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多措并举推动产业发展——以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县及东宝区农村电商经济发展为例

2016-12-01 02:44湖北省荆门市农村电商经济发展研究课题组
中国合作经济 2016年10期
关键词:荆门市荆门电子商务

湖北省荆门市农村电商经济发展研究课题组

“互联网+”时代多措并举推动产业发展——以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县及东宝区农村电商经济发展为例

湖北省荆门市农村电商经济发展研究课题组

在“互联网+”时代,湖北省荆门市抢抓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战略机遇,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产业优势,大力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建设工程,着力推动“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互联网自诞生以来,电子商务以“互联网+”的方式改造了一个又一个行业。随着基础设施、网上支付、物流配送、信用制度等因素的逐步改善,广阔农村正成为电商经济的“新蓝海”。湖北省荆门市抢抓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战略机遇,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产业优势,大力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建设工程,着力推动“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2015年,荆门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到5000万元,地方区域电商类创业平

京山、东宝农村电商经济发展主要特点

建设园区,集聚电商微商。当前,建立电子商务产业园区使电子商务企业集聚发展渐成趋势。2012年,总投资28亿元的金瑞农电商物流园项目落户京山经济开发区,占地面积800亩。该公司依托“农电商+物流+金融”三大功能体系,全力打造现代农电商产业基地,拟建市域特色展示、仓储物流、农村电子商务服务、农电商运营、创业创新孵化等五大中心。其中,一期已完成投资13亿元以上,并于2015年9月投入试运营,签约入园农产品经营主体83家、签约镇级村品馆7家。东宝区以创建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为契机,加快电子商务孵化中心、电子商务孵化加速器和电子商务核心产业园等集聚区建设,该区邮政电子商务孵化中心已有10家小微电子商务企业入驻;百盟一马电子商务核心产业园建筑总面积约1.8万平方米,已有110多家企业提交了入驻申请。

构织网络,服务创新创业。以培训孵化、平台建设、运营服务等为重点,构建农村电商发展网络,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京山金瑞公司坚持线上线下运营相结合,通过与行业战略合作伙伴的渠道铺设及线上电商平台合作、电商营销代运营、品牌包装策划及培训等服务,提供电商孵化创新创业金融平台,吸引大学生、农户依托本地特色农产品进行电商创业。东宝区与东方百货、金城大厦等本地商贸主体和众诚物流等物流业界大咖分别签订了建设协议,建成东方E购、东方微生活、开心购、中农宝4个本地电商平台,并于2015年底建设完成了以400㎡电商体验店、1000㎡电商孵化园、1000㎡电商运营中心三大板块为主体的电子商务运营服务中心,配备核心云数据库用于融合、存储、打通、监测、处理所有电子商务相关网络信息。先后建设完成6个乡镇级电商综合运营服务站、76个村级电商服务点建设,覆盖该区60%以上的行政村。

畅通物流,融合线上线下。以直通、便利为目标,建设农村电商物流体系。京山金瑞农电商物流园大力发展第四方物流品牌连锁业务,通过和邮政“三农”、乡村便利店、供销合作社等网点合作,建立以“村掌柜”为平台的“城市物流+农村物流”直通物流配送体系。2015年8月,首家“村掌柜”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在坪坝镇开业运营。截至目前,京山县已建设106家农村服务站,基本实现京山地区服务全覆盖,月均订单突破8000单。东宝区在各镇、村级电商服务点,统一配备电脑、电视机、代购代销台账、农村电子商务宣传画册等设备和基础资料,配备荆门电信IPTV终端、拉卡拉支付终端等网络端口,具备代购商品、代卖农特、代为支付、代为收发、代为维权的“五代”功能。村民网购的商品以“厂家—骨干商贸流通企业的物流配送中心—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及点”二次配送的方式投递到农村消费者手中。农民通过支付宝或银行卡,便可足不出户网上选购中意的电冰箱、洗衣机等大宗商品,还能得到15分钟内送货上门的服务。

