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先秦至唐五代哀悼诗词研究综述

2016-11-26 15:05
中国韵文学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潘岳元稹文学

温 瑜

(常熟理工学院 人文学院,江苏 常熟 215500)



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先秦至唐五代哀悼诗词研究综述

温 瑜*

(常熟理工学院 人文学院,江苏 常熟 215500)

自20世纪以来,中国先秦至唐五代哀悼诗词主要呈现出以下特征:一、明确以“哀悼诗”为题写作的著作、学位论文、中外文期刊、特藏资源、会议论文凤毛麟角;二、对哀悼诗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悼亡诗和挽歌的研究上,对悼亡诗词的研究主要以某家尤其是以某篇的研究为主要趋势,对挽歌的研究重点有三:1.关于挽歌古辞及起源、发展演变的研究;2.关于具体挽歌作品的研究;3.关于挽歌与生命价值之关系的研究;三、对其他哀悼文体的研究以先唐为主,大都站在纵的方面考察各类哀悼文体的传承、流变和影响,也注意比较各类哀悼文体的异同,但鲜有研究者去深入考察哀悼诗词与其它哀悼文体的关系。四、对哀悼诗词文化的研究显示出文学与文化关系研究的缺乏深入。这四个维度的研究显示出中国先秦至唐五代哀悼诗词在二十世纪以来研究的稳步迈进,但也暴露出不够系统、理论性不强、文学与文化疏于联系、研究方法较为传统单一的不足。

二十世纪;先秦至唐五代;哀悼诗词;研究;综述

哀悼诗词是古代文学研究的薄弱领域,鲜有专门以 “哀悼诗(词)”为题的论著,硕士论文仅见张迎双的《宋代哀悼诗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14),其在界定“哀悼”定义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宋代哀悼诗的情感意蕴、抒情艺术、意象类型,惜略显单薄。著作有郭秀华、高培权编著的《历代哀祭诗词精华二百首》(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作者从先秦到近代选取200首从内容到形式都较有代表性的哀悼诗词进行选编、注释、解说,重在普及。虽然当前学界尚乏专题对先秦至唐五代哀悼诗的研究,但对先秦至唐五代哀悼诗中的一些具体类别——悼亡诗和挽歌已有一定关注,现就其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作具体陈述。

一 先秦至唐五代悼亡诗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将悼亡诗的定义扩大化

从严格意义上讲,中国古代的悼亡诗自西晋潘岳的《悼亡诗》之后是专指丈夫悼念亡妻的诗,后来扩大到夫妻(包括妾)间或有事实婚姻的一方哀悼去世的另一方的诗歌。有少数学者随意将概念扩大,变成了悼念所有死者甚至是悼物的诗歌,这些名为悼亡诗的作品实是广义的哀悼诗。

2.对悼亡诗的研究主要以单个作家尤其是单个作家的单篇作品的研究为主要趋势

先秦:主要是对《诗经》悼亡诗的文本分析和文学传承、影响的研究。卞良君的《再论〈诗经〉对中国古代诗歌题材类型的开拓与建构》[东疆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4)]为代表作品,其着重从题材开拓的角度阐述了《诗经》悼亡诗对后世文学的影响,这对研究《诗经》悼亡诗的影响有一定的开启之功。

