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媒体炒作看媒体职业道德

2016-11-30 21:43余露莹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北京100024
科技传播 2016年15期
关键词:道德受众

余露莹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北京 100024

从媒体炒作看媒体职业道德

余露莹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北京 100024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媒体的影响力日益提升,但同时某些媒体过度炒作、编造不实新闻等一些媒体职业道德的缺失行为却给社会造成了负面的影响。本文就媒体炒作新闻的现象、产生的原因、造成的影响以及应对的措施进行分析阐述。

炒作;媒体道德;道德失范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以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我国的传媒业得到了飞速发展,也渗透进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然而,媒体的影响力日益强大,同时也伴随着与日俱增的媒体侵权行为、媒体从业人员的道德失范行为的出现。

现在,很多媒体为了抢占头条、吸引受众从而获得关注度,会采取过度炒作、夸大渲染等手段制造噱头,这些方式使得新闻报道失真,并且直接影响其所传播的新闻信息的效果,最终导致其在受众中公信力、影响力和权威性的下降。

新闻传播的道德原则主要有真实性原则、客观性原则以及人道原则。而现在有的媒体在报道新闻的时候显然已经偏离了媒体传播的道德原则。在2015年6月期间,我国的证券市场波动较大,有多家媒体在报道新闻时就会借助股市的噱头,将一些和炒股没有关联的新闻刻意与此联系在一起,炒作股民炒股亏损后跳楼的消息。其实这大部分都是假新闻及未经核实的报道。如2015年6月5日,《江淮晨报》报道称一男子“下岗后一度痴迷炒股,赔了不少钱,可能因此性情大变导致杀害母亲”。该报道随后被多家媒体转载后,其中一家媒体网站转载时为了增加关注度,添加导语称“炒股亏了,男子杀母伤姐后跳楼”,强行把这起事件和当前股票证券市场的波动联系在一起误导公众,加剧了公众的不安情绪。

以崇尚真实、反映民情的民生新闻尚且如此,娱乐新闻对于新闻界所需要遵守的原则的摒弃则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当今社会,娱乐新闻已经成为供广大受众消遣娱乐的信息产品。有时为了达到宣传效果,媒体会夸大地宣传炒作、没有道德底线地窥探当事人隐私、报道不实新闻,使当事人及其家人的日常生活被严重影响。

以上类似事件屡屡发生,有其自身原因、技术原因、需求原因和文化原因:

1)从其本质看,媒体既具有经济属性,也具有一定的商业性质。“炒作说到底是一种根本违背新闻规律与专业精神的一种扩大媒体传播面与影响从而获得社会和经济利益的行为[1]。”媒体炒作及一些道德失范现象存在的原因中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利益的诱惑,比如,大量投入的广告和投资等,所以在利益的驱动下,一些媒体采取了夸大或编造新闻事实来提高自己的曝光率和节目收视率,给受众带来负面影响。

2)从技术发展上看,在当今时代,除传统媒体外,新媒体的产生和以及互联网的普及也使一些不实新闻被更广泛得传播。新媒体不具备传统媒体的专业性、权威性,也没有正规的采编队伍和正式资质。譬如自媒体,其中每个人都可以是发现和报道新闻的“记者”,每个自媒体人都有把身边事拍下来、记下来和发出去的权利,加之互联网基础上的各种平台,自媒体人可以在自己的自媒体平台如微博、朋友圈等将消息迅速发表出来,然后再经评论和转发等二次传播,使消息很快被传播出去。但经这些平台发表出去的信息源,往往缺乏官方认证,信息真伪和事件的完整度也得不到验证。这些人一般是由于缺乏一定的媒介素养和新闻意识,或受限于现实条件,而且有时候往往也只是出于好奇,从而导致了自媒体平台上一些缺乏责任感的不实新闻大量出现[2]。

3)从需求上看,但随着现在科技、网络和经济生活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对于信息的筛选变得更加松懈;同时,高强度和快节奏的生活也让受众更加趋向于碎片化的浅阅读,而非长时间的深度阅读。因而,简单、即时更新和碎片化的信息更能吸引只希望对于一个消息作短暂停留的受众,从而抓住其猎奇和打发时间的心理,因而标题和爆点的吸引力往往能决定一则新闻的阅读量,而这已经不再能被新闻内容的质量所决定了。因而越来越多的公司选择借助炒作博人眼球,通过满足大众的需求而获得利益。

