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如何传递“接地气”的好声音

2016-11-27 16:27王锁明
人民论坛 2016年36期
关键词:学术性接地气马克思主义

王锁明

高校思政课如何传递“接地气”的好声音

王锁明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一门知识体系、学科体系,也是一种价值观念、意识形态,是德育和智育高度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因此,在内容建设上应牢牢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即一方面正确把握思政课的意识形态属性,另一方面高度重视其必要的学术依托,从而为培养一大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奠定良好基础。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意识形态 学术性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系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关系青年学生成长,关系中华民族未来,因而不能掉以轻心。由于高校的教育教学目标是通过一定的课程设置来实现的,所以我们“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着力为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工作打下必要基础。

从2005年新一轮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方案实施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有改善,但在内容方面存在着淡化意识形态和不重视学术研究这两种倾向。前者片面强调以学术为本位取向,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弄成“单纯的知识传授”,以致失去马克思主义理论崇高的价值追求;后者误以为意识形态教育只要政治正确就行,不太重视科学研究,只是把注意力放到课件制作、教学法改进上,导致马克思主义理论肤浅化。这两者都不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目标功能的实现。我们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担负着“立德树人”的神圣职责和使命,因而在内容建设方面应狠抓“两手”,一手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属性,另一手高度重视其必要的学术依托,努力将“两手”结合起来。

把握正确的意识形态导向

高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场所。而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是我国高校办学的首要问题,也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高校必须重视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上所述,“课堂教学”是高校对大学生集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和基本要求。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全面体现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尤其是在内容建设上“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注重传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马克思主义是其核心和灵魂,所以牢牢把握正确的意识形态导向,在当前就要着力向大学生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传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帮助他们真正理解、理性认同和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这一观察、思考和解决社会问题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努力把握社会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和本质,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信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心,从而自觉抵御和克服各种不良思想和有害思潮的影响和侵蚀。

自觉维护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观。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传播马克思主义、弘扬社会正气的重要阵地,因此教育教学中要着眼于建设性和社会效果,突出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正面教育,充分展示社会进步的主流。同时,对于社会上的一些负面问题以及丑恶现象,特别是对于那些抹黑现实、虚无历史、恶搞英雄和丑化人民领袖的不良现象,也要敢于发声,激浊扬清,维护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帮助青年学生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其效果评价首先应该坚持的一条质量标准,也是任何时候都不可动摇的一个基本原则。

理性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现实问题。课堂教学强调以正面引导为主,不等于回避现实问题。随着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兴起,很多社会热点和敏感问题都会在微博微信上发布,同时对这些问题的评论观点也会纷至沓来,其中就包含着不同甚至对立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极易造成青年学生的思想混乱,继而使得他们在价值评价和行为选择上出现困惑和迷茫。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困惑,更有期待。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必须直面现实,研究回答社会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只有从青年学生关心的现实问题入手,才能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只有介入生活世界,才能获得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意义和思想价值。如果作为“主渠道”的课堂教学不能够理性回应现实问题,就体现不出马克思主义的人文关怀和理论魅力,也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时代需要“接地气”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实践性,所以联系现实热点问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课堂教学论及现实问题时,教师应该端正心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决不能抱着“吐槽”的心态传达负面情绪,也不能靠大肆暴露某些消极社会现象来吸引大学生关注,而应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向青年学生呈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释力,并通过对社会热点事件的分析,借以培育和提升青年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教育引导他们正确看待当代中国前进道路上的问题。一方面要坦承当前许多问题的存在及危害,另一方面也要表达不少问题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的问题,同时更要看到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巨大成就,传播中国“好声音”;一方面要剖析社会问题的根源,包括思想根源和社会根源,另一方面也要解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出党和政府的不懈努力与实践探索,同时更要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理性的思维方式、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意识,从而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正能量。

总之,必须以高度的使命感抓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重在培育当代大学生对事物分析的科学方法,不断提升他们的理性思维能力,从而促使他们自觉增强对党和政府的政治认同、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

重视以一定的学术性为依托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当性、合理性是建立在人类实践发展、历史规律演化和科技不断进步的基础上的,是需要不断论证和发挥的。同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取得实效,就要以自然人文社科知识来做铺垫和支撑,就要关注中国现实、强调问题意识,与时俱进地挖掘理论深度,否则就会导致内容的简单化、贫乏化和肤浅化,使受教育者失去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兴趣、热情和积极性。事实上,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革命性与科学性的统一,其彻底的革命性是以严密的科学性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功能的发挥和实现,不仅丝毫不排斥其学说的学术性,而且恰恰是以一定的学术性为前提的。

