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代教育观的高校图书馆教育职能的创新

2016-11-24 13:25姜传菊
价值工程 2016年30期
关键词:教育职能高校图书馆

摘要:现代社会呼唤现代教育观。现代教育观的“大教育观” 、通识教育观、创新教育观、教育手段的现代化的观念,极大的强化了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使高校图书馆在学校教育、教学、科研中从以往的从属地位转变为教育的前沿。本文从分析现代教育观下高校图书馆教育职能的机遇与挑战及教育职能实现的现状和问题入手,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创新教育职能的新策略。

Abstract: Modern society calls for the view of modern education. The concept of "great education", general education, innovation and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al means of modern education concept greatly strengthened the education func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y, making the university library become the forefront of education from the subordinate position in the school education,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This article starts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opportunity and challenge of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y under the view of modern education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the realization of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new strategy of the innovation education func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y.

关键词:现代教育观;高校图书馆;教育职能

Key words: modern education concept;university library;educational functions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0-0049-05

0 引言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其中最主要是科技竞争带来的挑战。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革命呈现出新的特征与发展态势,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生物、信息、新能源、新材料技术广泛渗透,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为特征的群体性技术革命几乎覆盖了所有领域。从国际来看,发达国家正在引领新一轮技术变革浪潮的美国,互联网及其他新兴技术开始颠覆整个传统社会的运行和结构。从国内来看,经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中国已步入后工业时代,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新常态下发展动力的转换,对科技、人才提出更高层次、更大规模的要求[1]。高等教育已成为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发动机”、“火车头”,成为社会进步的核心机构。面临挑战我国高等教育必须进行一场“适应性”变革,深化教育改革,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需要呈现高层次、多样化、多规格的特点,现代社会呼唤现代教育观[2]。高校图书馆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重要保障,教育职能必将成为图书馆的主要功能。如何积极适应现代教育的新形势,着眼于现代教育观念,创新其教育职能,融入整个人才教育体系中,是高校图书馆的重要任务和研究课题。

1 现代教育观下高校图书馆教育职能的机遇与挑战

现代教育观包括其一是:“大教育观”,强调实行终生教育的观点。即对一个人的整个一生都要不断的进行教育,这是现代科学技术对教育提出的要求。现代科学技术的特点就是新领域层出不穷,各学科相互交叉,信息量不断增加,这样教育局限在学校的有限时间内已根本不能满足客观要求和形势的变化,人们必须经常不断地进行自我学习以达到知识更新,而自我学习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依赖和利用图书馆丰富的文献资源。如何更好的开展用户教育,使读者快速掌握文献检索技能与科技信息利用方法,提高读者对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利用水平,满足读者结束学校教育后继续接受教育的需求;如何实现资源共享,更好服务社会图书馆机遇与挑战并存。

现代教育观包括其二是“通识教育”观。现代科学技术的一个显著趋势是向综合化、整体化方向发展,仅靠一门专业技能不能满足这种发展趋势的要求。通识教育强调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通过广泛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专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综合思维能力。现代教育观认为,现代社会需要的是专业教育基础上的通识教育和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在有限的学制时间内,企图增设更多的通识教育课程和教学实践课程是相当困难的。这一矛盾的解决,除了通过不同的教学途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以外,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开辟第二课堂,大学图书馆成为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补充,使大学生通过图书馆来吞吐和吸收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拓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贯彻通识教育的思想,把大学生培养成为适应变化莫测的社会市场经济和高新技术创造和发展的新型人才。通识教育观使得图书馆作为“第二课堂”的作用更加明显。如何推动阅读推广、优化和完善馆藏体系、创新信息服务模式提供便捷、快速的信息服务图书馆机遇与挑战并存。

现代教育观包括其三是创新教育观。现代教育观要培养的是具有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及创业能力的一代新人,它突出强调和培养的是学生的智能,要求学生有一种可容性很强的知识结构,一套不断吸收同化知识和创造知识的“参照构架”,即把知识智能化。创新智能教育包括学生的思维能力、科研能力、组织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的培养。大学生创新教育离不开大学图书馆这个最重要的客观知识源,特别是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的培养更离不开图书馆,大学图书馆成为大学创新教育的主要阵地。如何通过创新知识服务满足大学创新教育中读者知识化需要,如何创新信息素养教育以提升读者信息能力,如何发挥学科馆员的作用直接参与教学,开展学科服务,参与科研课题服务以及为读者创造自主学习环境、创新实践环境等图书馆机遇与挑战共存。

