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考地理专题复习攻略方法

2016-11-29 07:10陈世松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6年7期
关键词:教案专项重点

陈世松

通常而言,高考地理重点是分为两个阶段来进行复习,第一个复习阶段为立足于巩固基础性知识体系,其复习的重点在于整体性的按照章节来对于基本教学内容进行复习,并注重培训地理单项能力。在此轮复习当中有一定的教学内容,使得教师实施起来可以更为便捷。第二个复习阶段,是突出地理专项知识点,提升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由于在此轮复习中不具有应试的指向性内容和复习的定势方法,因此就会增加了在学习当中的难度。教师在采用专项知识点与解决教学方式层面上,具有着较为突出的“个性化”状态,在这当中既有着代表性的成功案例,同时也无可避免的有着教学方面不少的解决误区,显示出教学效率低下以及负面性的教学状态。研究了高效推行高考地理方面第二轮复习的方式方法,以此来请教于相关专家学者来对此问题进行持续的关注与研讨。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攻略方法一、正确采用高考地理专项复习中专项知识点

高考地理第二轮专题复习需要侧重于对于某种专项知识点的复习,自此知识点的基础概念与原理来进行复习,以此做到真正理解相关知识,有效性的整合知识体系,在处理问题时较好的应用基础概念与原理的一种“微导入”式的复习行为。

设计复习教学的最初流程为采用专项知识点,其采用的内容涉及到复习教学的能否成功?所以,采用的专项知识点一定要有着侧重点,确定复习专项知识点可按照下述四个方面来进行:

1.注重“经常性的考点”,构建起整体性的知识结构体系

从历年来的高考地理考试的内容来看,可以明晰的体现出所占比例较大的考题都是与《考试大纲》内的难点与重点相互吻合的。在高考当中部分主要知识点在试题中经常性的显现,形成了在高考当中“经常性的考点”,对此必须在专项复习当中尤其要进行重视。例如,河流自身具有的特性和形成的影响、板块漂移运动和产生地理灾害、人类进行活动的所处区位、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等方面。

2.注重“能力显现”,促进处理问题能力的提升

从近几年在高考当中从试题上集中体现出“能力显现”,重点在于获取地理信息和分析能力(分析不同地理图表的方法)、空间思维能力(分析空间构造、特性、关联性)、地理方面的计算 (时空间距的计算)、研究问题技能 (研究地理问题的意识)等的考试试题涉及知识点。所以,在此轮专项复习当中,教师应明确定位学生的“能力显现”掌握状态:学生掌握的较好的是哪部分的能力,掌握的不好的又是哪些方面的能力,并有针对性的来重点复习专项部分。处理好复习“能力显现”当中所具有的问题,重点是做好总结,寻求出处理问题的良好方式方法。例如,分析日照图的三个基准点:第一,是判断晨昏线与经纬度的方法是以地球的自转方向来进行确认;第二,判断日期是以晨昏线和经纬线的关联性来作为确定;第三,是寻找晨昏线和赤道之间的交汇点经过的经线来确定时刻。例如,判断自然或人文要素整体统计图应该注重的5个流程:

①读取地图名称,认知图示的基础性的概念;②认真细致看图例,认知图像具有的相异的点、线、面所隐涵的信息内容以及意义;③确定坐标,寻找与全部要素相互对应坐标,认知坐标的相关概念等;④读出数值,取得与图像相关的内容,认知在时空当中全部要素的分布原理;⑤寻找联系,对于全部要素间的内部关联性进行思考,并得出问题的答案。

3.注重“热点”,对主题进行掌握

通常在设计高考地理试题时非常注重“热点”问题,立足于“让学生注重于现今人类自身在生存和进步当中的关键性问题,注重具有我国特色的国情”上来对“热点”进行考查,让学生在处理 “热点”显现的部分问题时能够合理应用到地理学科的原理。

