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狗”博弈的背后

2016-11-29 11:12舞月
农村青少年科学探究 2016年5期
关键词:李世石阿尔法战胜

○舞月

人“狗”博弈的背后

○舞月

一方是代表着人工智能的谷歌“阿尔法狗”,一方是代表着人类围棋高水平的韩国棋手李世石,双方之间展开激烈的博弈。人“狗”大战五番棋,最后一局在韩国战罢,李世石执黑中盘落败,比分最终定格为4:1,“阿尔法狗”取胜。人机围棋大战不仅为媒体造足了话题,引发科技圈和围棋界轰动,也吸引了全球大多数人的关注。

“人工智能”这个概念是这场人“狗”大战最终极的受益者。这之前,“人工智能”这个词对于普通人而言还是“云山雾罩”,现在这个概念对于大家而言已经是耳熟能详了,而且人工智能已经渗透到我们每个人的工作和生活中。在一些餐厅和宾馆,我们已经看到了服务机器人为客人端菜送水,提供信息服务等;工厂里,工业机器人也在越来越多地取代工人;我国的电视台也出现了乖萌可爱的机器人担任电视节目主持人;美联社的机器人已经可以每个季度写3000篇新闻稿了。

1956年,约翰·麦卡锡在达茅斯学院举行的会议上,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这一名词,意味着其真正诞生。随后包括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等高等学府,均开始出资成立研发部门。遗憾的是,到上世纪70年代,人工智能并没有真正令人印象深刻的表现,这是由于当时计算机技术限制无法满足人工智能的进一步发展。上世纪80年代,日本开始率先研发新型计算机,目标是使其能够与人对话、翻译文字、识别图形甚至是简单的推理。卡内基梅隆大学在1980年设计出XCON计算系统,能够实现更为强劲的商业计算,在商业领域获得了一定成功,也推动了计算机硬件的发展。然而,人工智能在这个时期依然是一个神话。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技术突发猛进,互联网技术也开始进入萌芽期。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人工智能发展并不顺利,转机在于1997年IBM推出的深蓝超级计算机成功战胜人类国际象棋冠军卡其帕罗夫。当然,20世纪90年代的人工智能发展由IBM深蓝的出现再次受到人们关注,也开始在计算机基础技术的发展下开始迅速崛起。

从2000年至今,人工智能在这16年间取得了巨大突破。一方面,以石黑浩为代表的日本科学家,致力于研发仿真机器人,它们拥有极高的外貌仿真度、肢体活动能力和简单的沟通能力,虽然从人工智能的角度来说并不特别突出,但可以广泛应用在博物馆解说、企业接待、商业服务领域,日本长崎甚至还出现了全球首家机器人酒店,全部接待人员均为仿真机器人。

欧美方面,则以更深度的人工智能算法为主。以谷歌收购的DeepMind为例,其创始人杰米斯·哈萨比斯是一个从4岁便开始下国际象棋的神童,很快成长为人工智能技术专家,并创立了DeepMind,展开更深度的人工智能算法研究,而战胜李世石的“阿尔法狗”,便是出自DeepMind之手。

也许DeepMind只是人工智能超强计算能力的一个里程碑,人工智能的方向显然不仅仅局限于计算,还包括深度学习、情感理解等其他方面。比如美国波士顿塔夫茨大学人机交互实验室曾在2016年年初展示了一个研发成果,将新的运算机制植入法国机器人NAO中,使其具备“说不”的能力。简单来说便是机器人能够分辨是非,具有一定的人类世界伦理意识,不会执行一些非正常的要求。另外,IBM的Watson也是人工智能认知计算的代表,曾经战胜了人类智力计算冠军。

消费领域的人工智能也取得了一些关键性的发展,比如谷歌的Nest恒温器。它能够逐渐学习主人的使用习惯,实现感知式的温度调节体验。另外,能够与人类互动、交流情感的JIBO机器人,Siri、Cortana、Echo等语音助手系统,也是初级人工智能在消费领域广泛应用的案例。

现在,人工智能正在从实验室的智慧探索逐步向实践应用迅猛发展。未来几十年的科学技术,人工智能将是基础,是推动商业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智能化服务将会快速地接入餐饮、出行、旅游、电影、教育、医疗等生活服务领域,覆盖用户吃、住、行、玩。人工智能在未来可能媲美人类的专职秘书。

在人工智能“阿尔法狗”战胜李世石的问题上,传来不同的声音。1984年上映的《终结者》,相信很多朋友在小时候第一次看到这部电影都会感觉汗毛完全立起来,因为影片的主角是一群杀人不眨眼的冷血机器。电影中的机器人杀手基本上只是执行程序的傀儡,“天网”超级计算机才是真正的幕后操作者。电影中描述,天网在拥有自我意识后,决定消灭人类,这是基于人类最底层本能所形成的想法。显然,《终结者》成功地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人工智能的探讨,直至今日仍是大多数反人工智能支持者的最佳例证。史蒂芬·霍金、比尔·盖茨、埃隆·马斯克等人一直对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表示担忧。他们担心人工通用智能技术的滥用有可能迎来“智能爆炸”的局面,届时机器将通过不断的迭代自我提升,进而取得超越人类智力水平的智能。换而言之,最终机器有可能会失控。

但另有一些人则持有不同的观点,例如马云认为不必担心机器战胜人类,技术是用来解决问题的,“机器会比人类更强大,但不会比人类更明智。”创新工场CEO李开复曾经提过自己最看好人工智能大数据在两个领域的应用,一个是无人驾驶汽车,另一个则是金融领域。那么你怎么看人“狗”博弈呢?

猜你喜欢
李世石阿尔法战胜
极狐阿尔法S HI版
战胜“可怕”的一刻
“萤火虫-阿尔法”小型火箭首飞概述
ARCFOX极狐阿尔法S
战胜湿疹是持久战
我战胜了自己
人机大战
李世石不代表人类
阿尔法磁谱仪(AMS)
战胜美军“绞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