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莲花期物候及开花性状对花期调控的响应

2016-11-28 23:48李欣江君朱建华徐君姜红卫
江苏农业科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有效积温

李欣+江君+朱建华+徐君+姜红卫

摘要:2014—2015年,在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荷花种植资源圃内对20个碗莲品种进行夏季物候观测及春季花期调控,系统地研究自然花期与花期调控碗莲的始花期、群体花期及总花期间的变化,以及有效积温与花期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自然条件、花期调控下,最早、最晚进入花期的品种相同,分别为小红领巾、魏夫人;在自然条件下,小红领巾分别于6月1日、6月20日最早进入初花期、群体花期,分别经历了60、79 d,魏夫人分别经历99、114 d最晚进入初花期、群体花期;在花期调控下,小红领巾从加温至初花期、群体花期分别经历了30、42 d,魏夫人于78 d进入初花期、88 d进入群体花期,可见花期调控可以使碗莲更快地进入花期。为满足“五一”节日碗莲最佳观赏期的需求,可筛选出60 d左右达到花期、开花数量较多的品种有13个,不同品种间花期有效积温变动幅度较大。

关键词:碗莲;自然花期;花期调控;有效积温;始花期;群体花期

中图分类号: S682.320.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6)09-0225-03

荷花(Nelumbo nucifera Gaertn.)为睡莲科莲属植物,集观赏、食用、药用功能于一身,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中唯一的水生花卉,象征清白与高洁。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经常以荷花作为和平、和谐、团结等的象征。我国是荷花的世界分布中心与栽培中心,其栽培历史悠久。

在荷花的演化过程中,大株型单瓣型品种属于荷花的原始类型,演化进程是朝中、小株型发展。碗莲是荷花种群中立叶高不超过33 cm、直径不超过24 cm、花径不超过12 cm的高级进化类型,产于江苏省,以苏州市所产最为著名[1-2]。碗莲旺盛生长期为7—9月,是季节性很强的夏季花卉,生长适温为23~30 ℃,气温低于15 ℃生长停滞,有明显的年生长发育期。

碗莲作为盆花,因其小巧秀美、花色多变、适合家养等优点,已成为我国值得关注的热门花卉,有极大的市场前景。通过花期调控,使碗莲适时进入花期,可以增加节日期间观赏开花植物的种类,满足人们对花卉消费的需求。本研究结合露地观测与定时花期调控,研究花期调控与自然花期下碗莲开花性状的内在联系,筛选可在“五一”节日期间开花的品种;并同步观测环境因子,明确出花速度与环境因子之间定量关系,以期为碗莲适期开花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于苏州市农业科学院荷花资源圃选取20个碗莲品种作为研究对象:魏夫人、楚女、小碧玉、洛神女、小佛手、火花、小红领巾、湘妃女、白君子小莲、小白碗莲、桌上莲、南归雁、小丽、红晕蝶影、莺莺、秣陵秋色、锦衣卫、玫红重台、雪翠莲、江南春。

1.2 试验方法

1.2.1 自然花期不同品种碗莲开花性状观测 2014年4月3日,将20个品种碗莲的种藕重新翻种,种植于直径30 cm的青陶盆内,常规管理,于同年夏季观测花色、花型、花态、初花期、群体花期、总花期、着花密度。

1.2.2 花期调控不同品种碗莲开花性状观测 试验在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荷花资源圃南北向玻璃温室(长30 m×宽6 m×高2.5 m)内进行,温室透光率90%左右。选顶芽健壮、具有2~3节的种藕于2015年2月28日放入玻璃温室内,进行过渡;2015年3月1日,将种藕重新翻种于直径30 cm的青陶盆内,盆间距为30 cm,温室设东、中、西3个观测地段,每个地段每个品种30盆;温室顶棚每隔1.5 m悬挂1盏高压钠灯进行补光,灯光照度不低于8 000 lx,晴天夜晚补光8 h,阴雨天白天夜晚共补光12 h;3月1—10日,温室温度保持在(20±2) ℃,3月11—25日温度为(25±2) ℃,3月26日至4月10日温度为(28±2) ℃,4月11日后温度为(30±2) ℃;室内湿度75%~85%,水肥常规管理。观测花色、花型、花态、现蕾期、初花期、群体花期、总花期、着花密度。

1.3 数据统计

统计现蕾期(出现第1个花蕾的日期)、初花期(10%花蕾开放的日期)、群体花期(50%花蕾开花的日期)、总花期(第1朵花开放至最后1朵花凋落)、着花密度(单缸平均开花数量)。

将温湿度仪置于玻璃温室中间,每小时自动记录温湿度,每天2:00、8:00、14:00、20:00记录温湿度,完成日平均气温、日平均相对湿度统计;观测比较东、中、西3个观测地段环境差异,选择典型天气,在计算有效积温时进行修正。

2 结果与分析

2.1 自然花期不同品种碗莲开花性状比较

由表1可见:在自然条件下,6月1日至7月10日不同品种陆续开花,小佛手总花期最少,为56 d;小碧玉最多,为109 d;小红领巾于6月1日最早开花,从翻种到初花期经历了60 d;玫红重台、魏夫人于7月10日最晚开花,经历了99 d;6月14日开花的品种洛神女、锦衣卫着花密度均超过10朵/盆,小丽、莺莺、秣陵秋色、魏夫人开花数量较少,分别为3、2、3、3朵/盆;小碧玉、小红领巾、桌上莲总花期均超过100 d;白君子小莲、玫红重台总花期较少,分别为64、60 d。

