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书雯(长春工业大学 吉林长春 130000)
新形势下体育教学中人文教育问题分析①
王书雯
(长春工业大学 吉林长春 130000)
摘 要:人文教育是教育学的基础和根本,也是教育教学的本来目的。体育教育作为教育学科之中的一个分支,人文教育的理念也理应渗透于体育教学之中。当前形势下由于体育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已经出现人文教育与体育教育分离的态势。该文在立足于当前体育教学的基础上,分析体育教学之中的人文教育问题。
关键词:体育教学 人文教育 改进措施
教育学不仅包括对人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还包括对人体格与精神的塑造。教育学秉持的发现自身价值、提升自身能力、培养优秀品格是对人文精神的良好诠释与最佳注脚。可以说,教育教学和人文精神是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的,而教育教学和人文精神的相脱离必然标志着教育已经走入歧途。
文艺复兴以来,欧洲开始刮起人文精神的风潮,人们脱离了神学的束缚,开始发现人的价值、增加对人的了解、赞美人的美与力,这种重新发现人的理念最终促成近代教育学的诞生。人们相信,通过良好的教育,人天性之中的美好就会得到表露,人的价值和作用将会被发扬,人的品格也将通过教育的磨练至善至美,于是教育成为发现自我、提升自我、肯定自我的重要一环,也成为改变人的命运、发扬人的贡献的主要途径,并一直影响到当世。
体育教育作为教育学之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有着塑造人的体格、磨练人的意旨、增进人对自己身体的了解并帮助人合理运用自己身体的目的,从诞生之初就是伴随着对人精神的塑造和知识的积累而成为人文教育之中的重要一环的。可以说,在缺乏人文精神的情况下,包括体育教育在内的教育教学已经异化,开始走入了唯成绩论、唯结果论的歧途。重塑体育教育之中的人文精神、加强体育教育之中的人文表达应该成为当前体育教育工作的重点。
在当前的中国体育教学之中,人文教育的缺失已经成为了非常重要的问题,这与当前学生糟糕的体质素质互成因果,形成了恶性循环。由于缺失了人文教育,学生对体育教育不再重视,认为这只是又累又无聊的重复训练,而由于学生对学科的兴趣欠缺,学生普遍表现出体制差、身体状况不良的问题,导致体育活动无法展开。为了深化对体育教育之中人文教育缺失问题的认识,需要对体育教育之中人文教育的展开做出细致的探讨。当前体育教育之中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2.1对体育教育的认识不足
在不少人的认知中,体育教育是锻炼人的肉体的活动,长期从事体育教育的教师和积极参加体育学习的学生都是头脑简单、肢体发达的,这种认识导致了对体育学科的偏颇态度,是非常不可取的。同时,不少人认为,人文教育是人文学科的任务,只有在例如历史、文学、艺术等学科中才需要进行人文学科的学习,也只有在这些课堂上人文教育才有所意义。但是这种认知是对于体育教育与教育学之间的简单割裂,盲目地将体育教育排除于整个教育学科之外。
2.2课程内容不够丰富
现有的体育教学场地多位于室外,学生从事的多是跑步、跳远、羽毛球等项目,更为重视学生体能的提升和技术的掌握。但是体育教学并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此,体育教学之中的人文因素应该得到更为鲜明的表达。为了扩大学生的视野、引发学生对体育教学与人文教育之间关联性的思考,教师可以对现有的体育教学做出一定的调整,扩展体育教学学科涉及的范围,将运动心理学、体育史、运动解剖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引入课堂教授范围内来,在课堂场地上,教师也可以从室外移回室内,在课堂上进行更好地讲解。
为了更好地发挥体育教育的作用,还原体育教育作为教育的本来面目,表达出体育教育之中的人文素养和人文关怀,体育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在当前阶段的体育教育之中,为了更好地吸收人文教育的因素、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需要更加开放的教学环境和更为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作用,给予学生对课程进行选择的权利。在体育教育改革
之中,学校需要对课程设置进行一定的调整,改变以往通行的必修课占主导的硬性安排,使用必修课与选修课相辅相成的模式展开课堂教学。学生可以拥有对课程进行自由选择的权利,不仅可以选择心仪的教师、上课的时间还能够决定授课内容,在课后进行体育活动时,学生还能够自由组成兴趣小组,并邀请相关教师来进行专业指导。通过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育教学将会更为灵活也会更有活力,课程内容之中也会加入大量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增添课程的趣味性。
除了对学生意见的尊重,体育教育之中的人文因素还应该体现在教师对于学生主体的关怀上。体育教育是服务于学生的内容,是为帮助学生强身健体、科学生活而存在的,体育教育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体育运动上,还可以包括健康保健、饮食健康、科学作息等等内容。体育教师有着充足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可以指导学生调整自己的作息安排、制订出科学健康的饮食谱、了解常见疾病的基本情况,在科学饮食、健康作息的基础上,对身体的锻炼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的教学目标也更易达成。教师可以利用课堂中的休息时间开展小型的健康知识讲座,也可以在课后通过微信平台、朋友圈、学校官网等途径进行推送,灌输健康生活的理念,使运动成为一种习惯、健康饮食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科学作息成为生活规律。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创建自己的健康小档案,记录自己每天的作息时间、运动状况、饮食情况,并通过网络平台搭建学生之间交流的渠道,鼓励大家实行健康的生活方式。
体育教育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教育中的一部分,但在应试教育大行其道的基础教育和竞技体育蔚然成风的行业风尚之中,体育教育特别是基础的体育教育长期以来受到社会大众和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忽视。伴随着体育教育边缘化的态势,体育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脱离成为体育教育之中非常显眼的弊病。由于近年来人们对于身体健康的关注,大众体育重回公众视野,体育教育也开始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体育教育面临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在此情况下重新发现体育教育的本质并将体育教学之中的人文因素发扬光大应该成为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波.试论高校体育文化下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10(2):75-76.
[2]孔祥.高校体育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反思[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3):92-94.
[3]李远锋,彭梅香,邹国平.浅析体育教学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影响[J].中国成人教育,2010(3):144-145.
[4]赵龙.当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潮下高校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2010(7):125-126.
[5]朱志斌,李文学,张伟.从素质教育角度审视体育教学观念的转变[J].教育与职业,2010(14):130-131.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6)07(a)-0006-02
作者简介:①王书雯(1977,8—),女,吉林长春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19.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