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性

  • 中国新闻事业“人民性”的话语起源与实践逻辑
    【摘要】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与党性相呼应,构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术语。党性概念是中国共产党直接从马列原典中继承发展而来的,人民性概念则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不断本土化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理念。在中国,党性原则和人民性原则作为一组概念,从宏观上多呈现于中国革命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语境中,中国共产党新闻宣传事业的理论和实践则从微观层面上对这组概念进行了具实解读。【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人

    编辑之友 2023年5期2023-11-03

  • 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党领导“三农”工作的理论根基与实践逻辑
    中践行“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理论。关键词:党性;人民性;三农;乡村振兴;党的二十大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3)04-0075-03食为政首,农为邦本,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在“三农”工作中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根本性问题,这是党百年使命宗旨的具体体现,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不断丰富和践行。一、“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理论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

    学理论·下 2023年4期2023-09-01

  • 同时·齐心:新主流电影的群像塑造策略与共同体叙事
    为对中国电影“人民性”的一种新近阐发。关键词:新主流电影;共同体叙事;人民性;同时性;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1]“人民性”贯穿新中国电影发展的各个时期,电影对人民性的表现呈现出阶段性特征[2]。新主流电影对人民性的阐释是对这一脉络的延续,近年来在内容层面上集中表现出一种以群像塑造为标志性特征的叙事策略,既可视为中国电影在“共同体美学”下的“共同体叙事”层面的体现[3],也应

    美与时代·下 2023年7期2023-08-31

  • 马克思资本批判的人民性蕴含分析
    批判具有深厚的人民性蕴含,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也是马克思个人的思想内核,马克思的思想理论成果与人民性脱不开关系。基于此,本文充分关注马克思资本批判理论体系中的人民性,对其概念进行简要概述,对其思想进行深入解读,从理想信念、价值导向以及实践贯彻三个角度解读马克思资本批判中的人民性蕴含,并针对其在新时代中国化的价值转换加以研究,以期为我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提供一定理论参考。关键词:马克思;资本论;人民性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15期2023-08-21

  • 中山装到人民装的款式演变
    体现人民装的“人民性”的内涵。关键词:中山装;人民装;列宁装;学生装;裁剪文献;款式演变;人民性中图分类号:TS941.12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17003(2023)070143作者简介:郭明昊(1995),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服装设计与创新。通信作者:刘卫,教授,1105725606@qq.com。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流行的人民装与中山装在款型上存在着相似的特点,从目前研究的情况看,人民装款式界定模糊,中山装与人民装的款式渊源存在不同的

    丝绸 2023年7期2023-08-10

  • 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逻辑起点、价值定位与中国道路
    是广泛而深刻的人民性。从价值定位来看,中国法治所追求的人民性主要体现为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秩序、人民群众立法的平等、感受得到的正义、现实生活的自由、较之资本主义法治更高的效率、积极的人权、人际及内心的和谐等。融合人民性的科學立法、规范执法者的严格执法、由裁判者负责的公正司法、依赖广泛认同的自觉守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道路选择;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繁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培育社会自治力量、保护生态环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以人民为中

    湖湘论坛 2023年4期2023-08-08

  • 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人民性与民族性
    结,具有鲜明的人民性与民族性。正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特点,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人民性;民族性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具有强烈的人民性与民

    中国军转民·下半月 2023年4期2023-08-07

  • 新时代文艺创作人民性的实践路径探析
    新性地丰富了“人民性”的内涵,拓宽了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发展道路。纵观我国的文艺发展史,可以得出一条基本的经验,就是文艺创作要贴近人民、与人民同行;戮力同心,与人民同向;使人民成为文艺创作以及文艺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力量,让所有文艺活动的参与者、创作者和评价者皆能在文艺实践过程中获得幸福感与满足感……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当代美术家 2023年4期2023-08-04

  •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军队建设工作的实践路径、时代特点与现实启示
    队建设;启示;人民性;时代特点[作者简介]郎公远,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吉林长春 130000。[中图分类号] D239,E29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8031(2023)02-0019-08在人民军队向世界一流军队进发的重要历史时期,国内学术界增加了对抗日根据地军队建设的关注,取得了一系列理论成果,对于坚持习近平强军思想,继承发扬人民军队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本文亦试图系统地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军队建设进行研究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23年2期2023-07-13

