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谈万选》版本、出版时间、编者及来源新论

2016-11-25 22:27陈国军
文学与文化 2016年1期
关键词:王世贞奇闻万历

陈国军

《清谈万选》版本、出版时间、编者及来源新论

陈国军

《清谈万选》现存两个版本;从《昙阳仙师》“相国”一词,结合版本,可以断定它出版于万历十三年至十七年夏之间;本书的编者为林世吉;小说题材的主体来源为《鸳渚志异雪窗谈异》和《湖海奇闻集》。

版本 编者 出版时间 小说题材来源

《新镌全像评释古今清谈万选》,又名《古今清谈万选》、《清谈万选》、《万选清谈》,是明代万历时期一部重要的小说选本。因此,本人在《明代志怪传奇小说研究》中,对其编者、成书时间、作品来源、价值等进行了简略论述。①陈国军:《明代志怪传奇小说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367~368页。近来,向志柱、任明菊等学者先后发表大作,对《古今清谈万选》进行了深度考述和论证。②向志柱:《〈湖海奇闻〉、〈古今清谈万选〉、〈稗家粹编〉、〈幽怪诗谭〉四种考述》,《明清小说研究》2010年第2期;任明菊、任明华:《〈古今清谈万选〉的编者、来源、改动及价值》,《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本人近期检得一些文献,特成此文,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一 《清谈万选》现存两个刊本

《清谈万选》全称《新镌全像评释古今清谈万选》,所谓“全像”,是指小说文本所插68幅图像;所谓“评释”,是指小说中的眉批与夹注;所谓“古今”,是指小说作品创作的时代属性;所谓“清谈”,是指小说“出处声律”,“阴阳变化、屈伸往来,幽明隐显、损益劝惩”的宗旨;而“万选”,则既指编者的选择范围,也表示出编者万中选一的选编态度。

《清谈万选》存两种刊本。一是美国国会藏万历刊本,1985年台湾天一出版社据以影印,刊入《明清善本小说丛刊初编》。本书采用十行二十字明代通行刻书模式,六册。前有《清谈万选引》,题“泰华山人书于金陵之大有堂”。目录题“金陵周近泉绣梓”。卷一、卷二题为“人品灵异”,凡载故事三十二条;卷三、卷四,题名“物汇精凝”,凡三十六条,计六十八条。文末题“新镌全像评释古今清谈万选”。每个故事均以四字命名;在每则小说前配有图像,图左右两旁各有十一字的楹联及四字横批以概括出小说的基本内容;每条故事有长短不均的评释,评在眉端,释为夹注。所选小说文字有删节,故事插图,雕刻古拙,无徽刻之纤巧。美国国会藏本,有两处明显的刊刻错误。一是条目数量有误。此书卷二目录“人品灵异下,凡一十六条”,正文实则十七条。二是有两篇小说在目录与正文顺序上互乙。卷二目录顺序均为“《骷髅酿祟》—《旅魂张客》—《玉簪示信》”,而正文则为“《旅魂张客》—《骷髅酿祟》—《玉簪示信》”的顺序。

第二种刊本是嘉德拍卖行2007年夏季拍卖刊本,未见。①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官方网站:http://www.cguardian.com/tabid/77/Default.aspx?oid=357300。据书影,知此也为万历金陵大有堂刊本。四册,首有“泰华山人”序,书于金陵大有堂。第四卷末有“万历己丑夏月/吾冈杨氏绣梓”两行牌记,书中每卷一幅插图,共有“日璧重辉”等金陵版画68幅。

美国国会藏本与嘉德拍卖本,一为六册本,一为四册本,两者明显不是一个版次。两个版本孰先孰后,究难探明。倘若嘉德拍卖本在前,则“万历己丑夏月”为《清谈万选》原刻时间;反之,美国国会藏本在前,则“万历己丑夏月”为其再刻时间。

二 《清谈万选》的编者是林世吉

《清谈万选》前有泰华山人所作小引;吕天成《曲品》卷上有“泰华山人”,且言“别号莫稽,诸人未识”,卷下录其《合剑》传奇一种。祁彪佳《远山堂曲品》“能品”著录泰华山人两部传奇作品《合剑》、《玉枚》。因此,早期对泰华山人的研究多为戏曲研究者。如傅惜华《明代传奇全目》卷二:“林世吉,字不详,别署泰华山人,或误作泰华山民。”②傅惜华:《明代传奇全目》卷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第149页。吴书荫《曲品校注》卷上“泰华山人”笺注,引《濂江林氏家谱·户部员外郎泰华林公传》,认为作者为林世吉。他们认定泰华山人为林世吉的唯一证据,就是林世吉号泰华。由于考证缺失过程,且名号相同也不是科学的考据方法,因而,也有不少学者对此存疑。如王重民《中国善本书提要》,以为“泰华即近泉之别署”,程毅中也认为“泰华山人似即周近泉”③王重民:《中国善本书提要》子部小说类,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399页;程毅中:《古代小说钞》(明代卷),中华书局,2001年,第314页。。

