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小麦田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评价与施肥建议

2016-11-25 09:17杨用钊张杰范东正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6年7期
关键词:分布规律微量元素土壤

杨用钊 张杰 范东正

摘要:为实现淮安市小麦田土壤科学施肥,研究铁、锰、铜、锌、硼等有效态微量元素的分布规律及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麦田土壤有效态铁、铜不缺乏,有效态锌、硼普遍缺乏,潮土缺锰较普遍。小麦中后期应有针对性开展锌、硼肥喷施,潮土还应增加锰肥喷施,以达到防小麦早衰及干热风的目的。

关键词:微量元素;土壤;小麦田;分布规律

中图分类号:S15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6)07-0005-03

植物生长所必需的铁、锰、铜、锌、硼等微量元素主要靠土壤和施肥供给。农业生产中,随着N,P,K化肥用量的增加,农作物从土壤中带走的微量元素越来越多,如果不补充施肥,会造成作物营养比例失调、产量降低和品质变劣。土壤类型、农业生产条件、施肥方式和施肥强度,均会引起土壤理化性状和养分变化,进而影响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因此要求因土因作物科学合理施肥。盲目施肥既增加农业生产成本,也不利于增加作物产量和改善作物品质,因此,微量元素的施用应根据土壤类型和作物种类分区进行,确保效益最大化。通过分析与评价全市小麦田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明确全市铁、锰、铜、锌、硼等有效态微量元素现状、分布规律及相关关系,为全市小麦测土配方施肥及小麦中后期喷施微肥防干热风、防早衰等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基本情况

淮安市位于江苏省北部平原腹地,地处黄淮平原和江淮平原,地势平坦,地形地貌以平原为主,市境西南部有部分丘陵岗地,地势较高。全市总面积1.01 km2,耕地面积39.28 hm2。土壤类型以水稻土、潮土和黄棕壤等为主。种植方式主要为稻麦轮作,小麦播种面积29.1 hm2。

1.2 采集地点与采样方法

2014年,结合全市小麦田块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壤图,根据不同土壤类型在田块中的分布情况,用网格布点的形式采集样品714个,取样深度0~20 cm。土样混匀后,按四分法保留土样1 kg,剔除杂物,风干,用土壤粉碎机粉碎过2 mm筛,装袋备用。为防止污染,土样采集、粉碎等前处理均使用木制工具和塑料制品。

1.3 测定方法

土壤有效态铁、锰、铜、锌用DTPA浸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有效硼用沸水浸提—姜黄素比色法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土壤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

土壤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结果见表1。根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设定的土壤养分含量临界值指标,对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进行分析。有效态铁、锰、铜、锌、硼含量平均值分别为45.54,17.94,2.90,0.88,0.32 mg/kg,均远高于临界值。但由于土壤理化性状、施肥习惯等不同,各元素变异系数不同,表现出丰缺状态不同,土壤有效态铜不缺乏,有效态锰、锌、铜缺乏较多。有效态铁含量在1.24~108.42 mg/kg之间,变异系数62.23%,低于临界值样品占总样品的1.40%;有效态锰含量在1.18~73.03 mg/kg之间,变异系数88.07%,低于临界值样品占总样品的31.79%;土壤有效态铜含量在0.39~8.71 mg/kg之间,变异系数46.55%,所有样品均高于土壤丰缺临界值;土壤有效态锌在0.04~3.45 mg/kg之间,变异系数64.77%,低于临界值的样品占总样品的27.03%;土壤有效硼含量在0.01~1.64 mg/kg之间,变异系数93.75%,低于临界值的样品占总样品的47.06%。

