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主题课程背景下区域活动的开展

2016-11-29 09:04杨竹英
新课程·上旬 2016年9期
关键词:主题性开展区域活动

杨竹英

摘 要:主题课程背景下的区域活动是指围绕一个主题,依据主题目标,以区域为活动形式,有目的地创设与主题相关联的区域活动,让幼儿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活动。在主题课程背景下的区域活动实践中,教师要以儿童发展为本,探索主题背景下区域活动的创设、目标的确立、材料的投放、活动的指导以及评价,以期达到更好的主题目标。

关键词:区域活动;主题性;开展

主题课程背景下的区域活动是主题教学课程的一部分,对主题教学起铺垫和补充延伸的作用。幼儿园教师要以儿童发展为本,根据主题课程目标设置区域,根据主题内容与幼儿活动的实际投放材料,做到有效指导,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主动操作、探索和交往,真正得到快乐与发展。

一、根据主题课程创设区域活动

主题教育目标的达成,需要将区域活动与教学活动相结合形成教学合力。所以,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水平、能力、需求等实际情况,创设出与主题相结合的极富游戏性、操作性、探索性、趣味性的区域活动,如大班下学期主题《春季运动会》,可创设美工区、表演区、科学区和阅读区。

二、逐层分解主题目标,确立区域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活动的导向,开展主体性区域活动首先要明确活动的目标。区域活动总目标侧重于让幼儿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中去观察、体验、探索、发现和认识。如,大班下学期主题《春季运动会》的目标为:(1)了解运动会的主要程序和内容,能主动参与策划运动会。(2)通过体验、讨论制定比赛规则,尝试运用绘画表达自己对规则的理解。(3)能自觉遵守各赛区的竞赛规则,会轮流、等待与合作。(4)在多种运动游戏中体验不同的运动方式,能灵活协调地控制身体,具有自我保护意识。分解后的区域活动的总目标为:(1)了解运动会的主要程序和内容。(2)乐意参与区域活动,能按图示要求进行操作。(3)学习用不同的方式表现自己对运动场地、运动项目、运动会所需物品等方面的认识。教师可根据各类区域的不同教育功能,将主题性区域活动目标转化为各区域活动的发展目标,使各区域保持内在的联系。表演区侧重于丰富社会生活经验,制定的发展目标为:(1)感受音乐的热烈,能根据已有经验与图谱初步尝试创编拉拉队舞。(2)初步了解拉拉队的任务与作用,能与同伴合作大胆表演拉拉队舞。美工区侧重于发展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制定的发展目标为:了解运动会所需要的物品,能利用提供的材料简单制作这些物品。科学区侧重于思维与操作训练,发展探索能力,制定的发展目标为:(1)探索用不同的方法与工具测量运动场地的长宽。(2)学习统计测量数据与“我喜欢的运动”项目数量,了解最受欢迎的和最不受欢迎的项目。阅读区侧重于提高幼儿的阅读与表达能力,制定的发展目标为:(1)能收集运动会的各种资料,并将这些资料布置在展板上或制作成图书。(2)阅读关于运动的书籍,通过阅读活动加深对运动项目的进一步了解。

三、围绕主题性区域目标,合理投放活动材料

围绕一个主题,根据主题学习内容、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目标,在各个区域中合理投放材料。

1.投放多样化、具有层次性的材料

为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孩子的需要,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材料的投放要做到在材料的功能、材料的品种、实现目标的形式等方面的多样化。教师可发动同事、家长和幼儿齐动手收集必要的成品材料,还可制作活动中需要的其他材料。此外,材料的投放还要具有层次性,可从某个主题中的一次活动和整阶段活动来看。针对某一次活动,如表演区投放难易不同的动作记录卡,供不同幼儿选用;美工区投放不同的材料供能力不同的幼儿选择制作不同或相同的运动会物品。针对整段活动,如表演区,开始几天投放短小音乐和简单动作卡,等孩子们掌握得差不多或厌烦后,再投放较长而复杂的音乐和道具等,再后来幼儿还可自制动作记录卡创编舞蹈;美工区开始阶段可随意制作,第二阶段可增加有规律装饰的要求,并逐步增加难度,由一种规律变为两种、三种。