现代教育观还包含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与重要标志,已纳入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指标,成为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战略选择。高等教育以基于IT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大力推动在线学习与教学,引入“翻转课堂”运用探究式、研究式等教育方式推动教学工作,从教师讲授为主向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转变。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成为今后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如何与学校教学和科研部门加强联系,参与、支持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开发;如何完善知识传递系统资源整合和新技术的应用等工作高校图书馆机遇与挑战并存。

2 高校图书馆教育职能实现的现状和问题

2.1 教育观念落后

为支持学校实现教育、教学目标,高校图书馆必须融服务和教学于一体,要比其他图书馆发挥更重要的教育职能作用,但遗憾的是,多年来,由于受传统习惯思维定式的影响,人们对高校图书馆无形中形成了一种错误的认识或者说存在一种偏见:认为对学校教育、教学活动起主要作用的是教师,图书馆与图书馆馆员对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影响不大,致使高校图书馆长期游离于学校、管理、决策和教学改革之外,定位于学校的教辅机构,许多高校图书馆也把自己当成服务性机构,造成了图书馆员对自身教育身份缺乏足够的意识,把自己置身于学校的教学活动之外,对履行教育职能的责任感和积极主动性不高,严重影响了高校图书馆教育职能的发挥[3]。

2.2 馆员的素质不高

目前高校图书馆馆员整体水平不高,结构不合理。①技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缺乏,直接影响到其为教学科研服务创新。②缺乏学科专业骨干,使其与学科更深层次交融的知识服务难于进一步的深入,学科服务留于浅表。③懂教育、教学规律,教学经验丰富的馆员缺失,使其对学生教育工作不能有效进行,同时也难为教学提供合适的教学辅助资源。④跨专业、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缺失,使其面对多样性、综合型、交叉性服务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4]。总之,高校图书馆馆员综合素质不高和人才的缺失严重制约着其教育职能的充分发挥。

2.3 新信息环境降低了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的黏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多媒体时代的到来,读者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方式都发生了根本变化。高校图书馆的读者除了通过图书馆借阅纸质文献外,还可通过强大的搜索引擎随时搜索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同时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和越来越强的功能,满足了读者便捷、碎片时间获取信息的需求。微博、博客、电子图书等成为读者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所有这些现象都表明读者获取信息的方式和途经变的更加广泛、离散,降低了图书馆信息资源的黏性,读者不再把图书馆作为自己查找信息的首选场所,这也影响了图书馆教育职能的发挥。

2.4 营销不到位

高校图书馆营销包括信息资源营销和服务营销。高校图书馆根据学校专业特点购置了大量的图书、报刊和中外文数据库,这些资源本应该为教学和科研发挥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缺乏积极主动地推荐和介绍信息资源的使用方法,对资源宣传力度不够,用户培训工作不够主动、系统和深入,致使相当一部分读者不了解图书馆信息资源内容及使用流程,没有得到师生的广泛使用。据2005年OCLC发布的关于大学生对图书馆及其资源认知的调查报告显示,89%的大学生使用搜索引擎检索信息,只有2%的大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站进行信息检索,造成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极大浪费,也限制了图书馆价值的实现[5]。另一方面,由于图书馆缺乏与读者的互动交流和与学校其他部门(教务处、研究生处、科研处、院系等)联系合作,对自己的参考咨询宣传力度不大,致使一些大学生对图书馆的认识停留在比较低的水平,对图书馆的使用停留在借借还还上,对其教育者的身份认同感较低。一些职能部门和老师不知道图书馆能支持他们的教学和科研,使得我国高校图书馆尽管有强大资源支持和一批优秀的学科馆员,但各院系在制作LMS(学习管理系统)时很少利用,图书馆员很少参与到课程制作、管理、科研课题的研究以及参与和支持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和新技术的应用等工作,严重制约了高校图书馆教育职能的发挥[6]。