三国两晋:以潘岳的研究为主。对他的悼亡诗的研究论文较多,主要集中在对其悼亡诗艺术特点及继承影响和论述其人品与文品的矛盾的研究。前者的代表论文有:肖立生、周小喜的《潘岳悼亡诗初探》[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认为潘岳的悼亡诗开了中国悼亡诗的先河,感情真挚饱满,情景水乳交融, 注重辞藻雕饰,擅长运用时空意象表达细腻情感,创造特定艺术效果,对前代悼亡类诗有继承和发展,对后代悼亡诗也产生深远影响。硕士论文有:于丽的《悼亡诗研究——以潘岳为中心》(上海师范大学,2012)从悼亡诗的定义、源流演变出发,探讨潘岳悼亡诗的内涵、《悼亡诗三首》的抒情模式及意象流变,总结出潘岳悼亡诗的特点及潘岳对后世悼亡诗的影响。杨倩的《生命的挽歌——潘岳哀挽文学研究》(山东大学,2008)对包括悼亡诗在内的潘岳所有的哀挽作品从时代背景、分类、思想内容、艺术特色、价值和影响进行研究。徐建的《潘陆悼伤作品异同论》(首都师范大学,2008)将潘岳、陆机悼挽伤逝诗赋的悼伤对象、艺术手段、人生感悟进行对比,分析了他们作品的时代风格与文学贡献。博士论文有高胜利的《潘岳研究》(扬州大学,2012),硕士论文有王盼的《潘岳研究》(山东大学,2009)、冀秀美的《潘岳研究》(河北大学,2007)、王丽芬的《潘岳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01)、刘丹的《潘岳接受研究》(2011)、丁婧的《潘岳诗歌研究》(扬州大学,2010),这些论文均在某些章节里提到潘岳的悼亡诗创作概况、内涵、特点及影响,惜不够深入。后者的代表论文有:凌迅的《潘岳文学刍论》[东岳论丛,1983(2)]认为尽管潘岳政治“无行”,但是文学创作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现象,它有时与政治品质没有必然联系,结合他“才颖”“情深”的特点和当时的社会背景及他个人的处境看,不应以人废文而应对其创作给予合理的肯定。执此观点的硕士论文有朱瑛的《潘岳人品及其诗赋研究》(安徽师范大学,2006)、李朝阳的《潘岳研究》(贵州大学,2005)、刘洋的《潘岳的人生悲剧与其哀悼作品研究》(深圳大学,2010)、孙良申的《潘岳生平、心态及文学研究》(国学院硕士论文,2010)。著作有王晓东的《潘岳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既有对潘岳的婚姻情况作出新的阐释,也有对其悼亡诗及哀诔作品的研究。还有专门研究潘岳其人、其悼亡和哀诔作品的专著,如台湾学者洪顺隆弟子陈淑美的《潘岳及其诗文研究》(台湾文津出版社,1999)、台湾学者林文月的《潘岳的妻子》(中外文学,1977)等。

唐代:主要以元稹、李商隐、韦应物为研究中心。对元稹的研究主要在二方面:一是对其悼亡诗的文本分析,代表作品有硕士论文:李晶琳的《元稹悼亡诗研究》(黑龙江大学,2003)、丁河滨的《走近元稹——元稹研究》(黑龙江大学,2009)。二是对元稹人文之争导致对其悼亡诗情感真实性的争论。研究影响最大的是陈寅恪的观点,他在《元白诗笺证》第四章《艳诗及悼亡诗》中指责元稹巧宦巧婚、无行无文,后继者有秦吟、杨民的《几分矫饰几分真——元稹《遣悲怀》等悼亡诗质疑》[名作欣赏,2005(7)]等,而2000年之后多数学者对元稹悼妻情感的真实性持肯定态度,如莫砺锋的《〈唐诗三百首〉佳作解读:关于元稹〈遣悲怀三首〉的争论》[文史知识,2011(2)],硕士论文有黄冬红的《元稹艳诗与悼亡诗研究》[广西师范大学,2007]、曾昭游的《元稹的婚恋经历及其婚恋作品研究》(江西师范大学, 2011)、万建军的《元稹诗歌研究》(扬州大学,2009)等。

对李商隐悼亡诗的研究集中在二个方面:一是对《锦瑟》是否为悼亡诗的争辩,代表论文有杨艳梅的《〈锦瑟〉是悼亡诗新证》[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7(4)]、高桂馥的《也谈〈锦瑟〉》[社会科学战线,1981(2)]、梁枢的《〈锦瑟〉新论》[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2)]、王鹏飞的硕士论文《海外李商隐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13)等;二是对李商隐悼亡诗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的总结,代表论文有卢燕平的《试论义山无题诗悼亡内容及其常用意象》[社会科学辑刊,2002(5)]、蔡燕的《论李商隐悼亡诗对婚姻情感价值的新发现》[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等。也有把李商隐与其他悼亡诗人相比较的论文,如施红梅的《雪中探梅雾里看花—元稹、李商隐悼亡诗比较》[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2(4)]等。