第一,对于“热点”问题的本质作为把握,即是什么主题?如发生的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其本质应为“如何来正确面对自然灾害”;在国家的开发中西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等区域经济“热点”问题,其本质应为“对于各类自然资源、社会发展的关系进行正确的处理,寻找社会经济发展的道路。”

第二,对于地理考试的知识点和“热点”的本质在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思考,注重复习知识时要具有侧重点。地理“热点”问题具有着部分的时效性,有部分问题也有着一定的衍生性,长期会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如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发展问题、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等,在复习地理时应对于此类“热点”时进行持续关注。

4.对于“错误之处”持续关注,突破考试瓶颈

“错误之处”,即为在考试当中考生经常性的会出现错误之处,也即为在掌握知识的薄弱之处。所以,必须在考试前认真分析考试氛围及内容(分析分析出错的起因、掌握知识点的实际情况等),判断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可比较分析最近的几次考试试卷的考题解答情况,来寻找出学生掌握知识点以及解答问题能力等方面的不足之处,寻找出潜在得分的“错误之处”,复习时应具有侧重性和对应性,来对于考试当中存在的“瓶颈”进行有效的突破。此种方法,能够在一定时段内较好的促进学生考试成绩的提升。

二、高考地理专题复习的教学处理对策

推行地理专项教案来引导复习的学习,需要解决好下述的几个实际问题:构建起师生平等的关系,营造和谐自由的教学环境氛围;促进学生自我研究的求知欲;给予学生进行复习的自主的学习时间;对于学生进行复习的自主进程与成效给予充分尊重;注重指导学生进行自我研究的进程等。专项教案来引导复习的学习具体推行举措:

(1)课前预习准备阶段。在上课前将教案给予到学生,使得在上课前学生就能够认知复习的目标,对于复习的学习需要进行课前预习的提前准备工作。在课前即可完成预习基础知识内容,对于在学习内容当中具有的难点与重点的问题、容易出错的知识点进行标示,必须对于学习内容的难点与重点的分布范围和实际情况具有一定的认知,在复习当中能够做到按照既定的学习计划有序的推进实施学习。

(2)课堂教学的学习阶段。实施知识构造——学习研讨,教学课堂当中,在教学的基础知识内容方面能够提出问题,由学生来积极提出问题等方式来实施。在教师的指导下来进行重点的主要知识学习,并以学习小组的课研方式来进行实施,使得所有学习层次的学生进行深入的沟通、研究,汇聚教案当中所显现的诸多问题,并有效落实所有主要知识点的既定教学目标,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自主处理学习当中遇到的各种的难点与重点的问题。

教授认知方式——深入精讲,应安排学生自己先解答在教案当中的存在的例题,教师进行适时的指导,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解答。在解答题目的汇总当中,可安排学生积极主动的表述自我的见解,行之有效的来对于学生的发散思维进行培养。并针对学生在解答问题当中显现的代表性的解题错误进行重点讲解,使得学生能够寻找出错误,进行知识的内化以及提升。

最终,指导学生对于解答问题应具有的思路与方式进行总结,立足于此,教师应拓展部分例题的练习,使得学生具有举一反三的多样化解题的能力。

推行技能方面训练——精确练习,练习可提升知识的递进发展,形成知识性的技能,能力培养的方式方法。使得学生在课堂教学当中预留出自主学习的时间。

(3)进行课堂知识小结。在完成课堂教学后,教师应让学生对于课堂复习的重点内容进行有效的总结。

(4)课后的学习反馈。对于课堂教学的成效进行反馈,一为在课后安排学生对教案作为整合、提升、内化,对于未在课堂当中完成的内容可在课后学习当中完成;二未完成智能方面的训练,针对在智能训练当中学生显现出的部分新问题,应该适时的向教师进行反映,在下次上课时针对此类新问题进行适时的讲评。

猜你喜欢
教案专项重点
“七选五”阅读专项训练
《立定跳远》教案
重点推荐
Does a kangaroo have a mother, too教案
5.4.1认识分式方程 教案
这些是今年要重点做的事
重点报道
重点报道
《半张纸》教案
单项选择专项训练(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