  • 论基于人民性视域下的“一带一路”建设
    共建共享原则,人民性是其显著的特点。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上看,以人民为重是“一带一路”的逻辑起点。因此,在共建“一带一路”时,应充分发挥人民的理论创新作用和实践主体作用。同时,各国应秉持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携手合作,互利共赢,共享“一带一路”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推动“一带一路”行稳致远。[关键词]“一带一路”;丝绸之路;人民性;共建[文献标识码]A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要与世界“共建‘一带一路,使之成为深受欢迎

    丝绸之路 2023年2期2023-07-10

  •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人民性意蕴论析
    生态文明思想;人民性;生态文明建设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3)03-0024-05进入新时代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中国共产党推进人民美好生活进程的重要举措,已经将其纳入到了“五位一体”的总体战略布局高度。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更是重申了“绿水青山”的生态理念,指出了我们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希望我们的生存空间变得更加舒适,生态环境变得“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1]。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人对于人

    学理论·下 2023年3期2023-07-05

  • 主体性哲学的嬗变与反思
    会主义制度彰显人民性的主体地位和价值取向,体现着马克思主义主体性哲学的应有之义。关键词:现代性;主体性;资本;人民性中图分类号:B0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3)07-0056-04主体性哲学是人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中就所处的地位、能力、作用和性质等问题而进行的“逻各斯”式的追问。作为社会性的存在,人对主体性哲学的认知是建立在一定物质生产方式基础上的一种自我意识,它内含历史哲学、经济哲学和政治哲学的价值判断。本文通过追溯人类从前现

    西部学刊 2023年7期2023-06-15

  • 人民性”概念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批评中的引入与新变
    40年代初,“人民性”概念被引入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之中。随着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及其与苏联文论的对话,“人民性”逐渐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关键词。新时期以前,“人民性”概念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补救“阶级性”概念在阐释文学经典时的片面性,因此,这一概念在20世纪50-60年代曾经发挥过积极的作用。新时期以后,“阶级性”在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不再具有以前的强势地位,“人民性”概念的补救功能随即消失,而政治功能日益凸显。但是,由于“人民

    美与时代·下 2023年3期2023-06-08

  • 如何把握白居易诗学观的人民性
    居易 诗学观 人民性 把握白居易(772一846)是我国唐朝时期著名的诗人,今存诗三千多首,是唐代创作最丰的作家,诗名与李白、杜甫齐名。白居易一生在新乐府文学运动中的贡献最大,他作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积极参与新乐府诗的理论研究及创作实践,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著名论断。白居易的诗论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珍贵的遗产。白居易的诗歌《琵琶行》是普高课本和中职课本的重点篇目,教师在教学中应从如下几方面把握白居易的诗学观:一.白居易的诗学观是尚写实的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3年4期2023-06-07

  •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人民性引领龙江生态振兴的理路研究
    平生态文明思想人民性为指导,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为出发点、一切依靠人民为根本遵循、一切成果人民共享为落脚点的理论逻辑。实践路径包括: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振兴观、在创新协调开放发展中提升人民的生态满足感、千方百计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奠定生态基础。 关键词: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人民性;生态振兴;实践要求 中图分类号:D64,X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3)01 — 0030 — 04

    理论观察 2023年1期2023-05-30

  • 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的发展历程、基本要求与实践路径
    设;党的领导;人民性;凝聚力中图分类号:B036文献标识码:A    DOI:10.13411/j.cnki.sxsx.2023.02.004Abstract:Ideological construction is the top priority in the work of the Party and state. Chinas ideological construction has its own unique historical role in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23年2期2023-05-30

  • 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性的多维透视
    中国式现代化 人民性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23)02-0001-11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①人民性是中国式现代化最鲜明的品格。正确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是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开创过程的关键,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人文杂志 2023年2期2023-05-30

  • 强化扩散效应推动城乡共同富裕的理论机制与策略研究
    中国式现代化 人民性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23)02-0001-11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① 人民性是中国式现代化最鲜明的品格。正确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是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开创过程的关键,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

    人文杂志 2023年2期2023-05-30

  • 新时代大统战工作格局构建的政治逻辑
    统战工作格局;人民性;党;政府;社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加强党对统战工作的领导,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出发,对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提出了明确要求,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爱国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团结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1]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的社会基础更加广泛、工作领域更加宽广、工作内容更加丰富[2]。为此,要深刻分析新时代统战工作的政治特征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3年1期2023-05-30

