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曹植乐府女性题材诗作中看其悲剧命运

2016-11-26 06:28
小品文选刊 2016年19期
关键词:弃妇思妇乐府

瞿 慧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19)

从曹植乐府女性题材诗作中看其悲剧命运

瞿 慧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19)

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曹植,享有“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的高度评价。其诗以笔力雄健和词采华美见长。尤其是其后期乐府诗,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诗的转变,推动了文人五言诗的发展。在题材内容上,女性题材在其乐府诗歌中占据很大比重,而且这类题材艺术手法高超,寓意深远,是诗人政治悲剧与失意情感的结合体,女性题材的诗作更能体现曹植政治的悲剧和不幸的命运。

曹植;建安风骨;乐府;弃妇诗

诗歌是曹植文学创作的主要领域,曹植的诗歌,一般以建安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的曹植正值是年少气盛之际,以洋溢的才华而备受瞩目,这个时期的曹植,过着富贵无忧的贵公子生活。而他前期的诗歌也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表现他优渥的贵族王子生活,一类则是反映他对建安这个特定时代的时代感受,所以诗歌里充满着年人的豪情壮志,这主要以《白马篇》为代表。而他后期所作的诗歌多倾向于伤感哀怨一类,而以弃妇自比更是其诗歌的特色之一,主要抒发他在备受压制和排挤之下愤慨的心情,表现他不甘心被弃置,有着建功立业的愿望。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与曹植的生活环境分不开的,曹操辞世后,曹丕继位称帝,曹植后期生活备受压制,不断被贬迁各地,奔波迁徙,生活动荡坎坷。而且被当权统治者暗中指使,被人恶意中伤,备受猜忌。后期的曹植也屡次自荐却始终不被录用,耿耿忠心却不被当权肯定,才华抱负无处施展,曹植的抑郁苦闷之情由此可见一斑。这些是曹植悲剧命运的客观因素。曹植在自身性格上热情豪爽喜欢交友,有着贵公子的普遍性情,他坦承直爽洒脱不羁,敢于大声宣言自己的理想追求,积极进取的远大抱负在他早期诗歌中都有表露。曹植致命的一个性格弱点就是不拘小节,缺乏自控力,曹植向往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由生活,他具有文人饮酒赋诗豪爽不羁的性格,这种性格使得他与皇权漩涡争斗需要城府和计谋的争权生活是格格不入的。曹植作为一个文人,身上积聚了文人浪漫儒雅的气质,他感情细腻,思维敏感,这也是他的诗歌能够达到高度成就的重要原因,从他的性格特征来看,这也是他悲剧命运的一个内因。

钟嵘《诗品》云:“植诗源出于国风,骨气奇高,词彩华茂,体被文质,情兼雅怨,粲溢古今,卓尔不群”①。曹植后期乐府诗的题材内容可分为四类:第一,对自己及其朋友遭遇迫害的愤懑;第二,托寓身世的思妇,弃妇诗;第三,述志诗;第四,游仙诗。我觉得最能反映曹植悲苦失意心境和愁苦人生的是他的思妇,弃妇等以女性题材的诗作。这类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以下几首:

《七哀》②: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回合何时谐?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从赵幼文《曹植集校注》中分析可知,诗人以“宕子妻”自喻,通过宕子妻的不幸遭遇比喻自己被君王的疏远,两人地位悬殊,沉浮异势,甚至不如陌生人。而诗人还是如文中思妇期待丈夫回心转意一样期待君王能够接纳自己。自后一句表明,如果不被接纳又能去依靠谁呢?如果不被君王信赖重用,又去哪里施展自己的才华呢?整首诗表达了作者思君报国的愿望,同时对君王寄托了无限期待,笔调委婉,诗意含蓄,表现了“情兼雅怨”的特点。

《怨诗行》③:

明月照高楼,含君千里光。巷中情思满,断绝孤妾肠。悲风荡帷帐,瑶翠坐自伤。妾心依天末,思与浮云长。啸歌视秋草,幽叶岂再扬?暮兰不待岁,离华能几芳?愿作张女引,流悲绕君堂。君堂严且秘,绝调徒飞扬。

明月高照的夜里,格外凄清寂寞,内心悲凉,哀景写哀情,这首诗表达了闺中女子夜中难眠,无法与心上人相知相守的痛苦以及对自己青春年华流逝的哀叹。作者借闺中怨妇来表达自己青春流逝却不得君王重用,英雄无用武之地,闲老抱憾的痛苦。

《美女篇》④: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还。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行徒用息驾,休者以忘餐。借问女安居,乃在城南端。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容华耀朝日,谁不希令颜?媒氏何所营?玉帛不时安。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众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观?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

这首诗前面大片篇幅描写美女的容貌,通过她的衣着饰品,肢体形态,以及路人停驻观望来渲染美女如太阳般的荣光,诗的末尾却写这么美好的一个女娘却没有人来求亲,引得大家议论纷纷,美女的青春年华就这样耗在了闺房中,常常夜里传来一声声哀叹。这首诗中诗人同样以美女自喻,表现自己才华横溢品德高尚却不被重用,任凭青春年华流逝而无法建功立业的苦闷心情。

《弃妇诗》⑤:

