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我所了解的虚拟现实

2016-11-23 03:03
现代苏州 2016年27期
关键词:刷新率虚拟现实科技

记者手记
我所了解的虚拟现实

1999年,一部名为《黑客帝国》的电影轰动全球,一举拿下2000年奥斯卡的多项技术奖项。记得当时看这部电影时,很多内容对于还在上初中的我来说,非常深奥,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烧脑”,什么“计算机矩阵”、“脑后插管”,哪一样看上去都是未来科技。技术让电影成真,起码以前听上去像外星科技的名词,如今小学生也能聊上几句了,其中一项就是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

不可否认,科技最前沿的应用永远是游戏产业,第一次体验到VR技术,也是被家里的“游戏宅”祸害。打开游戏,带上Sony PS VR设备,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和头部随动体验,足以激发我这个游戏白痴的肾上腺,不由自主地不想停下。

但对于游戏爱好者以及想要购入VR设备的用户来说,还有很多现实问题要面对。比如,想要配置一台能流畅运行VR游戏的电脑绝对不能算便宜,2K分辨率和90Hz刷新率的硬门槛马上可以淘汰一大批电脑,而且这个配置还只能勉强运行。再如PlayStation这样的游戏主机还需要额外的优化,硬件的价格高昂也让不少人望而却步。

另一个困扰VR爱好者的方面是,大部分设备只能提供视听上的模拟,却无法提供与之相匹配的场景。以游戏为例,玩家尽管能直观体验蓝天大海或者漫天星辰,但是在运动感和空间感上其实是很局促的。举个例子,当玩家在游戏里体验奔跑的时候,视觉的反馈你正在奔跑,但是玩家本身并没有发生位移,当大脑从眼睛接收到运动信息,身体却没有感受到运动时,中枢系统就可能会出于某种保护机制令人产生头晕、恶心的感觉,视觉中所看到的运动画面越趋于真实和复杂,眩晕的感觉就越强烈,并且在第一人称视角的游戏中尤为明显,这就是所谓的“晕3D”。而很多VR厂商为了避免这个问题尽量提高画面的刷新率,但也只能减轻负面效果,但是视觉画面越真,眩晕感就越加剧,这是一个悖论。

上面说的是对于VR的一些困惑,但不可否认的是VR技术对于人类科技进步做出的贡献是不可否认的。VR可以广泛应用在教育培训、城市规划、医疗康复、古迹复原等领域,就如采访的三家致力于发展VR应用的企业,都为相关领域做着各自的努力。实际上,园区的VR产业,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上,都在不断成长。记得,上半年举办的创博会上,几家企业的VR产品不仅为市民带来创新科技的新玩法新体验,也展示了园区企业在VR内容制作、硬件制造等方面的成绩。

其实,相比VR的应用,目前最可能对普通人有效的反而是AR(增强现实)。戴上眼镜就能导航、眨一下眼,眼前的美景已经拍成照片上传到你的朋友圈、实时翻译让阅读外语读物不再困难。

事实上,技术飞速发展必定带来各种社会问题,过去的网络沉迷可能会演变成虚拟现实沉迷,一个不愿面对现实的人,肯定会和社会脱节。有了虚拟世界,也会产生虚拟世界的财产和隐私,如何保护也成问题。往好的方面想,残疾人可以通过VR周游世界,甚至是重获光明;世界范围内的沟通更加顺畅和直观,语言和地域的障碍会进一步降低。

也许用不了多久,当你醒来后首先要考虑的不是上班要迟到了,而是先确定自己是在哪个次元。

猜你喜欢
刷新率虚拟现实科技
高刷新率不容易显示器需求与接口标准带宽
高刷新率 手机必备新功能?
虚拟现实技术在中学校园中的应用
高刷新率屏幕,旗舰机的下一张“名片”
电竞显示器不能只认刷新率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风口上的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技术向科幻小说借灵感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