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陈伯钧的袭击战术研究

2016-11-26 11:38张入心
长江丛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游击战抗日战争日记

张入心 刘 宇



抗日战争时期陈伯钧的袭击战术研究

张入心 刘 宇

【摘 要】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功卓著的高级将领和著名军事教育家、军事理论家的陈伯钧同志,有许多军事思想值得我们研究。在抗日战争时期他对游击战争中主要作战方式—袭击战术做了详细的论述并且在其长期的抗战经验下形成了他独特的袭击思想。这对于我们研究游击战争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抗日战争 游击战 袭击 日记

一、“袭击战术”思想的背景与来源

(一)游击战袭击思想的背景

20世纪前中期,战争和革命是时代的主题。当时日本法西斯大举侵略中国,中国危在旦夕。中国革命战争的重要特征是敌强我弱,敌大我小,这种特殊的历史环境决定了弱小的人民军队,要以小克大,以弱胜强,夺取革命战争的胜利,就必须制定正确的战略和灵活的战术。游击战是当时革命军队最常用的战术之一。陈伯钧在日记中也写到“最近中日战争形势颇有转机,虽日倾其全力谋取太原,然而在目前形势下战争的姿态正在转变中。其原因:一、因八路军的出动提高了全国军队的勇气和积极防御的精神;二、八路军在日寇后方深入游击活动,破坏了敌人的战役计划,并发动了千千万万的群众参加抗日战争”。[1]

(二)“袭击战术”思想的理论来源

游击战袭击思想的理论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是其读书思考的结果。在陈伯钧的日记中最常见的内容便是看书的进度以及对今天看书的感悟。看书的内容贯穿着他日记的全部。他最常看的便是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理论和军事方面的书籍。他还广泛地阅读了大量报纸当时苏区出版的各种报刊,注意国内外局势的变化。在这些书籍理论的基础上还注意和战友讨论战略战术开阔思维。

其次便是受毛泽东同志战略思想的影响。陈伯钧详细地学习了毛泽东同志的战略思想,在建国后50年代撰写的《学习毛泽东同志的军事思想》一书,可以说是研究毛泽东军事思想最早的专著之一。在抗日战争时期,陈伯钧在学习毛泽东同志所著的“游击战争”的小册子的基础上结合当时的实际形成了其关于游击战争的作战形式“袭击”的独特的军事思想。

二、“袭击”思想主要内容

(1)袭击首先要有一个详细而周密的计划。“游击战争的基本作战形式不是别的,乃是袭击。”[2]赵康也认为“游击战术的基本原则就是以奇袭战胜敌人,所以游击队战斗动作的基本要点就是袭击。”陈伯钧认为袭击的基本原则是要有一个秘密而周详的计划。计划的第一步便是勘察地形,这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在陈伯钧日记中有对地形的详细描述,那些地方往往是“既不可攀缘又无法瞰制,真不利于日寇之横行而利我之麻雀战、游击战”。除此之外还要探清敌人的具体情况和附近居民情形等等。如此之后再制作一个秘密而巧妙的方法出其不意,取得胜利。[3]

(2)游击战争袭击的目的总的来说在于消灭小敌,削弱敌人的大部队。游击战的具体目标多是敌人的交通要道,敌人根据地,敌人的民团等等。游击队多是扰乱敌人的侧翼和后方配合游击部队的政治工作,破坏敌人建立的政权,要团结人民唤起民众动员民众保持和恢复抗日政权,创造抗日战争的游击根据地,配合正规军作战。“时而化整为零,时而化零为整,神出鬼没,声东击西,忽南忽北,即打即离。用这些方法不断地袭饶和疲倦敌人,拖住敌人的后退,牵制敌人的兵力,配合正面作战,不断削弱敌人的力量,缩小敌人的地区,发展自己的力量,扩大革命根据地。在一定的条件下,把游击战变为正规战。”[4]

