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男护生专业适应性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6-11-28 02:58朱良彪汪媛媛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男护生男护士适应性

姚 垚,朱良彪,汪媛媛

(皖南医学院护理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高校男护生专业适应性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姚 垚,朱良彪,汪媛媛

(皖南医学院护理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目的 了解男护生的专业适应性现状,分析影响男护生专业适应性的因素。方法 采用《大学生专业适应性量表》,选取安徽省10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专业适应状况调查。结果 经调查不同性别的护理学生专业适应性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护生在专业承诺、专业学习目标、专业学习行为、专业自我效能因子上得分明显低于女护生,差异显著(P<0.01);与其他专业学生专业适应性比较,男护生在专业承诺、专业学习目标及专业学习行为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专业学习目标、专业学习行为上得分低于其他专业学生,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出影响男护生专业适应性的因素主要集中在性别、专业认同、专业兴趣、学习能力、环境支持、个性等方面。

男护生;专业适应性;影响因素

目前,我国护士注册数目约300万,本科生及以上学历占20%~30%,而男护士仅占护士总数的1%。伴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到来与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观念深入人心,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与服务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统计,92%的医院认为有必要培养男护生[1],同时肯定了护理工作是集脑力、体力为一体的工作,男性在体力、精力、逻辑思维、应急能力等方面较女性有更强的优势[2]。但基于传统护理观念下女性从事护理行业的主流地位,男护生在进入高校后其适应性问题更易凸显,往往直接影响其心理健康的成长、专业思想的稳定乃至今后的择业规划,导致男护人才的大量转岗,甚至流失,据白洪敏等[3]研究发现,大量男护士在临床护理岗位难以工作长久,离职率高达 68.42%,不仅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极大地影响了男护士队伍的稳定性,更不利于护理事业的长期发展。本研究通过采用《大学生专业适应性量表》(USAQ)[4],选取1000名大学生进行专业适应状况调查,通过对比分析男护生与女护生,男护生与其他专业学生入学后的专业适应性差异,帮助缓解男护生专业学习的心理压力,更为提高男护生综合素质与医学高等教育质量提供助益。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安徽省四所医学院大二、大三的在校大学生,共发放1000份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938份,有效回收率93.8%。其中男护生311人(33.15%),女护生339人(36.14%),其他专业学生288人(30.70%),所有对象无严重躯体疾病和精神病史。

1.2 方法 采用《大学生专业适应性量表》(USAQ),通过专业承诺、专业学习目标、专业学习行为、专业应对、专业自我效能五个变量进行专业适应性测定,统一指导语,分别对随机抽取的男女护生及其他专业学生进行集体测量。采用4级评分(分别为完全不符合,不大符合,比较符合,非常符合),得分越高,专业适应性越强。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Foxpro6.0建立数据库,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显著性差异。

2 结 果

2.1 被测男女护生的专业适应性对比 结果显示,男护生的专业适应性因子分值大小顺序:专业学习行为<专业承诺<专业学习目标<专业自我效能<专业应对,其中以专业学习行为因子得分最低,专业应对因子得分最高。与女护生相比,男护生在专业适应性五个变量上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专业承诺、专业学习目标、专业学习行为、专业自我效能因子上差异显著(P<0.01),见表1。

表1 男护生与女护生专业适应性对比±s)

2.2 被测男护生与其他专业学生的专业适应性对比 结果显示,男护生在专业承诺、专业学习目标及专业学习行为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专业学习目标、专业学习行为上有显著差异(P<0.01),在专业应对和专业自我效能差异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男护生与其他专业学生专业适应性对比±s)

3 讨 论

3.1 性别因素 本次调查显示,不同性别的护理专业学生中,男生与女生在专业承诺、专业学习目标、专业学习行为、专业自我效能因子上差异显著(P<0.01),男护生在以上几项因子的得分上明显低于女护生,在大学生专业适应性上表现出显著的性别差异。虽然医院对男护士的需求越来越多,高校男护生的招收数量也逐年增加,但较女护生来说,男护生的数量仍相对较少,在传统护理观念下,男护生的专业思想极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在入学时这样的表现更为显著,不仅专业目标迷惘,专业理想也更易迷失,在女性护理群体中容易感到无助,彷徨,有孤立感,害怕周围人的异样眼光,尤其是进入临床实习以后,害怕社会各界的偏见,害怕病人和家属不接纳他们,害怕工作出现差错,还害怕来自女性护士的歧视等都给他们的心理形成了一定的压力[5],这些都直接影响他们的专业学习,容易引发学习适应不良的各种表现,尤其容易引发心理问题。

3.2 专业认同因素 专业认同往往代表的是学生对专业的认识程度与水平,是一种情感上的认可与接受,也可以延伸成一种专业承诺,即学生对专业的投入、认识,是否愿意对专业投入时间和精力,渴望在专业上取得发展的自我认识。调查显示,男护生在专业认识方面,了解者仅占41.5%,不了解者约58.5%,因此,在专业承诺因子的得分上,男护生相比女护生与其他专业学生的得分差异显著,明显较低,导致男护生在专业学习中极易形成消极被动的心理,学习目标模糊,影响他们投入专业学习的时间和精力,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影响学习效率与效果。