3 高校图书馆教育职能的创新策略

3.1 理念创新

理念是行动的向导。高校图书馆要在高等教育中更好地发挥教育职能,就必须解放思想,更新理念。

①更新观念,强化教育意识。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进步、信息的倍增、高等学校教学模式的深刻变化,高校图书馆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适应教育改革,重新认识和科学定位高校图书馆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突破观念“围城”束缚。笔者认为应该把高校图书馆确定为一种教育机构,图书馆员和教师、科研人员都处于教育的第一线,使其符合新的教育观和新历史条件下人才培养和成长规律。图书馆的领导和馆员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岗位职责与神圣使命,从根本上充分认识到自身教育者身份的重要性,服务教学、科研的重要价值,强化教育意识,转变其静态的被动教育职能为主动地适应教育改革,融入到高等教育的体系中,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科研过程,彰显其教育职能,体现其价值。

②创新服务理念。当下泛知识环境给高校图书馆服务带来诸多挑战与机遇。高校图书馆必须面对新形势创新信息服务理念,打破当今的物理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在服务场所、服务对象、服务时间、服务手段、服务内容等方面的局限性,从“书本位”向“人本位”转移,充分以读者为中心重构图书馆服务,增强读者在哪里,服务在哪里的服务意识,将图书馆的触角延伸到师生的各种教学环境。宣扬图书馆“无处不在”的服务理念,打造高校读者学习和生活的第三空间。

③强化创新意识。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高校图书馆发挥教育职能提供了新的平台,高校图书馆应增强创新意识,不断探索和创新新技术,以延伸与拓展其教育职能,提升其在高等教育中的贡献和价值。

3.2 信息服务模式创新

信息服务最能体现图书馆教育职能的价值,也是图书馆教育职能的落脚点。面对今天网络化、数字化日益繁荣的信息,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必须紧跟时代脉搏使信息服务模式向知识、智能、智慧、开放以及泛在的创新方向转型。以读者为中心,将信息服务嵌入到读者的学习与科研一线中,嵌入到读者的生活环境与工作中,为读者提供更加个性化、智能化、专业化、泛在化的深度的一站式的知识服务[7]。嵌入式知识服务是高校图书馆提高信息服务质量与水平的创新之路,将成为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主要模式,它将把高校图书馆及馆员的价值真正体现出来,使其教育职能发挥至极致。

3.3 探索资源建设新途径

文献信息资源是图书馆教育职能发挥的第一要素,丰富的馆藏文献资源是实现教育创新、服务创新、借阅创新的物质保障。高校图书馆为了充分发挥教育职能,应紧跟学校的教学任务和科研情况以及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需要,制定结构合理、内容丰富、载体形式多样的馆藏资源建设方案,既要满足专业教育需要也要满足通识教育需要[8]。在当前泛知识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探索资源建设的新途径。

①建立多层次的选书体系。让拥有不同知识背景的学科馆员、部分老师、各院系的专家、学生或各种团体参与图书馆的采访工作;各高校图书馆之间、高校与社会图书馆间可以根据互利互惠和优势互补的原则形成图书馆联盟协作采购。

②开辟多途径的读者荐购渠道,及时满足读者对目标资源的要求。在图书馆网站开设“读者荐书栏目”,借助新媒体,通过微信、微博、手机短信等进行读者荐书。山东理工大学图书馆与书商和书店开展了你选书我买单活动及对一些老师需要的教学、科研用书开辟绿色通道,单独订购快递到馆。

③充分挖掘免费资源。目前开放获取运动已在我国一些高水平大学迅速发展,面对类型和学科领域日益丰富的开放获取信息资源,高校图书馆应根据本校专业情况收集、筛选、组织、保存、并整合这些开放获取资源,分学科建立资源导航并提供给读者使用。对其中的精品课程资源,尤其是在全球掀起热潮,具有质量高、获取性强、受众广等特点的优质教学资源MOOC,它无论对于自主学习还是辅助课堂教学资源都具有重大意义,也引起我国高等教育的极大关注。高校图书馆应积极整理、开发这些优质开放课程资源,这不仅是资源建设的需要,更是服务教学的职责之所在[9]。开放课程资源建设将在当前高校图书馆教育职能创新的目标定位中发挥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创新高校图书馆教育职能注入了新的活力。