2.投放符合年龄特点且具有操作性、有效性、趣味性的材料

符合年龄特点且具有操作性、有效性、趣味性的材料能提高目标的达成度。例如:动作记录卡,投放到小班就不适宜,其在大班的表演区起记录舞蹈的作用,对创编拉拉队舞很有效,操作方便,幼儿感兴趣。另外,可以把孩子在美工区制作的物品投放到表演区,让孩子们用自己创作的作品自由表演,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孩子们参与的兴趣,另一方面,也是对孩子劳动成果的一种尊重、一种有效利用。

3.注重区域材料的整合与调整更换

为了加强区域间的联系,使游戏顺利进行,让幼儿更好地掌握主题内容,可以将区域材料进行整合与更换。例如:在大班主题《春季运动会》的开展过程中,我们可以把孩子在美工区制作的花穗、裙子、纸花等收集起来投放到表演区,幼儿可以在表演区中练习跳拉拉队舞等。这样一个简单的改动和投放,将表演区与美工区做了一个很好的融合。另外,根据实际,在主题变动、孩子不感兴趣、活动进行不下去和发现材料不符合要求时,要及时调整和更换投放的材料。如《春季运动会》的下一个主题是《我要上学了》,美工区的有些材料需要调整,如饮料瓶换成包书皮的纸,但大多数不需更换,制作书签要用到;而阅读区的材料就要更换为有关小学的图书、自制图书的工具等;表演区要将动作卡换成节奏卡、纸穗等道具更换为打击乐器。

四、针对实际,有效指导

在主题性区域活动中,教师应当热情参与、理性指导,让区域活动能真正适应、满足孩子发展的需要。

1.观察了解时常化

开展主题性区域活动时,教师要时常关注幼儿的情绪、行为及幼儿间的互动,当发现幼儿活动出现困难时,要给予适当的帮助,使他们在获得成功的同时得到提高。

2.语言运用艺术化

介入主体性区域活动时的语言指导要讲求艺术性。例如,大班幼儿,他们具有一定的理解、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教师要理性地指导,使孩子能从指导语中悟出一定的道理。

3.隐性指导适当化

教师在观察了解幼儿的活动情况后,针对不同的活动情况提供适时、适当的隐性指导。教师可在发现各区域各成员之间缺乏交流时,以相应角色参与进去促进联动;在发现孩子操作困难时提供方法与技能的帮助,支持孩子顺利操作。也可在幼儿游戏推进困难时,通过提供或改变材料来支持和引导孩子将游戏进行下去。如,利用图标控制进区人数、标注操作方法、指示活动内容与规则、区别材料分类、提示游戏情节发展等。

五、重视活动评价,发挥评价功用

1.选择评价的时机

要发挥区域活动评价的作用,选择评价的时机很重要。可以在区域活动过程中随时观察随时针对个别孩子进行评价,促使其能力的提高。也可在区域活动之后,针对活动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讨论,总结经验进行推广。

2.确定评价的形式

教师在区域活动评价中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评价形式,或采取教师评价,或采取师幼互动评价,或是生生互动评价。为了评价的成功,要注意互动评价的主题性、认识性和交往性。

3.明确评价的主题

为使评价环节变得生动而更具价值,老师要根据观察记录确定评价主题。评价时可出示不同区域幼儿的作品,让其讲述,也可带领孩子参观各区域活动的成果,请其代表分享成功的愉悦。不同的评价主题,能让幼儿感受游戏的乐趣,学习同伴的智慧。

对于主题背景下的区域活动的组织、开展与引导需要我们用心地去探索,相信在反复观摩、反思、改进的有效途径中,会不断提高活动开展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白雪梅.主题背景下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有效策略[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4(1).

[2]李公治.幼儿园区角游戏与主题教育活动的融合[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4(5).

[3]张志军.幼儿园区域活动[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主题性开展区域活动
新世纪以来中国主题性美术创作刍议
主题性美术创作的意义生产与传播效应——以山东“腰斩黄河写生活动”为例
试分析交通企业管理中政工工作的开展
简谈幼儿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
浅谈幼儿区域活动的指导与评价
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与幼儿的主动发展研究
从报道全国两会思考主题性报道要有“高度”和“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