培育品牌,做强网店网企。抢抓荆门实施中国农谷省级战略机遇,立足荆门绿色、生态、安全的农产品资源,全力打造荆门农产品电商销售品牌。京山金瑞公司自建“两湖粮油产销平台”行业门户,帮助本地企业、生产农户、供销基地等开设京山粮油产业带网店,孵化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产品品牌。东宝区于2015年8月成立的荆门众邦云商服务有限公司,依托母公司——武汉火凤凰公司旗下的电商平台“汉购网”,在省内特产馆内设置“荆门馆”,将荆门的特产放在平台上,以“农谷鲜”为品牌进行包装,主打绿色、生态、新鲜、美味牌。目前,“荆门馆”销售的特产有沙洋县毛李镇的荸荠、东宝区栗溪镇的香菇和黑木耳、石桥驿镇的香薯、牌楼镇的“虫子鸡蛋”及漳河新区漳河镇的蜜橘和红心柚等。目前,与众邦公司洽谈合作事宜的荆门本地特产企业、专业合作社越来越多,“农谷鲜”品牌涵盖的特产品种也是越来越丰富。

彭墩电子一条街。

从京山、东宝看荆门农村电商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尽管荆门农村电商经济来势猛、发展快,但从京山、东宝两地情况看,当前制约荆门电子商务进农村的因素很多,突出表现在:

第一,人员制约因素。一是人口结构矛盾突出。农村人口多为留守老人、儿童,老人文化程度不高,多为小学文化水平,对电子商务了解不深,对新技术、新信息的接受能力较弱。二是消费习惯不同。电子商务具有时空的差异性,农民长期习惯于传统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面对面交易,对电子商务行为不容易接受。三是电商人才缺乏。能够在网上进行简单交易的人比较多,但缺乏具有较高水平的电商运营专业人才。

第二,硬件制约因素。一是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低。受硬件设施的制约,农村很多地方都还没有架设网线,农村家庭电脑拥有量非常少,农户仅靠手机进行交易操作,导致电子商务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二是配套体系质量不高。虽然基本具备电子支付、物流、金融、服务环境等关键要素,但配套水平不够高,不能够为农村电子商务企业的运营、售后等提供有效支撑。三是网络安全存在隐忧。现代电子商务主要是通过网络实现,而网络经常会受到各种病毒、木马程序的攻击,加之一些网上诈骗案例使农民心生畏惧,给农民网上从事经贸活动带来很大风险。网络交易的虚拟性要想被农民接受,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第三,物流制约因素。一是农村交通具有复杂性。尽管荆门绝大多数自然村都通了水泥路,但由于农村地域辽阔,物流服务对象绝大部分是千千万万个体农户,数量庞大,农村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很难。身处农村的大多数用户虽然并不期待像城市用户要求的那样“上午下单,下午到货”,但是如果一件快递被多家快递公司因为太远而拒收,或是半个月后才到,网购就失去了魅力。二是产品销售具有时限性。农村土特产大多具有产量小、新鲜性、季度性等特点,物流企业要从千家万户中把产品收集起来,再配送到遥远的城市,一方面,导致物流成本升高;另一方面,农产品的质量也无法得到保证。三是物流布点具有选择性。对于电商企业来讲,谁把物流触角伸得更远,用户就更有可能选择在谁的平台上消费。当前,荆门大多数第三方物流公司的物流网络基本覆盖到了县一级地区,但在镇、村一级,只能选择交通条件比较好、人口比较集中的地区,物流“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依然存在。

第四,产业制约因素。一是宣传力度不够。荆门农业资源禀赋较好,农产品量大质优,担负着实施中国农谷和柴湖振兴发展两大省级战略的重任,但由于电商销售广告宣传不同于传统媒体宣传,加之荆门网上销售农产品宣传缺乏策略、力度不大,没有拿出吸引人眼球的广告方案,导致品牌知名度不高,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荆门农村土特产网上销售。二是农产品精深加工不够。荆门是传统的“鱼米之乡”,农产品大多以米、油、鱼、肉等为主,基本上无需网购就能买到价廉物美的产品,不是理想的适合个性化消费的电商宠儿,需要改造升级。如果我们不在农产品的精深加工上做文章,也不能更好地拓展网上市场。三是优质电商企业发展不够。荆门电子商务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且布局分散,缺少大企业的引领和大项目的集聚,电子商务总部、区域运营总部、全国客服中心本地化很少。目前,湖北省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和示范企业名单中,荆门仅各有一家上榜,国家级示范基地和国家级示范企业均为零。

发展建议

电子商务是一项涵盖产业、链接城乡、连接供需的新型经济业态,发展潜力巨大。鉴于荆门市的实际情况,应探索建立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体制机制,营造农村电子商务的良好生态链,支撑农村多角度、多方式“触网”“触电”,打造农村商品流通服务体系建设升级版。

