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游走的琢玉密码

2016-11-23 03:03李楠
现代苏州 2016年27期
关键词:玉料落款浮雕

记者 李楠

指尖游走的琢玉密码

记者李楠

齐门路172号,杨曦的玉雕艺术工作室。一道屏风,挡住了熙熙攘攘的齐门街景。杨曦屏气凝神,指尖游走间,细入微毫地在玉上设计描画着图样。他说,一块精美宝玉的雕琢,需要经过选料、设计、切割、雕琢、抛光等工艺流程。

【选料】润而泽的籽料最上乘

看玉首先自然要认准正宗新疆和田玉,玉料要好,为了保持一定的保值升值空间,要选籽料。因为,山料大多“有裂”,籽料大多“润”。

籽料之所以好,是因为它在千万年甚至上亿年的冰雪消融的水中冲刷,去除糟粕,留下的是精华。

杨曦把遇见极品籽料的瞬间形容为“有种灵魂的感应,让你爱不释手,不忍放下”。

好的籽料白玉越细密韧性越好。杨曦指着手中正在画图样的和田白玉说:油糯性,玉质感,对于玉质的把握是最重要的,这几项是玉质要素的综合表现,这远远要比打侧光看肌理来得重要。当然,不打光就能见到明显肌理结构那肯定也不会是上好的玉料。

老底子人说“君子比德于玉”的时候,就强调了玉的温润而泽,这种特性一直都是人们在寻觅美玉时所追求的感觉。如玩家们所知,玉不能比色。这种“不能比”,是指不能简单地以白的程度来判断一块白玉的好坏真伪。所谓羊脂白玉,重要的是“脂”字,而不单单是个“白”字。

正如杨曦所说,每块美玉都有自己的脾气和个性,就和人一样,或刚或柔,或水润或深沉,有的玉,虽然不白而微微发青,但它的色泽灵动,密度很紧,又有一种活的感觉,那就是很不错的料子。有的玉,白,但是僵,死板的雪白,很多俄料就是这样的感觉。

玉的色泽在不同环境、时段、光线下会有些许变化,这种白是透的白、糯的白,和那种死板的白色是完全不同的。

他还补充道,现在,喜欢玩和田籽料皮色的人不少,皮色的色泽,分洒金、枣红皮、黑皮等等,在玩家眼中都有特别的美感和无限可能。

【切割、设计】妙品、神品,多了想象的味道

选料之后,就是切割整形和设计。

大多数情况下是根据玉料来设计,玉石表面往往表面都有一层氧化层,纹理如何延伸,雕琢前需要有所了解,这样才可能做好玉雕设计。

江南 杨曦

钟馗除妖 杨曦

然后,根据玉料的颜色、块度、纹理和形状来设计题材,在玉石上进行勾样,再进行出坯。首先要最大限度地利用玉料,不能浪费玉料,使其产生最佳效果,尽量摒弃玉件上绺裂暇疵。

杨曦认为,艺术创意要选择适合玉料特征的题材,根据玦度和玉料外形设计,不一定要合理,不一定要面面俱到,但一定要有意思。要与观者有互动,引起人的思考;要有意味,就是与现实有一种游离。好像邻居家飘来肉香,吃不着,闻着香。能说出来好的,只能说是精品。而所谓妙品,神品,是多了想像的味道。”

【雕刻】巧雕妙琢的新生

玉件设计好,并勾好样后,就可以出坯了。粗雕也可称为做胚,即按照设计要求将玉料雕琢成形,初步达到设计玉雕的基本造型。出坯非常重要,这一工序是整个玉雕是否成功的基础,玉料一旦雕琢,就很难回头,真可谓是“覆水难收”,所以雕琢之前要慎重。

出坯后还要进行粗砂细雕。出坯出玉的轮廓后必须经过细雕,才能完成玉件雕琢的全部工序。细雕的目的就是对玉雕造型进一步精细雕琢;使表现的花鸟鱼虫、人物山水、飞禽走兽从轮廓状态进入精确塑造真实、逼真、有表情的细微雕琢。

目前浮雕技术对于玉器雕刻时属于运用较多的一种方式,大部分的玉牌子均可以采取这种浮雕的方式来塑造一下形象,而且浮雕作品也特别适合从它的正面进行着欣赏,它可以像书画一样的细致和生动。

而圆雕也是常见的玉雕技术的一类,目前多是以玉把件、大件为较多者。这种玉雕方式其时是从作品的各个角度来进行雕刻的,只需要将它的比例拿捏得当,精准的把握一下便可以制造出一款好的玉雕作品。

流动乐章系列之花好 杨曦

当然除了上面介绍的浮雕和圆雕方法外,镂雕也是一项重要的雕刻手法。

杨曦还补充道,由于近现代以来玉雕工具的不断改进,更为玉雕的精工细作创造了有史以来无可比拟的条件,因此“无论圆雕、浮雕,都优美别致,图案线条刚柔结合,婉转流畅,毫不拖泥带水,不留碾琢痕迹,给人以方寸之间天地阔之感”。特别是苏州的薄胎器皿件,充分运用圆雕、浮雕(浅浮雕、深浮雕)、镂空雕、阴阳细刻、取链活环、打钻掏膛技术、制口琢磨技术等不同的雕刻工艺,使其更加华美而精巧,成为“苏作”细作工艺的杰出代表而独树一帜。

【抛光】玉作的美容师

抛光是玉雕中非常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一道工序。无论你如何精雕细刻,玉件表面始终都是粗糙的,显示不出玉石晶莹剔透的美丽,只有完美的抛光才能使玉石表现出温润光洁的外表,才能使玉器具有高贵的气质。

玉器抛光,分为机抛和手抛。单纯机抛,容易将精细的雕工棱角磨去,细节及缝隙处留有很粗糙的雕刻痕迹;而手抛,细节及缝隙处留有很细微的雕刻痕迹,这是用来分辨机抛和手抛的重要依据。现在大多采用机抛和手抛相融合的方式。

【落款】“以款识工”证出身

和书画作品一样,一件玉雕作品完成后,雕刻大师均会刻上自己的落款,“以款识工”是玉雕鉴别的重要方式之一。

如今全国各地的玉雕工作室,玉雕作品大多是玉雕家设计,而由手下的工人制作完成。杨曦却仍然长期坚持自己设计且亲手制作,他不仅没有脱离制作者的身份,而且一如既往保持着工作量。

杨曦介绍,落款是很有讲究的,比如,如果是我本人设计制作的作品落“南石”款;杨曦设计,工作室雕刻的落“龙”款;来料加工的落“辰”款。通过玉雕上的落款,就可以清晰知道。

这三个款,完全是根据其工作室的自身特点而合理设置的。“南石”款的作品是众多玩玉者渴望的目标,它们清楚而精准地记录着杨曦的玉雕印迹;而“龙”款和“辰”款因为有杨曦本人的设计和监制,同样在市场上炙手可热,前者从玉质到设计制作都有保障;而“辰”款则对设计制作提供质量保证。

春色满园 蒋喜

猜你喜欢
玉料落款浮雕
玉雕作品分析与欣赏
落款
浮雕圆圈
墨韵书香
玉器之美
浅析玉雕人物形象与用料选择
随形就势 顺色立意
中国画落款与钤印研究
出错的浮雕
古玩落款有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