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丙映像(三章)

2016-11-21 18:18四川
散文诗世界 2016年7期
关键词:廊桥

四川 雁 歌

安丙映像(三章)

四川雁 歌

安丙铜像

从南宋飘来的一朵祥云,开在皛然山的枝头。

目光炯炯,如炬。誓要消融岁月中那些残留的斑斑锈迹。

衣袂飘飘,似剑。仍在指向荒野里古战场金兵的头颅。

其实,你本是一名文弱敦厚的进士。广安甘溪场,聆听过你划破长夜的第一声啼哭。渠江落鸿渡,见证过你伫立船头逐流远去的倒影。

可能是南宋的气候异常,四起的烽烟总是熏烤着你,致使你清澈的眼神时常红肿,流泪。

外面的声音越来越喧嚣,有时甚至是平地惊雷。只见你,慈祥的脸上平添了一层风霜。

秋日的黄昏。你在沉思中,突然摔下手中的笔,握紧寒光闪烁的刀戟,跃上战马。

这时,蜀道的余辉,涂满猎猎飘然的胡须。

据说,你执笔的手势一辉出,竟卡住了历史的咽喉。

几度夕阳,人世沧桑。

如今,春暖花开。你却以另一种方式回到了桑梓,回到了世人仰望的目光。

尽管你立在那片云朵下,没有说话,人们也知道讲述你的前世今生。

故事的版本很多。而我,只对英雄膜拜。

拾级而上,或者拾级而下,都难以丈量你脚步的长度。

仰望,或者俯瞰,都无法抵达你生命的高度。

我只好蜷缩在一朵花前。悄然地注视你,三分的肃穆,七分的圣明。

安公廊桥

山风拂过,两道安丙文化墙从《皛然集》里翻伸出来。

上面是桥,桥上面是廊檐。蓝绿色的光芒犹如从一面历史的铜镜射出。

在遥远的村落,一座座廊桥横跨阡陌沟壑,镶嵌成乡间大地最美的风景线。比如长虹引涧,比如犀牛望月。

作为廊桥,当然不只是行走,或者遮阳避雨。

还与离合有关,与爱情有关,与诗意有关,

其实,这座桥更与一个偏安的朝代有关。

昔日信步廊桥的跫音,已随黄鹤远去。我们甚至无法肯定,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午后,安丙是否手持酒樽凭依栏柱,执手相看泪眼。

能够断定的是,镇蜀兴邦的安丙一生戎马倥偬,离散无数。

至于那些古老的爱情故事,我们更是难以追溯。只能一边流连甬道的字画,一边遐想七月的鹊桥。

也许,安丙并没有在风雨中相约于此,因为他要寻找的对象是吴曦或者红巾。这就决定了叱咤风云的安丙剑袂飘飘的一生,他最大的浪漫不过是把越过烽烟的红尘情缘,留给月下的倩影。

招呼还是要打的,魏昌龙的反应不冷不热,挨了闷棍的人,有情绪迟恒能理解。魏昌龙也不知从那里听到迟恒原先儿是个什么作家,就说咱这儿有几个景点,迟作家能给描绘描绘,扩大点影响我就感激了。迟恒知道这是提醒他别再搅和其它事,按照主任的经营理念,魏昌龙现在是他的雇主,他得为他服务,谁见过做买卖的在雇主跟前硬气。

安丙右臂挥戈,左执竹简。累了,就写一些文字,不一定与桥有关。但独特的取义和通道,却打开了盆地紧锁的缺口。

最终,让一个蜷缩的帝王舒展筋骨,吐纳大气。

于是,游客伛肩屈背来到这里,文人墨客来到这里。

善美的微笑,沉重的回音,在桥头拥挤。

轻盈的步履,踩尽世间纷扰。

独立廊桥,凭栏远眺。不见历史的烽烟。

只望见,渠水落照映鹤影,蓥山千秋度飞云。

白 岩

沿着青石板和一棵树的边缘走向你,怀揣攀登者的执著靠近你。

你壁立千仞,耸立在高高的云端。千百年来,你传递的不只是山的高度,更是为了向天下表白一腔洁白无瑕的情怀。

白岩,你通体的白令世人仰止,让一切污秽和邪念无处藏身纷纷逃遁。

任无数个黑夜痛苦的煎熬,任风云雷电反复的剥蚀与折腾,始终无法阻止你向上生长的节律。心怀日月,魂系蓝天,你破黑土而不染,沐光芒而不艳。

变换的白云,缺失你的坚守;奔跑的羊群,没有你的伟岸;沉睡的雪山,不如你的刚毅。

是你,把一种万物的本色演绎到了生命的至境,仰望变成唯一的方式。或许,纯洁和无欲并非是你的全部注释。

当南宋的烽烟漫过岁月的堤岸,当安丙静静躺在白岩下面的时候,白岩,你的白早已远离岩和山的概念,成为一个王朝冷峻之色的缩影与标志。

也许是白岩的如锋之芒灼痛了宋理宗深邃的眼神,也许是安丙手持金兵头颅的姿势感动了世人尘土般的情怀。从此,一座坟墓托起了白岩的高度,一个“皛然山”的“皛”字放大了白岩的亮度。

白岩,你已超越世俗一切的颜色,成为芸芸众生虔诚的信仰和安详的守望。

南天门前的草木,遮不断绝壁古栈道行色匆匆的过客;仙女洞旁的紫烟,延伸不尽代代朝拜者的梦幻。

白岩,迷蒙的视野因你而清新,烦扰的心灵因你而宁静。你以智慧之色让人警醒,什么是窥谷忘返,什么是望峰息心。

匍匐在你脚下,愿意放下一切,做一名永远的朝拜者。只为,给灵魂找一处安置的地方。

猜你喜欢
廊桥
廊桥:美国人访古怀旧之地
爱在廊桥
无钉桥梁的传承
浙江泰顺耄耋老人“以身许桥”推广廊桥文化
自驾游中国廊桥最多的县
中国廊桥家族纵横风雨两千年
廊桥文化的汇集地——泰顺
廊桥追梦
记忆中的廊桥
风雨“蜈蚣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