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园可达性研究方法综述

2016-11-24 14:15王磊贾颜斌朱琳琳孙妍
价值工程 2016年30期
关键词:城市公园

王磊++贾颜斌++朱琳琳++孙妍

摘要: 一个城市公园水平的高低不单单取决于公园的数量和规模,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该城市公园布局的合理性和公园服务效率两个方面。因此研究公园可达性是评价一个城市公园服务效率高低的重要指标。文章主要从公园可达性分析方法以及不同城市类型的公园可达性研究概况进行综述分析,对以后城市公园可达性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Abstract: The level of city parks not only depends on the number and size of the park, and more importantly on the rationality of the layout of city parks and the efficiency of the park service. To research the park accessibility i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to evaluate the efficiency of the city park service.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park accessibility and the research situation of the park accessibility of the city park with different types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related research of the city park.

关键词: 城市公园;可达性;公园服务效率;公园供需比

Key words: city park;accessibility;park service efficiency;park supply and demand ratio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0-0160-02

0 引言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的消费观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更多地关注生活方式和文化方面。同时随着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不再把评价公园的标准局限于城市公园的数量和质量上。人们已经开始注重能否方便快捷地进入公园,公园是否能够满足日常的游憩需求以及公园的选址是否能更好地服务大众。因此,城市公园可达性已成为除公园的数量和面积之外的又一个颇受人们关注的城市公园的评价指标。

1 公园可达性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可达性“简单地说”只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容易程度,1959年汉森(Hansen)首次提出了“可达性”的概念,将其定义为交通网络中个节点相互作用的机会大小。40多年来可达性的研究无论在哪对现实世界的抽象还是再揭示区域空间结构演变机理和模拟城市动态演变过程方面均取得了重大进展,可达性已经成为决定个人生活方式和区域前景的一个关键行的因素。具体的常用研究方法及其特点概括如表1所示。

2 对中心城区公园可达性的研究进展

目前城市公园可达性的研究所借助的方法主要有“3S”技术等,结合城市特点进行城市公园服务效率的研究。在国内最早将可达性分析应用于城市绿地系统评价的是俞孔坚等以广东省中山市城市公园绿地为例,运用阻力模型,对中山市的城市绿地可达性进行了研究。

尹海伟等在“3S”技术的支持下,采用费用加权距离法,对济南市整体绿地系统和公园与广场绿地可达性的时空动态变化及原因进行了分析,为合理调整与设计济南市城市绿地系统提供了科学依据。马林兵等以广州市为例进行了研究,结合基于网格划分的城市公园可达性研究方法,具有良好客观性。宋秀华等以泰安城区QuickBird数据资料为基础,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支持下,采用成本加权距离法,对城市公园绿地现状和规划进行了可性分析,并通过GIS的网络分析法分析了南阳市公园布局状况。周丽娟等基于网络分析的方法和GIS技术平台,以深圳市公园绿地规划为例,从步行和公交两种交通方式对现状公园可达性进行了实地验证。徐彦秒等以南阳市中心城区为例,通对城市公园的空间可达性和服务状况进行研究,分析现状城市公园空间可达性盲区和现状运行负荷压力较大的公园,为城市公园绿地规划以及城市公园空间分布布局的优化提供依据。袁熠选取我国的首都北京市作为研究对象,以统计数据与卫星影像作为参考,结合已有的OSM数据构建了北京市城区六大辖区的空间网路数据集,借助ArcGIS软件对北京市城区的城市绿地可达性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另外,作者参考已有的模型算法,引入引力模型的概念对北京市城区的城市公园绿地进行评价,获得研究区域的实际可达性分布。