3.3 专业兴趣因素 本次调查显示,在专业志愿上,男护生选择护理专业为第一志愿的人数约为180人(57.88%),非第一志愿约为131人(42.12%),其中选择第一志愿的原因多以遵从父母的意愿为主,非第一志愿原因多是调剂。而对于专业是否满意的回答,仅有39%的男护生回答满意,在被问到以后会从事的工作选择中,仅有五成的男护生选择坚持从事护理行业,另一半则坦言如果有更好的选择会考虑转行,不愿从事护理行业。此外,在转专业的学生比例中,接近1/3是男护生。这种状况下,深刻的反映出了男护生对于专业学习的焦躁与不适应状态,同时,与其他专业学生的适应性量表结果相比,男护生在专业学习目标、专业学习行为上有显著差异(P<0.01),得分上明显低于被测其他专业学生。

3.4 学习能力因素 以某医学院大一、大二护理学生专业成绩为例,大一男护生获奖学金率约16.00%,女护生获奖学金率约33.80%;而大二男护生获奖学金率约11.67%,女护生获奖学金率33.99%,由此可见,在理论知识方面,男护生掌握的不够牢固,学习知识的能力上也弱于女护生。同时,操作技能方面,以某医学院毕业年级护理学生护理技能操作成绩为例,男护生平均成绩约77.05分,女护生平均成绩约82.16分,操作技能水平上男护生与女护生差异显著,男护生操作技能的掌握明显弱于女护生。

3.5 环境支持因素 学校方面,课程设置不科学,多以培养女护生为主,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男护生的实际需要,缺乏根据男护生的素质特点与专业优势开设适合的学习课程,对男护生职业理想、专业思想与责任感的培养不足,缺乏正确的适应性辅导,引导男护生正确认识护理专业背景与新型男护士形象。同时,专业环境的培育能力不够,学习氛围的创建载体有限,无法有效激励他们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增强学习热情,调整自身学习行为。社会支持方面,普遍存在对男护生职业形象的偏见,认为男性的精细度弱于女性。在性别歧视上,据毕肖红等[6]调查,对男性亲戚朋友选择护理工作的态度,只有11.05%的被调查者选择了支持,此外,恋爱婚姻问题也导致男护生压力倍增,对护理职业的认同感降低,直接影响他们对专业匹配度的判断乃至专业适应能力与学习效果的大小。

3.6 个性因素 个性即“个体在先天与后天互相作用下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直接影响着其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7]个性特征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在适应性方面主要表现在个性稳定性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个性可以影响个体的应对方式,而专业适应不良往往会通过心理问题表现出来。采用SCL-90测试,51%的男护生出现了个体自我感觉不佳的状况,其中27%的男护生个体自我感觉不佳的程度主要集中在轻到中度,与其他研究结果[8]相比,男护生的SCL-90总均分、9个因子评分均明显高于全国青年,与武江涛等[9]研究结果相似。而相对专业适应性,心理问题越少,适应性状况越良好,两者呈现正相关。由此可见,个性因素对专业适应性有一定的预测作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专业适应性的状况。

一言以蔽之,只有掌握好高校男护生专业适应性状况,梳理分析各种影响因素,才能帮助男护培养模式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充分发挥男护士在医院岗位的优势,在满足医院需求的同时为学校培养更多综合素质过硬的男护生提供助益,更好的服务于日趋完善的护理服务队伍。

[1]孙蓉,张姮.综合性医院对本科男护生认知及需求的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1,26(22):63

[2]何春渝,万文松.男护生的择业现状及导向[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4):47

[3]白洪敏,李红霞,孙文英.57名男护士岗位变动调查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05,5(5):46

[4]唐文清.大学生专业适应性量表编制及其应用[D].重庆:西南大学,2007

[5]陈剑锋,张丽平,王成.男护生临床实习的心理压力与应对方式的展望[J].当代医学,2010,16(12):23

[6]毕肖红,魏兆升,叶盛,等.关于影响男性从事护理工作的因素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05,5(2):34

[7]郑希付,宫火良.青少年个性素质问卷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4(2):85

[8]张远,李华锋,张巍,等.2034例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山东医药,2010,50(31):78

[9]武江涛,吴蓉.男护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8,23(1):23

校中青年科研基金人文社科类项(WKS201411),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310368087)

R192.6

B

2095-4646(2016)05-0438-03

10.16751/j.cnki.2095-4646.2016.05.0438

2016-05-20)

猜你喜欢
男护生男护士适应性
男护生在妇科实习期间的应对及带教技巧
乐山市在职男护士健康素养水平调查
男护士渐成“香饽饽”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我院在校男护生就业意向调查研究
不同学历男护生专业认同调查研究
高职高专实习男护生焦虑现状及对策研究*
大型飞机A380-800在既有跑道起降的适应性研究
手术室男护士入职临床带教体会
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与慢性丙肝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