实施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要以学术性为基础。在2005年新一轮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方案实施之初,为了更好地加强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曾经规定几门课程的教材各地各校不得自行编写,而由教育部统编,这确保了教材的权威性和内容的规范性。但如何实施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这其中离不开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科研支撑教学、成就教学。无论是消化和吃透教材知识,驾驭教学内容,还是选择适当的教学手段,组织实施高质量的课堂教学,都需要教师不断深化理论素养,进行科学研究包括教学法研究,这是保证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有效转化的基础工作和必要条件。

引导大学生认同主流意识形态也要以学术性为前提。在信息化条件下,我们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从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和伟大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自觉接受和积极投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来,就要从当今国际形势、我国历史现实、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方面进行深度解读,就要涉及当代国际经济与政治学、经济学、政治学、文化学、社会学、历史学、哲学等多学科内容,就要增加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学术含量和文化底蕴。惟其如此,才能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时代感和吸引力,改变思想政治教育仅仅是简单“政治说教”的社会偏见,也才能在理性自觉的层面上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当代大学生的精神追求,并进而外化为他们的自觉实践行动。

由此可见,只有用丰富的自然人文社科知识来论证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核心价值观的倡导和正确人生道路的选择,才能充分展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时代品质和永葆青春的理论品格,也才能逐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水平,并以思想水平的提高带动政治觉悟、理想信念和精神信仰的提升,从而自觉抵御和克服各种不良思想和有害思潮的影响和侵蚀。

坚持以意识形态性引导学术性发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几门课程的学科定位、课程性质和教育目标,规定了它们不是一般的知识课程,而是一个以科学知识为依托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体系,兼具意识形态性和学术性的双重属性。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考虑到一般课程的共同性,更要注意到它的特殊性,即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这就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和根本目的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此我们在向青年学生传授知识体系的同时,更应重视价值观教育,进行意识形态引导,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性来统领学术性的发展。

借鉴和汲取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要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功能。在全球化、市场化和网络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为了更有效地传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也应该汲取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方法,但借鉴和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只能是依托和手段,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补台”,是为了“种好责任田”,是为了更好地帮助青年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和提升他们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素质。

引进和采用国际上流行的教学模式也要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目标。过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较多地强调“灌输”。近年来,学术界对“灌输教育”似颇有微词。理性地看,传统的“灌输教育”有其合理性,即比较注重传授内容的条理性和系统性,在给予受教育者一个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帮助他们打牢理论基础等方面功不可没。当然也有其弊端,突出的就是没有充分考虑教学活动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对受教育者的需求关注不够,不太重视教学互动。进入新世纪以来,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我国高校纷纷借鉴国际上流行的一些教学模式,如“慕课”“翻转课堂”等,思想政治教育也不例外。应该说,这种改革有积极意义,但它们关注更多的是方法手段这一层面。实践表明,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选择和运用一些现代化的方式方法十分必要,但重点还应该在内容而不在形式。所以,我们不能简单搬用国际流行的一些教学模式,一味地追求课堂气氛,以致有“笑果”而无“效果”;不能片面地强调满足受教育者的需求,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破碎化”;也不能片面地追求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单纯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化;更不能因为重视内容的学术化,淡化甚至取消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属性。这些都不利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的准确表达,也不利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功能的充分发挥,更不符合党和国家在高校普遍设置思想政治教育的初衷和目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向大学生宣传和传播的,只能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理论,而不能是其他什么主义的思想政治理论。

综上所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一门知识体系、学科体系,也是一种价值观念、意识形态,是德育和智育高度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因此在内容建设上应牢牢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即一方面正确把握思政课的意识形态属性,另一方面高度重视其必要的学术依托,努力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实现意识形态性与学术性的有机融合、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和人文社科教育的良性互动,从而为培养一大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为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注: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竞争力研究”(项目编号:15BKS030)的阶段性成果】

①张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人民日报》,2016年12月9日。

②王锁明:《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场的四个着力点》,求是网,2016年11月25日。

③靳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顶层设计和根本依循》,《学习时报》,2016年12月15日。

责编/张蕾 美编/杨玲玲

G641

A

猜你喜欢
学术性接地气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我国大学出版学术性和商业性失衡问题研究
育儿必读的宝典
用“问题化学习”模式改革教育硕士教学的行动研究
中水电,在老挝“接地气”有回报
哲学百科全书的经典之作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