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点并校政策后乡土文化传承的困境及学校策略

2016-11-26 16:31韩令慧
小品文选刊 2016年15期
关键词:乡土儿童农村

韩令慧

(东北师范大学 吉林 长春 130000)

撤点并校政策后乡土文化传承的困境及学校策略

韩令慧

(东北师范大学 吉林 长春 130000)

“撤点并校”是自2001年正式开始的一场对全国农村中小学重新布局的“教育改革”,大量撤销农村原有的中小学,使学生集中到小部分城镇学校。在这一政策后,教育资源得到整合降低了生均教育成本,使一部分农村学生获得了更优质的教育资源,但是这种改革给乡村文化的传承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以学校作为乡土文化传承的主体,分析了乡土文化传承的困境,并提出学校的解决策略。

乡土文化;撤点并校;传承

1 “撤点并校”政策后农村学校布局的现状

上世纪90年代之前,我国农村中学校的布局基本是“村村有小学,乡乡有初中”,目的是为了方便学生就近上学。但是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父母带着子女外出务工,许多农村小学出现了只有一个或两个班级的情况,教育资源产生浪费。另外由于学校分散,农村的师资力量薄弱,一些老教师难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影响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在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应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和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通过十年的布局调整,农村小学数量大幅度减少。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十年评价报告》,报告中指出农村小学减少22.94万所,教学点减少11.1万个。农村初中减少1.06万所,减幅超过1/4。这是2000到2010年十年间中国农村发生的现象,平均每一天,就要消失63所小学、30个教学点、3所初中,几乎每过1小时,就要消失4所农村学校。2000-2012年,与农村小学在校生数量减幅57.05%相比,农村学校数量和教学点的减幅达到64.79%和60.29%,分别高出了7.74百分点和3.24个百分点。有研究指出,在1990年,我国村校比为1.07:1基本上是“村村有小学”;而到1999年,这个比值已经扩大为1.57:1,基本上是一个半乡村才有一所小学;再到2009年时,村校比更是扩大到2.56:1,导致两个以上的乡村才有一所小学,乡村学校以每年4.7%的速度在消失由。以上数据可以明确看出农村学校的减幅明显大于在校生数量的减幅。这表明农村小学出现了过度撤并的现象。

华侨老教师杨贵平在谈到中国“撤点并校”问题时举了两个例子说: “一个北方乡村,村里原有的一个小学有一至五年级。撤了五年级后,9个家庭随上学的孩子搬走了。四年级学生的家长,也有十几家准备搬走。村主任眼见学校办不下去,村子就要死了,于是四处奔走,希望能保住学校,保住这千年的古镇。山西黄河边的一个小村庄,原有100多户人家,村里有个小学。学校被撤了后,孩子要到中心校住读,仅仅两年间,就有30多个家庭搬走了,搬走的农民离开了家园,土地也荒废了,留下的村民大多是最贫困,最没有办法的。”这两个例子很充分的说明了我国许多农村在撤点并校后的现状。

由于一些地方片面追求学校数量的减少而不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是“撤点并校”政策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首先是使许多农村学生的上学成本增加,撤并的大多数学校都是偏远小学,当地的学生就要到中心学校上学,不少学生因此产生了住宿费和交通费用,这对乡村一些贫困家庭来说是难以承受的,严重的甚至可以导致辍学。其次,是导致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儿童过早的离开父母进入学校在某种程度上不利于学生的心里发展。第三,中心学校的班级规模扩大,许多地方出现了巨额班级,不利于小学生学习知识和发展个性。

2 “撤点并校”后乡土文化传承的困境

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得以繁衍发展的精神寄托和智慧结晶,是区别于任何其它文明的唯一特征,是民族凝聚力和进取心的真正动因。狭义的乡土文化指的是发端于某一特定地域的的文明,它不仅包括民风民俗等也与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我国传统的乡村文化中,学校是文化的中心,乡村学校的消失必然带来乡村文化的消亡。

2.1 乡村学校的消失使乡土文化的传承失去载体

文化和教育自诞生之日起就形成了密不可分的关系,文化构成了教育的内容,教育史文化的一种“生命机制”,文化的传承离不开教育,文化的保存、延续和发展都依赖于教育的传承、沟通和创新。之前由于经济全球化和城镇化的发展,西方文化大量涌入,乡土文化受到了内忧外患,正在迅速消亡,乡村学校必须要扛起传承乡土文化的大旗,然而乡村学校的撤并使乡土文化失去了乡村学校这唯一的救命稻草。“撤点并校”政策之前,学校是乡村中最具文化意味的设施,通过学校的教育向本村儿童传着当地的文化。然而撤并学校后乡土文化和学校教育产生断裂,无法发挥原有的功能,这对乡土文化的传承是一种巨大的破坏。即使是保留下来的学校实际上也处于一种不利的境地,一方面经费不足,师资短缺,使乡村学校缺少传承乡土文化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受到升学的压力,家长、学校、老师只重视与考试相关的内容,对乡土文化毫不关心。