第一,抓人才,夯实基础。一是强化技能培训。加大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力度、制定培训计划、普及电商基础知识、掌握网上操作技能、学习电子商务政策、提升电子商务应用水平,努力使广大农村消费者不仅会用手机,也会上网;不仅会上网,还会网购网销。二是强化人才培育。鼓励电子商务企业与高校开展合作,建立培训基地和实践基地,培养实用型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支持个体工商户、社会青年和大学毕业生创办电子商务企业或开展网络销售,为培育电子商务人才发展搭建平台。三是强化宣传引导。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图文并茂的电子商务科技宣传和培训,传播电子商务的应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提高企业和城乡居民对电子商务的认知度。

第二,抓服务,提升功能。县乡村电子商务服务中心、电商服务站及服务点是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综合服务体系,是农村电商与农民联结最紧密的一环,具有指导开店、规范运营、示范引领的作用。一是运营要规范。加快推进县级电商服务中心规范运营,进一步做好交流协作服务,加强与外部电商的沟通、交流,做好产业推进、网店技术服务、产业宣传等服务工作。二是覆盖要全面。加快乡村电商服务站点建设,切实做到覆盖无盲点。大力推广“彭墩电子商务一条街”发展经验,深度构建计划、生产、交易、运输一体化供应链,开发、加工、推广一体化产业链,品牌、品质、文化一体化价值链。三是应用要有力。目前,荆门已在淘宝、京东、1号店等国内电子商务服务平台上设立了农产品特色馆,应进一步加强管理和维护,确保网上商城运作标准化、规范化,努力实现平台商、应用商双赢目标;进一步扩大电子商务的应用领域,重点加强跨境电子商务、农村电子商务、旅游电子商务、移动电子商务的应用。

第三,抓配套,完善体系。一是无缝对接物流配送。进一步整合物流资源,优化空间布局,推动配送、货运、分拣、冷链仓储立体配套。创造条件引进总部型物流企业,开展资金结算、营运控制、信息管理等高端业务。二是加快普及宽带乡村。加强和完善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移动通讯、互联网宽带、广播电视“三网融合”,不断促进电子商务运营商、增值服务商、金融服务机构无缝对接,逐步构建网络交易支撑体系。三是建立健全追溯体系。推广荆门市沙洋县赵集智慧农业园模式,利用信息技术和移动终端设备,加快建立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风险可控制、责任可追究的农产品网销追溯体系,让消费者从产品播种、培育环节就开始介入并进行安全监控。

第四,抓产品,增强实力。一是园区要提档升级。在巩固现有电商聚集园区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专业市场电商化,包括推动市场商户上网、电商园区改造、建设专业性第三方平台与阿里巴巴合作建设专业市场产业带等内容,促进专业市场转型升级。另外,可重点支持多辉农产品市场、鄂中再生资源大市场、聚四海水产品市场等开展电子商务。二是产品要打响品牌。精心打造产业品牌,做好商标注册,依托全市的农产品优势资源打响江汉平原“鱼米之乡”和“中国农谷”等品牌,加快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原产地认证工作,深度开发高端产品,打造一批网货精品,使农民种养的产品产有所销、销有所利。三是企业要做强实力。加大对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扶持力度,支持企业积极参与电子商务,在财政资金补贴、税收、贷款、融资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倾斜,尽快设立荆门市电子商务发展专项扶持资金和产业发展基金,探索创新电子商务企业信贷方式,加大对电子商务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降低企业风险,培育壮大电子商务企业。

(课题组成员:曾益,中共荆门市委党校;曹立铭,荆门市政府研究室综合科科长;吕杰,荆门市供销合作社工会主席;穆慧婷,荆门市供销合作社办公室副主任;王海,荆门市掇刀区供销合作社副主任)

猜你喜欢
荆门市荆门电子商务
2025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8万亿元
荆门市恒悦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能源管理系统在荆门石化的应用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飞行嘉年华 燃情不知秋 2018荆门爱飞客飞行大会紧张筹备中
菊逢盛世,韵满荆门 第十二届中国(荆门)菊花展览会侧记
湖北省荆门市检察院依法对刘明刚涉嫌受贿案提起公诉
《李白·渡荆门送别》
巧用门金穴治疗急性盆腔炎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