我国的地形复杂,尤其对于山地城市公园可达性的研究较为困难。王兰基于相关专业理论,在对可达性已有研究成果和重庆市典型山地城市公园调查的基础上,分别从山地城市公园可达性定义、研究方法等角度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尹海伟,孔繁花等构建城市绿地社会功能评价模型,将可达性与公平性数据通过GIS技术导入公园的功能评价核心指标体系中。“以人为本”、“社会公平”的理念被应用于城市建设中。并以上海和青岛为实证,对新构建的系列指标进行了分析与检验。李博等应用GIS提出一种易操作和可验证的,综合考虑了绿地规模、人口分布和交通成本因素的绿地可达性指标定量评价模式,比较客观准确的建立了阻力模型针对城市公园绿地规划和建设的特点。

3 国外城市公园可达性研究概况

美国学者汉森(Hansen)首次正式提出了可达性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交通网络中各节点相互作用的机会大小。此后,可达性这一概念被广泛应用于地理学各个领域,如:城市规划、交通规划、景观规划、选址分析和区位评价等,并因此成为国内外研究热潮。1990年美国颁布的对景观可达性进行考虑的历史上标志性的法令(美国扶残条例)(ADA),使美国的景观建筑师开始对大众性设计与无障碍设计进行比较研究,并进行大量的具体实践。大众性设计的原则与理念被重新定义。“大众性设计”被著名景观建筑师罗密斯赋予新的涵义。设计公共空间的意义也得到升华。公园数量、人口分布特点、行进时间和可达性等指标最早被Erkip F.(1997)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之后,对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市(Ankara)公园的可达性及服务效率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结论表明人们是否经常使用公园主要由距城市公园的距离和居民的收入水平高低来决定,并初步讨论了一种距离与城市公园绿地之间的关系。

4 结语

文章主要从公园可达性分析方法以及不同城市类型的公园可达性研究概况进行综述分析。得出:城市公园可达性研究通常是在“3S”技术基础之上,通过各分析方法,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具体到城市公园的供需比和服务效率等指标,直接对城市公园质量进行评价。而不再是单纯得以公园数量和面积来直接评定城市公园的优劣。这对以后国家园林城市评选标准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通过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可以发现,目前对城市中心公园可达性的研究交集中,对城市新城区、独立城区的研究近乎没有,因此建议未来的研究应当重点考虑新城区、独立城区公园的可达性及服务效率,紧跟城市化发展进程,为城市规划建设提供合理化指导意见。

参考文献:

[1]胡志斌,何兴元,陆庆轩,陈玮,李月辉,刘常富.基于GIS的绿地景观可达性研究——以沈阳市为例[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6).

[2]林仲煜,胡纹.从上海陆家嘴到重庆东部新城——一种可操作的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土地利用形态的探索[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6(03).

[3]Robert C. Corry,Raffaele Lafortezza. Sensitivity of landscape measurements to changing grain size for fine-scale design and management[J]. Landscape and Ecological Engineering. 2007 (1).

[4]肖星,杜坤.城市公园游憩者满意度研究——以广州为例[J].人文地理,2011(01).

[5]李小马,刘常富.基于网络分析的沈阳城市公园可达性和服务[J].生态学报,2009(03).

[6]李道勇,运迎霞,董艳霞.轨道交通导向的大都市区空间整合与新城发展——新加坡相关建设经验与启示[J].城市发展研究,2013(06).

[7]梁思思.基于场所和自然的新城总体设计理念探索与实践——以以色列莫迪英新城规划为例[J].规划师,2013(01).

[8]周丽娟,陈柳新,高俊为.基于GIS网络分析的深圳市公园绿地可达性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8):2001-2002.

[9]徐彦秒,黄静静.基于GIS技术的公园可达性分析——以南阳市中心城区为例[J].城市建筑,2014(35):251-271.

猜你喜欢
城市公园
基于AHP的城市公园体育资源评价体系及实证探究
从“城市公园”到“公园城市”
刘玮玉艺术作品
我将打扫城市公园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探讨
立体绿化在城市公园设计中的运用
城市公园景观建设中的生态问题探讨
浅析城市公园中的景观设计
论城市公园设计
浅析城市公园种植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