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遵从行为干预效果

2016-11-21 02:45王菊花吴勤和陈燕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年9期
关键词:福利院服药个性化

王菊花 吴勤和 陈燕琳

(西双版纳州社会福利院,云南西双版纳州666100)

论著/高血压与脑血管病

个体化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遵从行为干预效果

王菊花 吴勤和 陈燕琳

(西双版纳州社会福利院,云南西双版纳州666100)

目的 探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个性化干预对服药遵从行为的改善效果。方法 我院自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随机抽取了我州福利院中的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组、常规组各40例。给予常规组患者使用常规干预,综合组患者使用个性化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服药遵从行为的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干预前服药遵从行为得分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意义;经干预后综合组服药遵从行为得分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意义。结论 对福利院老年高血压患者使用个性化干预可明显改善其服药遵从行为,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

福利院;老年高血压患者;个性化干预;服药遵从行为;干预效果

高血压属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导致此病的原因与生活方式有密切联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均发生变化,并且因我国老龄化社会持续发展,导致老年高血压的发病率居高不下[1]。因福利院老年高血压患者有一定特殊性,所以对治疗药物的遵从行为均较差,因此怎样把福利院老年患者服药遵从行为提高是目前临床上研究的重要课题。为观察对福利院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个性化干预对服药遵从行为的改善效果,我院自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随机抽取了我州福利院中的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现展开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随机抽取了我州福利院中的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组、常规组各40例。综合组男性患者22例、女性18例,年龄在60-8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0.19±6.49)岁。常规组男性患者17例、女性23例,年龄在60-8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1.07±6.33)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均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 ①按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中的有关要求进行判定,所有患者经临床医生确诊均为原发性疾病。②年龄在60岁以上,生活均可自理。③无严重沟通障碍。④患者均配合本研究。(2)排除标准 ①排除并发肿瘤恶性疾病患者并且正在接受其他调查的患者。②排除血压>180/110mmHg的严重高血压患者。③排除中途有严重并发症患者。④排除临床资料不全、沟通障碍患者。

1.3 护理方法

1.3.1 常规组 给予常规组40例福利院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告知患者服药对控制血压及延缓并发症的重要性,按照患者需要给予相应指导、免费测量血压等。

1.3.2 综合组 给予综合组40例福利院老年高血压患者使用个性化护理干预。

(1)心理干预。因高血压疾病是无法治愈的终身疾病,并且因居住在福利院的患者因多种原因无法和子女团聚等原因,存在严重心理压抑、焦虑甚至厌世现象。所以在护理中要及时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全面了解患者产生负面心理的原因并且耐心开导,使用语言沟通技巧对患者情绪进行安抚,告知患者不良情绪对疾病的影响,指导患者自我控制和调节情绪,尽量保证心情愉快。

(2)用药干预。因老年患者记忆力差、对服药意识不足等原因,大多数患者均存在间断服药、中途停药、拒绝服药现象,所以应对患者进行个性化指导。对服用长效的控释剂、长效剂、缓释剂患者告知整药吞咽;对血压不稳定、服用短效药物等患者告知其行为的不当,及时调整患者用药情况。

(3)饮食干预。按照患者病情特征及实际身体情况为其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指导方案,让患者进食足量的蛋白质食物,保证低脂、低盐、低热量、低胆固醇等食物。

(4)运动干预。按照患者身体体质为其选取科学的运动方法。体质较好的患者可进行适当的乒乓球运动,体质较差的患者可选择快慢走、散步等,无法远距离行走的患者,可指导患者进行适当四肢伸展活动。

1.4 观察指标[3]

观察两组患者经不同方式护理干预前后的服药遵从行为,使用科室自制的服药遵从行为量表,表格内容共分为10个条目,其中1-7属于反向条目,8-10属于正向条目,使用5点计分法进行计算,满分为50分,患者得分越高说明药物遵从行为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软件SPSS14.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如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研究发现,两组患者接受干预前服药遵从行为得分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意义;经干预后综合组服药遵从行为得分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P<0.05,存在统计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接受干预前后服药遵从行为比分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接受干预前后服药遵从行为比分对比(±s)

分类综合组常规组例数(n)40 40干预前17.49±4.11 17.87±4.09干预后46.22±3.19 34.17±4.57

3 讨论

随着慢性疾病发病率逐渐上升,全球卫生防控系统均面临艰巨挑战,慢性疾病的转归需要患者积极参与治疗,其治疗的目的就是保证患者进行有效自我管理。研究发现,导致福利院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遵从行为较差的主要原因包括记忆力下降、对相关知识缺少了解、药物存在不良反应、心理因素等[4]。因此在临床护理干预中对以上方面加强干预护理有重要意义。

因福利院老年高血压患者自身条件、经济条件、家庭支持等原因,心理状态均较差,并且听力视力持续下降,只有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反复细致的提醒并且持续监督,才会将被动教育转变为患者主动参与。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要求专人对患者进行管理,将患者归属感、安全感充分满足,激励患者积极参与管理的能力,将其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保证计划有效实施[5-6]。个性化护理干预要求细致性、针对性,方便患者的操作,使患者自我管理意识全面增加,保证建立健康生活并且长期坚持。

本研究发现,综合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的服药遵从行为得分为(46.22±3.19)分、常规组为(34.17± 4.57)分,差异P<0.05,存在统计意义。与相关学者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并且该学者指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个性化干预会把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并满足患者正常需求,使得患者依从性有效改善,巩固并且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预防或者延缓并发症出现并减少治疗费用[7]。

综上所述,对福利院老年高血压患者使用个性化干预可明显改善其服药遵从行为,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

[1] 张颖杰,方艳春,李国平,等.社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遵从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0,25(3):13-15.

[2] 田玻瑜.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遵从行为及干预[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4,36(3):473-474.

[3] 宋宝良.个性化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及相关指标的干预效果研究[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2,35(25):48-50.

[4] 王美香,康尚英,陈观燕,等.社区护理干预对劳务工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10):1643-1644.

[5] 黄艳素.高血压患者健康行为护理干预研究进展[J].医药前沿,2012,02(11):90-91.

[6] 王燕宁.社区家庭干预对有高血压家族史家庭成员行为生活方式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32):3761-3763.

[7] 杨玉妹.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效果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4,(15):110-111.

王菊花,1976年生,女,本科学历,主治医生,主要从事内科急诊和老年性慢性病的预防与保健工作。

猜你喜欢
福利院服药个性化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福利院的孩子
服药坏习惯,您能占几条?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BABY,COME BACK
服药先分阴阳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顾秀莲与北京市儿童福利院的孩子们共度“六一”
同桌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