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舆论工作要牢牢坚持党性原则

2016-11-27 00:21杨煌
中华魂 2016年5期
关键词:党性原则人民性党性

文/杨煌

新闻舆论工作要牢牢坚持党性原则

文/杨煌

新春伊始,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到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电视台调研,随后,又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讲话着眼党的工作全局,充分肯定了全国新闻舆论战线的成绩和贡献,深刻阐述了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系统回答了党的新闻事业发展一系列重大问题,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理论,是指导做好新形势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纲领性文献,对整个宣传思想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把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放在全党工作的大局中做实做好。

舆论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新闻舆论处在意识形态工作的最前沿。古今中外,任何政权想要长治久安,都必须抓好舆论工作。马克思主义政党历来把新闻舆论工作作为进行革命斗争的有力武器。高度重视舆论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无论烽火连天的革命岁月、热火朝天的建设年代,还是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始终注重运用新闻媒体传播真理、组织群众、推动工作。历史和现实、经验和教训都告诉我们,舆论的力量不可小觑。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也是我们党革命、建设、改革时期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闻舆论工作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主要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深刻阐释党中央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反映人民伟大实践和精神风貌,唱响了主旋律,传播了正能量,有力激发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深度融入世界的步伐加快,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受众对象、传播技术都在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互联网正在媒体领域催发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在国际上,新闻舆论“西强我弱”的总态势没有改变,我们解决了“挨打”“挨饿”的问题,但还没有解决“挨骂”的问题,我们还缺乏话语权,中国和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形象还不断被歪曲和抹黑。在国内,社会利益分化,多种社会思潮激荡,现实存在着两个舆论场、两套话语体系,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还面临着艰巨的任务,尤其是西方敌对势力始终处心积虑对我实施“西化”“分化”图谋,“颜色革命”的危险始终存在。在新形势下,要应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新闻舆论工作就要肩负起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座谈会上概括总结出的48字职责和使命,把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旗帜鲜明坚持党性原则。

党性是一个政党的政治本质和特性,是其阶级性的最高和最集中体现。党性原则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原则。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我们共产党人从来认为隐瞒自己的观点是可耻的。我们党所办的报纸,我们党所进行的一切宣传工作,都应当是生动的,鲜明的、尖锐的,毫不吞吞吐吐。这是我们革命无产阶级应有的战斗风格。”西方资产阶级的媒体总是遮遮掩掩,宣扬自己所谓的客观中立、宣扬无党派和超党派性,而实质上却是维护资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根本利益。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从一开始就公开表明自己的党性,明确宣示自己代表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和政府所主办的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坚持新闻媒体的党性原则,是我们党新闻舆论工作的一大特点和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在坚持党性这个根本问题上没有明确观点和立场,那就是政治上不合格,就没有做党的宣传思想工作最起码的资格。”坚强的党性原则是做好舆论宣传工作的根本前提。

坚持党性原则,最根本的是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必须姓党,必须抓在党的手里,必须成为党和人民的喉舌,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媒体格局如何变化,党管媒体的原则和制度不能变,党管媒体的原则必须得到全面贯彻,一切从事新闻信息服务、具有媒体属性和舆论功能的传播平台,都要纳入依法管理范围,这是事关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政治安全的大问题。这就要求,各级党委要自觉承担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要认真践行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的根本原则,要以改革创新精神破解难题,把握宣传思想工作规律,提高工作科学化水平,切实担负起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责任。新闻舆论单位领导班子和当家人,要落实好抓党建、带队伍的责任,全面落实政治家办报要求,要坚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检验政治家办报的“五条标准”,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善于把政治导向、政治要求体现到工作中去。

坚持党性原则,核心是党的新闻舆论媒体及其所有工作,都要有看齐意识,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做到爱党、护党、为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阵地,让党的主张成为时代最强音。“人心齐、泰山移”。齐则有序,齐则有力。看齐意识,是党作为一个政治组织在政治上的根本要求。在这个问题上如果含糊不清,就是政治上的糊涂,就很难做一名合格的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者。这就要求,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者面对复杂的舆论环境和艰巨繁重的任务,自觉向党中央看齐,自觉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自觉向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看齐。只有增强看齐意识,才能在思想上辨明方向,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诱惑干扰面前,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政治定力,使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

坚持党性原则,就要加深对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认识。那些“你是替党讲话,还是替老百姓讲话”,“你是站在党的一边,还是站在群众一边”的论调,把党性和人民性对立起来,在思想上是糊涂的,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中国,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我们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体现党的意志就是体现人民的意志,宣传党的主张就是宣传人民的主张,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党性寓于人民性之中,没有脱离人民性的党性,也没有脱离党性的人民性。坚持党性,新闻舆论工作才能有明确的立场和方向;坚持人民性,新闻舆论工作才能获得源泉和动力根基。只有坚持党性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才能确保新闻媒体始终为人民服务,而不是为少数人服务。这就要求,新闻媒体要把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统一起来、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更好地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及时把人民群众创造的经验和面临的实际情况反映出来,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坚持党性原则,互联网是必须迈过的一关。在当下中国,存在“两个舆论场”,一个是以党报党刊党台、通讯社为主体的传统媒体舆论场,一个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体舆论场。这两者的不一致影响着新闻舆论党性原则的贯彻和落实,我们一定要从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治安全的高度看待这个问题。“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时代在前进,科技在进步,只有坚持与时俱进才能跑得赢,只有不断进行创新才能不掉队。这就要求,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随着形势发展,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不断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切实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把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要推动融合发展,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着力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体。要以法治思维、法治手段把所有从事新闻信息服务、具有媒体属性和舆论动员功能的传播平台都纳入管理范围,所有新闻信息服务和相关从业人员都实行准入管理,着力解决好谁来管、怎么管的问题,让网络空间清朗起来。

党性原则落实得好不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强不强,领导班子和队伍是决定性因素。要培养造就一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这就要求,全面落实政治家办报要求,抓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这个“塑魂”工程,引导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挺起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精神脊梁。要着力加强全媒型、专家型人才培养,推动新闻舆论工作者夯实理论根基,完善知识结构,拓展知识领域,善用现代传播手段。要持续深化“走转改”,引导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增进对人民的感情,强化社会责任,锤炼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推出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

猜你喜欢
党性原则人民性党性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党性可“塑”——汉中实施“党性塑造”工程
锤炼党性 洗礼灵魂
列宁报刊工作的理论与实践探微
唱响主旋律 党性最鲜明
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价值探索
如何做好舆论监督正面报道工作
始终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内在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