④大力加强馆际合作,促进共建共享。高校图书馆应加强与兄弟院校图书馆及相关信息服务机构的合作,充分利用各种共建共享方式,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要,提高高校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对信息资源需求的保障率。优势互补,资源共建共享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高校图书馆发展的最佳选择[10]。

⑤加强数据库建设。一些实力较为雄厚的高校图书馆可结合本校的学科专业设置情况、教学科研实际需要,建立本校的特色数据库、科研数据库、教学数据库、学科专题数据库、硕士、博士论文数据库等为学校的教学工作提供对口实用的信息资源。

⑥建设一站式检索平台。实现数字资源查询“一站式”服务,使读者能够实现多个数据库同时检索,节约读者查询时间和精力,方便读者更加有效地利用图书馆,最大程度地发挥数字时代高校图书馆的功能[11]。

3.4 信息素养教育创新

信息素养是指人们在信息社会中获取信息、利用信息、开发信息方面的修养和能力,是信息时代公民必备素养。从国内信息素养教育的起点与进展看,新生入学教育、文献信息检索课教学、讲座、培训是当前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形式。其中文献信息检索课是主体,是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固定形式。但由于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局限性,文献信息检索课正受到信息素养教育体系的巨大考验,一般以图书馆老师为中心,缺乏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因此很难有好的教学效果。高校图书馆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变革和创新传统信息素养教育模式,及大的强化图书馆的教育职能[12]。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借助网络环境建立在线学习系统、图书馆导航、指南等有针对性的开展信息素养教育。

②社交网络信息交流的有效性、信息发布的独特性和信息组织的个性化特征为高校开展信息素养教育提供了崭新的模式。图书馆可以通过在当前知名社交平台Facebook、博客、微博、百度空间、人人网、开心网等站点上设立主页来开展信息素养教育[13]。

③网络公开课Mooc浪潮也为信息素养课程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精心筛选、聚合众多的网络视频教学以弥补自身不足为本校师生提供丰富的信息素养教育资源,有实力的高校图书馆可以同样尝试开设推广本校的优秀信息检索课程。

④近年来高校图书馆积极倡导的嵌入式馆员服务为信息素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研究课题营造了更为有利的环境,将信息素养教育嵌入专业课程、教学、课题研究中的信息素养教育模式,能将信息素养教育内容与专业课程学习、课题研究进行有机结合。对专业课程的信息需求进行专业的、直接的、针对性的支持服务,全面提高读者的专业素养和信息素养是一种最深入、最有效、受益最多的更为“解渴”的教育模式。

⑤英国曼彻斯特都会大学在欧洲ITEC计划与支持下提出的信息素养新模型,InFlow(Information Flow)模型是以协作创新和问题解决为导向的新信息素养模型,它充分契合21世纪知识社会创新活动的特点,强调多角色的合作。InFlow信息素养模型目前还没有广泛应用于国内。InFlow模型提出的创新合作能力、培养多角色合作机制以及灵活模块组合理念值得国内信息素养教育从业人员关注和重视[14]。丰富教学内容和手段达到信息素养教育活动性、开放性、合作性、交互性的平衡是信息素养教育的最终目标。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任重道远。

3.5 加强图书馆营销工作

3.5.1 服务营销创新

美国著名学者兰开斯特指出,图书馆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科研工作者并没有意识到图书馆服务能够提供帮助[15]。营销是高校图书馆提高认知度、美誉度的重要举措。高校图书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探索:

①图书馆要建立与读者的交流机制。比如不定期开展读者座谈会、讲座、利用QQ、微博、微信等现代信息手段增强师生互动和相互交流的机会,促进读者和馆员之间的相互理解,让图书馆能够了解读者的切实需要,也使读者体会了解图书馆工作。利用校报、校刊、图书馆网站等介绍图书馆动态,打破传统图书馆工作深藏不露常规,让教师、科研人员和学生充分认识和了解图书馆的工作,提高对图书馆工作的认知度。我馆每月编印的信息参考小册子包括(信息服务情况、数据库利用、图书馆科研情况等)让读者充分了解图书馆的近段工作。