2.2 乡土文化传承缺少传承人面临断层危险

乡村儿童是生活在乡村中的,乡村儿童既是乡村文化的受益者,同时也是乡村文化的继承者和发展者,然而撤点并校政策使乡村儿童脱离了乡村,因而乡土文化失去了传承人。乡土文化传承人的断层主要有以下二方面原因:

2.2.1 撤点并校政策使得许多儿童从农村走向城市。乡村文化的传承需要的使乡村儿童长时间浸润其中,才能体会到乡土文化的真谛。然而大规模乡村学校消失,一部分儿童奔波于城镇与乡村之间,一部分儿童甚至要寄宿在学校,这就意味着乡村儿童在乡村生活的空间和时间上都无法满足。幼儿和儿童期是人一生性格和情感养成的关键时期,儿童过早的脱离了乡村,这便使他们天然的与乡村文化产生了隔阂,不利于乡村文化的传承,年轻人走向城镇后,对乡村的认同感下降,对乡村的文化底蕴知之甚少,乡土感情日渐疏离。另一方面强调儿童要生活在乡村中并不意味着要终身在乡村,而在于使乡村儿童在儿童阶段就培养起对乡村的情感,汲取乡村文化的精髓。

2.2.2 乡土文化受到经济利益的冲击,本质发生改变。一些地方撤点并校后,村民减少,当地政府便将其开发成景区,将传统文化作为招揽游客的娱乐项目,这使得乡土文化的精神被市场化了,失去了它本身的价值和色彩。通过这样的宣传,学校不再是文化传承的主体,民间艺人成为了文化传承的最重要人物,然而民间艺人不仅数量少而且并不能传承文化的精髓。很多情况下,老一辈的民间艺人愿意倾囊相授,可是年轻人因为现实问题很少人愿意花时间去学习。

2.3 乡土教育氛围缺失

乡土教育氛围的缺失主要是指乡土文化缺乏传播的土壤,人们对乡土文化的真谛缺少了解。一个真正的拥有乡土氛围的村落应当是彼此信任和默契,拥有共同的文化基础,每个人都热爱生养自己的土地的一个村落。

乡土教育氛围的缺失首先表现在大众传媒中乡土教育的地位下降。自改革开放以来,报道乡土文化反应村名生活的题材的影视作品越来越少,大众传媒绝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报道城市的繁荣,乡村、村民、农业已经成为了大众传媒遗忘的角落。最近几年许多媒体带着猎奇性质寻找乡土文化,使许多濒临灭绝的文化遗产得到大家重视,但是这些也很快成为了城市文明的一部分。其次,学校的消失,导致乡村的衰败,乡村人口的减少,大量人口为了生活和学习搬去城镇。乡村只剩下老人和儿童,这使即使生存在乡村中的儿童也无法像以前一样感受到乡村文化的熏陶,体会到真正的乡村情感。再次,现代的教育极大的挤压了乡村教育的空间。即使在存在学校的乡村也被要求实行新课标,要求与城市接轨,不考虑农村当地的现状,学校的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学习,对乡村生活的了解越来越少,教师只关心成绩很少关心乡土文明传承,学生的内心归属感,培养出来的学生因此也并不是真正的“村民”而是城市化了的“村民”。

3 乡土文化传承的学校策略

学校作为乡土文化的中心,在面对乡土文化日渐衰败的现状之后,必须要发挥其它的职责。国家已经意识到由“撤点并校”政策给农村教育及农村社会带来的消极影响,并已经开始暂停实施该政策,一些地方政府也根据当地的情况适当恢复了部分学校。乡村学校要积极发挥其传承传统文化的功能,帮助我国的乡土文化实现复兴。

