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布施对当代慈善事业的影响

2016-11-26 06:28刘亚容
小品文选刊 2016年19期
关键词:布施众生弱者

刘亚容

(云南民族大学 云南 昆明 650500)

论布施对当代慈善事业的影响

刘亚容

(云南民族大学 云南 昆明 650500)

自佛教传入我国以来,其文化主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大部分人的生活态度。布施作为佛教六度之首并有众生平等因果业报这一说法,这在很大程度上启发了人们要尊重弱势人群、对待慈善不分阶层、关注心灵成长等,并大大推动了慈善事业的发展。笔者通过比较布施与慈善以及现代人对慈善的错误认识来阐述二者的关系。

布施;慈悲心;众生平等;因果业报;慈善

无等大师释迦摩尼佛为自他希求无上智、行菩萨道时,所作六度万行实难数计。

无数劫前,瞻部洲有一位马车国王,管辖小国五千。释迦摩尼佛当时转世成为马车国王的小儿子,取名大悲尊者太子。有一次,遇上一对饥饿难耐的老虎母子,当时母虎欲食子虎,见状,太子起怜悯之心,于是用树枝刺穿自己,将血肉喂以母虎,最终圆寂。

自佛教传入我国就一直倡导自利利他、救苦济贫的布施理论思想,并用通过行为实践奠定了发展寺庙慈善活动及民间慈善重要基础,布施本身也成为众所周知的一种慈善行为。

1 布施在佛教中的概念

佛教(笔者所论佛教均指汉传佛教)经典中大量谈到了布施《大藏经》中专门论述布施的经典众多,有《佛说长者施报经》等等。

1.1 布施的观念结构

1.1.1 布施的含义

布施又名檀波罗蜜、檀度、施度是菩萨修行自度度他、福慧双修、三学具足的途径的六度之首。施波罗密意为布施即施者以因果业报放下执我、主动地不求回报地以自己所有以慈悲心普施一切众生。布施有三种之分:(1)财施,包括以自己头目脑髓以至全部身体、以及身外衣食财物施于众生,令此不受饥寒之苦。(2)法施,令闻者得法乐资长善根之功。(3)无畏施,慰藉众生,抚慰其内心恐惧。

1.1.2 布施者及其发心

佛教认为众生平等,人人可行布施,不论其贫富贵贱善恶。在一般观念里布施方主要是有出家众生和在家众生构成,出家众生只要行的是财布施,而出家众生行的主要是法布施和无畏施。

布施者所持发心是指施者为了令一切有情众生在未来都能成佛而发菩提心,同时要求布施者们必须没有人我执和法我执。布施者的发心不一样,即使是同一件物品所得果报也有差异。有施心者,世界万物皆是可施之物。反之,吝啬悭贪的人即使富有国家也不能行施。

佛教认为布施是人们的一项权利义务,不仅是帮助他人的一种道德义务,更是改善自身的权利,给人们提供布施的机会并启发人们理解布施不分阶级对象,强调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布施来改善自己,洁净自己。富者兼济天下,穷者并非独善其身,即使一点口粮也能成为可施物。

1.1.3 布施对象

佛教比较强调关注社会中弱势群体,强调对社会中最弱小的人行布施,认为布施最贫困的人和施佛所得的功德是一样的。

1.2 布施的行为表现及情感体验

1.2.1 行为表现

在佛教的价值体系中,众生平等,无有分别。佛经中常常劝人放下“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等种种分别之相,在布施上,要冲破世俗分别,如善恶美丑、是非对错、智愚高下、亲怨敌友等等,只有不分别计较才能功德无量。

布施一般表现为对寺院常住的奉献和对社会贫穷者的济助。对一般的有情众生行财布施;对人生苦难的人们行法布施,给人们传授谋生技能;在众生身心不安、恐惧、害怕时,对他们行无畏施。布施积德不仅要重视布施的行为,而且要重视布施时的心态,同情弱者,心怀怜悯,并真心祝福受苦难的人们脱离苦海获得快乐。例如对饥渴之人进行布施时,施主应该真心希望帮助饥渴之人延续寿命、增进健康、增长力气、增加智慧。

1.2.2 情感体验

在佛教看来,人的本性中,“我执”过重,而佛法正是佛教人看淡以至最后放弃自我空相,把眼光从自我上升,才能真正关注他人,最终舍己为人。又因受因果业报,布施如种福田,不播种就没有收获思想的影响,布施者胸怀慈悲心,去为了除他一切有情众生在将来都能成佛而将布施的功德回向发愿给一切有情众生,依教奉行,远离贪心,渡过烦恼的中流,到达涅槃的彼岸。

