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姜灸在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与评价

2016-11-30 02:49陈克盛林浩元张德炎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26期

陈克盛+林浩元+张德炎

【摘要】 目的:研究并探讨隔姜灸在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4年2月-2015年8月,在本院社区门诊、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康复科门诊及住院部选取12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雷尼替丁治疗,治疗组给予隔姜灸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SOD含量、MDA含量。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OD含量、MDA含量均明显改变(P<0.05),但治疗组治疗后的SOD含量较之对照组明显更多(P<0.05),MDA含量明显更少(P<0.05)。结论:在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治疗中,应用隔姜灸治疗可有效调节氧自由基的平衡,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 慢性浅表性胃炎; 隔姜灸; 脾胃虚弱证; 雷尼替丁

中图分类号 R57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26-0014-02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疾病,其病程迁延不愈,反复发作,临床症状以上腹胃脘反复性疼痛为主,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1]。因此,有必要给予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积极有效的临床治疗。中医学中,慢性浅表性胃炎属于“胃脘痛”的范畴,近年来,中医隔姜灸治疗胃脘痛取得了显著的进展[2]。本次研究为了探讨隔姜灸在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特选取12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进行研究,分别给予西药雷尼替丁、中医隔姜灸治疗,现将研究数据整理分析完毕,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4年2月-2015年8月,在本院社区门诊、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康复科门诊及住院部选取12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文献[3]《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和文献[4]《内科疾病诊断标准》中关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诊断标准,均被确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辨证分型为脾胃虚弱证。此次研究经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且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男37例,女23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69岁,平均(45.17±15.62)岁;患病时间短则6个月,长则5年,平均(2.93±1.09)年。治疗组:男38例,女22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70岁,平均(45.29±15.86)岁;患病时间短则5个月,长则6年,平均(3.07±1.14)年。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盐酸雷尼替丁治疗,2次/d,0.15 g/次,分别于晨间、睡前口服。

治疗组给予隔姜灸治疗,取足三里和中脘、脾俞和胃俞这2个穴组,每天1组,次日更换。选取南阳3年陈艾叶精制艾绒,将其置于可容纳0.25 g艾绒的艾炷中;选取新鲜的生姜,将其切成厚约0.3 cm的姜片,在姜片上扎孔,并放置艾炷;燃烧艾炷,待艾炷燃尽,需使余热散去再燃一炷,直至治疗结束。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0 d为一疗程,休息2 d,再进行第2个疗程的治疗,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为期1个月的随访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SOD含量、MDA含量。

疗效判定标准根据文献[3]《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临床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具体如下:痊愈,即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中医证候积分减少幅度达到95%;显效,即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好转,中医证候积分减少幅度达到70%;有效,即临床症状、体征有所好转,中医证候积分减少幅度达到30%;无效,即临床症状、体征未出现好转,中医证候积分减少幅度不足30%。

采集患者的空腹静脉血,离心处理,取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采用比色法测定。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处理研究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

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OD含量、MDA含量对比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OD含量、MDA含量均明显改变(P<0.05),但治疗组治疗后的SOD含量较之对照组明显更多(P<0.05),MDA含量明显更少(P<0.05),见表2。

3 讨论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慢性胃肠道疾病,病程绵长,反复发作,往往伴随有反复性发作的上腹胃脘疼痛,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的影响[5]。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发病率较高,且其发病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如患者未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很可能会使病情更加严重,最终导致临床治疗失效[6]。因此,临床上应针对慢性浅表性胃炎给予患者积极有效的治疗。

目前,临床上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方法主要为药物治疗,通过药物对抑制胃酸的分泌,抑制胃酶的活性,从而起到缓解临床症状的目的[7]。雷尼替丁是一种常用的药物,是一种强效的组胺H2受体拮抗剂,可有效抑制组胺的活性,减少胃酸的分泌,具有起效迅速、药效持久的临床特点,且副作用较小,在胃溃疡、胃炎等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广泛[8]。

近年来,随着中医学的不断发展,中医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逐渐得到重视。中医学中,慢性浅表性胃炎属于“胃脘痛”“痞满”的范畴,多由情志不畅或饮食不节而致脾胃失和,中医辨证分型多为脾胃虚弱证,中医治疗原则为温经散寒、通络止痛[9]。隔姜灸是一种较为典型的中医针灸治疗方法,主要是利用生姜和艾绒的药性对相应穴位进行刺激,生姜的温性和艾绒燃烧产生的热力从胃俞、脾俞等穴位传送至患者体内,沿着相应的经络到达病灶,从而有效达到舒经通络、散寒祛痛的目的[10]。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中医隔姜灸治疗的治疗组其临床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采用西药雷尼替丁治疗的对照组(P<0.05),说明中医隔姜灸治疗对慢性浅表性胃炎具有显著的疗效;治疗后治疗组的SOD含量较之对照组明显更多(P<0.05),MDA含量明显更少(P<0.05),说明隔姜灸治疗可有效促进患者体内SOD活性的增高和MDA活性的下降,由于SOD下降且MDA上升是判断机体内氧自由基失衡的重要指标,当SOD增高且MDA下降时,表示机体内氧自由基失衡得到纠正。

综上所述,在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治疗中,应用隔姜灸治疗可有效调节氧自由基的平衡,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周学寻,罗海英.腹部隔姜灸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观察[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6(2):39-40.

[2]王伯均.针刺配合隔姜灸治疗浅表性胃炎53例[J].上海针灸杂志,2013,32(2):132.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25-126.

[4]贝政平,蔡映云.内科疾病诊断标准[M].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2007:190.

[5]朱慧雯.隔姜灸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2014.

[6]王成云.隔姜灸结合正骨推拿治疗虚寒型胃脘痛临床体会[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4,5(7):34-35.

[7]宋维毅.隔姜灸的临床应用[J].西部中医药,2011,24(12):68-71.

[8]王玲,陈春艳,袁青,等.隔姜灸配合拔罐法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疗效观察与护理[J].医学信息,2015,28(z1):91.

[9]邱卫东.温胃健脾汤联合隔姜灸治疗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研究[J].吉林中医药,2012,32(4):372-373.

[10]黄雪霞.隔姜灸辅助治疗虚寒型慢性胃炎40例[J].广西医学,2012,34(3):305-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