(3)团结是袭击胜利的保证。团结一方面是部队之间的团结。陈伯钧多次在日记中提到了作战袭击的部队团结的重要性。游击队在1939年11月8日的一次战斗中颇有损伤,作者也在日记中反思“全局观念和战备比较差,虽阻止了一下敌人,但敌人终于还是在齐家佐、管家佐之线会合了,抓住与隔离敌人的任务均未到达。作者特别归咎于一二0师教导团同志及冀中特务营之不积极配合,是此役之最大缺憾。”[5]另一方面便是人民的团结。民众是游击战的主人,人民是不穿军衣的军队,是侵略者遭到的更大的困难。游击战袭击的真谛,从政治上讲,就是依靠人民进行“游击”的,如果离开了人民的支持,你便无法“游击”了。

(4)在没有袭击的条件或者条件不足时应该为袭击创造有利条件。1939年的11月20日对于陈伯钧军队来说不是一个好日子,敌人军队增加对我军形成了较大威胁,我军准备打游击却面临着巨大的危险,即如果进行游击战随时都有可能和军区失联的。在这种游击条件欠缺的条件下陈伯钧在日记中写道对策即“因之我遂决心紧缩自己:派出之参观团全部去冀中打游击,以扩大部队和武装”。[6]在游击战争发动袭击艰难的情况下只有迎难而上创造出对自己有利的条件才能在军事战斗中处于主动地位,才能更大限度的取得获胜的机会。

三、“袭击”思想的评价

(1)“袭击”思想是对毛泽东关于游击战争的具体论述与研究。1938年5月,毛泽东先后发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和《论持久战》,全面地论述了抗日战争的战略战术,并强调了游击战争的重要性。提出了“既要会打仗,又要会打圈”,“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赚钱就来,蚀本不干”[7]“诱敌深入”和“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游击战基本原则。其基本的战法就是“分散发动群众、集中消灭敌人,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着重创造根据地和为进行游击战争创造条件。”[8]陈伯钧深受毛主席关于游击战的影响,并且结合以往战争的经验形成了关于袭击时把握时机,发动群众,即使没有条件袭击也能创造条件袭击等等思想,这是对毛泽东关于游击战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进一步的详细论述。

(2)“袭击”思想思考的全面而深入,为部队游击战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参考。陈伯钧在“袭击”方面研究的比较深入,主要介绍了袭击的多种种类及其运用等等。而关于此方面的较少如刘伯承关于袭击的论述主要是谈到了侦察工作、目标的选定时机的把握、制订好战斗计划,及时实施袭击战斗这三点。朱德在论述游击战之袭击时只谈到了其特点即“敌静我动,以动制静,速战速决,以奇制胜;敌人不打我去打,敌打我不打”。

(3)可操作性强,具有现实意义。陈伯钧的袭击思想关于袭击的要领和袭击的行动都是他理论和以往战斗经验相结合的产物,在抗日战争实际战斗中可参考的价值高,可引用的方法实际操作可能性强。大部分的适合了当时抗日战争的游击战争情况。其中许多袭击的理论在现代也可作为参考。

总而言之,抗日战争时期陈伯钧关于游击战的作战方式袭击的研究应该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这对于我们研究抗日战争时期的军事战略思想都有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伯钧.陈伯钧日记文选(上卷)[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380.

[2]陈伯钧.陈伯钧日记文选(上卷)[M].北京:中国财政

经济出版社.2010,1298.

[3]陈伯钧.陈伯钧日记文选(上卷)[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481-~482.

[4]陈伯钧.陈伯钧日记文选(上卷)[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489.

[5]陈伯钧.陈伯钧日记文选(上卷)[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493.

[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1,230.

[7]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04

[8]徐晓林.朱德抗日游击战术思想初探[J].中共党史研究,1995-07-25.

作者简介:张入心(1990-),女,汉族,四川南充人,在校研究生,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

猜你喜欢
游击战抗日战争日记
抗日战争起始地
——这里,打响了中国人民4年抗战的第一枪
陈毅诗记赣南游击战
抗日战争时期的邓宝珊——支撑北线,保护边区
刘伯承首译“游击战”
成长日记
里约日记
成长日记
成长日记
孩子们的抗日战争
敌后抗日游击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