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实践育人的着力点与目标——加强“四种实践”,培养“四种精神”

2016-11-26 04:41曾昭山
长江丛刊 2016年26期
关键词:励志育人院校

曾昭山

高职院校实践育人的着力点与目标——加强“四种实践”,培养“四种精神”

曾昭山

实践育人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实践育人工作如何开展?本文作者从四个维度进行了阐释,高职院校实践育人必须加强“四种实践”,培养“四种精神”。即加强励志性实践,培养敢于担当精神;加强公益性实践,培养奉献精神;加强生存性实践,培养自立精神;加强发展性实践,培养创新精神。

高职 实践育人 着力点与目标

一、实践育人的理解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有两个重要部分或两个环节,即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或叫理论学习环节与实践锻炼环节。实践育人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相对于理论学习环节,实践育人环节更加重要,它是理论转化成现实生产力的手段和必经阶段,重视实践育人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内在要求。

实践育人大体包括两层面的内涵:一是以学校为主导的有组织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主要通过学校职能部门牵头组织的实践活动。如思政部、学生工作处、团委、系部等在每学年都会有计划地组织一系列的社会实践。二是以大学生自治组织牵头组织的实践活动。大学生自治组织在大学生各项活动中发挥着重要角色,如各种协会、学生社团、学生会、学生党团支部等等,这些组织十分活跃,他们组织的一切活动都是十分重要的实践活动。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不同角度看,我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可分为四个不同层次,即生存性实践、励志性实践、公益性实践和发展性实践。

那么,实践育人的目标是什么呢?实践育人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按照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我认为,实践育人最重要的培养目标就是要达到四个目标:自立自强、敢于担当、勇于奉献、善于创新。对于大学生来讲,这四个目标是由低到高不断提高的实现过程。

二、实践育人的着力点与实践育人目标

加强高职院校实践育人工作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涉及学校人才培养的方方面面,其工作的着力点和育人目标就是要加强“四种实践”,培养“四种精神”。即加强生存性实践,培养自立精神;加强励志性实践,培养敢于担当精神;加强公益性实践,培养奉献精神;加强发展性实践,培养创新精神。

第一,加强生存性实践,培养自立精神。自立自强是高职人才培养最基本的目标,在高校生源中,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影响,高职学校的入口是相当开放的,几乎是没有门槛的大学。相当部分学生习惯不良,自立自强精神严重缺失。因此,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精神。要实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生存性实践必不可少。生存性实践主要包括假期的社会实践、拓展训练、创新创业竞赛、师徒制实践等。高职院校实践育人的最重要的内容是锤炼青年学生生存的本领,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必需的生存技能,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生存性实践,引导学生对人的生命意义正确阐释与解读,增强危机意识,提高危机应变处理能力[1]。

第二,加强励志性实践,培养敢于担当精神。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勇于担责,是时代赋予每一个合格大学生的必然要求。如何培养大学生的担当精神?励志性实践是破解这一问题的金钥匙。励志性实践包括很多内容,比如宣讲励志事迹、诵读励志名言、举办励志演讲、开设励志微博微信、创建励志公众号、推举励志标兵等活动。在实践活动中主要在校园营造深厚的励志文化氛围,构建学院、系部、班级三级为主体,校企、校社、校政共建社会实践育人共同体。开展励志性实践活动旨在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让大学生明白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第三,加强公益性实践,培养奉献精神。有一首歌词“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大学生是时代的先锋,是爱的种子,勇于奉献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培养大学生奉献精神有多种途径,体验性实践是培养大学生奉献精神的好方法。体验性实践侧重于开展志愿者服务、科技服务、技能竞赛、大学生“三下乡”、社会调查等。在学生自身获得良好发展的同时,组织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自己和团队的力量,通过各种方式对他人、对社会做出积极贡献,引领社会价值方向、引导社会文明新风尚,以帮助学生实现生命价值向社会价值的升华,培养大学生奉献社会的精神。

第四,加强发展性实践,培养创新精神。创新是民族振兴的灵魂,是经济社会发展不竭动力。创新精神的培养是高职院校实践育人的最高目标。大学实践育人的根本就是要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这是大学区别培训机构的根本。大学生之所以是大学生,就是通过几年的大学生活与文化熏陶,使学生能悟出人生的一些最宝贵的东西,这种东西就是将来可持续的发展的能力,这种能力需要加强发展性实践来达到。发展性实践活动包括综合素质培养、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创业孵化等活动。通过一系列有目、有层次,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性实践活动,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力、思考力、逻辑判断力和创新力。

[1]徐海涛.浅析构建新时期高职院共青团实践育人体系[J].齐齐哈尔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3(2):6.

(作者单位: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本文系院级实践育人项目的部分成果。

曾昭山(1968—),男,湖南东安县人,研究生学历,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基础教育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思政部主任,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励志育人院校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生活励志
牛人的退稿信,我们的励志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