2.2 花期调控不同品种碗莲开花性状比较

由表2可知,在花期调控下,碗莲的花色、花型、花态与自然花期相比,均未发生变化;2015年3月1日加温后,小红领巾最早出现花蕾,且最早进入初花期及群体花期;小红领巾、小碧玉从加温至初花期均低于40 d;加温40~50 d,进入初花期的品种有8个;魏夫人最晚进入初花期、群体花期,分别历时78、88 d;小碧玉、小红领巾总花期均不低于100 d,白君子小莲、玫红重台的总花期最短,只有56 d,分别低于自然花期的64、60 d(表1);花期调控后,进入花期的时间比自然花期明显缩短(表1);洛神女、锦衣卫着花密度不低于10朵/盆,分别为15、10朵,分别比自然花期少2、4朵/盆(表1);小丽、莺莺、秣陵秋色、魏夫人开花数量也较少,分别为3、3、2、3朵/盆。为实现提前开花,满足“五一”节日对碗莲最佳观赏期的需求,达到控制花期并批量生产的目的,可选择调控60 d左右达到花期、着花密度较高的小红领巾、小碧玉、桌上莲、火花、 南归雁、红晕蝶影、楚女、洛神女、锦衣卫、小佛手、江南春、雪翠莲、小白碗莲等13个碗莲品种。

2.3 花期调控不同品种碗莲有效积温的差异

2015年3月1日,盆栽碗莲开始加温,其中75 d进入初花期的玫红重台有效积温值最高,为1 575.5 ℃;最早进入初花期的碗莲品种小红领巾,有效积温为530.8 ℃,二者相差1 044.7 ℃;有效积温在800 ℃以下即可进入初花期的碗莲品种有4个,分别是小红领巾、小碧玉、桌上莲、火花;有效积温在800~1 000 ℃进入初花期的碗莲品种有6个;有效积温在1 000~1 200 ℃进入初花期的碗莲品种有4个;不同品种间初花期有效积温值差异较大(表3)。

由表3还可知,最早进入初花期的碗莲品种小红领巾,群体花期有效积温也最低,为720.5 ℃;有效积温在1 000 ℃以下进入群体花期的碗莲有 2 种,分别为小红领巾、小碧玉,而此时进入初花期的碗莲品种达到了10个,分别为小红领巾、小碧玉、桌上莲、火花、南归雁、小丽、红晕蝶影、楚女、洛神女、锦衣卫。“五一”节日期间,莺莺进入初花期时,有效积温达到1 240.6 ℃,有7个品种进入群体花期。

碗莲品种小红领巾、小碧玉、南归雁、小丽、红晕蝶影、楚女初花期有效积温与群体花期有效积温间差异显著;碗莲品种桌上莲、火花、锦衣卫、小佛手、雪翠莲、江南春、小白碗莲、莺莺、秣陵秋色、湘妃女、魏夫人、白君子小莲初花期有效积温与群体花期有效积温间差异极显著;碗莲品种玫红重台初花期有效积温与群体花期有效积温差异不显著。

3 结论与讨论

通过物候观测与花期调控比较,揭示了苏州地区20个碗莲品种不同开花条件下花期性状的异同,以及有效积温和总花期的相关性,可为碗莲花期调控提供参考依据。研究表明,环境热量供应不足会导致花期整体延迟[3-4],2014年自然花期与2015年3月花期调控相比,花期在调控条件下,碗莲进入花期的速度更快,主要是因为自然花期过程中,温度波动幅度较大,达到所需积温的时间较长;不同品种的碗莲总花期、着花密度在自然花期与花期调控条件下差异不大,说明碗莲地下茎营养积累主要在冬季低温条件下进行[5]。自然花期早的品种,花期调控条件下开花也较早,为满足“五一”节日的需求,可选择自然花期早及着花密度高的品种进行花期调控。

2012年,姜红卫等对17个大型荷花品种进行花期调控发现,只有2个品种达到初花期的时间少于60 d,其余15个品种进入初花期的时间都超过70 d[6]。而在本研究中,碗莲与大型荷花花期调控相比,进入初花期时间少于60 d的品种数为14种,占70%,只有魏夫人、玫红重台进入初花期时间超过70 d,说明不同株型的品种花期调控后,在进入花期的时间上有较大的差异,碗莲品种更容易受到外界温度的影响,从而提前开花。

参考文献:

[1]丁跃生,童兆琴. 碗莲[M].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2]王其超,张行言. 中国荷花品种图志[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

[3]陈 莉,石 雷,崔洪霞,等. 荚蒾属植物花期物候及生长对引种地年际气候波动的响应[J]. 植物学报,2012,47(6):645-653.

[4]孙明伟,赵统利,邵小斌,等. 郁金香花期调控研究进展[J]. 江苏农业科学,2014,42(2):149-150.

[5]孙丽娜. 碗莲休眠生理及休眠特性研究[D]. 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08.

[6]姜红卫,李 欣,江 君,等. 苏南观赏荷花设施栽培周年开花技术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2013,41(12):191-193.

猜你喜欢
有效积温
有效积温与不同供氮水平夏玉米干物质和氮素积累定量化研究
收敛式有效积温与马铃薯植株性状变化的相关性
贵州省中东部水稻有效积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贵州省中东部水稻有效积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米林县野生黄牡丹花期预报模型研究
植物生长发育有效积温测定的实验探究
有效积温数值在玉米选育生产上的修订与应用
不同杂交水稻播始历期与结实期对播期的反应差异研究
近50年辽西朝阳地区生长季谷子有效积温变化特征分析
中华锯齿米虾生物学零度及有效积温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