相对来说,对韦应物悼亡诗的研究不够深入,论文数量也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对其作品艺术特点和文学地位的研究上,如吴惠敏的《论韦应物诗歌的生命意识》[江淮论坛,2010(3)]、梅华的硕士论文《韦应物诗歌艺术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5)等。清乔亿的《剑溪说诗又编》对韦应物悼亡诗的评价很高:“古今悼亡之作,惟韦公应物十数篇,澹缓凄楚,真切动人,不必语语沉痛,而幽忧郁堙之气,直灌输其中,诚绝调也。”[1](P1131)

3.对悼亡诗的整体研究存在的问题

期刊论文不多,虽然表述不同,观点大多相似,都存在忽略量化统计、只是举历代典型例子进行阐述的问题,有以偏概全之通病。较为出色的论文有:尚永亮的《血泪哀歌,生死恋情:中国古代悼亡诗初探》[江汉论坛,1989(4)]、蒋寅的《悼亡诗写作范式的演进》[安徽大学学报(哲科版),2011(3)]和赵梅的《历代悼亡诗初论》[苏州大学学报,1992(1)]。尚文认为将“悼亡”作为夫悼妻诗的专称是不合适的,应将悼亡诗的内涵予以扩大,把它视为夫妻间丧偶后生者哀悼亡者的诗篇。蒋文从男性心理及其艺术表现范式演进的角度考察悼亡诗,提出了悼亡诗的演进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西晋潘岳的《悼亡诗》始定悼亡诗专悼亡妻的内涵,但抒情重点在诗人而非亡妻,唐代韦应物的悼亡诗重心由诗人向亡妻转移,自其后在悼亡诗中写夫妻间日常生活琐事和丧葬经过成为惯例,韦诗营造意象更为丰富和细腻。元稹开拓了悼亡诗的新境界,《遣悲怀》代表其艺术的最高成就,此后悼亡诗的艺术再无过多的开拓空间。可谓是对悼亡诗流变的较高创见。

硕士论文有8篇:周如月《先秦至唐五代悼亡诗研究》(广西师范大学,2010)、马碧心的《何以悼亡方费词?——中国古代文人创作心理解读兼论“伤逝”主题》(东北师范大学,2011)、史贝贝的《先秦至唐五代悼亡诗研究》(湖南大学,2012)、于丽的《悼亡诗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12)、武志龙的《中国古代悼亡诗中意象体系及爱情婚姻思考》(兰州大学, 2011)、王婉灵的《唐代悼亡诗初探——兼论中西悼亡诗的比较》(山西大学,2000),吴炳辉的《六朝哀挽诗研究》(台湾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1990)。存在的问题有:都注意悼亡诗的纵向梳理、艺术手法的探求,但风格和文化的阐述不够深入,理论性普遍不强。相比之下,周文考证较为严密,论述较为详尽,是此类论文中的佼佼者。

著作:尚永亮、高阵的《十年生死两茫茫——古代悼亡诗百首译析》(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是悼亡诗词的译析鉴赏集,收集了自《诗经》至清末49位作者的103首作品,采用了作者简介、注释、译诗、解析的编写体例,分析通俗易懂,而且前言部分从定义界定、历代著名诗人词人悼亡诗词的思想内涵、艺术成就、文学地位等方面对悼亡诗词的总体发展规律作了疏理,并对其研究价值和历史局限作了说明,惜理论略显单薄,是早期研究悼亡诗词的奠基之作。

王立的《永恒的眷恋——悼祭文学的主题史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是一部研究丧祭文学及文化的力作,但仅有其中的第四章第一节论述分析了悼亡诗的发展状况及情感取向。

胡旭的《悼亡诗史》(东方出版中心,2010)是最近几年研究悼亡诗的力作。它的前言对悼亡诗的定义、内容特点、审美特征作了概述,正文分九章,以悼亡诗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为线索,概括出每个时代悼亡诗的总体特征,还重点从作家的生平、生活经历、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等方面解读了94位悼亡诗人的作品,此专著既有宏观对某朝某代悼亡诗发展规律的整体把握,也有微观对具体诗人悼亡诗特色的解读和概括,惜理论略显单薄和无妻悼夫诗,实为悼亡诗史的一大缺憾。