从心态上看待佛教的布施,其更多注重施主当下的心态,有无悲悯之心,是否生恭敬心、欢喜心、怜悯心、感恩心等,强调布施行为对于世人心灵的教化作用。对于受者来说,减缓痛苦,心向智慧;而对于施者来说,降伏其心,获得智慧。

2 当代慈善状况

2.1 慈善的含义

慈善(Pilanthropie)来自于希腊语的“pilein”、“anthropos”——“爱”和“人”。慈善作为一种美德,并不仅仅限于特定的群体之间,而是扩展到所有的人。基督教的兴起,更是推动了慈善观念在西方的传播,基督教所宣扬的“博爱”与“同情”,为慈善理念提供了宗教伦理基础。

在中国,古代虽时有出现“慈善”二字的连用,但其意义不等同于现代。例如,《魏书·崔光传》记载“光宽和慈善,不忤於物,进退沉浮,自得而已”,其“慈善”仅仅是指慈悲和善良的意思。但是慈善的观念却是自古有之,孔子讲“仁者爱人”,墨子讲“兼爱”,本质上与慈善观念无异,都是对他人的关怀与帮助。

2.2 慈善的状况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问题也越来越多,如科教文卫事业发展问题、城乡贫富差距问题、居民就业和收入分配问题等等。西方国家慈善事业的发展历程与实践经验反复证明了发展慈善事业是缩小贫富差距、增强公民社会责任感、促进社会公平、建设和谐社会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在新中国创立之初,慈善事业以民间社会互济的形式存在并缓慢地发展着,后来受到“文革”时期的左倾思想的影响,被认作是资本主义的糖衣炮弹,中国的慈善事业发展也一度停滞。直至90年代中期,我国政府当局以及学界对待慈善事业的态度才有所转变。2005年3月,国务院第一次把“支持慈善事业发展”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到“积极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支持慈善事业发展”;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申“鼓励和支持慈善事业发展”;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和慈善事业”。

伴随着相关政策对慈善事业的扶持,近年来全国各地佛教界先后成立一些专门的慈善事业机构,开展慈善救济活动。一些有条件的寺院,也纷纷向社会慈善事业、希望工程、灾区人民进行捐赠。

但是目前慈善还存在着许多的缺陷,比如慈善的组织运行模式还不健全,有一些慈善活动的初衷不纯粹,只是为了吸引眼球。还有甚者,借慈善之名谋取私利(经济利益或名誉),贪污募捐而来的善款,违法运作慈善活动,等等。

3 布施对慈善的影响

3.1 慈善应不分阶层

和六度中其他五度对照,行善积德对于众生而言是最简单最容易实践的。贫困家庭可以每日进行点滴小施,然而富裕家庭可以进行大施,从施舍材米油盐等财施,到尊重理解、支持关心、慰藉心灵等法施及无畏施等等都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传统慈善理论却坚持行善积德仅能是有钱人的消遣。佛教布施观点则提倡在慈善事业上众生平等。布施行善能帮助富人减少贪念妄想并获得快乐,也能帮助穷人常怀“悲心”并给自己给家人积累功德,所以布施行善是每个人的事情。布施行善关注的是行善当下的心态,只要是真正同情弱者,心怀怜悯,无论穷人还是富人在进行布施行善是创造的价值都是等价的,因此,现代慈善事业应该为平民创造布施的环境,更多地鼓舞平民进行布施行善,因为慈善不分社会阶层。

3.2 慈善应自利利他结合

布施度作为佛教伦理中和当代慈善最为接近的一个概念,世间施阶段的布施仅是手段,声闻乘的布施既是手段亦是目的,佛、菩萨阶段的布施仅是目的。佛、菩萨的布施是全然不求回报的布施,不仅不求眼前的物质回报,不求世人的敬仰所带来的名利,甚至不求为它日积累功德。佛、菩萨宁愿舍弃涅槃寂静,也要度尽众生。这才是真正的慈悲,真正的慈善亦应如此。只是人们往往强化了功利主义当中的自利性,而忽视了当中的利他性。总之,当代中国的慈善事业,应如声闻乘的布施一样,把自利和利他结合起来,才能走得更长远。

