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发肝功能损害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观察

2016-11-30 11:45杜丰杰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27期
关键词:手术治疗疗效

杜丰杰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并发肝功能损害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合并肝功能损害患者, 根据炎性程度分为轻度组(27例)、中度组(19例)以及重度组(24例), 观察手术治疗效果, 比较三组肝功能变化。结果 患者全部手术进展顺利, 平均手术用时(73.47±18.36)h。经过消炎、抗感染治疗及手术治疗后, 无死亡病例, 未出现胆管受损、出血等术后并发症。手术后复查肝功能, 70例肝功能损害的患者中, 有37例患者治愈, 29例患者好转, 另外4例患者未好转, 手术治疗并发肝功能损害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29%。重度组及中度组患者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总胆红素(TBIL)均高于轻度组, 血清白蛋白(ALB)低于轻度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患者的ALT、AST及TBIL高于中度组, ALB低于中度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治疗并发肝功能损害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临床疗效确切, 抗感染、保肝护肝联合手术治疗可有效促进肝功能的恢复, 且ALT、AST、TBIL、ALB可作为了解并发肝功能损害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病情的指标。

【关键词】 肝功能损害;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手术治疗;疗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7.079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是因细菌感染、胆囊结石、寄生虫阻塞胆囊管等引起的一种胆囊管梗阻性炎症, 临床症状以右上腹部钝痛、绞痛为主, 若不及时治疗将会诱发腹膜炎, 严重者可致死亡[1]。临床研究证明, 肝脏功能损害则是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2], 主要表现为肝功能异常, 具体指标为肝酶学异常, 同时有轻度黄疸及血清白蛋白水平下降[3]。本文通过对合并有肝功能损害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汇总分析, 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参考建议,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科2014年1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7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合并肝脏功能损害患者, 其中男49例, 女31例;年龄25~66岁, 平均年龄(42.44±6.28)岁, 病程7 h~10 d, 平均病程(3.14±2.62)d。所有患者肝功能检查均显示肝酶学异常, 其中为ALT 40~440 U/L, AST 40~440 U/L。所有患者根据炎性反应程度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 分别有27、19、24例患者, 其中轻度患者为急性单纯性胆囊炎, 中度患者为急性化脓性胆囊炎, 重度患者为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并胆囊穿孔。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4]:临床诊断、B超及术后病理均确诊为并发功能损害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排除标准[5]:排除其他炎症引起的肝功能损害者及肝功能异常者;严重心肾功能不全及其他手术不耐受者。

1. 3 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对症处理及治疗, 包括:保肝、护肝及抗感染治疗, 纠正低蛋白血症及凝血功能障碍等[6]。做好术前准备, 根据患者病情及身体状况选择开腹胆囊切除术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本研究中, 开腹胆囊切除术患者26例,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44例。

1. 4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所有患者手术后肝功能恢复疗效, 分为治愈、好转、未好转, 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7]。同时, 在入院及手术后, 均于空腹状态下静脉抽血以检测肝功能指标, 具体观察指标包括TBIL、ALB、ALT、AST等。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根据患者病情及身体状况进行开腹胆囊切除术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全部手术进展顺利, 平均手术用时(73.47± 18.36)h。经过消炎、抗感染治疗及手术治疗后, 无死亡病例, 未出现胆管受损、出血等术后并发症。手术后复查肝功能, 70例肝功能损害的患者中, 有37例患者治愈, 29例患者好转, 4例患者未好转, 总有效率为94.29%。见表1。

2. 2 三组患者经抗感染、保肝护肝及手术治疗后, 重度组及中度组患者的ALT、AST、TBIL均高于轻度组, ALB则低于轻度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重度组患者的ALT、AST及TBIL高于中度组, ALB则低于中度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是因胆汁滞留而引起细菌感染的急性炎症, 其并发肝功能损害的主要原因是胆囊炎使得机体局部抵抗力降低, 引发细菌感染而造成肝功能损伤[6];炎症使得胆囊内压增大进而使胆汁流入肝脏, 引发肝功能损伤[7]。判断肝功能的指标主要包括ALT、AST、ALB、TBIL等。研究表明,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并发肝损害后, 可首先表现为转氨酶升高, 尤其以ALT升高明显[8];TBIL的升高则表明炎性反应加重, 肝功能损害比较严重, 影响了肝脏内胆红素的代谢;ALB水平降低一般最后出现, 多数是因为胆囊炎长期反复发作而致使消化系统症状明显、患者营养不良, 是肝功能受损严重的敏感指标[9]。

本研究表明, 所有患者经过消炎、抗感染治疗及手术治疗后, 无死亡病例, 未出现胆管受损、出血等术后并发症。手术后复查肝功能, 70例肝功能损害的患者中, 有37例患者治愈, 29例患者好转, 另外4例患者未好转, 总有效率为94.29%。重度组及中度组患者的ALT、AST、TBIL均高于轻度组, ALB则低于轻度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重度组患者的ALT、AST及TBIL高于中度组, ALB则低于中度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明ALT、AST、TBIL、ALB可作为了解并发肝功能损害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病情的指标。

总之, 手术治疗并发肝功能损害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临床疗效显著, 抗感染、保肝护肝联合手术治疗可有效促进肝功能的恢复。

参考文献

[1] 林镇海, 张炳太.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炎性疾病的国内研究进展.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0, 15(2):157-160.

[2] 张永文.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并发肝功能损害的手术治疗分析. 基层医学论坛, 2013, 2(11):1363-1364.

[3] 成广海, 高辉.急性胆囊炎合并肝功能损害的原因及治疗.吉林医学, 2011, 32(8):1469-1470.

[4] 高家宝, 熊乐平, 易沪萍.结石性胆囊炎并肝损害患者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意义.江西医药, 2011, 46(2):99-101.

[5] 冯长城.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78例治疗时机和选择方式.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3, 15(7):174.

[6] 赵国强, 尹继云, 段峰.急性胆囊炎肝功能损害临床研究.武警医学院学报, 2006, 15(2):106-108.

[7] 于洪海, 冯志杰.急性胰腺炎肝损伤的发病机制和治疗.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8, 16(4):385-391.

[8] 费连心, 张云, 蒋超, 等. 高龄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的手术策略.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 2013, 16(12):973-975.

[9]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 . 急性胆道系统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2011 版 ).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 2011, 10(1):9-13

[收稿日期:2016-06-15]

猜你喜欢
手术治疗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补锌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肱骨骨折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疗效对比
脑动脉瘤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路径护理效果观察
甲状腺癌规范化治疗基础上的个体化处理
手术治疗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30例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