此外还有刘洁的《唐诗审美十论》(民族出版社,2002),是书第六论从生死隔绝、抚今追昔、触景伤情、虚实相生、悲人悲己五个方面概括地论述了唐代悼亡诗的悲怆美,并旁涉了其他朝代、其他国家的诗作为论述,惜唐代诗人只用元稹和李商隐作例,略有片面。

二 挽歌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995年以前人们对中国古代挽歌的研究较少,1995年以后特别是2007年以后,挽歌的研究逐渐受到学者们的关注,研究重点有三:

1.关于挽歌古辞及起源、发展演变的研究

⑴关于挽歌古辞的音乐性等问题的研究

代表作品有:任半塘的《唐声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萧涤非的 《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王运熙的《乐府诗述论(增补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等。任半塘在《唐声诗》第八章“杂歌与声诗”“挽歌”一节中在探讨唐以前挽歌的作用、语言形式、歌唱情况和唐代挽歌的体裁及与挽诗、挽章等的区别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唐代挽歌的使用以及在声乐方面的发展情况。萧涤非指出东汉以来世人特好《挽歌》,虽宴饮嫁娶亦喜用之。他认为《薤露》《蒿里》古辞作于汉初,《薤露》的曲名始见《文选·宋玉对楚王问》,《蒿里》的曲名则是“死人里之通称”。王运熙在《乐府诗述论》中对挽歌也作了探讨:《薤露》《蒿里》在《乐府诗集》中题作古辞,或许不一定出自田横门人,但他们无疑是汉代作品。还考辨了二曲中“七言隔句用韵”这种令人疑惑又罕见的语用现象,分析了《读曲歌》与挽歌的关系,认为现存89首《读曲歌》多凄婉哀厉,其中有一部分可能最初是被当作挽歌使用的。

(2)关于挽歌古辞及起源的研究

著作专论有:闻一多的《乐府诗笺》、范文澜的《文心雕龙注·乐府》(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齐天举的《挽歌考》(《文史》第二十九辑,中华书局,1988)、丘述尧的《〈挽歌考〉辨》(上、下)(《文史》第四十三、四十四辑,中华书局)。期刊论文有:谭达先的《哭丧歌源流考略》[广西社会科学,1988(1)]、何立庆的《早期挽歌的源流》[文史杂志,1999(2)]、王功龙的《中国古代的挽歌》[江汉论坛,2001(4)]、杜瑞平的《挽歌考》[中北大学学报,2005(4)]等。硕士论文有:宋亚莉的《汉魏六朝挽歌研究》(青岛大学,2009)、彭蓉蓉的《先唐挽歌研究》(华南师范大学,2010)。

闻一多、范文澜、齐天举对《薤露》《蒿里》两首挽歌古辞的起源均有考辨和论述。

谭达先从中国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的角度考察了哭丧歌,认为广义的哭丧歌有两个含义,一是“挽歌”,二是民间文学的“哭丧歌”。在具体考察的基础上指出近代中国仍有以挽歌哀悼死者的现象。

何立庆认为《虞殡》和齐讴为春秋战国时风行齐国的哀乐。他研究了《虞殡》的具体使用时间是“日中迎精时”,指出《蒿里》和《薤露》是迄今所见的最早的被正式称为挽歌并有歌词流传的作品,同时区别了自挽和他挽。

王功龙系统讨论了挽歌的起源、使用以及与挽歌相关的挽联的情况,对挽歌做了较为全面的论述。

二十世纪中期以来,对挽歌古辞和挽歌起源演变问题的研究是众多学者倍感兴趣的话题,在现存挽歌研究中占有较大的比重,研究范围不断扩大,争论和分歧也不断产生。只有对挽歌古辞和挽歌起源的原始典籍作对比思考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⑶关于挽歌发展演变的研究