《清谈万选》有两篇事涉明代文人的小说作品。一是卷一开篇的《张侯回生》,二是卷二的首篇《昙阳仙师》。而这两篇小说都与王世贞、王世懋兄弟关系密切。

发生于隆庆元年七月朔日至九月终旬的张尧文死而还生事,是在士夫之间广为流传的神异之事。最早传播此事的是张尧文之兄张克文,他在任工部主事期间,在不同场合,不断渲染其事。听其事而录的有王世懋《张氏回生说》、余有丁《余文敏公文集》卷五、张萱《西园闻见录》卷三等;万历七年,朱震孟以当事者的身份创作了《回生传》,此文载于《河上楮谈》卷一,读而志之者,有王同轨《耳谈类增》卷二八、陈师《禅寄笔谈》卷九等。万历十一年,张尧文进士及第,任泾县县令,安徽绅士方用彬“对此事极感兴趣,以此为题,徵王世贞、袁福徵、徐桂、曹昌先、方颐静、马一卿、汪大成、俞仲礼等人诗作”,在徽州纪录或创作《回生传》的,主要有胡岳松《张氏回生传》、施笃庆《张后回生传》、潘之恒《亘史》外编卷二等。其中,用力甚勤的除了方用彬外,当数王世懋和曹昌先。王世懋除写作了现存于《王奉常集》卷二八的《张生回生说》外,还创作了一篇至今未见的“少宗伯太仓王公为作《回生传》”;而曹昌先作为王世贞、王世懋的外甥,居中多所联系④《明代徽州方氏亲友手札七百通考释》第一册,第326、405、431、506、556等页。月册085条:“《回生诗》,司马冗剧,恐未能得,如何?”可见方用彬曾请托曹昌先求王世贞写诗。。

卷二《昙阳仙师》所写王焘贞白日飞升神异之事,为之作传的,据文献记载,有王锡爵《化女昙阳子事略》、王世贞《昙阳大师传》、王世懋《书〈昙阳大师传〉后》、《望崖录》外编所记师事昙阳子事、徐渭《昙阳大师传略》、范守己《昙阳仙师传》、胡应麟《昙阳登真编》以及邓球《闲适剧谈》卷五所作昙阳事迹等。王世贞《弇州续稿》卷一八六《寄胡司徒》言:“荆石宗伯家刻《昙阳大师编》”,即是王锡爵的《化女昙阳子事略》。王世贞于万历九年创作了《昙阳大师传》,并将此文广为推介。《弇州续稿》卷一八八《王大参阳德》:“所草《昙阳仙师传》附览,倘有一二可采择者,庶几颐吉小助耳。余情,曹子念当悉之。”《弇州续稿》卷一九三《石拱辰司马》:“昙阳子化事,想或闻之。其所以化,恐未悉也。今录上一通,欲吾丈知天下有真人、有真理,幸毋以为痴人语也。”《弇州续稿》卷二○一《支礼部》:“近草得《昙阳仙师传》,文笔冗弱,不能精,姑取核耳,慎莫使人闻之。”《弇州续稿》卷二○七《荅穆考功》:“近草得《昙阳仙师传》,附览。此殆非师意,窃恐世口世耳张大苛擿,皆不能经,故以椎语破之,即得罪,弗敢恤也。”为昙阳传记创作、传播,用力最勤的无疑是王世贞和王锡爵。

昙阳大师之事,是王世贞官宦仕途和宗教精神等方面发生重大转折的一个关节点。虽然《清谈万选》卷二的《昙阳仙师》,无法考证出自何人之手,但它准确地表达出了王世贞的情感寄托和宗教情怀。《昙阳仙师》,连同《清谈万选》的出版时间,清楚地表明编辑和出版本书的作者,与王世贞有着密切的关联。

林世吉家族与王世贞友善。目前文献所知,除了王世贞《弇州山人四部续稿》卷一三《林天迪参军奉使吴越过该弇中有赠三首》外,王世贞《弇州续稿》卷七五《林宗伯传》则提及林世吉二弟林用勤请王世贞为其父写传、三弟林用升为王世贞的弟子。