石榴植前庭。绿叶摇缥青。丹华灼烈烈。璀彩有光荣。光荣晔流离。可以戏淑灵。有鸟飞来集。拊翼以悲鸣。悲鸣夫何为。丹华实不成。拊心长叹息。无子当归宁。有子月经天。无子若流星。天月相终始。流星没无精。栖迟失所宜。下与瓦石幷。忧怀从中来。叹息通鸡鸣。反侧不能寐。逍遥于前庭。踟蹰还入房。肃肃帷幕声。搴帷更摄带。抚节弹鸣筝。慷慨有余音。要妙悲且清。收泪长叹息。何以负神灵。招摇待霜露。何必春夏成。晚获为良实。愿君且安宁。

这首诗名为《弃妇》,看似描写弃妇的悲凉生活和心境,实则作者以弃妇象征自己的不幸命运,以哀景抒哀情,对月伤心,对景伤情,看自然景物似乎都与自己一样的不幸愁苦。诗的中间直接写了自己的生活状态,辗转难眠,痛苦不堪,曲子都是悲戚凄清的。诗的末尾抒发了自己的感概,收泪长叹息,讲述也不必春夏有收成,等待寒霜侵凌,大器晚成。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之后是对自己的宽慰,对未来仍有一些期待。

总结起来,曹植的乐府诗歌关于女性题材的诗作可大致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思妇闺怨类的诗作,曹植关注并且同情女性的不幸命运,真切而生动地反映了她们的相似,痛苦,幽怨之情;二是香草美人类的诗作,此类诗歌曹植借女性的情感经历寄托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孤苦哀怨之情。从这类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已经开始用诗歌来表现非常鲜明的个人情感,而不是纯粹地描写女性感情,而是将女性的不幸遭遇与自身的政治失意结合起来,将自己真实而深切的情怀隐含于作品之中,表现诗人的理想,愿望,苦闷,寂寞,哀伤等等。从中见出曹植对自己人生不幸政治悲剧的感慨和忧愤。曹植妇女题材作品一直被视为寄寓身世之感的比兴象征之作,张蕾《曹植妇女题材诗作鉴赏异说》一文也认为“曹植正是以一颗悲心感知了妇女的生活,他的诗中不是单纯寄寓诗人身世的比兴符号,而是将自己的身世之感融入女人的不幸之中”。

曹植在争权斗争失败后,远离故乡,一种漂泊孤独之感充溢内心,生活思想都备受压制,任人摆布,英雄末路,一腔报国志眼看随着自己的老去而落空,无人信任,满腹才华得不到统治者的任用和赏识。所以后期创作大量弃妇题材诗作寄托自己一腔愁苦之情。将自己比作被弃的怨妇,表达自己的忠心耿耿,恪守本分可却无端被遗弃的无辜与无奈,陈述生活的无所依靠和孤苦凄凉。诗人以思妇被弃来隐喻自己在政治上被排挤,倾诉自己思君报国的一怀衷肠却被当权者绝情否定,而当权者还是自己骨肉同胞的兄长。诗人充满了无可奈何和伤感失落之情,多首思妇诗以思妇的哀怨着笔,且暗喻诗人的悲痛遭际,诗情寓意浑然一体,感人至深。后期他的建功功业之志,君子报国之志与命运多舛不受重用的矛盾经历也是他创作动力的精神来源,思妇,弃妇以及怨妇正如她功业难酬,怀才不遇的哀怨。政治斗争失败后,他只能在曹丕的猜忌与迫害中过着这如履薄冰的日子,这样的生过经历对曹植的文学创作有着深刻的影响。曹植关于女性题材的大多数诗歌也正是创作于后期,这是曹植悲剧性命运的倾吐,这些作品耐人寻味,我们在领略其辞彩华美的艺术性时,更能感受到一代诗宗在女性身上寄托的自己的不幸命运。所以说,曹植乐府诗歌中的女性题材正是自己不幸悲剧人生的寄托与反映。

注释:

① 钟嵘《诗品》[M],中华书局,1991年版

② 俞绍初,王晓东选注.曹植、陶渊明选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③ 俞绍初,王晓东选注.曹植、陶渊明选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④ 赵幼文校注.曹植集校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⑤ 赵幼文校注.曹植集校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 张傅辑评,宋效永校点.三曹集[M].长沙:岳麓书院.1992

[3] 余冠英.三曹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4] 赵幼文校注.曹植集校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5] 张竞泽.曹丕,曹植女性题材创作比较论[J].河南:南阳师范学院.2011

[6] 徐迪.曹丕乐府诗歌研究[J].北京:首都师范大学

瞿慧(1993-),女,汉族,陕西安康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2015级文艺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论。

I206.2

A

1672-5832(2016)07-0213-02

猜你喜欢
弃妇思妇乐府
《诗经》“弃妇诗”研究综述
品读乐府
乐府、乐府诗、新乐府之间有什么密切关系?
苏轼和李清照词中的女性形象及其对比
同一叙事模式下的不同意蕴
古今弃妇形象的转变及妇女地位的反思
《乐府三首》
张幼仪:打造商界传奇的徐志摩弃妇
《吕氏春秋》乐论对《文心雕龙·乐府》篇的影响
“燕尔新婚”原是弃妇的哭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