  • 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人民性及其实践机制
    思想具有鲜明的人民性价值取向,其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为了人”“发展依靠人”“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价值旨归深刻回应了人民的重大关切,维护了人民生态环境权益,保证了人民主体地位。新发展阶段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要坚持人民至上的生态价值观、为民造福的生态发展观、标本兼治的生态保护观、人人有责的生态治理观、五位一体的生态战略观和民族复兴的生态历史观共同发力,建设美丽中国。关键词: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人民性;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逻辑习近平总书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 2023年4期2023-05-26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人民性:本质属性、价值指向与实践动力
    [摘  要]人民性蕴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是马克思主义“主权在民”政治学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安排中的内在体现。人民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属性、价值指向和实践动力。切实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保障人民的切身权利、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凝聚人民的磅礴伟力,可以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人民性;制度优势[中图分类号]D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23

    党政干部学刊 2023年3期2023-04-28

  •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内涵意蕴、生成逻辑及时代价值——基于“人民性”的视角
    价值——基于“人民性”的视角刘培卿(中共中央党校 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北京 100091)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它所蕴含的认知逻辑、分析方法和价值取向为深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提供了重要遵循。基于“人民性”视角对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进行学理阐释,其内涵意蕴包括“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立场、实现“人的现代化”的核心要义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特征。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生成逻辑,生动诠释了唯物主义历史观、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和中国共产党百年现代化探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22年6期2023-01-25

  • 舞剧创作应该守住“人民性” ——兼谈为人民而舞理念融入高校教学的必要性
    夏振宇北京舞蹈学院于2021年11月1至3日成功举办了以“为人民而舞——中国舞蹈艺术发展之路”为主题的BDA高峰论坛。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舞蹈家纷纷结合自身专业领域知识,对新中国舞蹈的思想观念、舞蹈教育、舞蹈创作、舞蹈研究进行探讨。作为一名高校的文艺从业者,在听取专家们的精彩发言后,我意识到为人民而舞理念的重要性,对此理念进行根源追溯,了解其本质与内涵。通过对各领域专家的发言分析后,明确新时代下中国舞蹈艺术所应表达的价值追求。最后,通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

    剧影月报 2022年5期2022-11-07

  •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人民性分析
    近平法治思想的人民性特征也就代表此类内涵,也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的重要理念,更是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性要求。文章主要分析习近平法治思想,并以人民性特征为主要分析要点,为未来阶段的法治建设提供参考依据。关键词:新时代法治思想;人民性;分析中图分类号:D92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15-0025-04一、人民性思想的内涵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成果,其思想中的人民性特征体现了法治思想

    大学·课外阅读 2022年5期2022-07-11

  • 人民性在高质量发展中的意蕴探究
    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性也是贯穿整个高质量发展过程始终的红线。高质量发展的体系中,要坚持人民性的核心地位不动摇,就是做到为了人民这个理念。本文从高质量发展的五个方面探究人民性在高质量发展中的意蕴:高质量发展的目标阶段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想形态;引领把握经济新常态最根本的是以人为本;供给侧结构变化体现着人民主体性问题;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体现着人民的诉求;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更好维护人民群众的公平与正义。【关键词】人民性 高质量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马克

    锦州医科大学报 2022年4期2022-07-07

  •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人民性的当代价值
    主义新闻观中的人民性不仅体现了新闻工作的人民至上原则,在新的时代也发挥着其时代价值。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人民性;当代价值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新闻的宣传工作,他指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要适应国内外形势发展,从党的工作全局出发把握定位,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因此,新闻及其工作者应当更好发

    客联 2022年9期2022-07-06

  • 浅析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三个维度
    来看,其呈现出人民性、开放性和实践性三个维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发展贯穿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全过程。从三个维度探究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能够为我们深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旨归、发展动力和现实路径提供助益。〔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人民性;开放性;实践性〔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203(2022)03-00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22年3期2022-06-26

  •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人民性论析
    摘 要:人民性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鲜明特征。习近平法治思想人民性彰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表征人民至上的评判标准,体现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习近平法治思想人民性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思想人本性、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人本性和人类法治文明合理人本性,提出法治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和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法治发展目标,做出通过“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新部署。应切实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人民性贯彻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全过程,积极