3.3 慈善需随顺众生

布施作为佛教伦理中和现代慈善最为接近的一个概念,讲求随顺众生而布施,法施讲求随顺众生的根器,财施亦讲求随顺众生的需求,不仅仅是对于财物的需求,还包括了心理、文化的需求。在布施的过程当中,如果布施者违背了受施者的精神层面的需求,就算所布施之物是恰当的,也有被受施者拒绝的可能。这不仅仅会让一次的布施宣告失败,还有可能影响下一次的布施,善的动机可能带来了恶的效果。怎样能做到随顺众生?这并不容易。佛、菩萨度化众生,需要运用“善巧方便”,这是一种基于对众生深刻了解的大智慧,只有了解众生,才能更好的帮助众生。众生不是一个抽象的整体,而是无数个具体的个体,大乘佛法行有八万四千法门,度化众生的方式亦有如此之多,哪怕是神通广大的菩萨,亦要进行不断地判定,才能随顺不同的众生,帮助不同的众生。就连菩萨亦不可肆意妄为,认为只要用一种方式就可以度尽所有众生。每一个布施者亦应如此。何为真正的善心?发了心还不够,行了善也还不够,必须是运用自己的每一分智识,去推动善行的落实,使受益者的受益程度达到最大。

随顺众生”而慈善,不执着于高调或低调等形式,运用“善巧方便”使得慈善行为更加符合其本质和初衷,从而真正地帮助到更多的人。慈善是菩萨善行的慈悲精神的体现,也是儒家伦理中“仁”的体现。“以他人的幸福为幸福之基,以人民的幸福为幸福之本,以人类的幸福为幸福之的,才是真正的幸福,才是高尚的幸福,才是伟大的幸福。”慈善正是对这种幸福的追求,最基本的善心就是爱心,最重要的德性就是仁爱,只要人们怀揣基本的爱心,以他人的幸福为幸福,慈善就不仅仅是一种特殊的活动,而将成为日常道德行为的习惯。

3.4 慈善布施是心灵环保

佛教布施理论认为,布施行善是帮助众生减少贪、嗔、痴等恶念,获得慈悲心、感恩之心、智慧和快乐的有效方法。从这个层面上说,行善积德行为能够帮助现代人从浮躁不安、快节奏的生活中脱离出来,放下追逐名利钱财的心态,通过帮助他人获得身心的平静安乐,学会同情他人、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并善待他人,从而增强自尊、自信,增长爱心,增长对世界的感恩和欣赏,让心灵更加充实丰满。因此,慈善布施为现代人提供了洁净心灵、对心灵资源进行开发的方法,是一种心灵的环保。

3.5 尊重弱者

佛教认为众生平等,施主和接受布施的人都是平等的,反对居高临下和恭高我慢的施舍,认为弱者能够激发人的同情和善心,在社会中是有价值的。同时“缘起论”也认为众生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结的复杂关系,因此,佛教提倡布施时,要感激、尊重弱者,真心关怀弱者。由此看来,现代人发展慈善事业更应尊重弱者,感激弱者,倡导对社会弱势人群的体谅和关心,倡导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尊重和关怀,因为是弱者提醒每个人时时生怜悯心,时时发善心,是弱者时时把世道人心的问题摆在每个人面前,时刻拷问着每个人的良心。

佛教布施思想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其中蕴涵了尊重社会弱势人群、慈善不分阶层、慈善关注大众心灵的成长等现代慈善事业所关注的内容,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和谐社会,宗教如何服务社会?佛教如何劝募大众?笔者希望能够对慈善事业的践行者和研究者有所启发,同时也为宗教团体服务社会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1] 六度集经[M].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三卷.台北:财团法人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部,1992:1.

[2] 马鸣菩萨.大乘起信论[M].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三十二卷.台北:财团法人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部1992:581.

[3] 赖永海.缘起论是佛法的理论基石[J].社会科学战线,2003(5):50-52.

[4] 赖永海,王月清.宗教与道德劝善[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48.

[5] 方立天.佛教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358.

[6] 方立天.佛教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358.

[7] 龙树.大智度论[M].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二十五卷.台北:财团法人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部,1992:147.

[8]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M].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八卷.台北:财团法人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部,1992:886.

[9] 四十二章经[M].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十七卷.台北:财团法人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部,1992:723.

[10] 四十二章经[M].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十七卷.台北:财团法人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部,1992:722.

[11]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M].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十二卷.台北:财团法人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部,1992:1110.

[12]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M].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十二卷.台北:财团法人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部,1992:1110.

刘亚容(1991-),女,汉,云南腾冲人,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行政伦理。

B948

A

1672-5832(2016)07-0260-02

猜你喜欢
布施众生弱者
强者搭桥,弱者筑墙
写在六合金光寺
苏轼布施观研究
弱者
“求乞”与“布施”之间
德善
拜佛
慈怀众生
向黑夜过渡
顾恺之募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