代表论文有:吴承学的《汉魏六朝挽歌考论》[文学评论,2002(3)]、王宜缓的《六朝文人挽歌诗的演变和定型》(文学遗产,2000(5))、胡可先的《墓志新辑唐代挽歌考论》[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⑶]等。硕士论文有欧阳波的《汉魏六朝挽歌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7)。

吴承学认为挽歌源于先秦,先秦就已经出现了各种挽歌形态,汉代逐渐形成风气和规范并被官方定为“送终之礼”,东汉以后出现以挽歌为乐的奇异现象,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特殊心态与审美风尚,魏晋以后文人所创作的挽歌成为特殊的抒情诗样式,以表现诗人对人生的体悟。此后又出现弱化传统挽歌实用功能、强化文学与人生意味的自挽诗。

王宜缓认为:就类型而言,六朝文人挽歌诗大致可分三期:魏晋期抒情型的拟挽诗、南朝刘宋期过渡型的自挽式诗和赠献挽诗、北朝期实用型的赠献挽歌。而其中,北朝的赠献挽歌奠定了后代挽歌的基本模式。通过对各个阶段挽歌题材的特征及相互之间关系的梳理,着重考察这一时期挽歌题材的演变、定型及其在六朝诗史上的意义。

胡可先从新近出土的唐代墓志中发现了刻在墓志盖上的挽歌和墓志铭中的挽歌,并考论了它们的作者、哀挽对象以及与唐代丧葬制度、礼仪习俗的关系,丰富了挽歌的形态。

2. 关于具体挽歌作品的研究

代表论文有:(日本)一海知义的《文选挽歌考》(《中国文学报》第十二册,1960年4月)、﹙日本﹚冈村贞雄的《乐府挽歌考》(《中国中世文学研究》,1967年日本第六号)、胡大雷的《〈文选〉诗“哀伤”类初探》[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傅刚的《试论〈文选〉所收陆机〈挽歌〉三首》[文学遗产,1996(1)]、高欣的《智者的挽歌——读陶渊明的〈拟挽歌辞三首〉》[文史杂志,2002(1)]等。硕士论文有:杜瑞平的《魏晋南北朝挽歌研究》(河北师范大学,2004)等。

首先,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日本学者冈村贞雄的《乐府挽歌考》和一海知义的《文选挽歌考》被公认是较早研究挽歌且系统考论挽歌诗的代表作,他们梳理了具体挽歌诗的发展流变,尤其是深入研究了陆机和陶渊明的挽歌诗。

其次,陶渊明的《拟挽歌辞》是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主要体现为对生死观和生命意识的研究和相关的考证。杜瑞平在考证陶渊明挽歌题目和其挽歌作品非为临终属纩之作和系壮年所作的基础上,分析了陶渊明挽歌诗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挽歌诗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从挽歌与挽诗的角度阐发陶渊明挽歌诗的价值。其硕士论文《魏晋南北朝挽歌研究》对此作了更为系统的研究。

再者,亦有不少学者关注《文选》中的挽歌作品。傅刚从陆机《挽歌》的原貌、《乐府诗集》编辑与《文选》的关系、《陆士衡集》的编辑与《文选》的关系四个角度来考证陆机的《挽歌》三首。陆机现存的九首挽歌诗原本是有标题的,可分为《王侯挽歌》和《庶人挽歌》两类,一组是标题为“王侯挽歌”的组诗,另一组是标题为“庶人挽歌” 的组诗,《文选》所选三首《挽歌》都是“王侯挽歌”。 胡大雷认为《文选》所录“哀伤”类诗表明,在死亡这个问题上,西晋以前的知识分子尚无很强烈的个体意识,与《文选》“挽歌”类叙写死亡的概括性与虚拟性相比,“哀伤”类突出的是具体性与真实性。《文选》“祖饯”“咏史”“赠答”“咏怀”等类也有哀伤性作品,与其相较,可用哀悼同时代某人死亡来限定“哀伤”类诗作的界域。

