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思维差异浅析

2016-11-26 19:57张可心
决策与信息 2016年29期
关键词:中西本质哲学

王 鹏 张可心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中西思维差异浅析

王 鹏 张可心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已成常态化发展,从而也引出了中西文化上的碰撞与融合。在中西思维差异的问题上,学者们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本文试图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以便使我们能够理解中西思维的差异,进而更加有利于中西方国家之间的理解与沟通。

思维差异;实用;理念;本质

1919年五四运动,中国从西方引进了所谓的德先生(Democracy)和赛先生(Science),即民主与科学,给中国传统的思维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即而开启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争论,并一直影响到了今天。中国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一方面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国文化,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一些文人固步自封,思想停滞不前的状况。直至今天,中国与西方文化方面的沟通形成了一定的障碍。在此,简要提出几点中西思维上的差异,以便更好地与其他国家的人们进行友好的理解与沟通。

中国人重实用。早在两千多年前,庄子就用屠龙之技的寓言来嘲笑没有用的技巧与学问。直到现在人们常问的问题之一就包括“有没有用”,甚至出现了“读书无用论”的笑话。我们常说的价值也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材中定义为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含义也是指有没有用。对人有用的就是有价值的,反之就是没有价值的。所以学哲学的人总会遇到比较尴尬的问题:“哲学有什么用”?用赵林教授的话来回答就是:“如果是指实际的用途、功利意义上的用处,也就是说,哲学能够给你带来什么实际的好处?那么我就会斩钉截铁地回答:哲学没有任何实际的用处!”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起源于惊异和闲暇。惊异就是哲学家在面对一般人习以为常的周遭世界时产生的惊讶和诧异,也可以说就是好奇心。儿童愿意追问的一些大人们认为幼稚可笑或没有用的问题正是哲学家们一生所研究的问题。闲暇也就是有大量的时间,没有什么必要做的事情,不用为生计、为其它俗事缠身。研究哲学就是纯粹为了兴趣,甚至没有什么目的,更谈不上有什么实际的用处。所以,相对于西方思维,中国思维更具有实用性、目的性。

实用的结果就是重经验轻理念。西方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注重理念。理念一词最初来自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柏拉图把世界划分为理念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而理念的世界在现实世界之外或之上,是现实世界的根本或者说是本质,现实世界是模仿或分有理念世界的。理念世界不是我们感官所能把握到的,需要用我们的理性来认识。虽然看不见也摸不到,但其的确存在。比如说数学问题,1、2、3等自然数,几何中的点、线、面等都不是在现实世界中存在的,而只能存在于理念之中。以往,中国人不太接受有理念世界的存在,更相信自己的感观,不大相信那种看似虚幻的世界。但其实中国古代也有类似的思想,易经中就有“形而下谓之器,形而上谓之道”的说法。形而下的就是我们感官可以把握到的具体的事物,而形而上的就是需要我们的思维把握的在具体事物之上的类似理念的东西。但以往我们真正能够理解的人并不多,就算能够理解的大师也不能完全说清楚。正如老子所讲“道可道,非常道”。

理念讲的是彼岸的世界,现实讲的是此岸的世界。理念并非我们现实可以达到的,可以说是我们人类的理想。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界有些学者没有把共产主义看作是一个理念,所以,总会出现错位的问题。比如,“我们此生是否能够实现共产主义?”邓小平说过,共产主义是我们远大的理想,我们虽然进入了社会主义,但还不完善,属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我们达到人类的最终理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不泄努力。我们人类既要有理想,也要脚踏实地,尊重现实。前苏联的社会改革就是基于理念,轻视了社会的现实,实行所谓的“休克疗法”,完全否定过去的经验事实,企望创建一个全新的社会,结果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而我们的改革开放,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功。

认识理念就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早在古希腊时期,哲学家们就不相信感官所感受到的现象。比如,中午的太阳看起来比早晚的太阳大,木棍插入水中看起来变弯了,等等。这些都是外在的现象,会欺骗我们的感官。所以,哲学家们研究形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也就是现象背后的本质。而中国思维并不太注重事物的本质。比如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就是炼丹家在炼丹时偶然间发现的。如果问发明者火药的原理是什么,他不会理解,也不会关心。但是西方的科学家就会思考火药现象背后的原因问题,所以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表现了元素周期表。

西方哲学从柏拉图一直到黑格尔时期,被称为本质主义,就是研究探讨现实世界背后的本质世界。这种注重理念的思维方式并非没有问题,这种纯思辨的思维方式总寄希望于追求一个永恒的绝对化的世界,而常常陷入了神秘主义和独断独的臼巢。马克思批判传统的所谓旧的哲学,摆脱了本质主义、传统的本体论和认识论的思维方式,不再简单地追求理念的世界,而是面对生活世界本身,创立了自己的新哲学。而实证主义更是将哲学的任务归为研究事物的现象,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从现象中找出事物的规律。实证主义拒斥形而上学,把科学看作是最高学问,试图把哲学也纳入到科学之中。这正符合了我们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中西思维方式有着比较明显的差异,各有各自的特点,也存在着各自的利弊。西方思维重理念重本质,科学思想比较昌盛,而中国思维重实用重实践,更接近现实,更利于解决当前的问题。所以在古代西方科学还没有发展以前,中国的综合实力,强于西方国家,比如在唐朝时期,中国的GDP占全世界的58%。而到了近代,西方工业革命之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理念的力量开始显现出来,创造了丰富的文明成果。总之,无论哪种思维方式都有各自的优势,双方取长补短,互相借鉴各自的优势,才能加深理解,共促世界文明的发展。

[1][美]梯利著 葛利译.西方哲学史[M].北京:商务出版社,1995.

2015年度省社科联与高校社科联合作课题(项目号lslgslhl-086)

王鹏,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讲师,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张可心,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生,会计学专业本科在读。

猜你喜欢
中西本质哲学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关注本质 为理解而教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设计的本质
菱的哲学
“双栖”画家孙志纯 行走风景 融会中西
小包哲学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
晾衣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