2.2 分县(区)土壤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

全市各县(区)土壤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结果见表2。

由表2可见:涟水县、淮阴区、淮安区、清浦区、金湖县、洪泽县、盱眙县麦田土壤有效态铁含量平均值分别为31.53,15.57,42.69,49.08,75.20,81.89,34.41 mg/kg,除盱眙县低于临界值的样品占样品总数的8.62%外,其它各县(区)小麦田土壤有效态铁均高于临界值;有效态锰含量平均值分别为6.99,5.02,8.43,20.43,26.39,44.64,23.48 mg/kg,低于临界值的样品占比分别为54.11%,88.09%,60.67%,25.40%,0,0,9.48%,涟水县缺锰最严重,洪泽县、金湖县不缺锰;有效态铜含量平均值分别为2.66,2.06,3.49,3.25,3.68,4.00,1.72 mg/kg,所有样品均高于临界值;有效态锌含量平均值分别为0.68,0.40,1.84,0.81,0.93,0.92,0.84 mg/kg,低于临界值的样品占比分别为38.35%,76.19%,15.73%,41.27%,7.50%,11.93%,13.79%,淮阴区缺锌最严重,金湖县最轻;有效态硼含量平均值分别为0.13,0.13,0.11,0.78,0.68,0.14,0.49 mg/kg,低于临界值样品占比分别为57.14%,58.33%,49.44%,49.21%,36.67,32.11,49.13%,淮阴区缺硼最严重,洪泽县最轻。

总体而言,全市各县(区)麦田土壤的有效态铁、铜基本不缺乏,有效态锰、锌、硼则较缺乏。涟水县、淮阴区、淮安区等以潮土为主的区域,盱眙以棕壤、砂姜黑土为主要土壤类型的区域,以缺锌、硼、锰为主。金湖、洪泽等土壤类型以水稻土为主的区域,以缺锌、硼为主。

2.3 pH与土壤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间的关系

土壤pH值与土壤微量元素的有效态含量关系密切,强烈影响土壤锰的可溶性和赋存形态,表现为土壤锰的可溶性随pH值降低而增加。土壤铁、土壤硼的有效性与土壤pH值呈负相关。研究表明(表3):土壤pH与土壤有效态铁、锰、铜、锌、硼均呈负相关,与锰负相关最显著,r=-0.716 6,其次为铁,r=-0.669 6,与铜、硼、锌负相关度较小,相关系数分别为-0.213 1,-0.101 5,-0.005 5。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间呈正相关关系,其中,土壤有效态铁和锰相关性最大,相关系数为0.727 9;其次为铁与铜,相关系数为0.505 8;其它元素间也呈正相关,但相关性不高。

3 结论与建议

全市小麦田土壤微量元素有效态铁、锰、铜、锌平均值高于临界值,有效态硼低于临界值,但各元素变异系数不同,分布不均匀。有效态铜所有值均高于临界值,含量较丰富,有效态铁、有效态锰、有效态锌、有效态硼分别有1.40%,31.79%,27.03%,47.06%的样品低于临界值。

全市各县(区)麦田土壤有效态铁、铜基本不缺乏,涟水县、淮阴区、淮安区等土壤类型以潮土为主区域,盱眙以棕壤、砂姜黑土为主要土壤类型的区域,以缺锌、硼、锰为主;金湖、洪泽等土壤类型以水稻土为主的区域,以缺锌、硼为主。

张英华等通过去叶和遮光处理后发现,包含锌和铁在内的4种微量元素含量之间及与粒重、蛋白质含量之间存在正向相关,表明籽粒微量元素含量与粒重、蛋白质含量可同步提高。张起昌对不同筋力小麦品种混喷多种微肥后发现,补充微肥有利于小麦对养分的吸收利用,加快了有机物质积累,最终对产量结构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全市小麦微肥施用应根据小麦田微肥分布情况合理开展,促进土壤微量元素平衡,尤其是小麦中后期一喷三防过程中,应有针对性开展锌、硼肥喷施。涟水、淮阴、淮安区等潮土区域,还应增加锰肥喷施,以达到防小麦早衰、防干热风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计小江,陈义,吴春艳,等.浙江稻田土壤有效态中微量元素养分状况分析[J].浙江农业科学,2014(2):252-255.

[2] 刘燕,刘宇庆,刘金龙,等.基于“3414”肥效试验的不同土壤类型小麦田磷钾丰缺指标体系的建立[J].江西农业学报,2011(4):94-95.

[3] 薛炳杰,田坤发,何庆,等.小麦田施用不同微肥对比试验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5(6):74-75.

猜你喜欢
分布规律微量元素土壤
土壤
改造土壤小能手
为什么土壤中的微生物丰富?
土壤的平行宇宙
提醒!慎给宝宝做微量元素检测
微量元素里的大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