3.关于挽歌与生命价值之关系的研究

代表论文有:卢苇菁的《魏晋文人与挽歌》[复旦学报,1988(5)]、王小盾的《〈行路难〉与魏晋南北朝的说唱艺术》[清华大学学报,2002(6)]、范子烨的《永恒的悲美—中古时代的挽歌与挽歌诗》[求是学刊,1996(2)]、袁济喜的《〈列子〉与六朝文士的演生》[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6)]等。博士论文有徐国荣的《中古文士生命观及其文学表述》(南京大学,1998)。卢苇菁认为挽歌是魏晋人在动荡的特定历史时期感受到强烈生死之痛时表达复杂心绪的载体。袁济喜认为《列子》将人生视为生死等量齐观的过程与六朝文士对生死大化的挽歌情结非常相似。徐国荣从汉魏六朝时期的历史、宗教、哲学等方面考察,探导了当时的感伤思潮与文学的相互关系,并对挽歌做了重点论述。

20世纪以来中国古代挽歌研究取得了较为可喜的成绩,研究范围不断扩大,研究方法不断更新,传统的研究问题也得到深化和明晰。但是仍存在有三方面问题:一是诸多研究集中在先唐尤其是魏晋南北朝的挽歌研究上,主要探讨挽歌的起源演变、陶渊明的挽歌辞、魏晋人“以悲为美”的价值取向等。二是在已有的研究中,使用材料大多雷同是部分研究者的通病。三是部分研究者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质疑不足,草率引用,从而影响了结论的说服力。

此外,专门研究先秦至唐五代哀悼诗文化的作品亦较少,博士论文有徐国荣的《中古文士生命观及其文学表述》(南京大学,1998)。硕士论文有刘包发的《文化视域:中西悼亡诗的“爱”与“死”》(中南大学,2009)。期刊论文有战学成的《丧礼与〈诗经〉悼亡诗》[学术交流,2006(4)]等。它们虽然多多少少也写有文化,但是不够系统、深入和全面,尤其是文学与文化的关系更是有待进一步挖掘。王立的著作《中国文学主题学——悼祭文学与丧悼文化》是哀祭文学主题学研究的奠基作品,书中把悼祭文学与古代传统的丧悼文化联系起来,运用主题学与心态史联系的方法,来验证古代的民俗传闻。悼祭对象广泛,包括妻子、子女、友人和姬妾等。文体包括诔、吊文、祭文、哀辞、墓碑文以及墓志铭等悼祭文学文体。为后人对其中某些类型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参考价值。

综上所述,当前学界对先秦至唐五代哀悼诗的研究有以下特征:一、从类别看,着重研究悼亡诗和挽歌,然而重复论述较多,创新较少。二、从时间看,断代的研究较多,尤其侧重汉、三国、晋、南北朝的作品。三、从范围看,大多侧重诸如潘岳、陶渊明、韦应物、元稹、李商隐等作家的个体研究。四、在纵向研究方面较为薄弱,极少有人研究哀悼诗的传承与流变、传播与影响,从而突出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五、从哀悼文学与文化研究现状来看,虽然多多少少都涉有文化,但是不够系统、深入和全面,尤其是文学与文化的相互关系更是有待进一步挖掘。六、尚无人探导其不同诗歌体式的表达规范、使用功能及审美效果。七、研究方式方法较为传统,鲜有人进行跨学科研究。总之,当前学界尚未对先秦至唐五代哀悼诗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有些研究成果与本课题虽有牵连及交叉的地方,但其指向不在“哀悼”,或仅仅是“泛化”“捎带”式的提及,或仅仅是局部片面的研究。因此,本课题有较多的研究空间。

[1]郭绍虞.清诗话续编:上[M].富寿荪,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责任编辑 赵成林

2016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6SJB750012)

温瑜(1976— ),女,广西陆川人,文学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古代文学诗词学。

I207.2

A

1006-2491(2016)04-0062-05

猜你喜欢
潘岳元稹文学
我们需要文学
元稹:你不懂我的忧国忧民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元稹:由心书曲直,不使当世观
共苦的爱
赵学敏书法作品元稹《鄂州寓馆严涧宅》
潘岳:生的漂亮,死的难看
我与文学三十年
美男子潘安是谁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