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山红芽芋产业发展概况

2016-11-21 02:11余志平林海红余俊红曾广恒洪岳善黄新芳
长江蔬菜 2016年20期

余志平 林海红 余俊红 曾广恒 洪岳善 黄新芳

铅山红芽芋产业发展概况

余志平林海红余俊红曾广恒洪岳善黄新芳

柯卫东 男,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兼水生蔬菜研究室主任,推广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水生蔬菜行业计划及“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首席专家,主持国家及省、市重大科研项目多项,《植物遗传资源学报》、《长江蔬菜》编委。长期从事水生蔬菜种质资源及育种研究,在水生蔬菜种质资源保护及创新、新品种选育、微型种苗繁殖技术研究与应用等方面有创造性贡献,有力推动了我国水生蔬菜学科建设及产业发展。发表论文、论著100余篇(部),制定农业行业标准9部,取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四届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等。

铅山县位于江西省东部,地处赣东北南部的武夷山北麓。县内地域面积21.8万hm2,有48万人口,辖18个乡镇(中心),拥有耕地面积2.57万hm2,其中水田面积2.30万hm2,土壤肥沃、物产丰富、生态优美、森林茂密、溪水纵流、四季分明,属中亚热带温湿气候区,非常适宜红芽芋生长,独特的自然气候条件孕育了铅山红芽芋独特的品质和风味。目前,全县种植铅山红芽芋的地区主要分布在紫溪、武夷山、陈坊、湖坊、石塘、稼轩、永平、葛仙山、鹅湖、汪二、新滩、河口、虹桥13个乡镇,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5 333.3 hm2以上,2016年全县红芽芋种植面积达6 666.7 hm2,预计年总产量达15万t,产值5亿元以上,农民年均增收逾1 000元以上,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一片天。

1 铅山红芽芋发展历史

铅山红芽芋芋艿形如鹅卵,白肉红芽,支链淀粉和黏液蛋白含量比其他品种高,富含膳食纤维、多糖、多种氨基酸、维生素B1、维生素B2、氟、钙、磷、铁、钾、镁、钠、硒、胡萝卜素等多种营养物质和矿物质。芋艿中的黏液蛋白被人体吸收后能产生免疫球蛋白,提高机体的抵抗能力和免疫能力,加之其口感细柔、绵甜糯香,因而备受人们的喜爱,是老幼皆宜的滋补佳品。据《铅山志》记载,红芽芋中的淀粉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医学家、道家、武术家、炼丹家、道教灵保派的创始人葛玄炼制丹药的主要原料之一。

铅山红芽芋种植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早在1 300多年前的东晋时期铅山就种植红芽芋。明万历《铅书》记“斋菜有苋、茄、莴苣、芋、莲、姜、萝卜,皆能散秽去积”。《铅山县志》又载:“河口郊区农民早在清咸丰五年(1855年)就开始从事商品蔬菜生产,所产蔬菜通过水路远销弋阳、贵溪、九江、长江流域等地”。至20世纪90年代初,铅山县紫溪乡的红芽芋在上海农产品批发市场深受市民喜爱,当地农民开始逐年规模种植营销,红芽芋种植面积由20世纪80年代的几百亩发展到现在的6 666.7 hm2,如今铅山红芽芋已在省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长期走俏于上海、杭州、南京、苏州、常州、深圳等大中城市,深受消费者欢迎。

2铅山红芽芋产业发展措施

近年来,铅山县把红芽芋作为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来抓,提出了集约化布局、订单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精深化加工、品牌化营销的总体思路和“打造中国红芽芋之乡”的奋斗目标。产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粗放到集约,面积逐年增大,经济效益不断提升,成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

2.1加强组织领导

从20世纪80年代起,铅山县委、县政府即重视红芽芋产业发展。进入21世纪后,铅山县委、县政府更加重视红芽芋产业的发展,将红芽芋列入全县主导产业,重点扶持、重点打造。2015年铅山县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做大做强铅山红芽芋产业的实施意见》,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农业、财政、水利、科技、扶贫移民办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铅山县红芽芋产业发展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产业发展重大事项的组织与落实,实施过程的协调管理、技术指导与服务等相关工作。同时,成立铅山县红芽芋产业协会,以加强对全县红芽芋产业各经营组织自身的监督、指导和协调服务,从而促进铅山红芽芋各类经营组织之间的联系与协作,达到健康、稳步发展的目的。目前全县共有红芽芋种植合作社46家、红芽芋家庭农场5家、红芽芋加工企业2家、红芽芋种植专业户500余户。

2.2加大科技支撑

加大红芽芋的科研力度是做大做强红芽芋产业的关键。铅山县积极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联姻合作,先后同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农科院、安徽省农科院、合肥工业大学等共同研究解决红芽芋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技术难题。自1997年起,铅山县就紧紧依靠科技,大力推广稻田地膜覆盖种植早熟红芽芋的新技术,不仅形成了红芽芋—晚稻生产新模式,而且效益大增,仅红芽芋一茬每667 m2产值就在3 500元以上,再加上晚稻667 m2产量达500 kg,效益更佳。2000年以来,铅山县依托良好生态环境,积极开展红芽芋绿色生产技术试验、示范,不断探索研究,形成了一整套红芽芋绿色生产技术规程。为解决红芽芋因多年无性繁殖而出现的品质退化、产量锐减、抗性降低等问题,2009年,铅山县积极扶持江西省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江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安徽农科院合作,共同开展脱毒红芽芋种苗繁育试验并获得成功。2012年10月经江西省科技厅成果鉴定,与常规芋种相比,该脱毒芋种增产幅度可达30%以上,且品质更优,抗性更强,更适宜规模化种植,现在全县80%芋田种上了脱毒红芽芋。为延长红芽芋产业链条,充分发挥铅山红芽芋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江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创新发展举措,与合肥工业大学合作开发红芽芋精深加工系列产品,着力开发红芽芋果蔬泥、红芽芋休闲食品和红芽芋饮料等产品,并投资2.8亿元建设占地面积14.7 hm2、建筑面积4万m2的年产5亿杯新食味膳食纤维果蔬泥生产线,项目预计2016年10月底前可建成投产,届时将实现年加工红芽芋2万t、年销售收入达10亿元的目标。