    学理论·下 2022年5期2022-06-15

  • 明清时期东北流人诗词中的文化特色
    诗词具有一定的人民性,真实的反映了东北地区的边塞风貌及社会状态,是后人考证东北明清时期历史进程的第一手辅助资料。关键词:明清时期 东北地区 流人 诗词 人民性明清时期东北大地上曾出现过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流人。“南国佳人多塞北,中原名士半辽阳[1]”,成为明清时期“南人北流”以及东北流人多拥有较高文化素养这一鲜明特征的真实写照。杨宾在《宁古塔杂诗(十一)》中云:“笑语乡音杂,衣冠上下同。十年乘堡障,一半是王公[2]18”。他在这首诗中描述了清朝著名流放地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2年8期2022-05-30

  • 明清时期东北流人诗词中的文化特色
    诗词具有一定的人民性,真实的反映了东北地区的边塞风貌及社会状态,是后人考证东北明清时期历史进程的第一手辅助资料。关键词:明清时期 东北地区 流人 诗词 人民性明清时期东北大地上曾出现过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流人。“南国佳人多塞北,中原名士半辽阳[1]”,成为明清时期“南人北流”以及东北流人多拥有较高文化素养这一鲜明特征的真实写照。杨宾在《宁古塔杂诗(十一)》中云:“笑语乡音杂,衣冠上下同。十年乘堡障,一半是王公[2]18”。他在这首诗中描述了清朝著名流放地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2年8期2022-05-30

  • 论“案-件比”评价指标的丰富内涵
    证明该指标具备人民性、理论性、系统性、科学性等内涵。“案-件比”评价指标产生渊源在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具有很强的人民性;概念本身符合程序与实体正义,具有很强的理论性;设计架构包含多项诉讼环节,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经过实践检验符合司法办案规律,具有很强的科学性。随着对“案-件比”评价指标的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其必将在“四大检察”“十大业务”发展方面发挥更好的引领作用。关键词:案-件比 人民性 理论性 系统性 科学性2021年10月9日,最高检印发了新的《检

    中国检察官·司法务实 2022年11期2022-05-30

  • 人民性:瞿秋白文艺思想的本质及当代启示
    强调文艺创作的人民性是其重要的一个特征,具体表现在人民是文学的创作者、人民是文学表现的主角、人民是文学服务的对象等方面。瞿秋白的人民性的文艺思想对当今我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即,第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指导,实现“集体人”与“个体人”的统一。第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原则,实现“喜闻乐见”与“教育提升”相统一。第三,坚持兼容并包的文艺创作风格,实现以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关键词:瞿秋白;文艺思想;人民性;文化建设瞿秋白

    广东教育(高校思想教育探索) 2022年8期2022-05-30

  • 习近平关于重视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论述研究
    ;马克思主义;人民性;中国特色;人才培养[作者简介]郭雨薇,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硕士研究生,曼彻斯特 M13 9PL,英国。[中图分类号] D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8031(2022)10-0039-02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曾引用了恩格斯的名言,“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他进而深层次地推论指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同样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论断,它揭示了民族复兴与理论思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22年10期2022-05-30

  • 在主题宣传中体现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要】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是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始终坚持的重要原则。进入新时代,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新闻媒体要深入理解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原则,坚持上接天线宣传好党的好政策,下接地气关注群众“急难愁盼”,通过强化内容生产、创新表达方式、注重互动传播等,切实推动党和国家的政策落实落地,惠及万千群众。【关键词】党性;人民性;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方针政策;急难愁盼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事关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一项重要工作。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是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始终坚

    新闻爱好者 2022年4期2022-04-26

  • 习近平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研究
    济高质量发展;人民性;意蕴架构;实践路径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68(2022)01-0001-08一、习近平提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判理据和现实依据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出场逻辑和研判理据,习近平总书记主要分三个阶段节点进行了论述。(一)我国已经进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历史阶段“综合改革开放到2011年,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0%……2010年中国以超出日本4 044亿美元的经济总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世界经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1期2022-04-23

  • 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看共同富裕的底层逻辑
    建、孕育、发展人民性,以充盈的人民性为基础、为导向构建和发展共同富裕社会状态。关键词:共同富裕;普遍富裕;人民性;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唯物史观中图分类号:B03;D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9092(2022)01-0016-010共同富裕是当下理论界探讨最热烈的话题之一。大致说来,这个话题可在三个层面来进行讨论:一是从将共同富裕单纯看作社会财富分配结果的视角来展开讨论,当下的讨论大多还停留于这个层面;二是从社会再生产的视角来讨论,它要求

    治理研究 2022年1期2022-04-08

  • 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原创性贡献
    念,突出法治的人民性;把全面依法治国作为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突出法治的全面性;以法治效能为导向,坚持秩序与活力的有机统一;协调改革与法治的关系,强调凡属重大改革要于法有据;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依法治国;人民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图分类号〕D92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22)02-0001-07〔作者简介〕韩喜平,吉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