②图书馆学科馆员要与院系及学校的其他部门加强联系和合作,紧密配合教学与科研工作,为教师和科研人员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真正做到为读者办实事办真事。通过自身的有所作为,提升读者、教学科研部门对图书馆学科馆员的认同感,提升图书馆在学习、教学、科研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使高校图书馆真正体现自身的价值和作用,彰显其教育职能。

3.5.2 创新阅读推广新模式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倡导全民阅读,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更是提出建设“书香社会”的目标。提高大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离开校园时,带着良好的阅读习惯走进社会,承担起营造“书香社会”的重任,使得阅读推广成为高校图书馆的核心工作,也是图书馆发挥教育职能的创新点。由于传统的阅读推广存在阅读推广活动范围有限、阅读推广活动主题单调、媒介形式单一等问题[16],使阅读推广工作效果有限。阅读推广工作要真正做到切实有效,高校图书馆应不断探索新的途径。

①创新阅读推广方式,采取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化推广方式。除了传统的海报、公报、电子屏等外,还可通过图书馆内刊、学校校刊、入馆教育等。同时,网络技术和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为阅读推广工作提供了新途径和新方式。高校图书馆要充分利用网络、微信、微博等媒体为读者提供立体化、互动性、个性化、多元化、碎片化的服务,这也是全媒体时代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新趋势。

②送书上门,让阅读推广变被动为主动。让图书主动走进人们的视野中,在宿舍、体育馆、餐厅、教室等大学生生活常去的地方开设读书角,学生吃完饭、打完球、小憩间歇度过一段很好的阅读时光。同样在各院系教师经常去的办公室设置读书角,安排一些专业性学术专著、期刊等便于教师办公间歇随手翻阅。图书角遍地开花,文献走出图书馆使读者想要阅读触手可及,是图书馆在营造书香校园方面大胆的一种尝试。

③采取形式多样的合作推广。高校图书馆在阅读推广活动中与学生社团、各院系、出版社等组织机构进行关联合作,开展形式多样的大学生阅读推广活动,以解决高校图书馆自身人才、资金等方面的限制。合作推广是高校图书馆整合各方资源,使阅读推广活动取得最佳效果所采取的一种双赢的阅读推广方式。

④打造阅读品牌是吸引读者长期参与图书馆活动的手段。我国许多图书馆已开展阅读推广的品牌化运作但仍缺少相应的品牌意识和系统化的品牌运作。图书馆应建立专业的品牌策划团队,推出具有特色的阅读主题,并通过线下活动、线上宣传,使图书馆阅读推广品牌得以广泛宣传,深入人心,让读者产生认同感和依赖感。

3.6 创建图书馆服务新空间

新型的学习模式与信息获取方式,引发图书馆职能表现的相应改变,图书馆逐渐以阅览室为主体向以开放的交流空间为主体转化。通过引进新技术将传统的以馆藏类型为导向的空间设置理念转变为读者活动或需求为导向的空间创新理念,建设满足个体用户和群体用户差异化需求的开放物理空间,提供一个把创意变成现实的活动场所。当前高校图书馆对空间进行再造,创建的学习共享空间、创客空间,使用户从个性化学习变成了团队性进步,激发锻炼读者多角色、多学科的学习,使学校的专业学习和创业教育实现了高效结合,最终提升读者的创新意识、创业能力、责任感等,实现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同时也使图书馆成为高校学生及读者学习创新的“孵化”中心。学习共享空间、创客空间将是高校图书馆服务发展的一个最新方向[17]。

3.7 加强高校图书馆队伍建设

高校图书馆人才队伍是其发挥教育职能的关键和根本保障。学校和图书馆应该合力加快高校图书馆队伍建设,加强图书馆人才资源管理规划。科学的管理和运用图书馆人力资源、重视人才、激励士气、凝聚人心,建立一支结构合理、高素质、多元化知识层次的图书馆队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建立有效的教育培训机制。馆领导要统筹安排,立足长远,有计划,采取形式多样的培训方式为图书馆馆员提供一切学习机会:可采取举办短期培训班、结合实际工作和图书馆界的热点问题举办业务讲座、邀请专家、学者举办专题报告会或讲座、让馆员参加高水平的学术研讨会和业务培训活动等;鼓励在职继续教育,对一些有潜力的业务骨干应鼓励他们攻读其他专业硕士或博士培养复合型馆员。