《清谈万选》有着明确而开明的小说观念和汇编审美思想,将小说视为“觉民之铎响”、“载道之乘卫”,并把小说提升到与“六经”并肩的高度。至于《引》言所谓:“乃一日,(友)人手书谒余,即之题曰《清谈万选》”,乃小说家的故作狡狯之言,本书的作者就是泰华山人林世吉。林世吉(1547—1616),字天迪,号泰华、泰华山人、层城山人,福建闽县林浦乡(今福建闽侯城门乡)人。《传》云:

公讳世吉,字天迪,号泰华,文恪公长子。以荫入太学。历参戎幕,综核详明,累升自户部员外郎。榷税临清,釐革宿弊,国计用周,而商贾称便。差满乞休,与王懋复、余宗汉等结玉鸾诗社,雄章丽句,流传海内,时号“闽中七子”云。公累叶贵盛,而冲和恬淡,海内名士,如王元美辈,莫不乐与之交。初侍文恪公于史馆,济南殷相国目之曰:‘此丹穴凤毛也’其为名流所器重如此。勇于为义,南台大桥倾杞,公合众修葺,迄今行道颂德。岁大祲,施粥通衢,全活甚众。所著有《丛桂堂集》、《雕龙馆》、《群玉山房》诗集行于世。

所著作品还有传奇《玉枚记》、《合剑记》,小说汇编《古今清谈万选》四卷。闽县林浦林氏为明代名宦世家,享有“三代五尚书七科八进士”的盛誉。林世吉祖父林翰(1434—1519),曾官南京吏部、兵部尚书;叔祖林庭昂(1472—1541),曾任工部尚书;祖父林庭机(1506—1581),曾官南京工部、礼部尚书;父林燫(1524—1580),曾任南京工部、礼部尚书;叔林烃(1540—1616),官南京工部尚书;此之谓“三代五尚书”。再加上高祖林缪、堂兄林炫、族叔林庭堂,均进士及第,是谓“七科八进士”。林世吉以贵介公子而好文,与王世贞、胡应麟、李言恭、曹学佺、赵世贤、佘翔、徐兴公等交好,常有诗社活动。

三 《清谈万选》的刊行时间

《清谈万选》的刊行时间,因小说收录“昙阳仙师”事在万历八年九月,故王重民认为“是书必纂刻于万历八年以后矣”①王重民:《中国善本书提要》子部小说类,第399页。。此观点遂为学界采信。其实认真研读该文,则对本书的成书时间,会有更为精确的认知。

昙阳仙师,即王锡爵女王焘贞(1558—1580),其白日飞升之时为万历八年九月九日(1580),此时其父正以礼部右侍郎在家省亲,但本文称其为“相国”。“相国”一词,其意虽多有嬗变,但大都指“宰相”、“丞相”或执政者,至明代,内阁大学士则雅称为相国。而王锡爵入阁时间,最早为万历十二年十二月。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三“王氏奇迹”条曰:“万历中,吾州王锡爵以会元及第,四十余而至少宗伯,抗时相,直节重天下。会其弟提学副使鼎爵归省,父封詹事,梦祥;母吴淑人,俱无恙。女昙阳子,以贞节得仙,白日升举。后五载,服初禫,召入为文渊阁大学士,天下艳之。”《明史》亦言:“(十二年)十二月甲辰,以前礼部侍郎王锡爵为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十二年冬,即家拜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①《明史》卷二○《本纪》第二○“神宗一”;《明史》卷二一八本传。,而《王文肃公文集》卷一四《王文肃公传二》:“甲申,以礼部尚书召入阁,终丧,犹未驾,上遣行人促召。乙酉,赴阙。”而《王文肃公文集》卷一三《哀荣录》所载《敕命》曰“(万历)十四年,任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②王锡爵:《王文肃公文集》卷一三,《四库存目成书》第136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451页),卷一四,第482页。,误。如是,则本书成书时间在万历十三年以后矣。