    社会科学研究 2022年2期2022-04-08

  • 建党初期“党性”和“人民性”在党媒工作中的体现及统一
    表的阶级属性。人民性是新闻事业反映人民大众的思想、感情和利益的一种特性,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底色。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问题自党的十八大以来被多次提出,无论是在当今时代的舆论工作中,还是在建党初期的党媒工作中,都在用实际行动坚守着党性与人民性的有机统一。关键词:党性  人民性 党媒  期刊事业“党性”和“人民性”的概念最早出现于1945年重庆《新华日报》的刊物《新华报人》第九期中,并在1947年该报编辑部文章《检讨与勉励》中得以论证:“《新华日报》的党性,也就

    传媒 2022年6期2022-03-31

  • 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人民性”阐释
    现代化离不开“人民性”这一鲜明特征,在此基础上阐释好、贯彻好“人民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人民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源动力(一)人民立场是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的鲜明底色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其具体内涵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在治理领域则主要表现为对人民政治身份的认同。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首次对人民范畴做出重要解读,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毛泽

    宁夏党校学报 2022年4期2022-03-25

  • 新时代文学的“人民性”新解
    杂性使得文学“人民性”表现形态更加复杂。新时代文学“人民性”的特点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文学形式的审美感悟,一是对现实生活中各种悲剧经验的沉思。关键词:人民性;娱乐需求;提高需求;悲剧经验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标准的三种形态研究”(2019BWX025)研究成果。作为一个文学批评概念,“人民性”在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批评理论、苏联马克思主义批评理论、中国马克思主义批评理论中均有重要的位置。作为一种文学批评的价值尺度,

    美与时代·下 2022年1期2022-03-03

  • 再论书法审美之“雅俗共赏”
    美;雅俗共赏;人民性一、引言“雅俗共赏”一词,经常被运用于各种艺术赏析活动中,而且一般人均认为“雅俗共赏”是一个褒义词,是对艺术鉴赏活动及鉴赏效果的一种肯定。它多指某一门艺术或具体的艺术品具有广泛的鉴赏基础,是适合大众口味的欣赏对象。一方面,风雅而有文化艺术素养和专业修养的人士能欣赏它;另一方面,缺乏艺术素养和文化修养的普通老百姓也能欣赏它、喜欢它。所以,它具有符合多层次欣赏者的要求,符合广泛的人民大众的欣赏口味之特征。雅俗共赏一直被人们认为是一种最理想的

    书画世界 2022年1期2022-02-24

  • 百年以来中国共产党“质量建党”的内在属性及实践方略
    建党”的核心是人民性,党的生命力源于人民的支持拥护,我们党从诞生起就坚守“以人民为心”的“质量建党”价值取向。“质量建党”的逻辑是可持续性,要坚定“伟大工程”的战略定力;“质量建党”的意蕴延展是世界性,要树立“为世界政党管党治党提供中国方案”的战略思维。[关键词] 建党100周年;中国共产党;政治建党;马克思主义政党;政党制度;政治性;人民性[中图分类号] D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22)02-0019-08党的

    决策与信息 2022年2期2022-02-09

  • 从疫情防控看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性的坚守
    的位置,坚持用人民性思维开展工作。中国共产党从历史维度、价值维度、主体维度、逻辑维度等四个层面,坚守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维护人民利益,依靠人民力量,发扬民族精神,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从而实现了对人民性的坚守。关键词:疫情防控;中国共产党;党性;人民性中图分类号:D2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494(2021)01-0053-04人民性是贯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概念。人民性包括三层含义,即人民的整体利益需求、集体意志表达以及权利诉求[1]。“人

    桂海论丛 2021年1期2021-12-27

  • 为时代绘真
    ,具有鲜明的“人民性”色彩。关键词:梁世雄 人物画 写生 人民性 中国画改造岭南耆宿梁世雄先生是当代著名中国画家、美术教育家,他亲灸金石文字大家容庚先生,中国画大师关山月、黎雄才先生,继承了岭南画派锐意革新的精神,以开阔的胸襟和视野博采众家之长,发展出雄强雅正的艺术风格。人物画是梁世雄艺术的起点,虽然在梁世雄的作品中并非主流,却是他早期创作的主要内容,对其山水画创作影响深远。李伟铭认为梁世雄的人物画“立足于对人物及其生活环境的观察和把握,事实上已确立了他以