2.3增加资金投入,加大扶持力度

①培育良种繁育体系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大力实施红芽芋良种工程,逐步建立完善“研、选、育、繁、推”的良种繁育推广体系。支持各经营主体开展红芽芋良种繁育,繁育脱毒原原种种苗每667 m2奖励5 000元,繁育脱毒原种种苗每667 m2奖励1 000元,繁育脱毒一代种苗每667 m2奖励500元。

②加快基地建设步伐按照“村有块,乡有片,县有带”的要求加快基地建设。a.整合项目建基地。整合全县涉农项目资金,重点扶持铅山红芽芋产业基地建设。

b.土地流转建基地。鼓励农户以转包、出租、互换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积极参与红芽芋种植基地建设。

c.股份合作建基地。鼓励以土地入股或投资合作等方式,组建铅山红芽芋股份合作总社或股份总公司建设种植基地,对连片规模种植3.3 hm2以上的农户、家庭农场、合作社或龙头企业等种植、经营主体,按照常规芋种 200元/667 m2、脱毒芋种300元/667 m2的标准给予补助。

③推进标准化生产a.大力实施红芽芋标准化种植工程。进一步完善修订 《铅山红芽芋地方标准》,推广红芽芋标准化生产。

b.建立健全生产管理体系。逐步推行“五统一”的生产管理制度,即统一优良品种、统一生产操作规程、统一投入品供应和使用、统一田间管理、统一品牌营销,对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的标准箱(袋)给予补助支持。

c.开展标准化生产示范。建立红芽芋优质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推广实施标准化生产,努力提高产品质量;提高机械化生产水平,对购买分拣机的给予购机补贴支持。

④构建质量安全检测体系a.鼓励各乡镇(中心)在农业综合站或各经营主体建立红芽芋质量安全快速检测室,凡新建检测室的,按其检测设备购置价的30%给予财政补贴。

b.鼓励各种植基地建立农产品质量二维码追溯体系建设,并给予建设成本30%的补助。

c.鼓励各经营主体对精深加工系列产品进行品牌申报认证,每新获得一个有机食品或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奖励2万元,每新获得1个国家地理标志奖励5万元。

2.4创新营销机制

为积极搭建联接芋农与市场的营销平台,2007年,铅山县与上海市江桥、江杨农产品批发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签订了6 666.7 hm2红芽芋产销合作协议,使铅山红芽芋种植基地成为上海大市场的优质农产品产销供应合作基地。2015年再次签订紧密型合作协议,进一步解决了铅山红芽芋营销的后顾之忧。同时还通过扶持红芽芋流通大户组建专业合作社和成立铅山县红芽芋产业协会,实行统一操作规程、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等,抱“团”闯市场,组“军”抓商机,拓展了流通渠道,促进了芋农增收致富。另外,充分利用农村淘宝、互联网等电子商务营销载体,使铅山红芽芋通过网络新平台这个“信息高铁”销往各地市场。

2.5着力品牌建设

为创建铅山红芽芋品牌,铅山县连年组织红芽芋参加上海、南昌、广州等大中城市绿色优质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获得成功,深受消费者的广泛认可,取得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在2005-2015年的“上海(江西)农产品展销会”上,连年被组委会评为“畅销产品”;2007年经国家农业部专家组考核评审,铅山县被授予绿色食品红芽芋(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是全国唯一获得此殊荣的县,2012年再次复评获此殊荣;2008年被评为江西省名牌农产品,成功注册紫夷、鹅湖山、河丰3个国家A级绿色商标;2013年4月铅山红芽芋成功获批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2015年12月经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八届四次会议认定为赣芋1号;2016年7月中国园艺学会水生蔬菜分会组织专家现场考察,客观评审,一致建议可授予江西铅山县“中国红芽芋之乡”称号,8月铅山县获此殊荣。

2.6加大舆论宣传

多年来铅山县以“铅山传统食品”为依托,利用多种媒体加大红芽芋的宣传力度。2015年央视2套《消费主张》栏目聚焦铅山县,播出了长达30 min的《春韵夏风——古镇古味写尽繁华》的专题,对铅山县的特色小吃——芋头米条、芋头糖、芋头饺等红芽芋佳肴进行了专题报道;央视4套《中华医药》栏目、央视7套《乡土》栏目等都对铅山县红芽芋进行了大篇幅报道,介绍其食用、药用保健作用。同时,人民网、新浪网、江西日报、江西广播电台等各大主流媒体也对铅山县红芽芋产业给予高度关注,使铅山红芽芋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10.3865/j.issn.1001-3547.2016.20.015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27B00)

余志平,江西铅山县农业局,334500,

E-mail:yuzhiping2010@126.com

林海红,余俊红,曾广恒,江西铅山县农业局

洪岳善,江西铅山县人民政府

黄新芳,武汉市农科院蔬菜科学研究所

2016-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