乐师有18人,固定学员7人,近年来还增加了以当地小学生为主体的学员和两名高中生共8人。保和班戏服、幕布、乐器、道具以及手抄剧本较为完善,开台仪式等活动完整,是至今保存最为完好的班社。由于布依戏没有统一、系统、科学的训练方式,很多武戏和旦角的表演、唱腔等不可避免的处于停滞甚至失传状态。

4、岂皓班

岂皓班在岂皓村搬迁至万峰湖后,经过组织排练保留了布依族八音的基本形态。但演唱与八音演奏没有结合成八音坐唱形式,而是相对分开独立的表演,为3男3女的对唱。布依戏从总体上呈现自生自灭的状态。

2006年5月20日,布依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贵州册亨县民族文化的标志性符号,亟须地方政府切实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经费,抢救布依族民间民族文化瑰宝,迫在眉睫。

猜你喜欢
八音布依布依族
关于布依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论述
《八音的秘密》
山水布依
布依少女
贵州布依族民歌中女性意识的觉醒——以黔西南布依族《十二部古歌》为例
乡村八音
布依族古村落平寨
“八音组合”赴黑龙江省演出拉开国内巡演序幕
基于GIS的黔西南布依族自治州生态旅游规划
达里雅布依散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