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正在形成

2016-11-26 04:36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所高丙中
今日民族 2016年4期
关键词:人类学文化遗产民间

□ 文 / 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所 高丙中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正在形成

□ 文 / 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所 高丙中

“非遗”正在成为新的研究领域

“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虽然是近些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但跟“非遗”相关的各种知识的调查研究,却有上百年的历史渊源。我们熟知的民俗学、民族学(人类学)、历史学、社会学以及文学和艺术都跟“非遗”有关,“非遗”的学术研究,过去都分散在上述各个学科里面。

但现在情况发生了改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获得更大的共识,所以在这个概念之下,原先分散的研究开始整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甚至成为一个学科门类。

“非遗”是当代创造出来的概念,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跟它的含义最接近的词汇,是“民间文化”。而民间文化又细分出民间文学、民间风俗、民间信仰、民间医疗、民间工艺、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剧等相对独立的范畴。

在中国,跟“非遗”有关的论坛的举行、机构的组建,乃至专门的期刊杂志创办,都在勾画出“非遗”研究越来越明晰的未来,“非遗”领域成为一个跨学科整合的典范。

“非遗”保护的原则和难题

对大众而言,提到“非遗”,就想到“非遗”保护,因为在中国,“非遗”概念被接受,首先跟我们传统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有关。“非遗”概念,让保护更加有理有据。学术的研究,从逻辑上讲就是因为实践需要理论支撑,所以不难理解,今天大多数“非遗”的学术研究,都是从如何促进保护工作的角度出发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非遗”保护工作,有一些指导性的原则,其中最基本的原则就是真实性和完整性。但实际的研究和保护,对这些基本原则,也很难落实。因此,“非遗”领域,常常听到学者的批评。比如,旅游中民俗文化的展示,可能就是“二手民俗、再造的传统”,是违背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原则的。

中国情况的复杂,在于我们很多传统的民俗,曾经有一个中断时期,而近些年它们的“复兴”,如何看待?是“非遗”还是当代的创造?这给学术界提供了一个大难题。

“非遗”的价值何在

关于“非遗”的价值,学术界已经形成几种分析思路。第一个是对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文化多样性,就跟生态多样性一样,是当今世界普遍接受的价值观。“非遗”保护,就是要保护多样性,尤其是对弱势群体的文化保护,这种意义更加突出。因为,弱势群体的文化,更容易在当代失传。

“非遗”的意义,第二个分析思路是它的认同功能。这种思路,也并不陌生。我们常常把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视为这个民族的根,所以,必须进行保护。这个逻辑背后,有它的认同功能。

第三个分析思路是“资源”,就是把“非遗”视为当代的一种文化资源。而“资源”意味着它可以开发利用,所以,人们会把“非遗”描述成宝藏,宝库。

(本文节选自《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整合性的学术概念的成型》原载《河南社会科学》 2007 年3月)

猜你喜欢
人类学文化遗产民间
VR人类学影像:“在场”的实现与叙事的新变
“逸入”与“生成”——音乐人类学表演研究的“交互”路径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Tough Nut to Crack
文化遗产是“价值富矿”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文化遗产与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