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党建模式 引领精准扶贫
——广灵县持续推行“五位一体”驻村帮扶引领精准扶贫

2016-11-27 09:15中共广灵县委常委组织部长赵昱清
支部建设 2016年28期
关键词:五位一体驻村精准

□ 中共广灵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赵昱清

创新党建模式 引领精准扶贫
——广灵县持续推行“五位一体”驻村帮扶引领精准扶贫

□ 中共广灵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赵昱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帮助困难群众特别是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的困难群众脱贫致富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因地制宜、科学规划,进一步坚定信心、找对路子,推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加快发展。”近年来,广灵县委、政府因地制宜,结合实际,紧紧围绕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这个重点,以精准扶贫为目标,围绕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探索建立了“五位一体”干部驻村帮扶机制,走出一条基层党建工作和精准扶贫工作紧密结合新路子,充分发挥干部驻村帮扶的示范引领和服务发展作用,增强了群众脱贫致富的“造血”功能,推进了扶贫攻坚进程。

一、基本情况

广灵县辖2镇7乡、6社区、180个行政村,总人口18.6万人,是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业经济在县域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全县有建档立卡贫困村76个,占行政村总数的42.2%,建档立卡贫困户15187户,贫困人口3.06万人,占总人口数的16.5%。“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开展扶贫攻坚,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政治任务,更是摆在县委、政府面前的重大课题。县委、政府以“五位一体”干部驻村帮扶为抓手切入破解难题,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引领农村经济发展,进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逐步探索建立了由领导包乡、单位包村、乡镇蹲点、干部联户、机关党员结对帮扶的“五位一体”干部驻村帮扶机制。2009年以来,全县已开展了10次不同主题的干部驻村帮扶主题实践活动,共为群众办好事实事5万余件,农村人均纯收入由2008年的2667元增加到2015年的6038元,引导和带动群众致富增收。驻村帮扶活动把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同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使基层党建工作更“接地气”,更见实效,围绕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的做法赢得了群众的一致认可。

二、主要做法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和制度保障,夯实精准扶贫组织基础。县委统一制定《实施方案》和《帮扶手册》,明确驻村帮扶的目的意义、范围对象、方法步骤以及主要任务和要求,确保驻村帮扶活动夯实党建基础,带动精准扶贫真正取得实效。县级干部带头驻村帮扶,抽调纪检、组织等部门人员成立督导组,对驻村帮扶进行指导检查,为精准扶贫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建立驻片蹲点制度,确保了各级领导干部真正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共商同谋农村发展。建立自律约束制度,让下乡住村干部按规定交纳伙食费,并向群众公开了举报电话,杜绝了吃、拿、卡、要等扰民行为的发生。建立建账交账制度,对帮扶计划和进度进行跟踪,确保了帮扶计划的有效落实。一系列保障制度的建立为精准扶贫取得实效从制度层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组合多元化驻村扶贫队伍,形成精准扶贫工作合力。健全驻村帮扶机制,在领导包乡、单位包村、乡镇蹲点、干部联户、机关党员结对帮扶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扩展、壮大驻村帮扶队伍,将大学生村官、农村第一书记、农技服务人员、致富带头人等纳入驻村帮扶队伍之中,实现驻村帮扶队伍的多元化,形成了齐抓共管工作格局。

整合各种力量向贫困村倾斜,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管”,从贫困村实际出发,在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劳务输出就业等方面下功夫,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两委”班子带领农民增收致富能力。同时,发挥大学生村官队伍作用,在省、市选派22名人员的基础上,抽调71名县直优秀干部和业务骨干到贫困村任“第一书记”,全面推行便民服务卡、责任清单等制度,切实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三是充分发挥驻村干部示范引领作用,培育精准扶贫先锋队伍。以干部驻村帮扶为抓手,切实加强农村党员教育培训,着力提高农村党员党性意识、科技文化素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增收致富的能力。围绕破解党员带头服务、带领服务、带动服务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难题,大力实施农村“领头雁”培训、农村党员致富能力培养、劳动力技能培训、村干部创业富民等工程。干部驻村帮扶开展以来共培训农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村(居)委会主任、大学生村官和农村第一书记6189人次,实现了全县农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大学生村官、农村第一书记和骨干党员“全覆盖”培训和农村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能手的“拓展”培训。在培训过程中,创新实施了“五大课堂”(集训课堂、流动课堂、实践课堂、交流课堂、帮扶课堂)培训法,培训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党员干部带富能力得到提升。

驻村帮扶干部学用结合,发挥所长,向对口派出单位和主管部门带项目、跑资金、搞规划,扶持发展党员创业带富项目,引导通过创业率先致富的党员以帮带的形式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使党员真正成为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先锋队伍。干部驻村帮扶活动持续开展以来,全县共培育出党员带富能人180余人,共有360名村“两委”班子成员与贫困户建立结对帮带关系,帮思想,帮思路,帮技能,帮困难,帮发展。