    粤海风 2021年6期2021-12-23

  • 中国公共政策的调适
    期以来所坚持“人民性”宗旨的继承与发展、自觉与明确,并逐渐成为中国公共政策的核心价值取向。改革开放以来,在不断回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政治实践进程中,中国公共政策的调适先后历经了让人民“富起来”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人民为中心”的高质量发展三个阶段。人民(人民性)最终实现对效率公平二分、多元价值调和的超越。新时代把 “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引领党和政府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要思想与原则,既具有学理上的优势,又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和

    治理研究 2021年5期2021-12-12

  •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内涵及发展探析
    闻的党性原则、人民性原则、真实性原则。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与时俱进、不断充实完善和创新发展的过程。列宁最早使用“党性”这一概念并对党报的党性原则作了系统的理论阐述。毛泽东明确提出“政治家办报”。在还没有明确提出“开门办报”“群众办报”理念的土地革命时期,邓小平办《红星》报时走群众路线,搜集读者意见并根据读者意见改版。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中,新闻工作者必须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19期2021-12-09

  • 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的政党,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是新时代加强党的法治建设的重要方面,必须旗帜鲜明反对“党性与人民性对立”“党性高于人民性” “人民性大于党性”“党性变质论”等错误论调。从本质上说,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坚持人民性就是坚持党性。[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党性;  人民性[中图分类号] D610;D2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9-1445(2019)05-0038

    前线 2019年5期2019-07-09

  • 廓清党性与人民性关系的认识误区
    强调:“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是意识形态领域关乎舆论导向的重大问题。但在这个原则性问题上仍存在一些认识误区,特别是那种把党性和人民性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的错误认识,不仅曲解了党性与人民性的相互关系,而且还对党的性质和使命造成了混淆甚至迷失了正确的方向。当前廓清这些认识误区,对于我们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站稳人民立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认识误区的主要表现。 一是误认为既然党性源于人民性,那

    红旗文稿 2016年19期2016-11-19

  • 始终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内在统一
    石平关于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现实社会中出现了不少杂音噪声。无论是“你是替党讲话,还是替老百姓讲话”的离奇发问,还是“你是站在党的一边,还是站在群众的一边”的荒唐排队,等等,都是把党性与人民性割裂开来、对立起来。讲清楚这个重大关系问题,对于更好地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很有必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中国,党性和人民性是一致的、统一的,这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的利益就是党的利益,除此之外,党没有自己的特殊

    当代贵州 2016年17期2016-06-14

  • 新世纪文艺批评人民性标准建构述评
    新世纪文艺批评人民性标准建构述评姜桂华(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沈阳110034)文艺的人民性,是1942年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后在中国流行开来的一个现代文艺观念、文艺价值取向。然而,1980年代中后期至1990年代中后期,中国文坛言及文学人民性的声音趋弱。新世纪以来的十几年间,直面文学危机、重建文艺批评人民性标准的声音再次响起,诸多建构主张各有启发意义,各有值得商榷之处。王晓华、陈晓明、孟繁华等先生均在新世纪文艺批评人民性标准建构问题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1期2016-04-12

  • 新世纪以来我国文艺人民性创作研究综述*
    纪以来我国文艺人民性创作研究综述*张晓旭**渤海大学文学院,辽宁锦州121013人民性是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根本原则,也是我国未来文艺创作的重要导向。进入新世纪以来,围绕文艺创作的人民性,学者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不同的角度撰文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本文专门就新世纪以来我国文艺人民性创作的研究情况作以梳理。新世纪;文艺创作;人民性;建构;特征文艺的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文艺创作的重要原则。新世纪以来,文艺创作的人民性越来越受到关注与重视,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

    山西青年 2016年17期2016-02-04

  • 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科学内涵与原则要求
    史上关于党性和人民性的表述,可以得出两点结论:第一,我们党坚持党性和人民性一致的立场是一贯的;第二,尽管在一段时期内,人民性的概念被一些人注入了模糊的、错误的解释,与党性割裂开来,但这不是人民性概念本身的过错。我们要正本清源,还人民性以本来面目,进一步坚定在党性和人民性问题上的统一观。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从本质上说是指,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坚持人民性就是坚持党性,党性寓于人民性之中,没有脱离人民性的党性,也没有脱离党性的人民性。党性是人民性的集中体现和

    中国记者 2013年11期2014-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