昙阳仙化,为明代万历时期朝廷斗争颇为密切的政治事件,是王世贞与王锡爵“逃世”之举。王世贞由于其个性和卓越的文学才能,与当时的三任执政者颇为不和。王锡爵在为王世贞所写的神道碑文中写到:“公尝屈指前后所忤三相国。分宜睚眦杀人,入其网,无得脱者;新郑褊而敖于言,尝力持其《讼冤》、《请急》二疏不肯下,既而悔之,知其无他肠也;若江陵则忤且合,以飞钳钓饵杂出中人,手书不时至,皆欵欵输心道旧语,计未有以绝之。会予化女以守节感冥契,立恬澹教门。公有当于心,辄焚笔研,谢宾客,与余结庐城南,戒食梵诵甚苦,间相对谈平生所经啼哭险夷之境,如梦如醒,且沾沾喜也。盖自是,江陵始息意予两人,不深忌予,亦不复以官爵饵,公予两人亦相得也。曰:‘此度世不足,逃世不有余乎?’”③王锡爵:《王文肃公文集》卷六《太子少保刑部尚书凤州王公神道碑》,《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136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307~312页。因此,师事昙阳,是王世贞仕宦生涯的需求,也是他宗教情怀的自觉皈依。

即使王世贞、王锡爵如此“逃世”,也难免深陷政治漩涡之中。《弇州续稿》卷一百四十《亡弟中顺大夫太常寺少卿敬美行状》:

昙阳子既以化,元驭具其事,属世贞传,而弟手书授之梓。给事某、御史某乃极论元驭与不谷诪“张为恠幻”,而留省应之,至波及弟与故沈太史懋学,业已报闻,弗竟矣。而弟慨然谓:“学使者为诸生师帅,即弗竟,而业已见指摘,何颜复教授诸生?”乃移文两台乞骸骨,而单车之境上,度台发,即买一舴艋径归。诸生有竭蹷而送者,犹为之讲说秇文不倦。时元驭之弟家驭,亦自河南谢学政归,天下闻而髙此。

王锡爵也受到了强烈的政治压力。《神宗实录》卷二三八称:“其女为妖蛇所污,计为掩饰,作《昙阳子传》,自称曰:‘奉道弟子。’”当时的首辅为张居正,他听闻此事后的态度使得事态渐趋平静。《王文肃公文集》卷一四载:“久之,台省承意,论公以昙阳事,江陵笑曰:‘若欲借神仙敌羶途耶?神仙世所有,但元美一传,引人谈柄耳。’事竟寝。盖江陵虽忌公,而以公论所归,无所难也。”

万历九年,王世贞等人撰写的关于昙阳“升化”的传记,成为政敌的攻讦对象。王世贞王世懋兄弟、沈懋学等,均遭到论劾。王世贞在写给《支礼部》的信中言“近草得《昙阳仙师传》……慎莫使人闻之”,以及《弇州续稿》卷二○七《荅穆考功》言“近草得《昙阳仙师传》……窃恐世口世耳张大苛擿,皆不能经,故以椎语破之,即得罪,弗敢恤也”,可以看出王世贞对“昙阳仙化”之事的政治层面影响的满心焦虑和深层顾忌。

作为好友,林世吉一定会在“昙阳”事件的政治纠纷尘埃落定后,才有可能将此事编入本书中。因此,当万历十年张居正的死亡和万历十三年王锡爵的入阁,使得昙阳“升化”事件得以平息之后,林世吉才于万历十三年至万历十七年(1589)间编纂《清谈万选》。至于万历十九年(1591)七月二十四日,福建按察佥事李管上疏劾论申时行十罪,词连语侵王锡爵,则是昙阳仙化事件的余波。①《神宗实录》卷二一八:“万历十七年十二月甲戌,福建按察佥事李管上疏劾论申时行十罪。”《眀史》卷二三○《列传》第一一八“汤显祖·李管”:“显祖建言之明年,福建佥事李管奉表入都,列时行十罪,语侵王锡爵。言惟锡爵敢恣雎,故时行益贪利,请并斥,以谢天下。帝怒,削其籍。甫两月,时行亦罢。”

四 《清谈万选》的作品出处

《清谈万选》所选小说虽不注明出处,但可考者众。小说所辑故事,如《虢州仙女》(卷二)出《续幽怪录》卷一,《旅魂张客》(卷二)出《夷坚志》卷一五,《洛中袁氏》(卷三)就是《传奇》中著名的《孙恪》,《苑中奇瓣》(卷四)、《西顾金车》(卷四)分别出自《博异志》和《宣室志》。但《清谈万选》更多的是取诸明代的志怪小说作品。其中《婉妤呈像》、《孔惑景春》(卷二)、《新郑狐媚》(卷三)出《剪灯余话》;从侯甸《西樵野纪》中挑选二篇(《配合倪升》、《老桂成形》),从周绍濂《鸳渚志余雪窗谈异》中抽绎《张生冥会》、《吴生仙访》、《贝琼遇旧》、《倪生雪夜》、《曹异龙神》、《窗前琴怪》、《灯神夜话》、《邪动少僧》、《会稽妖柳》九篇。

