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养老保险投入与支出实证研究

2016-11-24 13:16孙翠勇
价值工程 2016年30期

孙翠勇

摘要:养老保险的投入与支出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养老保险制度能否长期稳定的发展下去,本文通过分析当年城镇养老金收入、当年征缴费收入、当年累计结存、城镇养老金人均支出等变量对当年养老保险支出的影响结果,探讨增加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的途径,进而提高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的效率和社会对养老保险的满意度。

Abstract: The level of investment and expenditure of pension insurance directly affects the long-term stable development of pension system.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effect result of the urban pension income, levy payment income, cumulative balance, urban pension per capita spending on the pension expenses of the same year, and explores ways to increase pension fund expenditures, thereby increasing the efficiency of pension fund spending and social satisfaction on pension insurance.

关键词:养老保险支出;征缴费收入;累计结存;养老金人均支出;ADF检验;ECM模型

Key words: pension insurance expenditures;levy payment income;cumulative balance;per capita pension expenditures;ADF test; ECM model

中图分类号:F84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0-0025-02

0 引言

据《2015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1992~2015)显示,我国2015年度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27929亿元,比上年增长19.7%。从1992年到2015年,24年的时间里,支出总额增加了的92.88倍,消除物价指数影响后,实际增长了35.56倍,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的年均增长率(18.84%)也已经远远超过我国GDP的增长率(9.71%)。[1]很显然,养老保险基金支出总额在多因素的影响下,出现了快速增长的趋势,并且有可能长期持续。研究对1992~2015年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的主要因素并建立模型,探讨增加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的途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国1992~2015年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数据,数据来源于1992~2015《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统计年鉴》及各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统计快报数据。[2]为方便分析,本研究对原始数据进行了分析处理,共提炼出5个统计指标为:当年养老保险支出、当年城镇养老金收入、当年征缴费收入、当年累计结存、城镇养老金人均支出等。

1.2 方法

本文所用软件为E-views5。通过计量经济学模型对影响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的主要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和检验,主要采用协整检验和修正误差模型分析。数值变量设置为:当年养老保险支出(Y)、当年城镇养老金收入(X1)、当年征缴费收入(X2)、当年累计结存(X3)、城镇养老金人均支出(X4)。其中Y为因变量,X1~X4为因变量。

2 计量模型分析与检验

2.1 建立计量模型

本文实证分析基本模型借鉴Aizenman and Marion的方法[3],根据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增长的典型特征,回归的基本模型假定如下:

2.2 协整检验与长期均衡分析

由于时间序列数据存在非平稳性,对非平稳性时间序列建立模型会导致伪回归,因此,我们首先对所选取的变量进行ADF平稳性检验之后,再进行协整检验和修正误差模型检验,最后建立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均衡关系。

2.2.1 ADF平稳性检验[4]

利用1992~2015年数据计算Y及X1~X4,进行ADF检验,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的结果得出,Y、X1、X2、X3、X4均为二阶单整序列,即以上序列均为二阶单整序列,各变量可能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2.2.2 协整回归与分析[5]

我们对变量进行OLS拟合,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

回归结果将不显著的常数项剔除掉,得到如下方程:

Y=1.842X1+2.605X2+0.617X3+0.323X4

通过表2,可以得出X1、X2、X3、X4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从方程中可以看出,各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均为正向的,并且当年征缴费每增加1个单位,会导致当年城镇养老保险支出增加2.605个单位,其次是当年城镇养老金收入对其的影响,每增加一个单位当年城镇养老金收入,会导致当年养老保险支出增加1.842个单位。

2.2.3 为了检验以上变量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还需要对均衡方程的残差项进行平稳性检验。从表3结果得知,残差resid是平稳序列,在1%水平下通过显著性检验,可以认为因变量Y与自变量X1~X4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2.2.4 ECM修正误差模型检验[6]

在长期均衡分析的基础上,建立ECM误差修正模型,检验各变量的短期均衡关系,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通过对比表2和表4的分析结果,各变量长期和短期均衡分析的结果符号一致,检验结果也是一致的。

3 讨论

通过以上分析结果,我们得出当年养老保险支出与当年城镇养老金收入、当年征缴费收入、当年累计结存、城镇养老金人均支出等变量存在长期和短期的均衡关系,现就模型结果讨论如下:

①当年城镇养老金收入对当年养老保险支出的影响是正面的,并且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城镇养老金收入,可以带来1.842个单位的当年养老保险的支出,为增强养老保险的支付能力,可以尝试扩大养老保险基金的收入来源,比如加大各级政府的财政拨款和多范围吸纳社会基金进入养老保险领域。

②当年征缴费收入对当年养老险支出的影响也是正面的,也就是说,当年征缴费收入越多,会导致当年养老保险的支出的增加,增加幅度在各变量中是最大的,我们可以重点通过扩大城镇养老金收入的途径和加强对企业养老保险参与的监督,尽可能的减少部分企业少缴费和漏缴费,保证城镇养老保险基金收入的稳定整增长。[7]另外通过建立和完善养老保险的法律法规激励企业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8]

③当年养老金累计结余对当年养老保险支出的影响也是正面的,但影响力度较前二者要小,通过对每年养老保险基金基于的数量来看,呈现增长趋势,但如果考虑上当年新登记的养老保险人数和潜在的养老金支出,计算上累计结余的基金后,养老保险支出基金仍然存在缺口,可以考虑采取相关措施更加合理的利用这些结余基金,以保障未来的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能力。

④城镇养老金人均支出对当年养老保险基金的影响在各变量中是最弱的,原因在于,城镇养老金人均支出是按照当年养老金的实际支出和领取养老金的实际人数计算而得,属于客观原因,其数值的变化与政府的养老保险政策和养老金的实际待遇水平密切相关,但总体而言,随着人均支出和享受养老保险待遇人数的增加,就必然要求养老保险支出的增加。因此,政府在调整人均退休金水平的时候,应该参照当期养老金的支出能力,在保证支付能力的前提下,为众多老年人带来更多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同时也增强了政府的公信力和凝聚力。

参考文献:

[1][2]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公报》(1992-2015)[EB/OL].http://www.mohrss.gov.cn/SYrlzyhshbzb/zwgk/szrs/tjgb/.

[3]Aizenman,J.,and J. Lee. International Reserves:Precautionary versus Mercantilist Views,Theory,and Evidence[J]. Open Economy Review,2007,11:191-214.

[4][5][6]易丹辉.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7]林琼.浅谈解决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断保”问题[J].建材与装饰,2016(5):188-189.

[8]胡军.应以法治手段强化社保基金征缴[J].中高新技术企业,2016(21):18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