4)更深层次的精神文化层面决定了受众需求变化的特点。社会发展进程的文化大背景在塑造着人们的精神需求。改革开放30多年使得中国经济腾飞,同时带来的还有人们精神需求与物质需求的不对等。物质需求是超前的,并且已经超越了人们的精神所能适应和把握的程度。中国的文化精神和传统美德在经济腾飞、物质需求剧增以及互联网普及发展的情境下,遭到了重创。现阶段,社会价值观的同质化和世俗化使得大批人盲目跟风;工作生活的强度压力和快节奏使得传统文化精神积淀消弭殆尽;追名逐利的社会风气解构了传统文化价值观。年轻一代对传统的忽视和摒弃,对金钱利益的过分追求,是当代享乐主义、利己主义文化大背景的一个缩影和象征。媒体的道德失范和缺失给公众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首先,报道虚假或不实新闻,再加以大肆渲染,会使媒体的公信力逐渐减弱,同时也会使公众对事

实的认知和理解受到影响。媒体因客观、独立、有自主的言论观点,所以具有权威性。而权威性的实现,是靠媒体工作者的真实报道和极力挖掘真相的态度。因此就更应约束和规范媒体的言行,从而给社会传递出主流的正确价值观。但反观现在,有些媒体在报道时使一些负面炒作、博人眼球的新闻占据主要版面,使一些国计民生的重要新闻常常被受众忽略。其次,越来越多的新闻受众会因为一些娱乐新闻炒作的影响而争相模仿炒作内容。例如,受“艳照门”事件的影响,一些高中生和大学生也将自拍艳照放在网络上,甚至掀起了自拍艳照的热潮。所以,负面炒作事件的频频发生,不仅对娱乐圈道德底线造成威胁,甚至对整个社会的风气也会造成很大程度的影响。最后,媒体及其从业人员在履行道德责任时经常面临着公众知情权与个体隐私权、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多种道德冲突和利益的考量。而现在的部分媒体会为了实现利益而陷入一种恶性竞争的环境当中,不知道权衡新闻价值和经济利益的关系,忽略了新闻工作者本来应该具备的传播职责和使命,造成了新闻记者道德的集体滑坡,同时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

针对这样的现象,应该采取相关措施应对一些媒体恶意炒作新闻和媒体道德缺失的问题。各有关职能部门应加快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进一步加大对媒体报道内容的监管力度,从法律层面上对其加大约束和规范。近年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于一些电视节目的内容和语言进行了一定的整顿和规范,特别是对于综艺节目出台了“限娱令”,使电视荧屏焕然一新。有关部门还可以加强对媒体的素养教育,定期开设素养课程。[3]除此之外,媒体还应该从自己身上找问题,提高媒体从业人员的总体素质,加强媒体的自律,有句话是这么说的:“自律的新闻工作者,才是自由的新闻工作者。”媒体从业人员应该明确自己的道德义务和新闻使命感,在追求轰动效应的时候,要兼顾社会效益。除了政府和媒体自身,在当代精神文化倡导上也应该下功夫,而这是最根本的问题。媒体应该认识到炒作对于人的影响,认识到长时间的炒作行为对于人的价值观的改变。错误的导向将使得人逐步失去其作为人的本质和价值,而媒体炒作对此负有一定责任。

在当前我国的新闻报道中,媒体道德失范现象的存在比较明显,这种问题的出现也警示着新闻媒体及其从业人员要坚持正确的报道,从而使媒体的报道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促进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

[1]张蕾.由娱乐新闻炒作看媒体自律[J].金田,2014(5).

[2]张靖婧.自媒体时代媒介道德缺失现象研究[J].新闻传播,2014(13).

[3]刘彦超.浅析媒体道德缺失.武警学院学报,2006,22 (2):83-85.

G2

A

1674-6708(2016)168-0026-01

余露莹,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道德受众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电视新闻如何获得受众信任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