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时代颠覆了艺术创作的语言观念

2016-11-28 03:02陈荣彬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广东广州511442
人间 2016年10期
关键词:虚拟技术生命意识虚拟世界

陈荣彬(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1442)



虚拟时代颠覆了艺术创作的语言观念

陈荣彬
(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1442)

摘要:哲学家海德格尔曾这样说过:“只拥有一个现实世界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拥有一个诗意的世界。”这样的诗意世界只有在虚拟世界才能得以充分体现。人工合成的虚拟技术正带领我们进入虚拟时代,我们正在经历人类走出自然世界开始转向虚拟,这是一个关于未来的虚拟的假想,却已经如此现实地正在改造着人类的集体经验。但很显然,新技术革命是虚拟艺术依赖的必要条件,但虚拟艺术不是因为其特殊的技术本身才实现其终极价值的。生命意识在此当中起到及其重要的作用,无论人处于什么时代也无法逃避人作为生命本体去面对这个世界,而艺术也将会以真实的生命感官去体现其时代的精神所向。

关键词:生命意识;虚拟时代;虚拟世界;虚拟技术;虚拟艺术;语言观念

从康德开始,大部分哲学家认为我们的经验世界取决于我们认知它的方式,空间是感觉的框架。但虚拟技术完全可以做到所有感觉器官的延伸:现在就可以做到用3D眼镜来让人认为自己看到立体的东西,用环绕立体声让人产生声源方向的听觉,用模拟手部动作的方式操纵千里之外的机械手进行精细的外科手术、考古、勘探……事实上,虚拟现实技术已经广泛运用于科技、国防、工业、医学等领域。现在,又有了“第二人生”这样独立的网络世界虚拟社会存在,有另外有一套完全成熟的无缝进入虚拟世界的技术,两者一旦对接,与我们现实世界对等的另一世界就出现了,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认知世界的方式已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世界。2贡布里希在《艺术发展史》中说:“艺术史是艺术家在规定情景中不断设置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变化的”。在这样的情境下,艺术家们逐渐意识到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已经过于单一,难以适应大量信息集成、传播、人机交互与虚拟社交的需要。于是,如何创造一种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的语言形式,如何顺应历史的潮流为世界艺术形态寻找到恰当的突破口,就成为了艺术家们渴望解决的问题,而这个过程当中要认知虚拟技术下产生的艺术语言我们必须体现其特征。

一、超验的认知体验

虚拟世界让人类进入另一个可操控的世界,虽然其为虚拟,但确实存在,如果按照翟振明教授对未来的假想表一步一步实现的话,这个虚拟世界将会实在地存在,实现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五感的真实体验。

思维与意识自我在虚拟世界中显得尤其宝贵,它仿佛已经被埋没在慵懒疲惫的玩乐身躯内部,被惯性思维、惯性语言、惯性图像的经验所遮蔽。从单一的图像到动态图像,图像语言化和语言图像化已经成为固定的符号,人类已经渐渐习惯用符号来思维。不是我们说语言,而是语言在说我们,正如海德格尔把语言置于首要性和优先性的地位,认为通过语言的优先性来消解主体──人。这种符号首位性使人逐渐失去认知自我、思维自我的能力。

虚拟世界并非使符号首位性成为必然,虚拟恰恰提供给人类一种幻象的能力,例如空间压缩、空间转移这些对五感重新体验的可能,是一次知觉的觉醒,是超验的认知体验。这种超验需要通过感性和理性的提炼升华从而重新认知世界,思考世界的本源。

虚拟艺术与多媒体艺术都注重观众的现场体验,可它们却并不等同。虚拟艺术可以以多媒体作为手段,其关键在于超验性,多媒体艺术则注重现场的互动性,至于内容可以是现实的或者过去的。超验是超出经验世界的界限而进入超经验的领域,康德认为超验是理性的辩证本性的表现。梭罗相信人能凭直觉认识真理,在一定范围内,人就是虚拟世界上帝。在虚拟世界和虚拟艺术中,人就是上帝,人可以主宰虚拟事件、虚拟时空,那么只有通过超验的自我意识和心灵感受才能得到人性知性的回归和领悟生命的意义。

二、沉浸的意识

当我们进入虚拟世界时,虚拟技术带来的主客体关系已产生变

化,虚拟客体的本质是实际上的实在 ,而不是可能性的或真实的实在,并在赛伯空间中展开它的广延性。虚拟客体在一个特殊环境中通过显现或远程显现让主体产生感觉性的存在 ,主体在完全的沉浸感中理解虚拟客体。因此,虚拟客体具有海德格尔意义上的被抛实在论,主体的理解和表达则是吉布逊的投射性质。在虚拟技术中主客体关系处于一种不可分的状态下,即便如此主体的意识的沉浸感是理解客体的存在的来源。在虚拟技术中是极力将人类带入到五感备全的虚拟世界里去体会非现实世界的喜、怒、哀、乐,也能在预定的程式下体会精神世界的感官刺激。3黄鸣奋教授在他的《新媒体与西方数码艺术理论》中曾这样说到,“沉浸”是人类精神生态中的一种特殊现象,以当事人将注意力集中于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为特征。这种境界通常是当事人高度向往的,这种思想活动则对于当事人有着不同一般的意义。”这样的体会是通过知觉和人机互动技术,在知觉感性方面表现出令用户感觉身临其境的“沉浸式”五感体验。

三、控制论

控制论是关于环境、规则和结构的行为,这个结构揭示了它的各个部分。控制论链接技术,在人类环境中引发前所未有的变化。自动控制带动了整个工业革命,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种控制和通信科学正带来城市规划、生产、运输和学习方法的新概念。艺术家不能忽视这种正改变世界的创造力量。4此外,控制论处理信息、感知、翻译、逻辑和机会的概念,都跟其艺术相关。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经改变。由于控制论具有高效率,人类越来越明显地发现自己是一个控制器,而不是效应器。机器能够收集必要的信息、贮存、程序和运算,比人类自身更快,更可信。通过人类发明的最优秀的人工系统,人类感觉到了这个世界。控制论不仅改变了我们的世界,而且通过大量的经验和知觉的模式展现给我们,完全改变了我们的知觉模式的观念。

控制论在一定层面上揭示了人类的欲望在虚拟世界里的再现。在复杂多样的程式中,人类尝试着各种远程控制,以求达到最精确、最广泛、最快捷的方式去控制意识上希望达到的目标,但往往这样的目标只能少数更高级的程式能活得,更多的不同程式或没有程式的普通人类只能在这其中担当工具的功能。因此控制论是人类现实生活资源的欲望抗争延伸到虚拟世界中,人类的精神生命本质欲望没有变化。

事实上,超验的认知体验;沉浸的意识与控制论都已构成了一种全新的艺术语言方式。人类现实世界的沟通方式、行为准则、价值观正面临着虚拟技术所构成的世界所颠覆。艺术也不避免地面对这种语言的转化。

注释:

[1][英]贡布里希,范景中译,《艺术发展史》,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

[2]黄鸣奋:《新媒体与西方数码艺术理论》,学林出版社。

中图分类号:J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4-0251-01

猜你喜欢
虚拟技术生命意识虚拟世界
设计让您在喜爱的虚拟世界中自由奔跑
学会止步,亦是一种智慧
沈从文笔下底层人物的生命意识
云数据存储安全关键技术研究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老人与海》与《活着》的生命意识比较
浅议小学语文课堂生命意识的培养
虚拟现实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拥抱虚拟 珍惜现实
有关虚拟现实技术在土木建筑工程中应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