值得注意的是,本书深受周礼《湖海奇闻集》的影响。本书卷二《玉簪示信》就出自周静轩的《湖海奇闻集》卷六的《碧玉簪记》;此外,本书将小说分为“人品灵异”和“物汇精凝”两类,其实就是对《湖海奇闻集》的接受与改造。所谓“人品灵异”,即《湖海奇闻集》的卷一、二的“人品灵怪”、“胭脂灵怪”;而“物汇精凝”,实则为《湖海奇闻集》卷三、四、五的“禽兽灵怪”、“木石灵怪”、“器皿灵怪”的变易。《清谈万选》中出现了大批引用童轩《清风亭稿》诗篇的小说作品,而引用童轩诗篇,不论作品有着诗词多引用而非自创、多数诗词也与作品情节不符等缺陷,但据深入阅读过《湖海奇闻集》的明人孙绪的论断:“周又著有《湖海奇闻》,命意遣词,萎弱凡近,亦往往有不通处,读之可厌。然其中诗,首首警策。窃以为将之他人者,而未敢以告人也。后因遍阅本朝正统、景泰间诸名公诗集,自卞户部、王舍人而下,凡即事咏物之什,无不被其剿入。杜撰一事,联合诸诗,遂成一传。言之可羞,然亦非善窃者矣。”②[明]孙绪《沙溪集》卷一三,《四库全书》本。言此类作品为《湖海奇闻集》的小说,亦是一种有文献支撑的学说。③关于《湖海奇闻集》的论述,见陈国军:《周静轩及其〈湖海奇闻集〉考论》,《文学遗产》2005年第3期。据此,则《安礼传琴》、《尚质联吟》、《傒斯文遇》、《希圣会林》、《以诚闻咏》、《夏子逢僧》、《郑荣见弟》、《吴将忠魂》、《魏沂遇道》、《蒋妇贞魂》、《驿女冤雪》、《顾妃灵异》、《明妃写怨》、《夜召韩生》、《野婚医士》、《配合倪升》、《留情庆云》、《诗动秦邦》、《妓逢严士》、《骷髅酿祟》、《玉簪示信》、《拜月美人》、《东墙遇宝》、《古冢奇珍》、《笔怪长吟》、《四妖现世》、《三老奇逢》《渌河五妖》、《怪侵儒士》、《汤妪二妇》、《建业三奇》、《渭塘舟赏》、《荔枝入梦》、《老桂成形》、《泗水修真》、《巫山讹处》等三十六篇小说,出自《湖海奇闻集》。

五余论

《清谈万选》作为一部小说选本,因《昙阳仙化》一文,而涉及明代万历中期的一场政治党争。从小说的出版与昙阳事件的纠葛,可以看出编者对此事过程的熟悉和了解。而林世吉因其弟林用升为王世贞的弟子,故充分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与利害关系。因本书称王锡爵为“相国”,且本书存在“万历己丑夏月吾冈杨氏绣梓”的金陵大有堂刊本,因此,其编辑、成书时间当在万历十三年至万历十七年(1585—1589)间。本书虽从《湖海奇闻》和《鸳渚志余雪窗谈异》等作品中,选取小说、节录成篇,但其“诗文小说”特征清晰,具有明代传奇小说向清代《聊斋志异》型小说过渡的功用,应该引起研究者的深入思考。

New Ideas on Versions, Publication Time, Compilers, and Origins of Complete Collection of Ancient Tales

Chen Guojun

There exist two versions of Complete Collection of Ancient Tales.Judging from the term “xiangguo”(prime minister) in "Immortal Master Tanyang" and the version, it is likely to conclude that Complete Collection of Ancient Tales was published between 13th year to 17th (1585-1589) year of the reign of Wanli Emperor.It is compiled by Lin Shiji.The main parts of the novel are adopted from the legendary stories of Peculiar Tales by the Snow Window and Fantastic Stories of Lake And Sea.

Version; Compiler; Publication Time; Subject Matter of a Novel; Source

(陈国军,中国武警学院基础部副教授)

猜你喜欢
王世贞奇闻万历
奇闻趣事
书坊与名士:万历年间戏曲评点兴起的双驱
挑拔平硬,方劲古拙—从王世贞管窥明代隶书的审美观念
科学奇闻60秒
嘉靖、隆庆、万历时期景德镇瓷器胎体与青花发色特征研究
窥秘明代王世贞的书画鉴藏世界
论万历朝播州杨氏土司之覆灭
恨屋不及乌
近十年王世贞史学研究述评
明代万历年间“矿监税使”研究的现状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