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不该随时代—对石涛的误读(一)

2016-12-01 06:51郭西元
艺术沙龙 2016年3期
关键词:陶潜题画中古

文/郭西元

笔墨不该随时代—对石涛的误读(一)

文/郭西元

“笔墨当随时代”,应该说近几十年一直是美术评论界非常流行的一个观点,这跟现在社会的很多变化有关。大家一个劲地觉得要创新啊,要标新立异呀,什么“时代变了,笔墨不能不变”啊,等等。恰好石涛的题画当中有这一句“笔墨当随时代”,大家便不假思索地拿过来,断章取义地引用,为自己的观点服务。

我找来石涛的原文一读,发现我们完全误读了石涛!这石涛实在比窦娥还冤!

石涛确实说了“笔墨当随时代”,但这个“当”该怎么解?是不是该解为应当之“当”?我们的古文水平不够,一看到“当”就理解为应当,不知道古文“当”字是多义词,还可以解作“倘”,倘若的“倘”!(如:苏洵《六国论》“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的“当”,就作“倘”解。)

把石涛的这一段题画仔细看完以后,发现原来石涛是说笔墨“倘若”随时代,那可就如何如何的不好。他是反对笔墨随时代的。

这段话不长。“笔墨当随时代,犹诗文风气所转。上古之画迹简而意淡,如汉魏六朝之句。中古之画如初唐、盛唐雄浑壮丽。下古之画如晚唐之句,虽清丽而渐渐薄矣。到元则如阮籍、王粲矣,倪、黄辈如口诵陶潜之句,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以复煎,恐无复佳矣。”

这段话并不难懂,他明显是说笔墨“当”(当或倘)随时代,就像诗文的风气那样,上古是最好的“迹简而意淡”,中古还可以“雄浑壮丽”,到下古就“虽清丽而渐渐薄矣”。下面接着说到元以后如“口诵陶潜之句,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以枯煎,恐无复佳矣”,可悲的就像佳人,只是靠装扮,把白开水反复煎煮,恐怕不能再好了。

咱们细读这一段话琢磨一下,石涛是说笔墨“应当”随时代,随波逐流?还是笔墨“倘若”随时代,就“渐渐薄……恐无复佳矣”呢?当然是后者!(待续)

寒江独钓(右) 138cm × 35cm

猜你喜欢
陶潜题画中古
陶渊明的小脾气
《扬州八怪题画诗考释》——直抒胸臆,寄情于画
如何鉴赏题画诗——以2019年高考试卷中的陈与义诗三首为例
开卷有益
论中古时期佛教类书的编纂
《明 徐枋题画诗》
沈鹏《题画人物》
陶潜辞官隐情
新出文献与中古文学史的书写和建构
西南官话中古泥来母的今读类型与演变层次