三、工作成效

一是着眼基层以点带面,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全县在创新基层组织结构和提升基层干部素质上狠下功夫,进行了多渠道、多形式提升基层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探索实践。对近三年确定的49个软弱涣散农村党组织进行集中整顿,创新推行了县级领导干部、县直单位、组工干部“三联”,成立联村工作组和下村督导组“两组”,政策倾斜下村和乡镇包村干部下村“两下”的“三联两组两下”帮扶机制,坚持一村一策,细化帮扶措施,形成整顿帮扶工作常态化。地处宜兴乡南部山区聂家沟村,原属偏远山区的软弱涣散整顿村。通过集中整顿提升党建水平,深化拓展了党建扶贫工作,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打赢了集体经济“破零”攻坚战。全村投资8万元加强了阵地建设,投资10万元完成了村庄绿化;投资15万元栽植仁用杏500亩,现保存率达到了85%;投资25万元新建成文化活动广场和街心广场,完成了投资45万元的生态移民工程。市下派第一书记李叔先后牵头联系市农委投资100万元新修田间水泥路1500米、机耕地1500余亩、为村民发放有机肥366吨,有效解决了群众出行难、耕种没钱等问题;投资30万元新建护村护地坝200余米,疏通河道1500余米;投资28.8万元新建村民沐浴室1处、便民超市1处、活动中心1处,帮助村民解决了生产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困难。

二是着眼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拓展党建助力精准扶贫思路。深入实施“一带三创”和“强腰行动”,研究制定县乡村党建“三个清单”196份,结合工作实际,县委和9个乡镇党委均申报了2项基层党建“书记项目”,形成了党建工作制度化推进、标准化实施工作机制,强化了县乡党委以上率下、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责任落实体系。各工作队将村情实际、入户调查情况、召开会议情况、办实事情况、发展规划、调研报告等一一记录在案,建立帮扶工作台账,做到帮扶工作“全程留痕”。在驻村帮扶中,通过面对面地征求群众建议,共查找出制约农村发展的各类问题630多个,通过科学规划,与村“两委”共同商定了发展项目1461个。梁庄乡黄龙村,距广灵县城19公里,现有村民420户949人,贫困户182户398人,贫困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42%,是传统的农业村。穷则思变,该村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于2015年引资980万元,引入盛世(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汉桑种植产业园区。党员干部带头示范首先种植,以“党支部+公司+农户”模式发动农户以每亩200元将土地承包给公司,农民每亩增收达600多元。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同时,还带动周边的梁庄西堡、梁庄东堡和南村镇的白庄村、莎泉村种植共计2800亩,解决农村劳动力800余人。通过党支部的带动,党员的示范引领,村民收到实实在在的效益,实现了经济收益与生态文明建设双赢。

三是着眼解决“三农”实际问题,实施精准扶贫、实现精准脱贫。“五位一体”帮扶活动开展以来,共组建了180支驻村帮扶工作队,实现了“一村一支工作队”干部驻村帮扶,做到了全覆盖,5年为一个帮扶周期,不脱贫不脱钩,收入不翻不脱钩。全县组织104个单位1297名党员干部,深入到180个行政村4万户农户家中,接地气、通下情、汇民意,积极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办好事、实事614件,帮扶困难党员274名,联系贫困户1185户,为困难党员、群众累计捐款15.2万元,捐赠物品折价8.7万元,解决实际问题333个。南村镇赵家坪村依托干部驻村帮扶,新建敬老院一所,村内9名孤寡老人全部入住;新建六年制学校8间、村级小公园围墙860米,栽植各类树木12000多株,完成省道303公路通道绿化3.5公里,完成村危房改造工程和高标准街巷硬化、亮化、绿化、净化工程;开展特色示范种植,以文冠果种植为全村“一村一品”重点致富项目,建立党员帮教对子,由党员示范户将种植技术无偿传授给村民,通过党员联户结对帮扶助力脱贫攻坚,解决实际问题,进而推动村级经济发展,赵家坪村农村各项工作均走在全县前列。

四、经验启示

为使驻村帮扶活动长期、有效地开展下去,在每一次帮扶活动结束后,都认真进行总结,征求农村“两委”班子和村民代表意见,及时发现不足,改进工作。把驻村帮扶作为抓好党建促扶贫的重要举措,要在驻村帮扶工作中实现“三化”上下功夫。

一是干部驻村精准扶贫要常态化。干部下乡驻村要真正发挥应有作用,必须坚持不懈,长期开展。既可根据季节安排,又可根据需求安排;既可普遍安排,又可根据专项任务安排;既可逐村进行,也可根据特殊情况在部分村进行,做到坚持不懈,长期开展。

二是干部驻村精准扶贫要制度化。建立长期定点驻村帮扶制度。将驻村地点、人员,帮扶的目标任务,不同层级干部驻村的具体要求等作出明确规定,坚持办好事、办实事、真办事,并且事事有记录。通过定期检查、随机抽查和巡回督导等多种形式,对驻村工作进展情况、工作落实情况、组织纪律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督导,确保活动不虚、不空、不偏、不走过场。

三是干部驻村精准扶贫要力戒形式化。坚持做到“三不”:一是不兴师动众。不论哪一级干部下乡住村,都要轻车简从,只做事不扰民。二是不蜻蜓点水。要严格执行下乡住村制度,真下乡、真住村,沉得下、住得稳,真正解决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三是不增加负担。既不增加乡村负担,也不增加群众负担,吃住在农家,足额付餐费、住宿费,实在办事,不劳民伤财。

(责编:张灵霞)

猜你喜欢
五位一体驻村精准
做好驻村第一书记的“六字经”
驻村博士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驻村第一书记
人大驻村扶贫工作队的一天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搭建“五位一体”多功能培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