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孔子的求知乐趣

2016-11-26 11:38齐怡然
长江丛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乐趣孔子

齐怡然



谈孔子的求知乐趣

齐怡然

【摘 要】求知,是孔子生命中最重要的活动之一。他没有把学习看作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通过对孔子学习活动的分析,我们可以把他的求学归纳为三种境界:情有独钟,朝思暮想,如痴如醉。孔子一生立志于学,快乐于学,痴迷于学,终成其大业,万世景仰。

【关键词】孔子 求知 乐趣

孔子一生坎坷,屡遭挫折,但他几乎对此不屑一顾。他胸怀天下,积极乐观,仁爱思想和礼乐治国的信念支撑着他,驱使着他。他奋斗不已。

求知,是孔子生命中最重要的活动之一。他没有把学习看作是一种负担或压力,而是一种乐趣;以一种活泼的心态,勤奋读书,谦恭求学,并持之以恒,倾其毕生精力,真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论语》、《史记·孔子世家》以及《孔子家语》、《春秋•梁传》等古籍中多有这方面的记载。通过对孔子学习活动的分析,我们可以把他的求学归纳为三种境界:

一、情有独钟

据史书记载,孔子的一生爱好并非广泛,似乎唯有求知,“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孔子非常重视学习,“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论语·秦伯》)。孔子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知之者是被动接受,好之者已是主动追求,乐之者则达到痴迷执着的状态。这正是孔子以学为乐、好学不倦、安贫乐道、自强不息的生动写照。叶公问子路: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子路没有回答。孔子就说:“你为什么不样说,他这个人,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孔子强调与其将学习当作一种责任,还不如把它看作一种兴趣。现代人学习往往只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在学习过程中一旦遇到挫折就会气馁,其实只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学习就是一件快乐的事,完全不必大伤脑筋的。所以孔子又提出“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学而》)

二、朝思暮想

无论是讲学杏坛还是周游列国,求学活动不离左右。对于求知孔子可谓朝思暮想,念念不忘。他虚心好学,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在楚国拜见楚国大夫叶公,道教领袖老莱子,楚狂接舆,即使是碰壁也在所不惜,何况在交往中也能学的新知。从《论语》中也可以看出,孔子的学习包括他的教学活动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严谨紧张,不苟言笑,倒是非常轻松愉快、随机而行、随意而发的。孔子自己“入太庙,每事问”(《论语•八佾》),反映了孔子爱学和谦恭的态度。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多听多思考,时时反省自己,随时注重自觉修养;因此他坚持做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在《论语•述而》篇中,有这样的记载:“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他听到一个人唱歌唱得很好听,肯定要请这个人再唱一遍,然后自己再去和他同唱。有关文献中多次提到他能琴善歌。我们可以想象,孔子伟岸的身躯,颔下美髯,浑厚有力的嗓音,再加上胸中奔放的激情与飘逸的才思,这歌声肯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总之,处处留心皆学问,孔子随时注意观察,注重体验,不断地提升自己。

三、如痴如醉

对于知识技能透彻的理解和把握,孔子达到了心领神会的地步,直至忘我的境界。《论语•述而》有着这样的记载:“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之至于斯也。’”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的乐章,三个月都尝不出肉味来,喟叹道:“想不到欣赏音乐竟然可以达到这样令人忘我的境界!”其实,《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在“三月不知肉味”之前,还有“学之”二字,也许这才能表达了当时孔子的真实情景,他的好学已经到了入迷的程度,连吃肉都不知道味道了。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师襄是鲁国著名的乐官。孔子的琴技本来就很高,听了师襄的弹奏之后,他还是下定决心向师襄学习。孔子半个多月坚持练习同一支曲子。师襄劝他:“这个曲子你确实已经会了,学一首新的吧。”孔子却说:“曲调是学会了,可是奏曲的技巧还尚未学好。”过了几日,师襄听着看着,觉得这下连技艺也熟了,又劝他:“技艺已经学好,该学新曲子了。”孔子还沉潜在曲调中,好一会儿才回答说:“我还没有能够全部领会这首曲子的志趣神韵呢。”又过些日子,细心的师襄清楚地觉察出,自己的这个学生已经将曲子的志趣与神韵真正把握住了,便再次郑重劝他:“志趣神韵都有了,可以学习新曲子了。”他向师襄请求:“再等等吧,等我体味出这个曲子的作者是谁并想象出他的精神风貌,再学新的曲子吧。”终于有一天,孔子遥望天际,许久,才若有所思地说:“我已体察到作者的为人风貌了,这个人皮肤黝黑,体形颀长,眼睛深邃远望,如同统治着四方。除了周文王还有谁能作得出来呢?!”此语一出,师襄顿感震惊,一下子从座位上站起来,向着二十七岁的孔子连连作揖道:“是呀是呀,我的老师传授此曲的时候,正是说此曲名叫《文王操》呀!”

体验孔子的求知乐趣,我们可以感受到孔子不再神圣和遥远,似乎就生活在当下。他一生立志于学,快乐于学,痴迷于学,终成其大业,万世景仰。我们何必为学习愁眉不展、精疲力竭?孔子就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译.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80.

[2]刘乐贤译.孔子家语[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

[3]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汉[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76.

[4]陈鼓应译.庄子[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83.

(作者单位:河北省邯郸市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乐趣孔子
孔子请你加入群聊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优化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亲历探究过程 体验化学乐趣
提高农村小学生习作水平点滴谈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乐趣”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