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被动句式的偏误研究及教学建议

2016-11-22 18:11朱丹宇庄严
中文信息 2016年8期
关键词:偏误分析教学原则对外汉语教学

朱丹宇 庄严

摘 要: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意义被动句和“被”字句的问题一直是留学生学习的难点,容易混淆和泛化。被动标记的使用与否与汉语“被”字句的结构特点以及语义表达三者有着密切的关系。汉语“被”字句具有特殊性,语用功能较为特殊,留学生在习得“被”字句时最容易犯、也最难改正的错误都与语用功能有关。文章离析了“被”字句、被动句的概念, 并指出这两个概念所反映的是语法结构在句法表层上的不同聚合关系,同时也分析了留学生在习得被动句式时容易发生的偏误,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归类。

关键词:被动句 偏误分析 教学手段 教学原则 对外汉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8-0240-01

一、被动句式的教学难点

在语法研究中,被动句式和标记性“被”字句一直都是研究重点,许多学者一般会把被动句和“被”字句统一定义为受事主语句,将它们的主语认定是受事。事实上双方虽然在概念和意义上存在着相互交叉的现象,但不能一概而论。

1.被动句与“被”字句的异同

1.1 被动句和被字句相同点:两者在一定程度上都是认可被动句式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式,主语统一是受事。

含有显性语法标记介词“被”的句子称为“被”字句;被动句是意义上表示被动。两者的相同点是表示被动意义,“被”字句的主要作用是标记被动,体现被动意义。

综上所述,被动句和被字句的相同点就是两者都有表达被动之意。

1.2 被动句与“被“字句的差异:被动句分为有形式标志和无形式标志两种,被动句可以有相对应的形式标记,也可以不采用形式标记,因而不等同于“被”字句,如:

①碗被打碎了。

② 碗打碎了。

上面这两种句式,都可以表示被动的意义,被动句式的标记词不只有“被”字,“让、给、叫、为”等词都可以表示被动意义。

有关“被”字句的主语问题,其一般情况下是需要确指或者已知的信息,主语通常表受事但也有其他一些情况:

他被这天晒死了。(表施事)

广场都被老人们摆满了餐具。(表处所)

车子被他骑坏了。(表工具)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被动句不等同于被字句,两者之间有很大的不同,两者之间的不同使得留学生在习得被动句式时经常发生偏误。

2.对外汉语教学中被动句式的难点

表示“遭受”类的动词和“被”字句是教学过程中容易混淆的难点。如:

她被那猫吓傻了。

*她受到那猫吓傻了。

其次,有些动词在“被”字句中是必须要带上补语的,否则这些句子就不能成立,相反,在表示“遭受”类的动词后面,同样的动词必须要单独出现,如:

小时候又矮又胖,常常挨打挨骂。

*小时候又矮又胖,常常被打被骂。

从上面的例句上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遭受”类动词主要是用来表示被动地接受某个动作,而“被”字句则不仅可以表示被动接受几个连续的动作,还可以表示受事收到施事动作的影响后所产生的变化。

表“遭受”类动词能够和“使”字、“有”字兼语句构成套句。被字句则不能这样搭配,被字句只能和“有”字兼语句构成套句,但使用频率比“遭受”类的动词要低很多。例如:

这次火山爆发,使大片的土地遭受了破坏。

*这次火山爆发,使大片庄稼被破坏。

3.留学生被动句式习得偏误分析

3.1在学习以“被”为形式标记的被动句以后,留学生通常会将其无限度泛化, 会用“被”字句去表达所有的被动观念,无形中导致意义被动句的使用范围的缩小。

* 文章被我写好了。

有时,留学生会在“被”字的后面,不管其有无施事,都要加一个施事, 如在选词成句的随堂练习中有这样一个句子,如“ 那个小孩儿被揍了”,可是不少学生写成:

* 那个被小孩儿揍了。

还有学生在选词成句的随堂练习中,对于“桌子擦干净了”这个句子,总是要把主语的施事加进去, 如:

* 桌子被她擦干净了。

3.2还有被动句式在语用方面上的偏误,也就是在语言交际运用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偏误现象,如:

A.可能补语无法用在被字句中谓语动词的后面,不管是肯定式还是否定式,可能补语都只能表示谓语产生某种结果的可能性。如:

①我的房间被她收拾得干净。

*我的房间能被收拾干净吗?

B.被字句的谓语动词一般都不带宾语,留学生却经常无意间造出这样的句子:

①妈妈被老师告诉了他的成绩。

C.汉语中有些动词如:上当、挨骂、受伤、受骗、入迷等词语本身就已经包含著被动的意义,因此不能用于被字句中。如:

①我昨天又被老师上当了。

3.3缺少“被”或者谓语动词后缺少补语。

①*从她录用的那天起,从来没有做错一件事。

从她被录用的那天起,从来没有做错一件事。

3.4留学生有时会在运用被动句式过程中误加一些词语,造成被动句式的误用,如:

①*而且六七岁的小孩子一定需要被父母照顾。

而且六七岁的小孩子一定需要父母照顾。

二、被动句式教学的几个建议

通过对被动句式的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在被动句应用过程中,发生了留学生用主动句、宾语前置句等句式代替“被”字句的情况, 但未出现用“被”字句代替其它被动意义句式的情况。由此可以得出结论,留学生在初级学习阶段不具备自动输出“被”字句意识。

第二、除“被”字句,将其他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式转换成主动句的比例都高于被动句。

第三、留学生在应用被动句式时会发生习惯性的偏误,不注重语法规则限制,有时还会过度泛化语法规则造成语言系统僵化。

第四、留学生被动句式的运用过程中习惯于语义表达而忽视了其语法功能性。

参考文献

[1]胡裕树,现代汉语[M]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5:39-44

[2]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M].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88-90

[3]吴门吉、周小兵,意义被动句与“被”字句习得难度比较[J] ,世界汉语教学,2005.1:18-27。

[4]陆庆和,实用对外汉语教学语法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200-202

[5]宋玉柱,处所主语“被”字句[J] . 天津师大学报, 1990.1:23-26

[6]吕叔湘, 漫谈语法研究[J],1999,转引自马庆株语法研究入门[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09-113

[7]赵清,对被动句的再认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1993.3:24-30。

[8]赵金铭,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三个阶段及其教学主旨[J],世界汉语教学,1996.3:30-45。

[9]吕文华,“被”字句中的几组语义关系[J],世界汉语教学, 1990.2:12-13。

猜你喜欢
偏误分析教学原则对外汉语教学
浅谈组织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对外汉语课堂游戏教学设计
对外汉语听力教学初探
动态助词“了”、“过”的对比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的应用研究
留学生汉语学习中“对于、关于”的偏误分析
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的应用
英语学习者焦点句式习得的偏误现象及成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