②重视青年馆员的培养和利用。青年馆员知识结构优于中老年馆员,热情可塑性强,具有很强的接受新事物、新知识的能力,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富有创造性,在图书馆的人才队伍中是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高校图书馆应重视对他们培养和利用,使他们得到更多的培训和更多的发挥潜能及活力的机会。

③建立高素质全职学科馆员机制。学科馆员制度这种对口服务机制,将图书馆服务直接送达有需要的师生身边,为学科建设及教学科研提供更加有针对性、更加深层次、更具全面性的信息服务。部分学科馆员的全职机制值得高校图书馆迫切尝试,这样可以给予学科馆员更多的精力、时间进入各个方面和层次的研究,承担起专门为学科用户提供深层次信息服务,为学校的学科建设做出贡献[18]。

④突破自身人才资源瓶颈多方引进人才。高校图书馆可以建立一支由各个系部教学秘书、专业教师、学科骨干组成非图书馆人员队伍,作为学科馆员队伍的延伸和有益补充。以便及时准确地了解用户需求动向,解决图书馆学科馆员单向沟通联系的不足,为图书馆改进学科服务提供第一手资料,协助图书馆更好地服务学科、支持专业课程教育。另外还可从学校甚至校外机构聘请学科专家、学术带头人作为图书馆的顾问和兼职学科馆员,成为高校图书馆读者教育的专家团队中一员,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这也是对当下学科馆员制度的一种补充和创新。

⑤打破进人制度的学科化,从源头保证学科背景的多样性,配备合理的互补人才,使图书馆整体结构得到优化。

⑥建立新的人才管理模式,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高校图书馆领导要勇于决策,选贤任能,在用人方面要有爱才惜才之心,识人用人之法,大胆启用各种优秀人才,并制定科学的绩效考核办法,重视人的工作贡献,将工作考核结果与馆员的年度评优、职称、职务晋升直接挂钩,鼓励先进,督促后进,以充分发挥调动图书馆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 结束语

现代教育观使高校图书馆成为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舞台。教育职能成为高校图书馆的主要职能,高校图书馆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充分认识其教育职能的重要意义,充分发挥其教育优势,不断拓展、强化和创新自己的教育职能,更好地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在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中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李立国.工业4.0时代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6(1):6-15.

[2]阎光才.我们教育究竟缺什么[J].新华文摘,2016(6):115-116.

[3]卓毓荣.高校图书馆教育职能辨析与提升[J].图书馆论坛,2011(4):20-22.

[4]霍东燕.高校图书馆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域应对策略[J].图书情报学刊,2016(1):4-6.

[5]王群,等.高校图书馆营销策略研究[J].图书馆,2011(2):100-101.

[6]庞桂娟.《IMLS焦点:学习在图书馆》报告解读及思考[J].图书馆,2016(3):28-32.

[7]姜传菊.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策略[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194-195.

[8]李后卿,等.论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优化配置的新常态[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6(1):53-56.

[9]郑芬芳.MOOC时代的信息素养教育探讨[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5(1):8-10.

[10]白新勤.高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新态势[J].情报科学,2013(3):62-67.

[11]钱力,等.数字参考咨询集成服务平台的构建[J].图书情报工作,2015(3):28-34.

[12]张红琳.创新图书馆教育职能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J].农业科技情报学刊,2012(4):150-153.

[13]刘荣清.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教育职能的拓展[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5(7):8-10.

[14]黎景光.创新驱动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InFlow模型实证研究[J].图书馆学情报学,2016(1):63-70.

[15][美]F.W.兰开斯特撰,王兴译.生存无从强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1):19-23.

[16]姚伟.基于社会媒体的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创新与发展[J].图书馆学刊,2015(3):75-77.

[17]宋敏.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的构建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6(2):47-50.

[18]张红琳,等.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的实践与发展建议[J].图书与情报,2015(2):133-136.

猜你喜欢
教育职能高校图书馆
如何在初中历史课程中履行教育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