3.1 认识并尊重文化多样性,大力弘扬乡土文化传统

世界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正是由于文化的多样性以及建立于其上的不同文化的交流融合,人类今天的文化才能绵延不绝、千姿百态、不断融合、不断创新。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多种文化相互融合,城市文化来到乡村,国外的文化也进入到乡村与乡土文化融合。我们在处理乡土文化传承这一问题的时候,必须要处理好外来文化和乡土文化的关系,认识并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处理好这一关系的基本前提。对于外来文化,我们需要认识到哪些适合哪些不适合,例如新课标改革,有些内容并不适合农村的状况,老师的标准也无法达到,当地教育局就该根据当地情况,适当的删减内容,增加更符合农村儿童的课本内容。教师更要意识到文化的多样性,并不是外来的一定是好的,一味的向城市文化靠拢可能会在乡村也造成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盛行。文化的多样性的存在就意味着文化冲突和价值冲突的存在,我们要正是这种冲突的存在,对于农村儿童我们必须通过教育让他们认识并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城市和乡村是人类最主要的两种生活场所,他们两者不存在谁先进谁落后的问题,乡村少年儿童既要汲取乡村文化中的宝贵养分,也要吸收城市文化中的先进文化,方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乡村学校应培养乡村儿童对于乡村社会的情感,学校除了要传授给儿童科学文化知识之外更应培养儿童的品德。乡村学校应当大同学校教育与乡村文化及乡村生活经验之间的关系,充分地引导乡村儿童了解乡村世界,热爱乡村文化并从中培养乡村儿童的归属感。

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并不是要地址城市文化,乡村学校同样需要培养乡村儿童适应城市生活。城市文化中的独立意识、奋斗精神、竞争意识都是值得农村儿童学习的。同时更应当借鉴先进的城市文明来改造乡村是乡村的生活更加美好。通过农村和城市相结合的这样的教育,可以是乡村儿童既形成对乡土文化的热爱又有接纳其他文化的胸襟,实现现代文明与乡村文明的融合。

3.2 开发适当的乡土教材,教学形式多样化

乡村学校要想真正的肩负起传承乡村文化的使命必须要寻找真正适合乡土学校发展的发展模式。更新乡村学校的课程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促进教学形式的多样性。

在乡土课程在乡土课程教学的内容方面,要更加注重让学生融入到乡村自然中,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一草一木开始,亲近自然,熟悉周围的生态环境。在选择用于教学的乡土知识时,要避免那种过分符号化、抽象化和意识形态化的乡土知识,更加注重那些经验和感性层面的、与乡土生活紧密结合的知识。因为,凡是学生用感官亲自参与的直接经验是最丰富、最具体、最生动的,这样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为学习效果也就更好。

在教学方法上,乡土学校应当改变普通学堂自上而下的灌输式教学,通过由内到外、由近及远的方式,从学生生活环境中的事物入手,从少年儿童个体身心健康成长的需求出发,更加注重学生和教师的参与和互动,使学生感受到乡土文化的魅力。

在教学形式上,不要只拘泥于学校,应增加学生与“乡土”直接接触的机会,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乡土教育是从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入手以求得有关的乡土知识。例如,一项对612名乡村学生的调查表明:有51.1%的学生表示喜欢民间艺人上课。这种课堂形式更能激发起儿童的兴趣,促进儿童智慧的发展,应逐渐推广和加深。此外乡土教育的内容选择要从身边能接触的人、自然和事物开始,然后再扩大到整个生活空间。只有这样,每个人才能在融入自己生活世界的同时培养起对故土的依赖感。

3.3 努力营造乡土教育的氛围,开启乡村文化生活的新篇章

千年来,我国的农耕文明创造了特有的乡土文化,乡村并不缺少文化,而是对其缺少保护和弘扬。石中英教授指出,基础教育作为社会文化重建的重要工具,必须竭尽全力培养青少年儿童从小学习经由文化对话而不是对抗的途径到达文化理解的目的,提高他们的文化自觉,最终为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乡村学校在提高乡村未来建设者文化自省能力的同时,不能忽视乡村学校作为乡村社会文化中心理应发挥的功能。在乡村文化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最关键之处就在于要不断激发村民的文化自觉,促使他们成为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主体,在村落中形成热爱当地乡土文化的氛围。要实现这一目标乡村学校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应发挥传播先进知识、提升村民文化生活品味的功能,乡村学校应该成为乡村文化的聚集地。此外,乡村学校教师是要起到乡村文化代言人的作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肩负起重塑乡村文明的历史使命,从而为学生、村民起到榜样示范作用,用自己的文化知识,引领村民们不断改造乡村,重塑乡村文化。

[1] 邬志辉. 中国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标准问题探讨[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5:140-149.

[2] 邬志辉,史宁中.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十年走势与政策议题[J]. 教育研究,2011,07:22-30.

[3] 王勇. 社会转型期乡村学校教育的文化困境与出路[J]. 教育探索,2012,09:29-30.

[4] 邓昭华. 城市化背景下乡土文化传承的教育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1.

韩令慧(1991.11-),女,汉族,内蒙古包头市,硕士研究生,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

G521

A

1672-5832(2016)03-0271-02

猜你喜欢
乡土儿童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阅读《乡土中国》的价值
乡土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乡土中国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读《乡土中国》后感
新农村 新一辈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